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天鵝的繁殖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天鵝的繁殖方法,所述天鵝的繁殖包括自然繁殖、人工孵化和機械繁殖,包括以下步驟:①自然繁殖是依靠繁殖期的雌性天鵝孵育鵝卵;②人工孵化是將熱水袋放置于鵝卵上孵化,熱水袋的溫度為36~38℃;③機械繁殖是將預先選擇好的鵝卵放置在孵卵裝置中,所述機械繁殖將所述孵卵裝置的溫度調節為33~38℃,孵卵裝置中的濕度為50~60%RH;④雛鵝出殼后20小時內在頸部皮下注射小鵝瘟血清0.5mL。該方法將自然繁殖、人工繁殖以及機械繁殖相結合,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提高天鵝數量,而且該方法提供了適合天鵝繁殖的一些細化的具體的條件,使天鵝繁殖能夠順利的進行,且該方法所繁殖的雛鵝健康,適合人工飼養。
【專利說明】一種天觀的繁殖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生物領域中一種禽類的繁殖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天鵝的繁殖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天鵝(Cygnus)屬于天鵝屬的鳥類,除非洲、南極洲之外的各大陸均有分布。為鴨科中個體最大的類群。頸修長,超過體長或與身軀等長;嘴基部高而前端緩平,眼先裸露;尾短而圓;蹼強大,但后趾不具瓣蹼。喜歡群棲在湖泊和沼澤地帶。天鵝卵的體積較大,其中,大天鵝的卵有400多克重。
[0003]天鵝保持著一種稀有的“終身伴侶制”,在南方越冬時不論是取食或休息都成雙成對。雌天鵝在產卵時,雄天鵝在旁邊守衛著。遇到敵害時,它拍打翅膀上前迎敵,勇敢的與對方搏斗。它們不僅在繁殖期彼此互相幫助,平時也是成雙成對,如果一只死亡,另一只也確能為之“守節”,終生單獨生活。天鵝是飛高冠軍,高度可達9千米。在自然界中,天鵝能活20~50年左右。
[0004]天鵝屬有7種和更多的亞種,5個種生活于北半球,均為白色,腳黑色;疣鼻天鵝有橙色的基有黑色撫狀突,頸彎曲,翅向上隆起;喇卩八天鵝(C.cygnus buccinator)鳴聲高允遠揚,_黑色;大天鵝的指名亞種(C.cygnus cygnus)叫聲粗雜黑色基黃色;比尤伊克天鵝(C.columbianus bewickii)體型較小,比較安靜;揚科夫斯基氏天鵝(C.columbianus jankowskii)可能是比尤伊克氏天鵝的東方類型;小天鵝的指名亞種是嘯天鵝(C.columbianus columbianus)發聲和哨黑色,眼周有小黃斑。喇口入天鵝是最大的天鵝,體長約1.7米,翅 展3米,但體重較疣鼻天鵝輕。疣鼻天鵝體重可達23kg是最重的能飛的鳥類。
[0005]對于天鵝的繁殖,目前市場急需一種合適的能夠大量的繁殖方法來擴大天鵝數量。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天鵝的繁殖方法,該方法將自然繁殖、人工繁殖以及機械繁殖相結合,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提高天鵝數量,而且該方法提供了適合天鵝繁殖的一些細化的具體的條件,使天鵝繁殖能夠順利的進行,且該方法所繁殖的雛鵝健康,適合人工飼養。
[0007]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8]一種天鵝的繁殖方法,所述天鵝的繁殖包括自然繁殖、人工孵化和機械繁殖,包括以下步驟:
[0009]①所述自然繁殖是依靠繁殖期的雌性天鵝孵育鵝卵;
[0010]②所述人工孵化是將熱水袋放置于鵝卵上孵化,所述熱水袋的溫度為36~38°C,具體為:a.人工孵化I~15天期間,溫度為38°C;b.人工孵化16~32天期間,溫度為37.50C ;c.人工孵化33~36天期間,溫度為36.8°C ;34~36天,雛鵝開始出殼;[0011]③所述機械繁殖是將預先選擇好的鵝卵放置在孵卵裝置中,所述機械繁殖將所述孵卵裝置的溫度調節為33~38°C,孵卵裝置中的濕度為50~60% RH,機械孵化I~2周期間,孵化溫度為36~38°C,濕度為50~55% RH ;兩周以后,所述機械孵化的孵化溫度為33~35°C,濕度為55~60% RH ;
