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捕鼠器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235097閱讀:221來源:國知局
捕鼠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活領域,特別涉及捕鼠器,包括殼體,其內部設有第一捕鼠區,還設有進鼠口和出鼠口,進鼠口和出鼠口均通往第一捕鼠區,出鼠口設有單向門;第一捕鼠區設有誘食糧倉和通往出鼠口的第一捕鼠通道;第一捕鼠區的上部設有扣板,下部設有誘導板;扣板和誘導板之間設有第一引導機構;進鼠口設有支撐板。本捕鼠器的誘導板長度縮短,減小了誘導板的承載力,當小老鼠經過時也方便壓下誘導板,使無論是大老鼠還是小老鼠,只要老鼠自進鼠口進入,踏上誘導板,就可以促使誘導板旋轉,誘導板不會產生較大的晃動,進而帶動扣板的旋轉下降,并扣在進鼠口處,將進鼠口堵死,成功捕鼠。
【專利說明】捕鼠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活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捕鼠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現有的長效連續捕鼠器,采用較長的誘導板失衡,給予支撐軸誘導板翹起一端一定的重量,使誘導板失去平衡進行捕鼠。
[0003]目前現有的長效連續捕鼠器,包括第一捕鼠區,第一捕鼠區包括有誘導板打開機關,第二儲存鼠區。所述目前現有的長效連續捕鼠器,是將帶有支撐軸的較長的誘導板,設在第一捕鼠區內,支撐軸設在第一捕鼠區長度的中間部位,中間部位距離底盤大約1/3的高度,設一個支撐軸,長誘導板就固定在這個支撐軸上,當誘導板處于捕鼠狀態時,誘導板的引導區落在捕鼠器口處,另一端的落陷區翹起在里端接近著糧倉。誘導板引導區板頭的底盤上,安裝有一定量的磁鐵吸住引導區板頭,然后在捕鼠器口底盤處設有一個磁性分離的旋鈕片,如果捕小老鼠要轉動底盤上的旋鈕片,讓旋鈕片頂離磁鐵,使誘導板引導區板頭失去磁性的吸力,進行捕鼠。
[0004]如果捕大老鼠,撥回旋鈕片,讓磁鐵吸住誘導板引導區板頭,進行捕鼠。
[0005]當老鼠進到捕鼠器口內,經過誘導板導區段慢慢走過誘導板支撐軸后繼續前行時,走到誘導板失重的位置或者失重點后,使誘導板翹起的一端不能承受一定的重量時,使誘導板翹起的落陷區一端落下去,落下去的同時誘導板落陷區的板頭被糧倉前方的豎向簾門下方的卡肖片卡合住,這時捕鼠口處的引導區誘導板翹起,封住進鼠口,老鼠被關閉在誘導板與上護蓋和兩側的支撐框架內,最終老鼠頂開豎向簾門下方的卡肖片,使卡肖脫離落陷區的板頭,然后進入到儲存區內進行捕鼠。
[0006]但是,在一個有老鼠的地方進行捕鼠,人們是不知道老鼠的自身重量或大或小的,所以靠調節旋鈕片進行磁性分離來區分捕大老鼠或小老鼠,不能夠大小老鼠一起捕到,這樣的連續捕鼠器捕大的絕對跑走小的,捕小的可能要跑走小的和大的。例如:1、當捕鼠器口處的引導區板頭被磁鐵吸住后,58克以下的老鼠從較長誘導板的引導段一端,慢慢走向誘導板落陷區另一端的板頭時,誘導板紋絲不動,誘導板落陷區段是不會落下去的,因它的重量達不到讓誘導板引導段板頭與磁鐵的分離,達不到讓誘導板開始工作的標準。老鼠走進食物吃不到,上過當的老鼠,很長的時間不會接近捕鼠器了,使捕鼠器失去了它的威力。例如:2、如果轉動旋鈕片,讓旋鈕片頂離被磁鐵吸住的引導段板頭,使誘導板引導段板頭失去磁性的吸力,那么當9克以上警惕性較高的老鼠從較長誘導板的引導段一端,慢慢走過誘導板支撐軸后,紋絲不動的誘導板在失去平衡的那一瞬間,會微微擺動,老鼠會迅速返回或退回,但是上過當逃跑的老鼠,再也不會接近捕鼠器了。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捕鼠器,以解決上述的問題。
