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禽類內部自動干腌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禽類內部自動干腌裝置,由儲鹽器、螺旋桿、電機、帶出料口的聚料桶、垂直管組成,所述儲鹽器與帶出料口的聚料桶連接,螺旋桿置于儲鹽器與帶出料口的聚料桶內部,電機置于儲鹽器的外部并與螺旋桿上部連接,垂直管置于螺旋桿下部的外圍,且垂直管的內徑和螺旋桿外徑一致。本專利可以控制鹽的流出量,使每只產品的用鹽量保持基本一致,腌制鹽能夠均勻的分布在禽類內腔中,使腌制出來的產品品質穩定,從而解決了在傳統工藝中,各類禽類用鹽量不均的問題。同時改善了車間環境,并有效的提高了員工的勞動效率。
【專利說明】—種禽類內部自動干腌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禽類內部自動干腌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傳統的禽類產品生產過程中,禽類原料一般要經過腌制鹽涂抹體表與內腔,進行腌制。禽類的腌制過程一般都是采取手工腌制的方法。在工業化、大批量生產過程中,禽類產品的干腌如果依然采用手工腌制方法,會存在由于各位員工腌制手法不能完全統一,難于保證禽類產品在腌制過程中用鹽量一致,從而造成產品品質不穩定。同時如果腌制過程完全采用手工腌制,會造成工人勞動量大,工況艱苦,效率底下等問題。
【發明內容】
[0003]本專利是針對傳統的禽類產品生產實踐中,禽類原料手工腌制難以標準規范、以及員工的勞動強度高和效率較低的缺陷,提供一種高效率的、穩定的、均勻的、節省體力的,同時能夠節約用鹽的設備機組。禽類自動干腌系統由儲鹽器、螺旋桿、螺旋桿傳動機構、帶出料口的聚料桶、垂直管組成。該系統具有操作簡便、用鹽均勻,可以滿足禽類產品干腌過程的大批量生產需要。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5]一種禽類內部自動干腌裝置,由儲鹽器、螺旋桿、電機、帶出料口的聚料桶、垂直管、進料口組成,所述儲鹽器與帶出料口的聚料桶連接,螺旋桿置于儲鹽器與帶出料口的聚料桶內部,電機置于儲鹽器的外部并與螺旋桿上部連接,垂直管置于螺旋桿下部的外圍,且垂直管的內徑和螺旋桿外徑一致。
[0006]如前所述的禽類內部自動干腌裝置,還包括擋料板,所述擋料板與螺旋桿連接,所述擋料板位于出料口的上方,垂直管的下方。
[0007]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8]1、通過本專利的使用,可以控制鹽的流出量,使每只產品的用鹽量保持基本一致,腌制鹽能夠均勻的分布在禽類內腔中,使腌制出來的產品品質穩定,從而解決了在傳統工藝中,各類禽類用鹽量不均的問題。
[0009]2、通過禽類自動干腌系統的使用,改善了車間環境,并有效的提高了員工的勞動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1、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實施例一:
[0012]如圖1所示,一種禽類內部自動干腌裝置,由儲鹽器1、螺旋桿2、電機3、帶出料口5的聚料桶4、垂直管6、擋料板7、進料口 8組成,所述儲鹽器I與垂直管6連接,垂直管6與帶出料口的聚料桶4連接,進料口 8位于聚料桶4上部,螺旋桿2置于儲鹽器I與帶出料口的聚料桶4內部,電機3置于儲鹽器I的外部并與螺旋桿2上部連接,垂直管6置于螺旋桿2下部的外圍,其內徑剛好與螺旋桿2外徑一致,擋料板7與螺旋桿2連接。
[0013]工作時,腌制鹽由進料口 8進入堆積在儲鹽器I中,當需要用鹽時,電機3啟動,帶動螺旋桿2旋轉,腌制鹽順著螺旋桿2向下運行,由于垂直管6置于螺旋桿2下部的外圍,其內徑與螺旋桿2外徑一致,這樣,只有螺旋桿2旋轉時,腌制鹽才會向下流動,當腌制鹽經過垂直管6下部的擋料板7時,擋料板7在螺旋桿2的帶動下高速旋轉,使得腌制鹽相對分散并通過出料口 5,進入禽類光體內部。
【權利要求】
1.一種禽類內部自動干腌裝置,其特征在于:由儲鹽器、螺旋桿、電機、帶出料口的聚料桶、垂直管組成,所述儲鹽器與帶出料口的聚料桶連接,螺旋桿置于儲鹽器與帶出料口的聚料桶內部,電機置于儲鹽器的外部并與螺旋桿上部連接,垂直管置于螺旋桿下部的外圍,且垂直管的內徑和螺旋桿外徑一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禽類內部自動干腌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擋料板,所述擋料板與螺旋桿連接,所述擋料板位于出料口的上方,垂直管的下方。
【文檔編號】A23P1/08GK203435617SQ201320498330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5日
【發明者】王進 申請人:南京桂花鴨(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