[0012]在機械繁殖過程中,翻蛋次數為7~14次/天,所述翻蛋的時間為150~200秒/次;換氣時間為80~100秒/次;所述換氣的周期為30~60min ;
[0013]④雛鵝出殼后20小時內在頸部皮下注射小鵝瘟血清0.5mL。
[0014]進一步地,所述步驟②中所述人工孵化中,孵化天數為24~25天時,每天晾蛋I次,每次5~8分鐘。
[0015]進一步地,在人工孵化過程中,鵝卵周圍的濕度為30~40% RH。
[0016]進一步地,在人工孵化過程中,30天后人工補濕,以提高種蛋出雛率,雛鵝35天出殼。
[0017]進一步地,所述人工補濕方法為噴灑溫水,所述溫水的溫度為32~37°C。
[0018]進一步地,在所述機械繁殖中,翻蛋次數為7~14次/天。
[0019]進一步地,所述機械繁殖中,所述翻蛋時間為150~200秒/次。
[0020]進一步地,所述機械繁殖中,換氣時間為80~100秒/次。
[0021]進一步地,所述機械繁殖中,換氣周期為30~60min。
[0022]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天鵝的繁殖方法,該方法主要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以下幾點:
[0023]①該方法提供了適合天鵝繁殖的一些細化的具體的條件,使天鵝繁殖能夠順利的進行。
[0024]②依據本發明所述的方法所繁殖的雛鵝,非常健康,使后期人工飼養更加容易,成
活率高。
[0025]③該方法將自然繁殖、人工繁殖以及機械繁殖相結合,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提高天
鵝數量。
[0026]④本發明所述的繁殖方法具有一定的市場應用及推廣的價值。
【具體實施方式】
[0027]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天鵝的繁殖方法,所述天鵝的繁殖包括自然繁殖、人工孵化和機械繁殖,包括以下步驟:
[0028]①所述自然繁殖是依靠繁殖期的雌性天鵝孵育鵝卵;
[0029]②所述人工孵化是將熱水袋放置于鵝卵上孵化,所述熱水袋的溫度為36~38°C,具體為:a.人工孵化I~15天期間,溫度為38°C;b.人工孵化16~32天期間,溫度為37.50C ;c.人工孵化33~36天期間,溫度為36.8°C ;34~36天,雛鵝開始出殼;
[0030]③所述機械繁殖是將預先選擇好的鵝卵放置在孵卵裝置中,所述機械繁殖將所述孵卵裝置的溫度調節為33~38°C,孵卵裝置中的濕度為50~60% RH,機械孵化I~2周期間,孵化溫度為36~38°C,濕度為50~55% RH ;兩周以后,所述機械孵化的孵化溫度為33~35°C,濕度為55~60% RH ;
[0031]④雛鵝出殼后20小時內在頸部皮下注射小鵝瘟血清0.5mL。
[0032]作為進一步優選地,所述步驟②中所述人工孵化中,孵化天數為24~25天時,每天晾蛋I次,每次5~8分鐘。
[0033]作為進一步優選地,在人工孵化過程中,鵝卵周圍的濕度優選為30~40% RH。
[0034]作為進一步優選地,在人工孵化中,30天后優選人工補濕,以提高種蛋出雛率,雛鵝35天出殼。
[0035]作為進一步優選地,所述人工補濕方法優選為噴灑溫水,所述溫水的溫度為32~37。。。
[0036]作為進一步優選地,在所述機械繁殖中,翻蛋次數為7~14次/天;所述翻蛋時間為150~200秒/次。
[0037]作為進一步優選地,所述機械繁殖中,換氣時間為80~100秒/次;所述機械繁殖中,換氣周期為30~60min。
[0038]下面以具體實驗案例為例來說明【具體實施方式】,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0039]實施例
