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種分瓣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蒜種分瓣機,包括底架、主架、箱體、進料斗、穹型上盤、旋轉盤、風機、電機和震動分選篩,其中,箱體內設置有穹型上盤、旋轉盤,箱體上部設置有進料斗,箱體的下部設置有安裝座,箱體的中心設置有主動軸,旋轉盤安裝在主動軸的上端,主動軸下端固定在安裝座上,所述穹型上盤和旋轉盤上固定有膠板,膠板位于進料斗的正下方,箱體的一側安裝有電機,另一側設置有蒜種出口,所述電機與所述主動軸之間皮帶傳動連接。進料斗的下方設置有所述穹型上盤,安裝有膠板的穹型上盤虛壓在安裝有膠板的旋轉盤的上方,進料斗與所述箱體的連接處設置有調整螺栓,調整螺栓用于調整進料斗下部的穹型上盤與旋轉盤的之間的距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蒜種分瓣速度快,成本低,分瓣后的蒜種出芽速度快。
【專利說明】蒜種分辦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用機械,尤其涉及一種蒜種分瓣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能夠解決蒜農蒜種分瓣的機械產品。目前的蒜種分瓣操作:是人工用手把大蒜一頭一頭的掰開,把大的蒜瓣放一邊,小的蒜芯放一邊,浪費人工不說而且工作時間比較長,分瓣后的大蒜存放時間長了會發霉,而且出牙效果也不好,因為長時間掰蒜瓣手比較辛苦,經常被蒜汁辣的手指頭紅腫、干裂。
[0003]此外,人工將蒜種分瓣的費用大約為人工費0.3元/斤,而且,人工分瓣所得蒜種多數帶有蒜皮。而經過試驗證明,5天之內栽種去皮后的蒜種,蒜瓣不會因其丟失水分而影響發芽率,相反,脫去蒜皮的大蒜要比沒有脫去蒜皮的大蒜出芽率聞,而且脫去蒜皮的大蒜由于沒有了蒜瓣頂部的蒜皮包裹蒜苗長芽快、長出的芽直而且尖,更容易頂破地膜露出地面,有蒜皮包裹的大蒜受蒜皮的阻力影響,長出的芽苗有點彎而且出芽晚,最少比脫去蒜皮的大蒜出芽晚1-2天。
[0004]鑒于上述技術問題,需要出現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蒜種分瓣速度快,成本低,分瓣后的蒜種出牙速度快的一種蒜種分瓣機。
【發明內容】
: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蒜種分瓣速度快,成本低,分瓣后的蒜種出牙速度快的一種蒜種分瓣機。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蒜種分瓣機,包括底架、主架、箱體、進料斗、穹型上盤、旋轉盤、風機、電機和震動分選篩,其中,所述箱體內設置有穹型上盤、旋轉盤,箱體上部設置有進料斗,所述箱體的下部設置有安裝座,箱體的中心設置有主動軸,旋轉盤安裝在主動軸的上端,主動軸下端固定在安裝座上,所述穹型上盤和旋轉盤上固定有膠板,膠板位于進料斗的正下方,所述箱體的一側安裝有電機,另一側設置有蒜種出口,所述電機與所述主動軸之間皮帶傳動連接。
[0007]所述進料斗的下方設置有所述穹型上盤,安裝有膠板的穹型上盤虛壓在安裝有膠板的旋轉盤的上方,所述進料斗與所述箱體的連接處設置有調整螺栓,所述調整螺栓用于調整進料斗下部的穹型上盤與旋轉盤的之間的距離。
[0008]所述旋轉盤的下方設置有斜板,所述斜板與箱底之間的夾角為45-60度,所述斜板的一端固定在箱體的內壁上,另一端固定在蒜種出口下部,所述蒜種出口的一側設置有震動分選篩,震動分選篩固定在所述底架上,箱體固定在所述主架上。所述震動分選篩與底架連接,所述震動分選篩為平板狀或圓筒狀。
[0009]所述箱體的一側安裝有風機,另一側設置有蒜皮出口,,震動分選篩上設置有若干篩孔,分選篩上的篩孔自分選篩靠近蒜種出口的一側至另一側,篩孔的孔徑依次增大。
[0010]所述分選篩的下方按照篩孔孔徑依次增大的方向,分別設置有蒜芯漏斗,中蒜瓣漏斗、大蒜種瓣漏斗;蒜芯漏斗、中蒜瓣漏斗、大蒜瓣漏斗固定在底架上。
[0011]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為,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蒜種分瓣速度快,成本低,分瓣后的蒜種出牙速度快,具體為:
[0012]1、分瓣速度快,每小時分瓣3000斤左右;
[0013]2、能分級,可把蒜瓣分成三種級別(蒜芯、中蒜種、大蒜種);
[0014]3、節約人工用工少,兩個人就可以操作;
[0015]4、節約能源,每小時只用2度電,民用電源220V就可以生產;
[0016]5、節約開支,人工蒜種分瓣每斤需要支付人工費0.3元,本實用新型分瓣每斤成本只需0.06元(包括人工在內);
[0017]6、提高蒜種出芽率,由于機器分瓣速度快,不需要提前很多天就把蒜瓣分好,蒜瓣大大縮短了存放時間,蒜農無需擔心脫去蒜皮的蒜瓣會丟失水分而不出芽或者出芽率低。相反經實踐證明:如果5天之內栽種蒜瓣的話,脫去蒜皮的大蒜要比沒有脫去蒜皮的大蒜出芽率聞,而且脫去蒜皮的大蒜由于沒有了蒜瓣頂部的蒜皮包裹蒜苗長芽快、長出的芽直而且尖,更容易頂破地膜露出地面,有蒜皮包裹的大蒜受蒜皮的阻力影響,長出的芽苗有點彎而且出芽晚,最少比脫去蒜皮的大蒜出芽晚1-2天。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箱體部分的側視方向示意圖。
[0020]附圖標識:
[0021]1、大蒜種漏斗 2、中蒜瓣漏斗3、底架
