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溫室自動補光澆水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基于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溫室自動補光澆水系統包括遠程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太陽能模塊、LED補光模塊、供電模塊、澆水模塊,太陽能模塊、控制中心和LED補光模塊依次雙向連接,澆水模塊與控制中心連接,供電模塊連接控制中心、太陽能模塊、LED補光模塊,供電模塊與澆水模塊連接,控制中心通過無線傳輸連接遠程控制中心,太陽能模塊、LED補光模塊、澆水模塊、供電模塊安裝于溫室上。能夠根據溫室內的濕度和光照強度適時的進行澆水和補光,可使作物在無人看護的情況下,更好地生長。
【專利說明】基于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溫室自動補光澆水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澆水系統,尤其涉及一種基于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溫室自動補光澆水系統。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逐漸追求高要求的生活標準,而且溫室種植已非常的普遍。人們常在溫室大量種植作物,但是,當人們較忙不在看護時,作物可能因為不能及時補充水分而枯萎,或者光照度不合適的影響也會使作物枯萎甚至死亡。現有的溫室系統往往不能滿足同時具有補光和澆水的功能。因此,很有必要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之上設計一種結構設計更加合理,使用方便能夠及時對溫室進行補光和澆水的系統。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特提供一種能夠根據溫室內的情況,適時地進行澆水和補光的系統。
[0004]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如圖1所示,一種基于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溫室自動補光澆水系統包括,遠程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太陽能模塊、LED補光模塊、供電模塊、澆水模塊,太陽能模塊、控制中心和LED補光模塊依次雙向連接,澆水模塊與控制中心連接,供電模塊與澆水模塊連接,供電模塊連接控制中心、太陽能模塊、LED補光模塊,控制中心通過無線傳輸連接遠程控制中心,太陽能模塊、LED補光模塊、澆水模塊、供電模塊安裝于溫室上。
[0005]LED補光模塊包括調光控制器、LED補光燈、光學透鏡、散熱器、溫度傳感器、紅光照度傳感器和藍光照度傳感器、通信單元,調光控制器、LED補光燈、溫度傳感器、紅光照度傳感器和藍光照度傳感器、通信單元連接到調光控制器上,LED補光燈和光學透鏡、散熱器連接。
[0006]澆水模塊包括濕度傳感器、澆水裝置、通信單元和澆水控制器,濕度傳感器、通信單元、澆水控制器和澆水裝置依次連接。
[0007]為了防止玻璃的發射損失,在燈具設計時不使用玻璃,通過采用內表面配光學透鏡,形成光學透鏡一體化并且外表面光滑平整,便于組合成模塊內表面配光模塊,針對所要照射的面積形狀,設計了內表面配光的透鏡,形成矩形光斑,從而保證LED植物生長補光照明系統的光均勻性,相對于原先采用分立的透鏡的燈具光學效率提高10%左右。在散熱器的設計過程中,本發明具體分析了 LED的熱傳遞方式和途徑,選擇鰭片型散熱器,同時結合本發明的功率大小及尺寸,我們選擇了合適的鰭片長度與鰭片間距。