[0008]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捕鼠器,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的內部設有第一捕鼠區,所述殼體設有進鼠口和出鼠口,所述進鼠口和所述出鼠口均通往所述第一捕鼠區,所述出鼠口設有單向門;
[0009]所述第一捕鼠區設有誘食糧倉和通往所述出鼠口的第一捕鼠通道;
[0010]所述第一捕鼠區的上部設有扣板,所述扣板圍繞第一旋轉軸轉動,當所述扣板的一端旋轉下降后,所述扣板的一端將所述進鼠口堵死,所述扣板的一端到所述第一旋轉軸的距離大于所述扣板的另一端到所述第一旋轉軸的距離;
[0011]所述第一捕鼠區下部設有誘導板,所述誘導板圍繞第二旋轉軸轉動;當所述誘導板的一端旋轉下降后,所述誘導板的一端通向所述進鼠口,所述誘導板的另一端通向所述誘食糧倉;當所述誘導板的一端旋轉上升后,所述誘導板的另一端通向所述第一捕鼠通道;
[0012]所述扣板和所述誘導板之間設有第一引導機構,在所述扣板的一端與第一旋轉軸連接點之間,所述扣板設有第一連接點,所述第一連接點與所述第一引導機構相連;在所述誘導板的另一端與第二旋轉軸連接點之間,所述誘導板設有第二連接點,所述第二連接點與所述第一引導機構相連;
[0013]所述進鼠口設有支撐板,當所述誘導板的一端旋轉下降后,所述誘導板的一端與所述支撐板的一端接觸連接。
[001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捕鼠器,能達到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5]在該捕鼠器中,由于誘導板的一端通向進鼠口,另一端通向誘食糧倉,老鼠為了吃到誘食糧倉內的食物,會沿誘導板前行,在老鼠走過誘導板時,會造成誘導板晃動,由于第一引導機構與誘導板的第二連接點處于誘導板的另一端和第二旋轉連接點之間,因此,只有老鼠走過第二旋轉連接點,造成誘導板旋轉,旋轉的誘導板為通過第一引導機構傳動到扣板,扣板開始旋轉,由于第一引導機構和扣板的第一連接點處于扣板的一端和第一旋轉連接點之間,因此,扣板的一端旋轉下降,并扣在進鼠口處,將進鼠口堵死,達到捕鼠的效果。而且,進鼠口設有支撐板,誘導板的一端旋轉下降后,誘導板的一端與支撐板的一端接觸連接,因此,比較傳統的誘導板來說,支撐板分擔了一部分傳統誘導板的長度,使本捕鼠器的誘導板長度縮短,減小了誘導板的承載力,當小老鼠經過時也方便壓下誘導板,使無論是大老鼠還是小老鼠,只要老鼠自進鼠口進入,踏上誘導板,就可以促使誘導板旋轉,誘導板不會產生較大的晃動,進而帶動扣板的旋轉下降,并扣在進鼠口處,將進鼠口堵死,成功捕鼠。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示意了實施例1中捕鼠器的主透視圖;
[0017]圖2示意了實施例2中捕鼠器的主透視圖;
[0018]圖3示意了第一單向門的結構主視圖;
[0019]圖4示意了實施例2中第二捕鼠區的立體視圖;
[0020]圖5示意了實施例2中第二捕鼠區中翻轉板和翻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6示意了實施例4中捕鼠器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22]圖7示意了實施例2中第二捕鼠區左透視圖。【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子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002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捕鼠器,包括殼體,殼體的內部設有第一捕鼠區,殼體設有進鼠口和出鼠口,進鼠口和出鼠口均通往第一捕鼠區,出鼠口設有單向門;
