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捕捉擬穴青蟹的簡易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49324閱讀:55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捕捉擬穴青蟹的簡易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擬穴青蟹捕捉工具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捕捉擬穴青蟹的簡易工具。
背景技術
擬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是一種大型食肉類梭子蟹,在我國主要分布于長江口及以南近海海域,是我國傳統的海洋漁業資源和海水養殖蟹類。擬穴青蟹具有體型大、生長快、肉味鮮美等優點,深受養殖戶與消費者青睞。我國的擬穴青蟹養殖產業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已經形成了較大的養殖規模。近年來,我國擬穴青蟹的養殖年產量一直穩定在10萬噸以上,保持了穩定的發展勢頭。擬穴青蟹的養殖方式主要以池塘養殖為主,傳統的捕捉方式是采用地籠網或排干池水的方式進行捕捉,具有許多局限性。地籠網捕捉方式的缺點是,較多的個體擁擠在狹小的地籠網內,很容易造成互相殘殺,引起養殖損失。而排干池水捕捉方式,其前提是準備將所有的個體均捕捉出塘,但由于蟹類喜歡打洞藏身,也不容易全部捕捉到。目前還沒有一種適用于在養殖過程中進行小規模捕捉擬穴青蟹的有效方法。因此,有必要發明一種能夠有效捕獲養殖池塘中的擬穴青蟹的工具,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捕捉不同規格的個體,防止個體間互相殘殺而又保證人身安全。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捕捉擬穴青蟹的簡易工具,用于有效捕捉養殖池塘中的擬穴青蟹,能夠根據需要選擇捕捉不同規格的個體,防止蟹類互相殘殺而又保證人身安全。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捕捉擬穴青蟹的簡易工具,包括套圈、手柄和網窩 ,所述的套圈為圓形金屬結構,所述套圈上裝有手柄,所述手柄與套圈處于同一個平面內,所述套圈下裝有網窩,所述網窩圍成一個圓臺形狀,所述網窩圍成的圓臺上部大于下部,且上部開口與套圈相配。所述的套圈由圓形金屬棒制成,金屬棒的直徑約5_。所述的套圈其直徑約30cm。所述的手柄與套圈之間以焊接方式連接,手柄直徑約2cm。所述的網窩采用尼龍材料制成,高度為35cm。所述的網窩其網目密度為20目/英寸。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可用于有效捕捉養殖池塘中的擬穴青蟹,能夠根據需要選擇捕捉不同規格的個體,又能防止蟹類互相殘殺而造成損失,從而提高養殖效率,保證人身安全,該工具結構合理、簡單、成本低、操作方便、實用性強。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如圖1所示,一種捕捉擬穴青蟹的簡易工具,包括套圈1、手柄2和網窩3,所述的套圈I為圓形金屬結構,所述套圈I上裝有手柄2,所述手柄2與套圈I處于同一個平面內,所述套圈I下裝有網窩3,所述網窩3圍成一個圓臺形狀,所述網窩3圍成的圓臺上部大于下部,且上部開口與套圈I相配。所述的套圈I由圓形金屬棒制成,金屬棒的直徑約5mm。所述的套圈I其直徑約30cm。所述的手柄2與套圈I之間以焊接方式連接,手柄2直徑約2cm。所述的網窩3采用尼龍材料制成,高度為35cm。所述的網窩3其網目密度為20目/英寸。本實用新型使用時,養殖人員手握手柄2,在塘邊巡視,發現擬穴青蟹時,迅速用用套圈I將其扣住,并使 其進入網窩3中。采用該裝置可以有效捕捉養殖池塘中的擬穴青蟹,能夠根據需要選擇捕捉不同規格的個體,防止蟹類互相殘殺而造成損失,從而提高養殖效率,保證人身安全。
權利要求1.一種捕捉擬穴青蟹的簡易工具,包括套圈(I)、手柄(2)和網窩(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圈(I)為圓形金屬結構,所述套圈(I)上裝有手柄(2),所述手柄(2)與套圈(I)處于同一個平面內,所述套圈(I)下裝有網窩(3),所述網窩(3)圍成一個圓臺形狀,所述網窩(3)圍成的圓臺上部大于下部,且上部開口與套圈(I)相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捕捉擬穴青蟹的簡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圈(I)由圓形金屬棒制成,金屬棒的直徑約5_。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捕捉擬穴青蟹的簡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圈(I)其直徑約30c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捕捉擬穴青蟹的簡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2)與套圈(I)之間以焊接方式連接,手柄(2)直徑約2c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捕捉擬穴青蟹的簡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網窩(3)采用尼龍材料制成,高度為35c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捕捉擬穴青蟹的簡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網窩(3)其網目密度為20目/英寸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捕捉擬穴青蟹的簡易工具,包括套圈(1)、手柄(2)和網窩(3),所述的套圈(1)為圓形金屬結構,所述套圈(1)上裝有手柄(2),所述手柄(2)與套圈(1)處于同一個平面內,所述套圈(1)下裝有網窩(3),所述網窩(3)圍成一個圓臺形狀,所述網窩(3)圍成的圓臺上部大于下部,且上部開口與套圈(1)相配。本實用新型可用于有效捕捉養殖池塘中的擬穴青蟹,能夠根據需要選擇捕捉不同規格的個體,又能防止蟹類互相殘殺而造成損失,從而提高養殖效率,保證人身安全,該工具結構合理、簡單、成本低、操作方便、實用性強。
文檔編號A01K77/00GK203120762SQ20132013970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6日
發明者馬洪雨, 馬凌波, 喬振國, 夏連軍, 馬春艷 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