[0008]植物對于光的吸收主要通過葉綠體來實現,葉綠素是光合作用的主體。太陽光的波長范圍絕大部分在300nm-2600nm,而影響光合作用的主要在380nm_720nm光譜范圍內,稱之為光合有效福射,大于SOOnm以上的光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只能起到調節環境溫度的作用。不同波長的光線對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是不同的,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光線,波長在400-700nm左右。400_500nm (藍色)的光線以及610_720nm (紅色)對于光合作用貢獻最大。藍色(470nm)和紅色^30nm)的LED,剛好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光線,因此,LED植物燈,比較理想的選擇就是使用這兩種顏色組合。在視覺效果上,紅藍組合的植物燈呈現粉紅色。藍色光能促進綠葉生長;紅色光有助于開花結果和延長花期。4.LED植物燈的紅藍LED比例一般在4:1—9:1之間為宜,用植物燈給植物補光時,一般距離葉片的高度為0.5米左右,每天持續照射12-16小時可完全替代陽光。在波長640nm-660nm的紅光區部分,葉綠素a有一個吸收峰值;在波長430nm-450nm的藍光區部分,葉綠素b有一個吸收峰值根據植物對光需求的原理,結合LED光源本身的特性,本發明選取了 630nm的紅光與470nm的藍光兩個植物光能利用率最高的LED作為LED植物生長補光模塊的器件。
[0009]在LED補光模塊中加入了 0-100%連續可調光的調光控制器,實現各個模塊的單獨調光控制,可調節紅藍光質比以及總的光照強度,便于設置不同的光質比及光照強度進行對比試驗。調光控制器接收控制中心的植物補光數據,根據自定義數據傳輸代碼的意義,設計可編程邏輯功能模塊,使得不同地址LED植物燈的紅、藍兩基色分別按照預定的亮度變化速率達到數據傳輸協議所預設的光強二進制值,并輸出相應的PWM占空比,從而滿足植物按需補光的要求,并能根據要求返回植物補光燈具的狀態,以使其能提出更合適的控制方案。
[0010]控制中心和LED補光模塊之間通過ZIGBEE方式進行通信.控制器預存有若干補光模式,可以對接入的LED補光模塊進行預存補光模式的任意組合.LED補光模塊內部均包括溫度傳感器、紅藍亮度傳感器,可以方便地將檢測到的植物外界環境信息傳遞給控制器.控制器可以訪問燈頭內部狀態參數,根據燈頭外括的溫度和照度由傳感器綜合調度接入燈頭的紅藍亮度信息等參數,以滿足植物在不同階段不同環境下的需光量。
[0011]為了實現系統對植物按需補光的要求,方便控制盒與智能驅動器之間的數據傳輸,采用27位表示植物補光數據的傳輸代碼,其中,0-7位表示8位紅光亮度預置信號,8-15位表示8位藍光亮度 預置信號,16-17位表示溫度預設信號,將8位溫度數字信號的輸出值劃分為4個等級;18位表示讀寫信號,該位為I時進行讀操作,為O時進行寫操作;19-26表示燈具地址,即每個控制盒可調控256盞LED植物燈。在實際應用中,可依據植物在不同生長階段的光合作用的有效溫度范圍設置補光溫度值,在光補償點和飽和點之間選擇固定值作為紅藍光目標光照度參數,相關傳輸協議的預設值可參考不同作物生理的相關研究成果進行設置。
[0012]通信模塊,主要接收植物補光數據和發送LED植物燈的當前狀態,還有接收室內濕度數據和發送當前室內濕度進而控制澆水模塊自動澆水。
[0013]鑒于本發明植物燈內部智能驅動的功能要求和控制方法,將系統分為6個模塊:通信模塊(接收、發送模塊)、溫度處理模塊、紅藍光比較模塊、地址處理模塊、執行模塊以及PWM產生模塊。系統的工作過程為:接收模塊接收控制盒的數據,傳遞給地址預處理模塊.預處理模塊首先根據地址信息判斷信號是否發給指定的LED補光燈,即判斷地址信號是否相符.若不符則終止操作,若符合則繼續判斷是進行讀操作還是進行寫操作.若是讀操作,程序則轉入發送模塊,將植物燈當前狀態返回到用戶交互模塊;若是寫操作,程序則將亮度變化的級別信號傳遞給執行模塊進行處理.同時溫度處理模塊、紅藍二基色比較模塊分別將檢測到的數據信號與傳輸協議的預設值進行比較,將比較結果輸送到執行模塊.執行模塊根據亮度變化速率、紅藍二基色亮度值比較的結果、傳輸預設照度值等信息,得到對應二基色的PWM控制信號,再由各自的PWM發送模塊產生不同占空比的PWM信號來控制LED補光燈,從而實現在外界條件不滿足預設值的情況下對植物按需補光的要求。