[0025]第一捕鼠區設有誘食糧倉和通往出鼠口的第一捕鼠通道;
[0026]第一捕鼠區的上部設有扣板,扣板圍繞第一旋轉軸轉動,當扣板的一端旋轉下降后,扣板的一端將進鼠口堵死,扣板的一端到第一旋轉軸的距離大于扣板的另一端到第一旋轉軸的距離;
[0027]第一捕鼠區下部設有誘導板,誘導板圍繞第二旋轉軸轉動;當誘導板的一端旋轉下降后,誘導板的一端通向進鼠口,誘導板的另一端通向誘食糧倉;當誘導板的一端旋轉上升后,誘導板的另一端通向第一捕鼠通道;
[0028]扣板和誘導板之間設有第一引導機構,在扣板的一端與第一旋轉軸連接點之間,扣板設有第一連接點,第一連接點與第一引導機構相連;在誘導板的另一端與第二旋轉軸連接點之間,誘導板設有第二連接點,第二連接點與第一引導機構相連;
[0029]進鼠口設有支撐板,當誘導板的一端旋轉下降后,誘導板的一端與支撐板的一端接觸連接。
[0030]在該捕鼠器中,由于誘導板的一端通向進鼠口,另一端通向誘食糧倉,老鼠為了吃到誘食糧倉內的食物,會沿誘導板前行,在老鼠走過誘導板時,會造成誘導板晃動,由于第一引導機構與誘導板的第二連接點處于誘導板的另一端和第二旋轉連接點之間,因此,只有老鼠走過第二旋轉連接點,造成誘導板旋轉,旋轉的誘導板為通過第一引導機構傳動到扣板,扣板開始旋轉,由于第一引導機構和扣板的第一連接點處于扣板的一端和第一旋轉連接點之間,因此,扣板的一端旋轉下降,并扣在進鼠口處,將進鼠口堵死,達到捕鼠的效果。而且,進鼠口設有支撐板,誘導板的一端旋轉下降后,誘導板的一端與支撐板的一端接觸連接,因此,比較傳統的誘導板來說,支撐板分擔了一部分傳統誘導板的長度,使本捕鼠器的誘導板長度縮短,減小了誘導板的承載力,當小老鼠經過時也方便壓下誘導板,使無論是大老鼠還是小老鼠,只要老鼠自進鼠口進入,踏上誘導板,就可以促使誘導板旋轉,誘導板不會產生較大的晃動,進而帶動扣板的旋轉下降,并扣在進鼠口處,將進鼠口堵死,成功捕鼠。
[0031]接下來本實用新型將通過幾個具體實施例來詳細描述該捕鼠器:
[0032]實施例1:
[0033]—種捕鼠器,如圖1所不,包括殼體I,殼體I的內部設有第一捕鼠區,殼體I設有進鼠口 2和出鼠口,進鼠口 2和出鼠口 45均通往第一捕鼠區,出鼠口設有單向門;無論是大老鼠還是小老鼠,一旦通過進鼠口 2進入,則進入第一捕鼠區,第一捕鼠區會對該老鼠進行捕獲,然后通過出鼠口將捕獲的老鼠取出。
[0034]第一捕鼠區設有誘食糧倉18和通往出鼠口的第一捕鼠通道,誘食糧倉18通過隔板連接于殼體1,很明顯,誘食糧倉18內裝有糧食,老鼠是看到了誘食糧倉18的糧食后走進捕鼠器,當然也不排除老鼠并未注意誘食糧倉18,而直接闖入捕鼠器。
[0035]第一捕鼠區的上部設有扣板5,扣板5圍繞第一旋轉軸7轉動,可以理解第一旋轉軸7連接于殼體1,扣板的一端4到第一旋轉軸7的距離大于扣板的另一端6到第一旋轉軸7的距離,為達到平衡,會設配重。當扣板的一端4旋轉下降后,扣板的一端4將進鼠口2堵死,進而封死了老鼠往回返的出路,只能繼續向前走。關于扣板5堵死進鼠口 2的方式主要集中于扣板5的結構,比如:扣板的一端4設有向下的彎折3,當所述扣板的一端4旋轉下降后,所述彎折3將所述進鼠口 2堵死。必須說明為了讓扣板的一端4旋轉向下,需要有啟動,該啟動方式來自于第一捕鼠區下部的誘導板9。