[0022]4、震動分選篩 5、穹形上盤6、斜板
[0023]7、主動軸 8、膠板9、旋轉盤
[0024]10、進料斗 11、調整螺栓12、箱體
[0025]13、電機 14、主架15、蒜皮出口
[0026]16、蒜種出口17、風機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說明。如圖1-圖2所示,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箱體部分的側視方向示意圖。
[0028]本實用新型蒜種分瓣機包括底架3、主架14、箱體、進料斗10、穹型上盤5、旋轉盤
9、風機17、電機13和震動分選篩4,其中,箱體內設置有穹型上盤5、旋轉盤9,箱體上部設置有進料斗10,箱體的下部設置有安裝座,箱體的中心設置有主動軸7,旋轉盤9安裝在主動軸7的上端,主動軸7下端周定在安裝座上,穹型上盤5和旋轉盤9上固定有膠板6,膠板6位于進料斗10的正下方,箱體的一側安裝有電機13,另一側設置有蒜種出口 16,電機13與主動軸7之間皮帶傳動連接。進料斗10的下方設置有穹型上盤5,安裝有膠板8的穹型上盤5虛壓在安裝有膠板8的旋轉盤9的上方,進料斗10與箱體的連接處設置有調整螺栓11,調整螺栓11用于調整進料斗10下部的穹型上盤5與旋轉盤9的之間的距離。旋轉盤9的下方設置有斜板6,斜板6與箱底之間的夾角為45-60度,斜板6的一端固定在箱體的內壁上,另一端固定在蒜種出口 16下部,蒜種出口 16的一側設置有震動分選篩4,震動分選篩4固定在底架3上,震動分選篩為平板狀或圓筒狀。箱體固定在主架14上。震動分選篩4與底架3連接。箱體12的一側安裝有風機17,另一側設置有蒜皮出口 15,分選篩4上設置有若干篩孔,分選篩4上的篩孔自分選篩靠近蒜種出口 16的一側至另一側,篩孔的孔徑依次增大。分選篩4的下方按照篩孔孔徑依次增大的方向,分別設置有蒜芯漏斗,中蒜種漏斗2、大蒜種漏斗I ;蒜芯漏斗、中蒜種漏斗2、大蒜種漏斗I固定在底架3上。
[0029]本實用新型使用時,蒜種分瓣之前把大蒜晾曬一下效果會更好。把去掉蒜苗的蒜頭連續不斷的放入分瓣機,可以人工也可以用輸送帶傳送,蒜頭通過柔韌的膠板的揉搓作用分成蒜瓣,從膠板的外沿落到下方,順著斜板滑入分選篩,分選篩把加工后的大蒜分成大、中、小三個等級,蒜皮和蒜桿被風機吹到蒜皮出口而導出。根據蒜頭大小,可調節4個調節螺栓,蒜頭大時往上調節,蒜頭小時往下調節。分選篩在工作中如果蒜瓣走得速度快,可以把曬下的備用隔擋拿出放在篩子中間減緩蒜瓣的篩選速度。分瓣機內嚴禁放入石子、木塊等異物,否則會損毀膠板,影響使用效果。使用過程中每天檢查、清理膠板一次,查看有無損傷以便于及時處理。更換膠板時,用扳手拆下上蓋上的螺絲取下上蓋,把固定膠板的螺絲拆下,取下舊膠板后再按照原樣把新的膠板固定好,照原樣上好進料斗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蒜種分瓣機,包括底架、主架、箱體、進料斗、穹型上盤、旋轉盤、風機、電機和震動分選篩,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內設置有穹型上盤、旋轉盤,箱體上部設置有進料斗,所述箱體的下部設置有安裝座,箱體的中心設置有主動軸,旋轉盤安裝在主動軸的上端,主動軸下端固定在安裝座上,所述穹型上盤和旋轉盤上固定有膠板,膠板位于進料斗的正下方,所述箱體的一側安裝有電機,另一側設置有蒜種出口,所述電機與所述主動軸之間皮帶傳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蒜種分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斗的下方設置有所述穹型上盤,安裝有膠板的穹型上盤虛壓在安裝有膠板的旋轉盤的上方,所述進料斗與所述箱體的連接處設置有調整螺栓,所述調整螺栓用于調整進料斗下部的穹型上盤與旋轉盤的之間的距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蒜種分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盤的下方設置有斜板,所述斜板與箱底之間的夾角為45-60度,所述斜板的一端固定在箱體的內壁上,另一端固定在蒜種出口下部,所述蒜種出口的一側設置有震動分選篩,震動分選篩固定在所述底架上,箱體固定在所述主架上,所述震動分選篩與底架連接,所述震動分選篩為平板狀或圓筒狀。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蒜種分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的一側安裝有風機,另一側設置有蒜皮出口,震動分選篩上設置有若干篩孔,分選篩上的篩孔自分選篩靠近蒜種出口的一側至另一側,篩孔的孔徑依次增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蒜種分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選篩的下方按照篩孔孔徑依次增大的方向,分別設置有蒜芯漏斗,中蒜瓣漏斗、大蒜種瓣漏斗;蒜芯漏斗、中蒜瓣漏斗、大蒜瓣漏斗固定在底架上。
【文檔編號】A23N15/00GK203692481SQ201320570035
【公開日】2014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3日
【發明者】田靜 申請人:崇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