[0014]太陽能模塊包括光伏控制器、充放電電路、采樣電路、工作狀態顯示單元、直流負載和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簡稱脈寬調制)輸出端口,光伏控制器和充放電電路、采樣電路、工作狀態顯示單元、能量存儲單元、直流負載連接,充放電路連接于光伏電池板、能量儲存裝置、直流負載、PWM輸出端口相連,采樣電路連接于光伏電池板和能量儲存裝置。
[0015]太陽能模塊的光伏控制器包括微處理器、紅外感應系統、檢測電路、驅動電路、顯示裝置、保護電路和電力場效應管;所述的太陽能光伏板、能量存儲單元和LED補光燈通過檢測電路與微處理器相連,其中太陽能光伏板經電力場效應管與能量存儲單元相連,能量存儲單元經紅外感應系統與LED補光燈相連;所述的保護電路和指示電路與微處理器相連,所述的電力場效應管通過驅動電路與微處理器相連。儲存裝置是指蓄電池,光伏電池板將光能轉化為電能,經采樣電路對蓄電池的端電壓和光伏電池板的端電壓采樣分析,判斷蓄電池是處在充滿狀態、欠壓狀態和過放狀態三種狀態中的哪一種狀態;當蓄電池不是處在充滿狀態就開啟充電電路將轉化的電能存儲在蓄電池中,當蓄電池處在臨界充滿狀態時,通過PWM端口輸出不同百分比的PWM,給蓄電池進行涓涓細流的浮充充電,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對蓄電池的充電加以科學的管理,改善充電效果和保護蓄電池。工作狀態顯示裝置是指IXD液晶,檢測電路對光伏電池板,蓄電池和負載的工作情況進行檢測,將檢測數據分析處理后送給指示電路,經指示電路再處理后,在工作狀態顯示裝置中進行顯示,給用戶及時的提供光伏電池板,蓄電池和負載的工作情況。自然界中的任何物體只要它的溫度高于熱力學溫度OK時,它就會向周圍的空間不間斷的輻射一種人眼難以看得見的紅外線,利用人體輻射的紅外線對照明燈進行全自動的開關控制,紅外傳感系統由繼電器開關控制電路、放大電路、延時電路、紅外傳感電路組成,紅外傳感電路與放大電路相連,放大電路與繼電器開關控制電路相連,繼電器開關控制電路與延時電路相連。微處理器是指單片機或DSP,電力場效應管為MOSFET即金屬-氧化層-半導體-場效晶體管,簡稱金氧半場效晶體管,微處理器通過檢測電路對光伏電池和蓄電池的狀態進行判斷,當光伏電池的電壓高于蓄電池的電壓,蓄電池沒有處在充滿保護的狀態時,微處理器就發出信號驅動電力場效應管導通,接通光伏電池與蓄電池,光伏電池將光能轉化為電能并存儲在蓄電池中。蓄電池與紅外傳感系統相連,紅外傳感系統與照明燈相連,當有人走近照明燈需要照明,紅外傳感電路中的紅外光敏元件檢測到人體發出的紅外線,將該信號轉化為能夠識別的電信號,經放大電路的處理,送給繼電器開關控制電路作為控制信號點亮照明燈,延遲一會熄滅,此時紅外光敏元件將檢測不到人體發出的紅外線。照明燈與檢測電路相連,檢測電路與微處理器相連,當微處理器檢測到負載過載、過流、短路異常時,保護電路開啟對整個控制系統進行保護,關閉輸出,等異常清除后恢復正常工作。顯示裝置是指液晶屏,通過液晶屏可以清楚的知道光伏電池的端電壓、蓄電池的端電壓和照明燈的工作狀態。
[0016]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夠根據溫室內的濕度和光照強度適時的進行澆水和補光,可使作物在無人看護的情況下,更好地生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原理框圖。[0018]圖2為本發明LED補光模塊結構原理框圖。
[0019]圖3為本發明太陽能模塊結構原理框圖。
[0020]圖4為本發明光伏控制器模塊結構原理框圖。
[0021]圖5為本發明補光模塊控制流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如圖1所示,基于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溫室自動補光澆水系統包括遠程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太陽能模塊、LED補光模塊、澆水模塊和供電模塊,太陽能模塊、LED補光模塊分別和控制中心雙向連接,供電模塊連接控制中心、太陽能模塊、LED補光模塊和澆水模塊,澆水模塊與控制中心連接,控制中心通過無線傳輸連接遠程控制中心。太陽能模塊、LED補光模塊、澆水模塊、供電模塊安裝于溫室上。