[0036]第一捕鼠區下部設有誘導板9,誘導板9圍繞第二旋轉軸13轉動,可以理解第二旋轉軸13連接于殼體I ;當誘導板的一端10旋轉下降后,誘導板的一端10通向進鼠口 2,誘導板的另一端11通向誘食糧倉18,從而老鼠能夠沿著誘導板9向誘食糧倉18靠近;當誘導板的一端10旋轉上升后,誘導板的另一端11通向第一捕鼠通道;隨著老鼠走過誘導板9和第二旋轉軸13的連接點,誘導板9無法承受老鼠的重力,會圍繞第二旋轉軸13轉動。當老鼠脫離誘導板的另一端11后,誘導板的一端10旋轉下降,重新回到開始捕鼠時的狀態。
[0037]扣板5和誘導板9之間設有第一引導機構,在扣板的一端4與第一旋轉軸7連接點(扣板5和第一旋轉軸7相連接的點)之間,扣板5設有第一連接點,第一連接點與第一引導機構相連;在誘導板的另一端11與第二旋轉軸13連接點(誘導板9和第二旋轉軸13相連接的點)之間,誘導板9設有第二連接點,第二連接點與第一引導機構相連。該第一引導機構可以根據誘導板9的轉動引導扣板的一端4旋轉下降。
[0038]在不同的實施例中,可以采用現有技術中實現該目的的任一種引導機構:
[0039]比如方案一:引導繩,誘導板的另一端11旋轉下降,拉動引導繩,引導繩再拉動扣板的一端4旋轉下降;
[0040]又比如方案二:依次相連的拉線20、翹板22和掛鉤25,掛鉤25與扣板5在第一連接點處接觸連接;拉線20與誘導板9在第二連接點處相連接;翹板22圍繞第四旋轉軸23轉動,可以理解,第四旋轉軸23固定連接于殼體I ;翹板的一端21固定連接向下彎折的第一彎鉤24,當翹板的一端21旋轉下降后,第一彎鉤24推動掛鉤25,使掛鉤25與扣板5脫離。
[0041]借用上面誘導板9、第一引導機構、扣板5的結構和連接關系會發生如下情況:
[0042]誘導板的另一端11旋轉下降,誘導板9拉動拉線20,拉線20拉動翹板22的另一端旋轉下降,翹板22帶動第一彎鉤24向下運動,第一彎鉤24推動掛鉤25,掛鉤25被推動,與扣板5脫離,由于扣板的一端4到第一旋轉軸7的距離大于扣板的另一端6到第一旋轉軸7的距離,因此,扣板5與掛鉤25脫離后,扣板的一端4旋轉下降,扣板5的彎折3將進鼠口 2堵死。
[0043]為了將老鼠牢牢的捕獲,防止其脫逃,在該第一捕鼠區內還有很多的細節需要考慮,如下的細節可以在不同實施例的捕鼠器中出現,也可以同時出現在一個實施例的捕鼠器中:
[0044]細節一:為了方便老鼠觀察到誘食糧倉18并容易進入捕鼠器,且不產生警惕心理,進鼠口 2需要足夠大,但是,一旦進鼠口 2太大,扣板的一端4在旋轉下降至堵死進鼠口 2的會產生一定的時間,因此,在進鼠口 2設有門檻12,門檻12具備一定的高度,這個高度不會影響老鼠的視線,又不會形成老鼠進入捕鼠器的障礙,但是,扣板的一端4旋轉下降后,只需要與門檻12接觸連接,這個高度的門檻12卻縮短了扣板的一端4旋轉下降至堵死進鼠口 2的時間。從時間上提高了捕鼠器的安全性。[0045]細節二:由于扣板的一端4旋轉下降有可能引起老鼠的警惕,老鼠容易掉頭從進鼠口 2躥出,導致捕鼠失敗,為了將這種扣板5旋轉的信號降低到最低,在扣板5的下方設置遮擋板19,該遮擋板19向下傾斜,遮擋板19能夠阻擋老鼠在扣板5方向的視線,避免老鼠觀察到扣板5開始移動。其中第一引導機構的拉線20或引導線會穿過該遮擋板19。
[0046]細節三:進鼠口 2設有支撐板8,當所述誘導板的一端10旋轉下降后,所述誘導板的一端10與所述支撐板8的一端接觸連接,這時,誘導板9和支撐板8處于同一平面內,老鼠容易從支撐板8過渡到誘導板9,可以理解支撐板8固定連接于殼體1,由于其固定連接,因此,老鼠走在上面沒有任何晃動,容易降低老鼠的警惕性,而且,引入該支撐板8可以縮短誘導板9的長度,誘導板9的長度縮短后,老鼠通過第二旋轉軸13連接點后容易將誘導板的另一端11壓下去。
