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生態磚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39699閱讀:357來源:國知局
一種生態磚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生態磚,包括磚體;所述磚體上設有上下貫通的空間部;磚體的側面呈齒形壁設置,所述齒形壁上的凸齒與相鄰的兩凸齒之間的間隙適配;所述磚體上還設有凹弧狀邊緣;所述空間部為磚體中央部位的上下貫通的土砂填充部;或者所述空間部為磚體自中央部位到前方完全打開的魚巢空間部。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磚體與磚體之間通過齒形壁上的凸齒與間隙適配,使磚體形成穩定的整體,有利于保證整個墻體或底面的整體穩固性,實現護岸或水底的防護功能;2、凹弧狀邊緣保證安裝與拆卸方便快捷;3、空間部的存在,為水草等水生植物提供較好的附著點或為魚蝦等水生的小型動物提供了筑巢空間,有利于水下生態平衡的維持。
【專利說明】一種生態磚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水利、環保能源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保證植物的定著和透水透氣并保護岸坡穩定的生態磚。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水庫的堤壩、河川的護岸,湖渠的襯砌以及道路的斜坡面等大多采用混凝土磚、混凝土壁或砌磚作為主施工體,這是優先重視土壤穩定和傾斜面保護的舉措。
[0003]現有的混凝土磚,一般由水泥、骨料、砂和水制成。使用時由水泥和砂固定,堵住了所有空隙,水草等植物不能扎根生長。尤其是當用于水庫、河湖等底部和坡岸的防護時,由于植物缺乏扎根生長的環境,導致水質下降,含氧量不足,魚蝦和其他水生物也就無法在此長期生存,長期以往,河湖等環境的生態平衡則被打破。隨著對人文創造環境的在評價,對這些景觀在綠化上的意義日益提到日程上來。在中國,解決安全保護堤壩、河川護岸的治水問題,為中國河川和道路斜面環境提供親和的施工,提供既滿足構造上的安全性,又達到生態的綠化效果的生態磚是非常迫切的。
[0004]某些現有的生態磚,采用具有表面和內部均具有空隙的材質制成,雖然能夠保證磚體具有一定的通氣性,但由于其無法為大水草等大型水生植物提供有效的附著點,因而其在應用方面前景并不太好。
[0005]還有的生態磚,在磚體上掏空部分從而為水草提供生長的附著點,貌似解決了水生植物的附著問題,然而,其各個磚體之間的連接需要較為復雜的輔助機構,非但安裝拆卸過程繁瑣,也增加了成本,對于生產并無太大好處。
實用新型內容
[0006]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的生態磚。
[0007]本實用新型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8]一種生態磚,包括磚體;所述磚體上設有上下貫通的空間部;磚體的側面呈齒形壁設置,所述齒形壁上的凸齒與相鄰的兩凸齒之間的間隙適配;所述磚體上還設有凹弧狀邊緣;
[0009]所述空間部為磚體中央部位的上下貫通的土砂填充部;或者所述空間部為磚體自中央部位到前方完全打開的魚巢空間部。
[0010]上述生態磚,所述凸齒俯視面為等腰梯形,凸齒頂端的寬度為梯形上底,凸齒基部的寬度為梯形下底;相鄰的兩凸齒頂端的距離等于凸齒基部的寬度;相鄰的兩凸齒基部的距離等于凸齒頂端的寬度。
[0011]上述生態磚,所述魚巢空間部的各個側面之間的過度角為圓角。
[0012]上述生態磚,所述土砂填充部的各個側面之間的過度角為圓角。
[0013]上述生態磚,所述土砂填充部靠近凹弧狀邊緣的一側為直線邊緣。[0014]上述生態磚,所述磚體表面和所述磚體內部有空隙。
[0015]上述生態磚,所述磚體長為450-600mm ;磚體寬為450-600mm ;磚體厚度為100-200mmo
[0016]上述生態磚,所述磚體長和寬均為500mm ;磚體厚度為150mm。
[001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8]1、磚體與磚體之間通過齒形壁上的凸齒與間隙適配,使磚體形成穩定的整體,有利于保證整個墻體或底面的整體穩固性,實現護岸或水底的防護功能;
[0019]2、凹弧狀邊緣有利于磚體回收和更換,使得安裝與拆卸更加方便;