[0023]如圖2所不,LED補光模塊包括調光控制器、LED補光燈、光學透鏡、散熱器、溫度傳感器、紅光照度傳感器和藍光照度傳感器、通信單元,調光控制器、LED補光燈、溫度傳感器、紅光照度傳感器和藍光照度傳感器、通信單元連接到調光控制器上,LED補光燈和光學透鏡、散熱器連接。圖中用紅藍光照度傳感器表示紅光照度傳感器和藍光照度傳感器。
[0024]為了防止玻璃的發射損失,在燈具設計時不使用玻璃,通過采用內表面配光學透鏡,形成光學透鏡一體化并且外表面光滑平整,便于組合成模塊內表面配光模塊,針對所要照射的面積形狀,設計了內表面配光的透鏡,形成矩形光斑,從而保證LED植物生長補光照明系統的光均勻性,相對于原先采用分立的透鏡的燈具光學效率提高10%左右。在散熱器的設計過程中,本發明具 體分析了 LED的熱傳遞方式和途徑,選擇鰭片型散熱器,同時結合本發明的功率大小及尺寸,我們選擇了合適的鰭片長度與鰭片間距。
[0025]植物對于光的吸收主要通過葉綠體來實現,葉綠素是光合作用的主體。太陽光的波長范圍絕大部分在300nm-2600nm,而影響光合作用的主要在380nm_720nm光譜范圍內,稱之為光合有效福射,大于SOOnm以上的光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只能起到調節環境溫度的作用。不同波長的光線對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是不同的,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光線,波長在400-700nm左右。400_500nm (藍色)的光線以及610_720nm (紅色)對于光合作用貢獻最大。藍色(470nm)和紅色^30nm)的LED,剛好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光線,因此,LED植物燈,比較理想的選擇就是使用這兩種顏色組合。在視覺效果上,紅藍組合的植物燈呈現粉紅色。藍色光能促進綠葉生長;紅色光有助于開花結果和延長花期。4.LED植物燈的紅藍LED比例一般在4:1—9:1之間為宜,用植物燈給植物補光時,一般距離葉片的高度為0.5米左右,每天持續照射12-16小時可完全替代陽光。在波長640nm-660nm的紅光區部分,葉綠素a有一個吸收峰值;在波長430nm-450nm的藍光區部分,葉綠素b有一個吸收峰值根據植物對光需求的原理,結合LED光源本身的特性,本發明選取了 630nm的紅光與470nm的藍光兩個植物光能利用率最高的LED作為LED植物生長補光模塊的器件。
[0026]在LED補光模塊中加入了 0-100%連續可調光的調光控制器,實現各個模塊的單獨調光控制,可調節紅藍光質比以及總的光照強度,便于設置不同的光質比及光照強度進行對比試驗。調光控制器接收控制中心的植物補光數據,根據自定義數據傳輸代碼的意義,設計可編程邏輯功能模塊,使得不同地址LED植物燈的紅、藍兩基色分別按照預定的亮度變化速率達到數據傳輸協議所預設的光強二進制值,并輸出相應的PWM占空比,從而滿足植物按需補光的要求,并能根據要求返回植物補光燈具的狀態,以使其能提出更合適的控制方案。
[0027]控制中心和LED補光模塊之間通過ZIGBEE方式進行通信.控制器預存有若干補光模式,可以對接入的LED補光模塊進行預存補光模式的任意組合.LED補光模塊內部均包括溫度傳感器、紅藍亮度傳感器,可以方便地將檢測到的植物外界環境信息傳遞給控制器.控制器可以訪問燈頭內部狀態參數,根據燈頭外括的溫度和照度由傳感器綜合調度接入燈頭的紅藍亮度信息等參數,以滿足植物在不同階段不同環境下的需光量。
[0028]為了實現系統對植物按需補光的要求,方便控制盒與智能驅動器之間的數據傳輸,采用27位表示植物補光數據的傳輸代碼,其中,0-7位表示8位紅光亮度預置信號,8-15位表示8位藍光亮度預置信號,16-17位表示溫度預設信號,將8位溫度數字信號的輸出值劃分為4個等級;18位表示讀寫信號,該位為I時進行讀操作,為O時進行寫操作;19-26表示燈具地址,即每個控制盒可調控256盞LED植物燈。在實際應用中,可依據植物在不同生長階段的光合作用的有效溫度范圍設置補光溫度值,在光補償點和飽和點之間選擇固定值作為紅藍光目標光照度參數,相關傳輸協議的預設值可參考不同作物生理的相關研究成果進行設置。
