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蠅誘捕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果蠅誘捕器,包括瓶體、設置在所述瓶體上方的瓶蓋、和引誘劑放置裝置,其中,所述瓶蓋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的上蓋、中蓋和下蓋,所述中蓋上水平設有若干個與外界相通的進蟲孔管道,若干個所述進蟲孔管道以下蓋中心形成旋渦狀分布,所述下蓋底部設有用于進入所述瓶體且與所述進蟲孔管道對應的入口,所述引誘劑放置裝置通過引誘劑吊桿懸掛設置在所述瓶蓋下方。本實用新型,采用果蠅誘捕器實現果蠅的引誘捕捉,不需要噴灑農藥,因此屬于無公害滅蟲產品,其進蟲孔管道的設計更符合果蠅飛行軌跡以及性信息素在空氣中的流通原理,因此,在保證果蠅有效進入瓶體的前提下,又成功避免了果蠅進去又出來的缺陷。
【專利說明】果蠅誘捕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誘殺害蟲的裝置,具體涉及果蠅誘捕器。
【背景技術】
[0002]果蠅屬雙翅目實蠅科小昆蟲,其繁殖速度快,暴發性強,危險性大,而且,果蠅幾乎為害所有的瓜豆類和絕大部分果類。它為害農作物的不是成蟲,而是成蟲通過尾針向被為害農作物內部先進行產卵,一段時間后卵孵化成幼蟲,它在內部把瓜果類蛀爛,使農作物全部失收。
[0003]重要的是,對果蠅用農藥幾乎無效。不僅很難殺死滿天飛的成蟲,對藏在果實內的果蠅幼蟲也無計可施,唯一的辦法是被動防御,用塑料箔膜袋包住瓜果果實,使之果蠅無法用尾針刺穿果實,從而保住農作物收成。這樣不只耗時,農產品成本也增加了不少。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解決果蠅危害大不易捕捉的問題。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果蠅誘捕器,包括瓶體、設置在所述瓶體上方的瓶蓋、和引誘劑放置裝置,其中,所述瓶蓋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的上蓋、中蓋和下蓋,所述中蓋上水平設有若干個與外界相通的進蟲孔管道,若干個所述進蟲孔管道以下蓋中心形成旋渦狀分布,所述下蓋底部設有用于進入所述瓶體且與所述進蟲孔管道對應的入口,所述引誘劑放置裝置通過引誘劑吊桿懸掛設置在所述瓶蓋下方。
[0006]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引誘劑放置裝置設置成圓盤狀,其材質采用海綿材質。
[0007]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瓶蓋的整體采用黑色軟質橡膠材料,所述瓶體采用白色或者乳白色軟質橡膠材料。
[0008]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入口采用圓形入口或者橢圓形入口。
[0009]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瓶蓋采用螺紋連接方式或者卡裝的方式設置在所述瓶體上。
[0010]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進蟲孔管道和所述入口分別對應設置成4個。
[0011]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蓋設置成半球面形。
[0012]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蓋上方設置有用于懸掛的掛鉤或者通孔。
[0013]本方案中,引誘劑放置裝置采用海綿材質,這樣,吸收引誘劑藥水的效果更好,而且持續散發的時間也更長久,避免了以往在高溫狀態下采用紙質材質時散發時效短的缺點。誘捕器整體采用軟質橡膠,避免了在運輸過程中碰撞以及在使用過程中不小心碰到地上時容易破碎的現象,使用壽命延長。瓶體采用白色或者乳白色,使得瓶體本身帶有一種白蒙蒙的朦朧美,同時對應采用黑色材質制作的瓶蓋,充分利用了果蠅趨光怕黑的特點,使得進入瓶體的果蠅不再會通過黑色的瓶蓋處出來。
[0014]本實用新型,采用果蠅誘捕器實現果蠅的引誘捕捉,不需要噴灑農藥,因此屬于無公害滅蟲產品,其進蟲孔管道5的設計更符合果蠅飛行軌跡以及性信息素在空氣中的流通原理,因此,以此引誘果蠅飛入瓶體中,而且,一旦進入瓶體,鑒于瓶體本身的空腔很大以及入口在最上方的瓶蓋處,使得飛出來并不太容易了,因此,在保證果蠅有效進入瓶體的前提下,又成功避免了果蠅進去又出來的缺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瓶蓋上端進蟲孔管道與下端引誘劑放置裝置的示意圖;
[0017]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進蟲孔管道的俯視圖;
[0018]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進蟲孔管道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出詳細的說明。
[0020]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果蠅誘捕器,包括瓶體1、設置在瓶體I上方的瓶蓋2、和引誘劑放置裝置3。上蓋I上方設置有用于懸掛的掛鉤或者通孔。本實施例中采用通孔4結構。
[0021]其中,瓶蓋2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的上蓋21、中蓋22和下蓋23,中蓋22上水平設有若干個與外界相通的進蟲孔管道5,若干個進蟲孔管道5以下蓋中心形成旋渦狀分布,下蓋23底部設有用于進入瓶體I且與進蟲孔管道5對應的入口 6,引誘劑放置裝置3通過引誘劑吊桿7懸掛設置在瓶蓋2下方。
[0022]瓶蓋2采用螺紋連接方式或者卡裝的方式設置在瓶體I上。上蓋21設置成半球面形。
[0023]引誘劑放置裝置3設置成圓盤狀,其材質采用海綿材質。
