專利名稱:一種大棚上料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機械,具體地說是一種大棚上料車。
背景技術:
隨著設施農業的快速發展,對設施農業機械化作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由于設施農業大多數棚室空間比較狹小,大田作業機具無法正常作業,需要適合設施農業作業環境的小型化、多功能農業機械。而我國設施農業起步較晚,機械化作業水平較低,大多數作業仍為原始的手工勞動,強度大、效率低、工作環境差。為數不多的設施農業機械,普遍以柴油機或汽油機作為動力,具有很多局限性,由于石油的有限性,使得燃油拖拉機的使用費用昂貴;污染嚴重,很多場合不適合使用燃油拖拉機作業;噪音大,對操作者和周圍的人造成較大的聽力傷害;操作困難,較冷的環境下很難啟動。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的大棚上料車。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大棚上料車,包括機架、電動機和行走輪,電動機和行走輪分別設置在機架下方,所述電動機安裝在機架下方左部,相對應電動機的機架上安裝有傳動軸并與其一端齒輪連接,傳動軸另一端伸到機架外部并安裝有主動輪;機架左側上端安裝有與主動輪相配合的從動輪,主動輪和從動輪之間通過皮帶相連接;機架上端橫向安裝有轉動軸,前述從動輪與轉動軸一端相連接,轉動軸中部安裝有卷輪并與機架上安裝的料箱通過牽拉繩相連接。一種大棚上料車,其機架左側中部安裝有撐緊輪。本實用新型的大棚上料車與現有技術相比,所產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性能優良、實用等特點,操作較為簡單,無需燃油,利用電機和電機控制盒控制上料箱運動,而且具有零排放即低碳環保、低噪音、高效率、易操作等優點使用成本低,減小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前部結構示意圖。圖中:1、從動輪,2、轉動軸,3、卷輪,4、機架,5、電機控制盒,6、料箱,7、撐緊輪,8、主動輪,9、傳動軸,10、行走輪,11、電動機。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以下詳細說明。[0012]如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大棚上料車,其結構包括機架4、電動機11和行走輪10,電動機11和行走輪10分別設置在機架4下方,所述電動機11安裝在機架4下方左部,相對應電動機11的機架4上安裝有傳動軸9并與其一端齒輪連接,傳動軸9另一端伸到機架4外部并安裝有主動輪8 ;機架4左側上端安裝有與主動輪8相配合的從動輪1,主動輪8和從動輪I之間通過皮帶相連接;機架4上端橫向安裝有轉動軸2,前述從動輪I與轉動軸2 —端相連接,轉動軸2中部安裝有卷輪3并與機架4上安裝的料箱6通過牽拉繩相連接;機架4左側中部安裝有撐緊輪7。打開電機控制盒5,操作電動機11工作,電動機11轉動時,通過傳動軸9帶動主動輪8轉動,從而通過從動輪I帶動卷輪3轉動,這便使得料箱6在機架4上可以上下活動。本實用新型的大棚上料車其加工制作簡單方便,按說明書附圖所示加工制作即可。除說明書·所述的技術特征外,均為本專業人員的已知技術。
權利要求1.一種大棚上料車,包括機架、電動機和行走輪,電動機和行走輪分別設置在機架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動機安裝在機架下方左部,相對應電動機的機架上安裝有傳動軸并與其一端齒輪連接,傳動軸另一端伸到機架外部并安裝有主動輪;機架左側上端安裝有與主動輪相配合的從動輪,主動輪和從動輪之間通過皮帶相連接;機架上端橫向安裝有轉動軸,前述從動輪與轉動軸一端相連接,轉動軸中部安裝有卷輪并與機架上安裝的料箱通過牽拉繩相連接。
2.根據權 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棚上料車,其特征在于機架左側中部安裝有撐緊輪。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大棚上料車,屬于農業機械領域,其結構括機架、電動機和行走輪,電動機和行走輪分別設置在機架下方,所述電動機安裝在機架下方左部,相對應電動機的機架上安裝有傳動軸并與其一端齒輪連接,傳動軸另一端伸到機架外部并安裝有主動輪;機架左側上端安裝有與主動輪相配合的從動輪,主動輪和從動輪之間通過皮帶相連接;機架上端橫向安裝有轉動軸,前述從動輪與轉動軸一端相連接,轉動軸中部安裝有卷輪并與機架上安裝的料箱通過牽拉繩相連接。本實用新型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使用效果好等特點。
文檔編號A01G9/14GK203120584SQ20132013810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6日
發明者蔣瑞強 申請人:蔣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