[0047]細節四:老鼠在誘導板的另一端11旋轉下降的一瞬間迅速掉頭返回進鼠口 2,由于扣板5還未完全堵死進鼠口 2,所以會產生老鼠逃脫的情況,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第一捕鼠區的上部設有豎向設置的固定板15,固定板15上設有豎向設置的鋸條16,鋸條16的鋸齒朝上,當扣板的另一端6旋轉下降中,扣板的另一端6與其中一個鋸齒的上表面接觸連接。扣板的另一端6在旋轉下降中始終與其中一個鋸齒的上表面接觸連接,因此,鋸條16會對扣板的另一端6進行支撐,使老鼠無法阻止扣板的一端4旋轉下降,除了進鼠口 2被扣板的一端4的彎折3遮擋住外,其他空間已經非常小,老鼠沒有機會沖出去,進一步提高了捕鼠的安全性。老鼠向上頂前段扣板5時,扣板的另一端6開始向下運動,結果扣板的另一端邊緣隨時與順勢向上的鋸條16的鋸齒反卡住,它是頂不開的,當老鼠稍微撤力,扣板的一端4又繼續下落,將進鼠口 2完全封死。
[0048]至此,無論老鼠大小,捕鼠器均完成捕獲。
[0049]殼體I由鋼絲網圍成,殼體I的內壁可以設置玻璃板或塑料板,方便觀察,并防止老鼠抓撓,造成捕鼠器晃動。
[0050]實施例2:
[0051]一種捕鼠器,如圖2,所示,包括殼體1,殼體I內部設有第一捕鼠區和第二捕鼠區;第一捕鼠區和第二捕鼠區之間通過隔板相隔離,并通過第一捕鼠通道相連通,第二捕鼠區設有通往出鼠口的第二捕鼠通道,第一捕鼠通道設有自第一捕鼠區至第二捕鼠區的第一單向門26。
[0052]包含第一捕鼠區和第二捕鼠區的捕鼠器實現了連續捕鼠。
[0053]第一捕鼠區中的結構與實施例1中的相同。
[0054]第一單向門26的底端設有卡銷29,當誘導板的另一端11旋轉下降后,誘導板的另一端11與卡銷29接觸連接,這樣能夠防止誘導板9來回擺動,起到關閉老鼠回路的作用,如圖3,所示。
[0055]卡銷29圍繞第六旋轉軸轉動,卡銷29包括三個結構,三個結構包括卡片、第一控制片27、第二控制片28,卡片位于第一單向門26的一側,第一控制片27位于第二控制片28的上方,第一控制片27和第二控制片28都位于第一單向門26的另一側,第一控制片27和第二控制片28均固定于第六旋轉軸,以調節卡片圍繞第六旋轉軸轉動的擺幅,使擺動后迅速返回。即:卡片做順時針運動時,第一控制片27會與第一單向門26接觸,接受反作用力,第一控制片27帶動卡片做返回運動;當卡片做逆時針運動時,第二控制片28會與第一單向門26接觸,接受反作用力,第二控制片28帶動卡片做返回運動。
[0056]老鼠頂開第一單向門26后會進入第二捕鼠區。
[0057]第二捕鼠區,如圖4、5、7所示,的下部設有引導網30,中部設有翻轉板32,翻轉板32圍繞第三旋轉軸43轉動,翻轉板的一端33通過可單向向上折疊的連接件與翻板41相連接,當翻轉板的一端33旋轉下降后,翻轉板32通過翻板41通向引導網30 ;當翻轉板的一端33旋轉上升后,翻轉板的一端33通向第二捕鼠通道。老鼠在第二捕鼠區內,沿著引導網30向上走,向上頂翻板41,翻板41向上運動并折疊,翻板41同時帶動翻轉板的一端33旋轉上升,老鼠沿著引導網30繼續向上走,通過第二捕鼠通道到達出鼠口。
[0058]在本實施例中,沿用實施例1中的細節四,固定板15的上端通過合頁與第五旋轉軸14相連接,因此,固定板15圍繞第五旋轉軸14旋轉。固定板15還設有豎向的弧形彎折板17,弧形彎折板17的兩端分別與固定板15相連接。
[0059]上述翻轉板的另一端34設有彎折鋼絲,彎折鋼絲穿過第一捕鼠區和第二捕鼠區之間的隔板后與弧形彎折板17接觸連接;進而,雖然固定板15會旋轉,帶動鋸條16旋轉,造成鋸條16與扣板的另一端6脫離,但是,由于橫向彎折鋼絲與豎向弧形彎折板17接觸,在翻轉板32不發生旋轉時,彎折鋼絲可以對固定板15進行位置固定,避免了鋸條16與扣板的另一端6脫離。