[0020]3、空間部的存在,為水草等水生植物提供較好的附著點或為魚蝦等水生的小型動物提供了筑巢空間,有利于水下生態平衡的維持。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實用新型生態磚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22]圖2為本實用新型生態磚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0023]圖3為本實用新型齒形壁的凸齒結構示意圖
[0024]圖4為本實用新型生態磚的鋪砌狀態圖。
[0025]圖5為本實用新型生態磚的另一種鋪砌狀態圖。
[0026]上述附圖中,1、磚體;2、齒形壁;3、土砂填充部;4、魚巢空間部;5、凹弧狀邊緣。【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0028]本實用新型由重量比為5: 1、直徑為5_19mm的碎石和高爐渣水泥作為主料,加入占高爐洛水泥30%的水后在加占水重量1%的通用減水劑配比而成,通用減水劑可采用AE減水劑。生態磚的制造方法主要有以下步驟:將上述各原料按相應比例在攪拌機里攪拌混合,將攪拌好的混合料投入模具里加振動;油壓壓縮,在蒸汽養護室內蒸養以促其強度迅速增長。上述攪拌為常溫常壓條件下攪拌,以混合均勻為準。加振動條件亦為常溫常壓,振動時間為材料較充分填滿模具、填充較厚實為準。油壓壓縮過程條件為常溫常壓,產品達到脫離油壓機保持形狀即可。蒸養48小時后進行自然養護。經此流程,生產的生態磚具有10%以上孔隙率,抗壓強度能夠達到15N/mm2。
[0029]實施例1
[0030]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圖1所示的生態磚,又稱為生態墻壁磚,包括磚體I ;磚體I表面和所述磚體內部有空隙;保證磚體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氣性,有利于生態系統的維持;磚體I上設有上下貫通的空間部;磚體I的側面呈齒形壁2設置,齒形壁2上的凸齒與相鄰的兩凸齒之間的間隙適配;通過凸齒和間隙的配合,實現本實用新型生態磚多種鋪砌方式(詳見下文敘述),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磚體I上還設有凹弧狀邊緣5 ;凹弧狀邊緣5為施工鋪砌或拆卸時提供手拿的部位,尤其是在拆卸時,避免了挖撬等行為對于磚體本身造成的損壞,有利于生態磚更換和回收再利用,符合環保理念。本實施例中空間部為磚體I中央部位的上下貫通的土砂填充部3 ;土砂填充部3為水草等中小型水生植物提供了附著點,有利于改善水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土砂填充部3的各個側面之間的過度角為圓角;一則能夠使得磚體I外側與空間部之間的厚度均勻,保證了結構穩定,提高磚體使用壽命;二則避免植物根須在角落處的堆積生長,對磚體造成破壞。土砂填充部3靠近凹弧狀邊緣5的一側為直線邊緣;保證土砂填充部3與凹弧狀邊緣5之間具有一定的厚度,提高磚體結構的穩定性。
[0031]如圖3所示,齒形壁2上的凸齒俯視面為等腰梯形,凸齒頂端的寬度a為梯形上底,凸齒基部的寬度b為梯形下底;相鄰的兩凸齒頂端的距離c等于凸齒基部的寬度b ;相鄰的兩凸齒基部的距離d等于凸齒頂端的寬度a。拼合時,凸齒卡入相鄰的兩凸齒之間的間隙中,實現完整拼合。
[0032]實施例2
[003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圖2生態磚,又稱為生態魚巢磚,包括磚體I ;磚體I表面和所述磚體內部有空隙;保證磚體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氣性,有利于生態系統的維持;磚體I上設有上下貫通的空間部;磚體I的側面呈齒形壁2設置,齒形壁2上的凸齒與相鄰的兩凸齒之間的間隙適配;通過凸齒和間隙的配合,實現本實用新型生態磚多種鋪砌方式(詳見下文敘述),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磚體I上還設有凹弧狀邊緣5 ;凹弧狀邊緣5為施工鋪砌或拆卸時提供手拿的部位,尤其是在拆卸時,避免了挖撬等行為對于磚體本身造成的損壞,有利于生態磚更換和回收再利用,符合環保理念。本實施例中空間部為磚體I自中央部位到前方完全打開的魚巢空間部4 ;魚巢空間部4為魚蝦等水生動物提供棲息、玩耍等活動空間,有利于保證水下生態平衡。魚巢空間部4的各個側面之間的過度角為圓角;一則能夠使得磚體I外側與空間部之間的厚度均勻,保證了結構穩定,提高磚體使用壽命;二則避免雜質角落處的堆積,保證了魚蝦的活動空間。