[0024]瓶蓋2采用黑色軟質橡膠材料,瓶體I采用白色或者乳白色軟質橡膠材料。入口 6采用圓形入口或者橢圓形入口。本實施例中,進蟲孔管道5和入口 6分別對應設置成4個。
[0025]本方案中,引誘劑放置裝置3采用海綿材質,這樣,吸收引誘劑藥水的效果更好,而且持續散發的時間也更長久,避免了以往在高溫狀態下采用紙質材質時散發時效短的缺點。誘捕器整體采用軟質橡膠,避免了在運輸過程中碰撞以及在使用過程中不小心碰到地上時容易破碎的現象,使用壽命延長。瓶體I采用白色或者乳白色,使得瓶體I本身帶有一種白蒙蒙的朦朧美,同時對應采用黑色材質制作的瓶蓋2,充分利用了果蠅趨光怕黑的特點,使得進入瓶體的果蠅不再會通過黑色的瓶蓋2處出來。
[0026]本裝置在使用過程中,其具體操作如下:
[0027]把果蠅誘捕器瓶蓋2旋開,在海綿材質制作的引誘劑放置裝置3上滴3?5滴引誘劑,然后以后每月加滴一次藥,也可以在引誘劑放置裝置3上加少許敵敵畏,會使誘捕器內的果蠅加速死亡;將引誘劑用針刺幾個孔,直接擺放于瓶體I內,這樣效果更好,然后25至30天左右換I支引誘劑,只需更換引誘劑,果蠅誘捕器可以重復使用。
[0028]如果果蠅誘捕器不是掛起的,可以先在果蠅誘捕器里裝1/3瓶水,然后將引誘劑整支滴進海綿圈中,蓋上瓶蓋2,然后擺放好,半月左右加I支引誘劑。
[0029]本實用新型中采用的引誘劑采用的是性信息素,我們知道,信息素是生物體之間起化學通訊作用的化合物的統稱,是昆蟲交流的化學分子語言。在自然界中,果蠅成蟲在性成熟后,會釋放一種叫性信息素的化合物,它釋放至空氣中后隨氣流擴散,刺激雄蟲觸角中的化學感覺器官,引起雄性個體性沖動并引誘雄蟲向釋放源定向飛行,與釋放信息素的雌成蟲交配以繁衍后代。本產品中使用的是通過后天合成的這種特殊的仿生化合物。
[0030]使用時,將果蠅誘捕器掛于樹冠與樹梢之間,最好盡量掛于果園外側和非結果樹上,高度約I米至1.5米高為宜,每畝果園用5-8個,效果最佳。懸掛點盡量避免陽光直射,防止大風、大雨將其打落。
[0031]由于性信息素引誘的是果蠅成蟲,所以誘捕應在低密度時開始。這樣,可以先懸掛安裝I?2個果蠅誘捕器預報蟲害,預測到果蠅害蟲時在開始進行大面積誘捕。該裝置主要是針對果實蠅、瓜實蠅、桔小實蠅、針蜂、荔枝蒂蛀蟲等果蔬害蟲的。使得害蟲進入誘捕器后出不來,以至將其殺死,其成本低,簡單實用,覆蓋范圍寬,使用時效期長。
[0032]本實用新型,采用果蠅誘捕器實現果蠅的引誘捕捉,不需要噴灑農藥,因此屬于無公害滅蟲產品,其進蟲孔管道5的設計更符合果蠅飛行軌跡以及性信息素在空氣中的流通原理,因此,以此引誘果蠅飛入瓶體中,而且,一旦進入瓶體,鑒于瓶體本身的空腔很大以及入口在最上方的瓶蓋處,使得飛出來并不太容易了,因此,在保證果蠅有效進入瓶體的前提下,又成功避免了果蠅進去又出來的缺陷。
[0033]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應該得知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作出的結構變化,凡是與本實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方案,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果蠅誘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瓶體、設置在所述瓶體上方的瓶蓋、和引誘劑放置裝置,其中,所述瓶蓋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的上蓋、中蓋和下蓋,所述中蓋上水平設有若干個與外界相通的進蟲孔管道,若干個所述進蟲孔管道以下蓋中心形成旋渦狀分布,所述下蓋底部設有用于進入所述瓶體且與所述進蟲孔管道對應的入口,所述引誘劑放置裝置通過弓I誘劑吊桿懸掛設置在所述瓶蓋下方。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果蠅誘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誘劑放置裝置設置成圓盤狀,其材質采用海綿材質。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果蠅誘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蓋的整體采用黑色軟質橡膠材料,所述瓶體采用白色或者乳白色軟質橡膠材料。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果蠅誘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采用圓形入口或者橢圓形入口。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果蠅誘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蓋采用螺紋連接方式或者卡裝的方式設置在所述瓶體上。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果蠅誘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進蟲孔管道和所述入口分別對應設置成4個。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果蠅誘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設置成半球面形。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果蠅誘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上方設置有用于懸掛的掛鉤或者通孔。
【文檔編號】A01M1/02GK203538175SQ201320709268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2日
【發明者】鐘華 申請人:鐘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