[0060]但是,一旦老鼠進入第二捕鼠區,并向上頂翻板41后,翻轉板的另一端34向下運動,翻轉板32帶動彎折鋼絲42向下運動,彎折鋼絲42在弧形彎折板17上從上到下滑動,由于弧形彎折板17具備一定的弧度,彎折鋼絲42會因為該弧形造成一種變形驅動力,進而彎折鋼絲42產生變形驅動力的反作用力,并作用于弧形彎折板17,弧形彎折板17帶動固定板15圍繞第五旋轉軸14旋轉,鋸條16脫離扣板5,彎折鋼絲42繼續向下運動,會與扣板的另一端6接觸,壓動扣板的另一端6受力旋轉向下,扣板5恢復到原位置。
[0061]進而進鼠口 2重新恢復開放狀態,可以接著進行捕鼠。
[0062]為了進一步提高捕鼠的安全性,在本實施例中,除了沿用了實施例1中的各細節,還進行了新的細節設計:
[0063]細節五:在第二捕鼠區的上端的空間內設有擋板31,該擋板31將第二捕鼠區的上端的空間一分為二,當老鼠沿著引導網30到達第二捕鼠區的上方時,所處的空間縮小,降低老鼠在第二捕鼠區的逗留時間,提高捕鼠的安全性。
[0064]實施例3:
[0065]一種捕鼠器,包括殼體1,殼體I內部設有第一捕鼠區、第二捕鼠區、第三捕鼠區;第一捕鼠區和第二捕鼠區之間通過隔板相隔離,并通過第一捕鼠通道相連通,第二捕鼠區設有通往出鼠口的第二捕鼠通道,第一捕鼠通道設有自第一捕鼠區至第二捕鼠區的第一單向門26 ;第三捕鼠區和第二捕鼠區之間通過隔板隔開,并通過第二捕鼠通道相連通,第二捕鼠通道設有自第二捕鼠區至第三捕鼠區的第二單向門35。
[0066]第一捕鼠區、第二捕鼠區的結構與實施例2的相同。
[0067]第二單向門35只在自第二捕鼠區至第三捕鼠區的方向上開放,防止了老鼠穿過后退回。不過,上述結構還是會出現一種情況:老鼠穿過第二單向門35后,立即退回,由于第二單向門35尚未完全回位,第二捕鼠通道出現空隙,老鼠方便從中穿過,失去將老鼠引入出鼠口的機會。[0068]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在細節上進行了設計:
[0069]細節六:
[0070]第二單向門35的下方設有轉動擋板38,轉動擋板38圍繞第六旋轉軸36轉動,轉動擋板38的上表面連接第二彎鉤37,第二彎鉤37的另一端自第二捕鼠區至第三捕鼠區的方向上穿過第二單向門35 ;當轉動擋板的一端40旋轉上升時,第二彎鉤37繼續穿過第二單向門35。更為具體的結構為,第二單向門35的下方設有轉動擋板38,該轉檔擋板呈傾斜狀,在自第二捕鼠區至第三捕鼠區的方向上,該轉動擋板38所處水平高度逐漸提高,第六旋轉軸36幾乎處于第二單向門35的門軸的正下方。
[0071]老鼠通過上述結構時會發生如下狀況:老鼠穿過第二單向門35,落入第三捕鼠區后,在第三捕鼠區內扒動轉動擋板的另一端39旋轉下降,轉動擋板的一端40旋轉上升,第二彎鉤37繼續穿過第二單向門35,從而使第二單向門35和轉動擋板38相接觸,將第二捕鼠通道堵死,防止老鼠退回到第二捕鼠區。
[0072]實施例4:
[0073]一種捕鼠器,如圖6所示,包括殼體1,殼體I內部設有第一捕鼠區、第二捕鼠區、第三捕鼠區、第四捕鼠區;第一捕鼠區和第二捕鼠區之間通過隔板相隔離,并通過第一捕鼠通道相連通,第二捕鼠區設有通往出鼠口的第二捕鼠通道,第一捕鼠通道設有自第一捕鼠區至第二捕鼠區的第一單向門26 ;第三捕鼠區和第二捕鼠區之間通過隔板隔開,并通過第二捕鼠通道相連通,第二捕鼠通道設有自第二捕鼠區至第三捕鼠區的第二單向門35 ;第四捕鼠區和第三捕鼠區之間通過隔板隔開,并通過第三捕鼠通道相連通,第三捕鼠通道設有倒刺扣44,出鼠口設置于第四捕鼠區,出鼠口配有門;第四捕鼠區由多個玻璃板圍成。
[0074]第一捕鼠區、第二捕鼠區、第三捕鼠區的結構與實施例3相同。
[0075]通過上述結構后,老鼠的行進狀態為:處于第三捕鼠區的老鼠穿過倒刺扣進入第四捕鼠區,因為倒刺扣只能進不能出,因此,防止老鼠退回,提高了捕鼠的安全性。
