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秸稈切碎及風送定向拋撒裝置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242573閱讀:180來源:國知局
一種秸稈切碎及風送定向拋撒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秸稈切碎及風送定向拋撒裝置,包括機殼、定刀、動刀組件以及風送定向拋撒裝置,所述機殼上設有送入秸稈的喂入口,所述定刀設置在喂入口邊緣的機殼內側,所述動刀組件包括風機葉片和動刀,所述動刀固設在旋轉的風機葉片上并與定刀相互做剪切運動,所述機殼上的風機葉片出風口位置設有拋撒口,所述風送定向拋撒裝置與拋撒口對接。本實用新型采用旋轉的葉片帶動動刀與定刀做剪切運動將秸稈切碎,同時葉片旋轉產生的高速氣流可將切碎后的秸稈經拋撒口沿風送定向拋撒裝置拋撒出去,其結構簡單、易于加工、作業效率高、質量好,根據作物的管理要求,可將滅茬后的碎莖桿定向拋撒還田,有效實現作物的保墑、保溫,提高作物產量。
【專利說明】一種秸稈切碎及風送定向拋撒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播種機零部件,具體涉及一種秸桿切碎及風送定向拋撒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播種機主要使用旋耕裝置將田間留茬進行翻耕深埋,一來達到作物保墑、保溫、利于出苗的效果,二來其還田后腐爛還可作為后期作物的肥料,改善土壤土質,但是由于南方稻田水稻收獲后留茬高,土壤黏重、板結,播種前翻耕土壤時容易纏繞旋耕刀軸、犁等作業機具,播種前翻耕土壤對耕作部件纏草、壅泥將極大地影響播種機正常作業,還田效果不佳;并且完整的秸桿腐爛過程較長,不能有效的作用于后期作物的生長周期。秸桿還田的最佳方案是在耕整地之前將高稻茬切碎,同時避開耕整地作業部件而拋撒還田,達到對下茬作物保墑、保溫、利于出苗的效果,但是目前沒有專門的設備自動實現上述方式,通常是直接翻耕深埋,功耗高,勞動量大,效果不佳。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秸桿切碎及風送定向拋撒裝置解決現有稻田留茬秸桿的利用缺陷,將秸桿進行切碎的同時利用風機直接將秸桿進行拋撒還田,可以裝配到播種機上一次性實現淺耕、播種、切碎秸桿拋撒還田。
[0004]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秸桿切碎及風送定向拋撒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殼1、定刀4、動刀組件5以及風送定向拋撒裝置8,所述機殼I上的側面上設有送入秸桿的喂入口 3,所述定刀4設置在喂入口 3邊緣的機殼I內側,所述動刀組件5包括風機葉片55和動刀53,所述動刀53固設在旋轉的風機葉片的側邊上并與定刀4相互做剪切運動,所述機殼I上的風機葉片出風口位置設有拋撒口 6,所述風送定向拋撒裝置8與拋撒口6對接。
[0005]進一步的,所述機殼I的喂入口 3外側設有分揀壓緊秸桿的滾動壓草輸送槽7,所述滾動壓草輸送槽7包括槽板71和壓草滾72,所述壓草滾72與轉軸75固連并設置在由槽板71圍成的輸送槽內,轉軸75連接外部動力帶動壓草滾72轉動將外部秸桿有序壓緊送入風機喂入口。所述槽板71中包括一個可繞定軸轉動的活動板73,所述活動板73與壓草滾72軸線平行并與伸縮彈簧74連接可自動調節大量秸桿通過時輸送槽的寬度,不至于堵死風機喂入口。
[0006]作為動刀組件的優選方案,所述風機葉片55以風機軸套54為中心垂直固定焊接在風機法蘭51上,所述機殼I上設有變速器2,所述變速器2的輸出軸與風機軸套54連接傳遞動力驅動風機葉片旋轉。
[0007]所述風機葉片55的側邊邊沿焊接有焊接扁鋼52,所述動刀53通過螺釘與焊接扁鋼52固連實現與定刀4做剪切運動。
[0008]所述風送定向拋撒裝置8包括輸送軟管82和人字形分叉管83,所述輸送軟管82通過固定板81與拋撒口 6連通,所述人字形分叉管83的一個進料口與輸送軟管82連通。進一步的,所述人字形分叉管83的兩個出料口可再次連接分叉管進行二次分叉。
[0009]作為優選方案,所述人字形分叉管83的分叉部位設有轉動防草裝置84,所述轉動防草裝置84包括動力輸入軸841、轉動防草筒842和防草碗843,所述轉動防草筒842與動力輸入軸841固連并豎直設置在所述分叉管內的分叉部位,所述轉動防草筒842兩端設有防草碗843,動力輸入軸841連接外部動力源實現轉動防草筒轉動。
[0010]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風機機殼I的外部輪廓線采用阿基米德螺旋線。
