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磨機的水平控制調節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球磨機的水平控制調節裝置,包括V形支撐架和調節螺絲,球磨機的左右兩側各設置一個所述的V形支撐架和調節螺絲,所述V形支撐架具有兩個撐桿,球磨機的支撐腿與所述的撐桿固接,調節螺絲的一端穿設于V形支撐架的尖頂端處,調節螺絲的另一端與一螺絲固定板螺接。利用本實用新型球磨機的水平控制調節裝置,在球磨機不在水平狀態時,通過調節調節螺絲與螺絲固定板間的距離,使V形支撐架的兩個撐桿撐開或收起,從而調節支撐腿的高度,進而達到調節高度的目的。另外,水平儀可以檢測球磨機的水平狀態。
【專利說明】球磨機的水平控制調節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平調節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球磨機的水平控制調節裝置。【背景技術】
[0002]現在的球磨機在安裝時,一般通過水泥固定在水平的地面上。但是由于球磨機的震動較大,在長期運轉后,球磨機會脫離水泥的固定,導致球磨機不水平,使得球磨桶在轉筒上前后晃蕩,嚴重傷害整個設備。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球磨機的水平控制調節裝置,使球磨機保持水平,不會失衡。
[0004]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球磨機的水平控制調節裝置,包括V形支撐架和調節螺絲,球磨機的左右兩側各設置一個所述的V形支撐架和調節螺絲,所述V形支撐架具有兩個撐桿,球磨機的支撐腿與所述的撐桿固接,調節螺絲的一端穿設于V形支撐架的尖頂端處,調節螺絲的另一端與一螺絲固定板螺接。
[0005]進一步的,該水平控制調節裝置還包括用于檢測水平狀態的水平儀,該水平儀安裝于球磨機左側的支撐腿和右側的支撐腿之間的中部位置。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實用新型球磨機的水平控制調節裝置,在球磨機不在水平狀態時,通過調節調節螺絲與螺絲固定板間的距離,使V形支撐架的兩個撐桿撐開或收起,從而調節支撐腿的高度,進而達到調節高度的目的。另外,水平儀可以檢測球磨機的水平狀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球磨機的水平控制調節裝置側向看去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0008]圖2為本實用新型球磨機的水平控制調節裝置的主視圖的部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0010]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球磨機的水平控制調節裝置,包括V形支撐架I和調節螺絲2,球磨機的左右兩側各設置一個所述的V形支撐架I和調節螺絲2,所述V形支撐架I具有兩個撐桿U。球磨機的支撐腿5與所述的撐桿11固接,即球磨機左側的兩個支撐腿中的一個支撐腿5對應與左側的V形支撐架I的兩個撐桿中的一個撐桿11固接,另一個支撐腿5對應與左側的V形支撐架I的兩個撐桿中的另一個撐桿11固接,同樣的,球磨機右側的兩個支撐腿中的一個支撐腿5對應與右側的V形支撐架I的兩個撐桿中的一個撐桿11固接,另一個支撐腿5對應與右側的V形支撐架I的兩個撐桿中的另一個撐桿11固接。調節螺絲2的一端穿設于V形支撐架I的尖頂端處,調節螺絲2的另一端與一螺絲固定板3螺接。該水平控制調節裝置還包括用于檢測水平狀態的水平儀4,該水平儀4安裝于球磨機左側的支撐腿和右側的支撐腿之間的中部位置。
[0011]工作過程中,當球磨機長期運轉后,出現不水平的狀態時,通過調節調節螺絲2與螺絲固定板3間的距離,使V形支撐架I的兩個撐桿11撐開或收起,從而調節支撐腿5的高度,進而達到調節高度的目的,使得球磨機可以恢復水平。另外,安裝于球磨機左側的支撐腿和右側的支撐腿之間的中部位置的水平儀4還可以檢測球磨機的水平狀態。利用本實用新型的球磨機的水平控制調節裝置,可以避免球磨機長期運轉后出現不水平的狀態,進而避免球磨機的球磨桶在轉筒上前后晃蕩,嚴重傷害整個設備。
[0012]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球磨機的水平控制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V形支撐架和調節螺絲,球磨機的左右兩側各設置一個所述的V形支撐架和調節螺絲,所述V形支撐架具有兩個撐桿,球磨機的支撐腿與所述的撐桿固接,調節螺絲的一端穿設于V形支撐架的尖頂端處,調節螺絲的另一端與一螺絲固定板螺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球磨機的水平控制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水平控制調節裝置還包括用于檢測水平狀態的水平儀,該水平儀安裝于球磨機左側的支撐腿和右側的支撐腿之間的中部位置。
【文檔編號】B02C17/18GK203577904SQ201320793099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6日
【發明者】白少勇, 何佩權 申請人:蘇州柏特瑞新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