[0076]第四捕鼠區設有出鼠口,由于老鼠在第四捕鼠區中沒有了出路,會造成老鼠急躁,對第四捕鼠區的四壁進行抓撓,造成捕鼠器晃動。
[0077]為了避免上述問題出現,本捕鼠器又對細節進行了設計:
[0078]細節七:
[0079]第四捕鼠區由多個玻璃板或塑料板圍成。
[0080]玻璃板具備一定的光滑度和硬度,老鼠抓撓時與玻璃板的摩擦力較低,且不會對玻璃板或塑料板造成損傷。
[0081]需要說明的是:
[0082]上述各實施例中的殼體I均由鋼絲網圍成,殼體I的內壁可以設置玻璃板或塑料板,方便觀察,并防止老鼠抓撓,造成捕鼠器晃動。
[0083]為了方便手提或懸掛捕鼠器,捕鼠器的殼體I的外表面設置有提手或掛鉤。
[0084]需要說明的是,本捕鼠器可以以落地的方式或懸掛的方式設置,當懸掛時,只需要將捕鼠器的四個對稱頂端穩定懸掛,或緊貼墻壁懸掛,或借助較高的物體進行捕上層的老鼠。本捕鼠器結構緊湊合理,靈敏度高,捕鼠用時較短,操作簡單方便,節約餌料,同時也適合捕獲高空的老鼠,推廣性較強。
[0085]發明人對該捕鼠器進行試驗,捕鼠用時較短,無論捕大、小老鼠,不用對捕鼠器某個部位進行任何的調整,9克以上的只要走進捕鼠器內都會將其捕獲,捕鼠效率較傳統的有大幅提高,捕獲的最小的老鼠為2.5公分,最大的達到15公分,連續捕獲5只小老鼠(其中一,2.5公分的小老鼠3只,5公分的2只);(其中二,8公分的小老鼠4只);(其中三,10公分的小老鼠3只,15公分2只)。
[0086]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捕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的內部設有第一捕鼠區,所述殼體設有進鼠口和出鼠口,所述進鼠口和所述出鼠口均通往所述第一捕鼠區,所述出鼠口設有單向門; 所述第一捕鼠區設有誘食糧倉和通往所述出鼠口的第一捕鼠通道; 所述第一捕鼠區的上部設有扣板,所述扣板圍繞第一旋轉軸轉動,當所述扣板的一端旋轉下降后,所述扣板的一端將所述進鼠口堵死,所述扣板的一端到所述第一旋轉軸的距離大于所述扣板的另一端到所述第一旋轉軸的距離; 所述第一捕鼠區下部設有誘導板,所述誘導板圍繞第二旋轉軸轉動;當所述誘導板的一端旋轉下降后,所述誘導板的一端通向所述進鼠口,所述誘導板的另一端通向所述誘食糧倉;當所述誘導板的一端旋轉上升后,所述誘導板的另一端通向所述第一捕鼠通道; 所述扣板和所述誘導板之間設有第一引導機構,在所述扣板的一端與第一旋轉軸連接點之間,所述扣板設有第一連接點,所述第一連接點與所述第一引導機構相連;在所述誘導板的另一端與第二旋轉軸連接點之間,所述誘導板設有第二連接點,所述第二連接點與所述第一引導機構相連; 所述進鼠口設有支撐板,當所述誘導板的一端旋轉下降后,所述誘導板的一端與所述支撐板的一端接觸連 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板的一端設有向下的彎折,當所述扣板的一端旋轉下降后,所述彎折將所述進鼠口堵死。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導機構包括:依次相連的拉線、翹板和掛鉤,所述掛鉤與所述扣板在所述第一連接點處接觸連接;所述拉線與所述誘導板在所述第二連接點處相連接;所述翹板圍繞第四旋轉軸轉動;所述翹板的一端固定連接向下彎折的第一彎鉤,當所述翹板的一端旋轉下降后,所述第一彎鉤推動所述掛鉤,使所述掛鉤與所述扣板脫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捕鼠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扣板的下方,所述第一捕鼠區設有向下傾斜的遮擋板,所述拉線穿過所述遮擋板。