[0011]在本實用新型中,風機的入風口與風機喂入口共用,風機的出風口與拋撒口共用,秸桿由滾動壓草輸送槽經風機喂入口進入,動力通過轉軸驅動風機葉片和動刀高速旋轉,在動刀和定刀的剪切作用下將秸桿切碎之后由風機葉片產生的氣流將碎秸桿由拋撒口拋出。
[0012]本實用新型在整機上安裝時,可設置支撐架將風送定向拋撒裝置連接固定。
[0013]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能在稻茬田淺耕前將收割的秸桿切碎,有效解決播種前翻耕土壤時稻茬對耕作部件纏草、壅泥而影響播種機正常作業的問題。
[0015]2、將前茬作物的秸桿切碎后接拋撒還田并鋪放與播種行行間,提高了幼苗的生長效果。
[0016]3、本實用新型結構簡便緊湊,將風機切碎和風力輸送集成在一起、易于加工、作業效率高、質量好,根據作物的管理要求,可將滅茬后的碎莖桿定向拋撒還田,有效實現作物的保墑、保溫,提高作物產量。
[0017]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秸桿切碎及風送定向拋撒裝置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風機秸桿切碎部分的外部示意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風機秸桿切碎部分的內部示意圖。
[0021]圖4為動刀組件結構示意圖。
[0022]圖5為動刀(定刀)的示意圖。
[0023]圖6為滾動壓草輸送槽結構示意圖。
[0024]圖7本實用新型涉及的風送定向拋撒裝置的局部剖示圖。
[0025]圖中標號:1-機殼,2-變速器,3-風機喂入口,4-定刀,5-動刀組件,6_拋撒口,7-滾動壓草輸送槽,8-風送定向拋撒裝置,51-風機法蘭,52-焊接扁鋼,53-動刀,54-風機軸套,55-風機葉片,71-槽板,72-轉動壓滾,73-活動板,74-伸縮彈簧,75-轉軸,81-固定板,82-輸送軟管,83-人字形分叉管,84-轉動防草裝置,841-動力輸入軸,842-轉動防草筒,843-防草碗。
【具體實施方式】
[0026]實施例
[0027]參見圖1和圖2,秸桿切碎及風送定向拋撒裝置,包括機殼1、定刀4、動刀組件5以及風送定向拋撒裝置8,機殼I的側面上設有送入秸桿的喂入口 3,定刀4設置在喂入口 3邊緣的機殼I內側,動刀組件5包括風機葉片55和動刀53,動刀53固設在旋轉的風機葉片側邊上并與定刀4相互做剪切運動,機殼I上的風機葉片出風口位置設有拋撒口 6,風送定向拋撒裝置8與拋撒口 6對接。
[0028]進一步參見圖3、圖4和圖5,中的四片葉片55以風機軸套54為中心垂直固定焊接在風機法蘭51上,機殼I上設有變速器2,變速器2的輸出軸與風機軸套54連接傳遞動力驅動風機葉片旋轉。
[0029]作為動刀固定的優選方案,風機葉片55的邊沿焊接有焊接扁鋼52,動刀53通過螺釘與焊接扁鋼52固連實現與定刀4做剪切運動。
[0030]在圖示中,風機機殼I的外部輪廓線采用阿基米德螺旋線設計。
[0031]結合參見圖1、圖2和圖6,,機殼I的喂入口 3外側設有分揀壓緊稻桿的滾動壓草輸送槽7,將秸桿輸送過來的秸桿分揀均勻并壓緊后送入風機喂入口 4,滾動壓草輸送槽7包括槽板71和壓草滾72,壓草滾72與轉軸75固連并設置在由槽板71圍成的輸送槽內,轉軸75與外部動力連接帶動壓草滾轉動。槽板71中包括一個可繞定軸轉動的活動板73,活動板73與壓草滾72軸線平行并與伸縮彈簧74連接可自動調節大量秸桿通過時輸送槽的寬度,不至于堵死風機喂入口。
[0032]結合參照圖1和圖7,風送定向拋撒裝置8包括輸送軟管82和人字形分叉管83,輸送軟管82通過固定板81與拋撒口 6連通,人字形分叉管83的一個進料口與輸送軟管82連通。進一步的,人字形分叉管83的兩個出料口可再次連接分叉管進行二次分叉。
[0033]圖7中,人字形分叉管83的分叉部位設有轉動防草裝置84,同樣可防止碎秸桿在輸送過程中擁堵在分叉口,轉動防草裝置84包括動力輸入軸841,轉動防草筒842和防草碗843,轉動防草筒842與動力輸入軸841固連設置在分叉管內,轉動防草筒842兩端設有防草碗843,動力輸入軸841連接外部動力源實現轉動防草筒轉動。
[0034]本實用新型通過風機帶動刀片切碎秸桿并將其輸送至土壤,以與油菜播種機配合使用為例,不僅可以將處理后的秸桿直接避開旋耕開溝系統的機械作業部件,直接平鋪覆蓋于播種行的兩側,有效實現油菜的保墑、保溫,提高作物產量,秸桿快速腐爛在油菜的生長期內為其提供土壤內的有機質,采用風機葉片帶動動刀旋轉的同時其產生的氣流可將切碎后的秸桿拋撒出去,進一步簡化了設備結構。
