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采茶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電動采茶機,屬于采茶機【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今的電動采茶機電機、電源、采茶剪切機構之間的動力匹配設計不盡合理,其工作效率不高,一款工作效率高、操作傻瓜化的采茶機,成為廣大茶農的迫切需求等問題。本電動采茶機,包括機架,所述的機架是截面呈矩形的管狀結構,所述的機架的后端設有收集袋,機架前端的下側設有切割刀條,機架內設有掃葉板,所述的機架的一側設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通過傳動機構分別帶動掃葉板旋轉及切割刀條工作。本實用新型具有動力傳遞簡單,傳動穩定可靠,用戶使用操作簡易,整機結構緊湊,使用順手方便等優點。
【專利說明】電動采茶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采茶機【技術領域】,特指一種電動采茶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面上的采茶機品種繁多,按動力分可分為內燃機驅動式采茶機和電動采茶機,但現今的電動采茶機電機、電源、采茶剪切機構之間的動力匹配設計不盡合理,其工作效率不高,一款工作效率高、操作傻瓜化的采茶機,成為廣大茶農的迫切需求。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動采茶機,它以電動機及蓄電池作為電源,結構簡單可靠,運行穩定,免維修。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0005]電動采茶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所述的機架是截面呈矩形的管狀結構,所述的機架的后端設有收集袋,機架前端的下側設有切割刀條,機架內設有掃葉板,所述的機架的一側設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通過傳動機構分別帶動掃葉板旋轉及切割刀條工作。
[0006]在上述的電動采茶機中,所述的機架內設有掃葉板的結構是:掃葉板上設有轉軸,轉軸的兩端分別穿過機架的兩側壁并安裝有軸承,轉軸的一端連接傳動機構。
[0007]在上述的電動采茶機中,所述的機架的一側一體連接有驅動電機安裝殼,所述的機架及驅動電機安裝殼上均設有提手。
[0008]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突出且有益的技術效果是:
[0009]本實用新型的動力傳遞簡單,傳動穩定可靠,用戶使用操作簡易,整機結構緊湊,使用順手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以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參見圖1一2:
[0013]電動采茶機,包括機架1,所述的機架是截面呈矩形的管狀結構,所述的機架的后端設有收集袋2,機架前端的下側設有切割刀條3,機架內設有掃葉板4,所述的機架的一側設有驅動電機5,驅動電機通過傳動機構分別帶動掃葉板旋轉及切割刀條工作。
[0014]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人工提起本機器,打開控制開關,使得切割刀條往復運動對茶樹葉進行切割,同時掃葉板不停地轉動,使得切落的茶葉通過掃葉板掃至收集袋2內,所述的收集袋2的尾端通過繩子扎住,在收集滿后,解開收集袋2尾端的扎扣,即倒出茶葉。[0015]上述的機架內設有掃葉板的結構是:掃葉板上設有轉軸6,轉軸的兩端分別穿過機架的兩側壁并安裝有軸承,轉軸的一端連接傳動機構。
[0016]上述的機架的一側一體連接有驅動電機安裝殼,所述的機架及驅動電機安裝殼上均設有提手7。
[0017]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形狀、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電動采茶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所述的機架是截面呈矩形的管狀結構,所述的機架的后端設有收集袋,機架前端的下側設有切割刀條,機架內設有掃葉板,所述的機架的一側設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通過傳動機構分別帶動掃葉板旋轉及切割刀條工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采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架內設有掃葉板的結構是:掃葉板上設有轉軸,轉軸的兩端分別穿過機架的兩側壁并安裝有軸承,轉軸的一端連接傳動機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采茶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架的一側一體連接有驅動電機安裝殼,所述的機架及驅動電機安裝殼上均設有提手。
【文檔編號】A01D46/04GK203563361SQ201320587629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3日
【發明者】王金富 申請人:臺州市路橋蓬街塑模機械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