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捕鼠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撐板的另一端設有門檻,當所述扣板的一端旋轉下降后,所述扣板的一端與所述門檻接觸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捕鼠區的上部設有豎向設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設有豎向設置的鋸條,所述鋸條的鋸齒朝上,當所述扣板的另一端旋轉下降時,所述扣板的另一端與其中一個所述鋸齒的上表面接觸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的內部還包括第二捕鼠區,所述第一捕鼠區和所述第二捕鼠區之間通過隔板相隔離,并通過所述第一捕鼠通道相連通,所述第二捕鼠區設有通往所述出鼠口的第二捕鼠通道,第一捕鼠通道設有自第一捕鼠區至第二捕鼠區的第一單向門; 所述第二捕鼠區的下部設有引導網,中部設有翻轉板,所述翻轉板圍繞第三旋轉軸轉動,所述翻轉板的一端通過可單向向上折疊的連接件與翻板相連接,當所述翻轉板的一端旋轉下降后,所述翻轉板通過所述翻板通向所述引導網;當所述翻轉板的一端旋轉上升后,所述翻轉板的一端通向第二捕鼠通道。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捕鼠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捕鼠區的上部設有豎向設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通過合頁與第五旋轉軸相連接; 所述固定板還設有豎向的弧形彎折板,所述弧形彎折板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固定板相連接; 所述翻轉板的另一端設有彎折鋼絲,所述彎折鋼絲穿過第一捕鼠區和第二捕鼠區之間的隔板后與所述弧形彎折板接觸連接; 所述第一單向門的底端設有卡銷,當所述誘導板的另一端旋轉下降后,所述誘導板的另一端與所述卡銷接觸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的內部還設有第三捕鼠區,所述第三捕鼠區和所述第二捕鼠區之間通過隔板隔開,并通過第二捕鼠通道相連通,所述第二捕鼠通道設有自第二捕鼠區至第三捕鼠區的第二單向門; 所述第二單向門的下方設有轉動擋板,所述轉動擋板圍繞第六旋轉軸轉動,所述轉動擋板的上表面連接第二彎鉤,所述第二彎鉤的另一端自第二捕鼠區至第三捕鼠區的方向上穿過所述第二單向門;當所述轉動擋板的一端旋轉上升時,所述第二彎鉤繼續穿過所述第二單向門。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的內部還設有第四捕鼠區,所述第四捕鼠區和所述第三捕鼠區之間通過隔板隔開,并通過第三捕鼠通道相連通,所述第三捕鼠通道設有倒刺扣,所述出鼠口設置于所述第四捕鼠區,所述出鼠口配有門;所述第四捕鼠區由多個玻璃板或多個塑料板圍成; 和/或, 所述殼體由鐵絲網圍成; 和/或, 所述捕鼠器的殼體的外表面設有提手和/或掛鉤。
【文檔編號】A01M23/08GK203482800SQ201320550658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5日
【發明者】陳立新 申請人:陳立新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