[0035]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秸桿切碎及風送定向拋撒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殼(I)、定刀(4)、動刀組件(5)以及風送定向拋撒裝置(8),所述機殼(I)上的側面上設有送入秸桿的喂入口(3),所述定刀(4)設置在喂入口(3)邊緣的機殼(I)內側,所述動刀組件(5)包括風機葉片(55)和動刀(53),所述動刀(53)固設在旋轉的風機葉片的側邊上并與定刀(4)相互做剪切運動,所述機殼(I)上的風機葉片出風口位置設有拋撒口( 6 ),所述風送定向拋撒裝置(8 )與拋撒口(6)對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秸桿切碎及風送定向拋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殼(I)的喂入口(3)外側設有分揀壓緊秸桿的滾動壓草輸送槽(7),所述滾動壓草輸送槽(7)包括槽板(71)和壓草滾(72),所述壓草滾(72)與轉軸(75)固連并設置在由槽板(71)圍成的輸送槽內,所述轉軸與外部動力源實現動力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秸桿切碎及風送定向拋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板(71)中包括一個可繞定軸轉動的活動板(73),所述活動板(73)與壓草滾(72)軸線平行并與伸縮彈簧(74)連接可自動調節大量秸桿通過時輸送槽的寬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秸桿切碎及風送定向拋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機葉片(55)以風機軸套(54)為中心垂直固定焊接在風機法蘭(51)上,所述機殼(I)上設有變速器(2),所述變速器(2)的輸出軸與風機軸套(54)連接傳遞動力驅動風機葉片旋轉。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秸桿切碎及風送定向拋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機葉片(55 )的側邊邊沿焊接有焊接扁鋼(52 ),所述動刀(53 )通過螺釘與焊接扁鋼(52 )固連。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秸桿切碎及風送定向拋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風送定向拋撒裝置(8)包括輸送軟管(82)和人字形分叉管(83),所述輸送軟管(82)通過固定板(81)與拋撒口(6)連通,所述人字形分叉管(83)的一個進料口與輸送軟管(82)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秸桿切碎及風送定向拋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字形分叉管(83 )的兩個出料口可再次連接分叉管進行二次分叉。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種秸桿切碎及風送定向拋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字形分叉管(83)的分叉部位設有轉動防草裝置(84),所述轉動防草裝置(84)包括動力輸入軸(841)、轉動防草筒(842)和防草碗(843),所述轉動防草筒(842)與動力輸入軸(841)固連并豎直設置在所述分叉管內的分叉部位,所述轉動防草筒(842)兩端設有防草碗(843),動力輸入軸(841)連接外部動力源實現轉動防草筒轉動。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秸桿切碎及風送定向拋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機機殼(I)的外部輪廓線采用阿基米德螺旋線。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秸桿切碎及風送定向拋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風送定向拋撒裝置(8)與支撐架連接固定。
【文檔編號】A01D82/00GK203608581SQ201320822847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3日
【發明者】吳明亮, 邱進, 王曉鈺, 石增祥 申請人:湖南農業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