[0029]通信模塊,主要接收植物補光數據和發送LED植物燈的當前狀態,還有接收室內濕度數據和發送當前室內濕度進而控制澆水模塊自動澆水。
[0030]鑒于本發明植物燈內部智能驅動的功能要求和控制方法,將系統分為6個模塊:通信模塊(接收、發送模塊)、溫度處理模塊、紅藍光比較模塊、地址處理模塊、執行模塊以及PWM產生模塊。系統的工作過程為:接收模塊接收控制盒的數據,傳遞給地址預處理模塊.預處理模塊首先根據地址信息判斷信號是否發給指定的LED補光燈,即判斷地址信號是否相符.若不符則終止操作,若符合則繼續判斷是進行讀操作還是進行寫操作.若是讀操作,程序則轉入發送模塊,將植物燈當前狀態返回到用戶交互模塊;若是寫操作,程序則將亮度變化的級別信號傳遞給執行模塊進行處理.同時溫度處理模塊、紅藍二基色比較模塊分別將檢測到的數據信號與傳輸協議的預設值進行比較,將比較結果輸送到執行模塊.執行模塊根據亮度變化速率、紅藍二基色亮度值比較的結果、傳輸預設照度值等信息,得到對應二基色的PWM控制信號,再由各自的PWM發送模塊產生不同占空比的PWM信號來控制LED補光燈,從而實現在外界條件不滿足預設值的情況下對植物按需補光的要求。
[0031]如圖3所示,太陽能模塊包括工作狀態顯示單元、光伏控制器、能量存儲單元、采樣電路、充放電電路、太陽能光伏板、直流負載和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簡稱脈寬調制)輸出端口,工作狀態顯示電路與光伏控制器連接,光伏控制器和充放電電路、采樣電路、工作狀態顯示單元、能量存儲單元、直流負載連接,充放電路連接于光伏電池板、能量儲存裝置、直流負載、PWM輸出端口相連,采樣電路連接于光伏電池板和能量儲存單元。
[0032]光伏控制器包括微處理器、紅外感應系統、檢測電路、驅動電路、顯示裝置、保護電路和電力場效應管;所述的太陽能光伏板、能量存儲單元和LED補光燈通過檢測電路與微處理器相連,其中太陽能光伏板經電力場效應管與能量存儲單元相連,能量存儲單元經紅外感應系統與LED補光燈相連;所述的保護電路和指示電路與微處理器相連,所述的電力場效應管通過驅動電路與微處理器相連。儲存裝置是指蓄電池,光伏電池板將光能轉化為電能,經采樣電路對蓄電池的端電壓和光伏電池板的端電壓采樣分析,判斷蓄電池是處在充滿狀態、欠壓狀態和過放狀態三種狀態中的哪一種狀態;當蓄電池不是處在充滿狀態就開啟充電電路將轉化的電能存儲在蓄電池中,當蓄電池處在臨界充滿狀態時,通過PWM端口輸出不同百分比的PWM,給蓄電池進行涓涓細流的浮充充電,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對蓄電池的充電加以科學的管理,改善充電效果和保護蓄電池。工作狀態顯示裝置是指LCD液晶,檢測電路對光伏電池板,蓄電池和負載的工作情況進行檢測,將檢測數據分析處理后送給指示電路,經指示電路再處理后,在工作狀態顯示裝置中進行顯示,給用戶及時的提供光伏電池板,蓄電池和負載的工作情況。自然界中的任何物體只要它的溫度高于熱力學溫度OK時,它就會向周圍的空間不間斷的輻射一種人眼難以看得見的紅外線,利用人體輻射的紅夕卜線對照明燈進行全自動的開關控制,紅外傳感系統由繼電器開關控制電路、放大電路、延時電路、紅外傳感電路組成,紅外傳感電路與放大電路相連,放大電路與繼電器開關控制電路相連,繼電器開關控制電路與延時電路相連。微處理器是指單片機或DSP,電力場效應管為MOSFET即金屬-氧化層-半導體-場效晶體管,簡稱金氧半場效晶體管,微處理器通過檢測電路對光伏電池和蓄電池的狀態進行判斷,當光伏電池的電壓高于蓄電池的電壓,蓄電池沒有處在充滿保護的狀態時,微處理器就發出信號驅動電力場效應管導通,接通光伏電池與蓄電池,光伏電池將光能轉化為電能并存儲在蓄電池中。蓄電池與紅外傳感系統相連,紅外傳感系統與照明燈相連,當有人走近照明燈需要照明,紅外傳感電路中的紅外光敏元件檢測到人體發出的紅外線,將該信號轉化為能夠識別的電信號,經放大電路的處理,送給繼電器開關控制電路作為控制信號點亮照明燈,延遲一會熄滅,此時紅外光敏元件將檢測不到人體發出的紅外線。照明燈與檢測電路相連,檢測電路與微處理器相連,當微處理器檢測到負載過載、過流、短路異常時,保護電路開啟對整個控制系統進行保護,關閉輸出,等異常清除后恢復正常工作。顯示裝置是指液晶屏,通過液晶屏可以清楚的知道光伏電池的端電壓、蓄電池的端電壓和照明燈的工作狀態。