[0034]如圖3所示,齒形壁2上的凸齒俯視面為等腰梯形,凸齒頂端的寬度a為梯形上底,凸齒基部的寬度b為梯形下底;相鄰的兩凸齒頂端的距離c等于凸齒基部的寬度b ;相鄰的兩突齒基部的距離d等于凸齒頂端的寬度a。拼合時,凸齒卡入相鄰的兩凸齒之間的間隙中,實現完整拼合。
[0035]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式如圖4所示,生態磚的凸齒卡入同一排的與其相鄰的生態磚的凸齒間隙中,依次排布,形成一層防護排,實現最基本的墻體、岸坡生態磚加固功能。
[0036]圖5所不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使用方式,同一水平面兩個不同的生態磚的凸齒壁錯位卡入另一生態磚的同一側的凸齒壁上的間隙內,各個生態磚之間通過此種方式連接,可鋪砌成大片區域,特別適宜河床、湖底環境加固。
[0037]本實用新型也可參照圖5中所示的錯位方式,實現不同層之間的生態磚錯層,此時,不同水平面上的兩個不同的生態磚的凸齒壁錯位卡入另一生態磚的同一側的凸齒壁上的間隙內,各個生態磚之間通過此種方式連接,實現了不同高度層之間的固定,特別適宜有立體加固要求的應用層面。
[0038]本實用新型的生態磚,磚體長和寬均為500mm ;長和寬均以磚體上相應的最遠距離起算,磚體厚度為150mm。如此,適宜的長寬厚度比例,保證了適宜拼砌大小,又使得空間部具有足夠的土砂填充或魚奸活動空間。
[0039]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創造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創造【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申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創造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中。
【權利要求】
1.一種生態磚,其特征在于,包括磚體;所述磚體上設有上下貫通的空間部;磚體的側面呈齒形壁設置,所述齒形壁上的凸齒與相鄰的兩凸齒之間的間隙適配;所述磚體上還設有凹弧狀邊緣; 所述空間部為磚體中央部位的上下貫通的土砂填充部;或者所述空間部為磚體自中央部位到前方完全打開的魚巢空間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態磚,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齒俯視面為等腰梯形,凸齒頂端的寬度為梯形上底,凸齒基部的寬度為梯形下底;相鄰的兩凸齒頂端的距離等于凸齒基部的寬度;相鄰的兩凸齒基部的距離等于凸齒頂端的寬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生態磚,其特征在于,所述魚巢空間部的各個側面之間的過度角為圓角。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生態磚,其特征在于,所述土砂填充部的各個側面之間的過度角為圓角。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生態磚,其特征在于,所述土砂填充部靠近凹弧狀邊緣的一側為直線邊緣。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生態磚,其特征在于,所述磚體表面和所述磚體內部有空隙。
7.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生態磚,其特征在于,所述磚體長為450-600mm;磚體寬為450-600mm ;磚體厚度為100-200mm。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生態磚,其特征在于,所述磚體長和寬均為500mm;磚體厚度為 1 SOmnin
【文檔編號】A01G9/02GK203625844SQ201320718101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3日
【發明者】趙生成, 郭雪松, 夏景儒 申請人:北京育青富源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