【權利要求】
1.一種基于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溫室自動補光燒水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系統包括遠程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太陽能模塊、LED補光模塊、澆水模塊和供電模塊,太陽能模塊、LED補光模塊分別和控制中心雙向連接,供電模塊連接控制中心、太陽能模塊、LED補光模塊和澆水模塊,澆水模塊與控制中心連接,控制中心通過無線傳輸連接遠程控制中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室自動補光澆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補光模塊包括調光控制器、LED補光燈、光學透鏡、散熱器、溫度傳感器、紅光照度傳感器和藍光照度傳感器和通信單元,LED補光燈、溫度傳感器、紅光照度傳感器和藍光照度傳感器和通信單元連接到調光控制器上,LED補光燈和光學透鏡、散熱器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溫室自動補光澆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補光燈包括紅基色LED補光燈和藍基色LED補光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室自動補光澆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陽能模塊包括光伏電池板、光伏控制器、充放電電路、采樣電路、工作狀態顯示單元、直流負載、能量存儲單元和PWM輸出端口,光伏控制器和充放電電路、采樣電路、工作狀態顯示單元、能量存儲單元、直流負載連接,充放電路連接于光伏電池板、能量儲存裝置、直流負載、PWM輸出端口,采樣電路連接于光伏電池板和能量儲存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溫室自動補光澆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伏控制器包括微處理器、紅外感應系統、檢測電路、驅動電路、顯示裝置、保護電路和電力場效應管;所述的太陽能光伏板、能量存儲單元和LED補光燈通過檢測電路與微處理器相連,其中太陽能光伏板經電力場效應管與能量存儲單元相連,能量存儲單元經紅外感應系統與LED補光燈相連;所述的保護電路和指示電路與微處理器相連,所述的電力場效應管通過驅動電路與微處理器相連。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溫室自動補光澆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紅外感應系統包括繼電器開關控制電路、放大電路、延時電路和紅外傳感電路,紅外傳感電路與放大電路相連,放大電路與繼電器開關控制電路相連,繼電器開關控制電路與延時電路相連。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溫室自動補光澆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力場效應管是指 MOSFET。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室自動補光澆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中心包括通信單元、微處理單元、報警單元,通信單元連接微處理單元,微處理單元連接報警單元。
【文檔編號】A01G9/24GK203492473SQ201320641036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7日
【發明者】柏受軍, 慕孟麗 申請人:安徽工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