[0040]一種將天鵝的自然繁殖、人工孵化和機械繁殖天鵝想結合的繁殖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0041]自然繁殖是依靠繁殖期的雌性天鵝孵育鵝卵。
[0042]人工孵化是將熱水袋放置于鵝卵上孵化,所述熱水袋的溫度為36~38°C,具體為:a.人工孵化I~15天期間,溫度為38°C;b.人工孵化16~32天期間,溫度為37.5°C;c.人工孵化33~36天期間,溫度為36.8°C;34~36天,雛鵝開始出殼;孵化天數為24~25天時,每天晾蛋I次,每次5~8分鐘;在整個孵蛋過程中,鵝卵周圍的濕度為35~40%RH ;孵化30天后進行人工補濕,以提高種蛋出雛率,人工補濕方法優選為噴灑溫水,溫水的溫度為32~37°C ;雛鵝35天左右出殼。
[0043]機械繁殖是將預先選擇好的鵝卵放置在孵卵裝置中,所述機械繁殖將所述孵卵裝置的溫度調節為33~38 °C,孵卵裝置中的濕度為50~60% RH,機械孵化I~2周期間,孵化溫度為36~38°C,濕度為50~55% RH ;兩周以后,所述機械孵化的孵化溫度為33~350C,濕度為55~60% RH ;在此孵化過程中,翻蛋次數為7~14次/天;翻蛋時間為150~200秒/次;換氣時間為80~100秒/次,換氣周期為30~60min。
[0044]以上述繁殖方法所得的雛鵝,在出殼后20小時內在頸部皮下注射小鵝瘟血清
0.5mL。
[0045]本發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發明的啟示下所作的有關本發明的任何修飾或變更,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天鵝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鵝的繁殖包括自然繁殖、人工孵化和機械繁殖,包括以下步驟: ①所述自然繁殖是依靠繁殖期的雌性天鵝孵育鵝卵; ②所述人工孵化是將熱水袋放置于鵝卵上孵化,所述熱水袋的溫度為36~38°C,具體為:a.人工孵化I~15天期間,溫度為38°C;b.人工孵化16~32天期間,溫度為37.5°C;c.人工孵化33~36天期間,溫度為36.80C ;34~36天,雛鵝開始出殼; ③所述機械繁殖是將預先選擇好的鵝卵放置在孵卵裝置中,所述機械繁殖將所述孵卵裝置的溫度調節為33~38°C,孵卵裝置中的濕度為50~60% RH,機械孵化I~2周期間,孵化溫度為36~38°C,濕度為50~55% RH ;兩周以后,所述機械孵化的孵化溫度為33~35°C,濕度為 55 ~60% RH ; 在機械繁殖過程中,翻蛋次數為7~14次/天,所述翻蛋的時間為150~200秒/次;換氣時間為80~100秒/次;所述換氣的周期為30~60min ; ④雛鵝出殼后20小時內在頸部皮下注射小鵝瘟血清0.5mL。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鵝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②中所述人工孵化中,孵化天數為24~25天時,每天晾蛋I次,每次5~8分鐘。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鵝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人工孵化過程中,鵝卵周圍的濕度為30~40% RH。
4.根據權利要求1 所述的天鵝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人工孵化過程中,30天后人工補濕,以提高種蛋出雛率,雛鵝35天出殼。
5.根據權利要求1所 述的天鵝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補濕方法為噴灑溫水,所述溫水的溫度為32~37°C。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鵝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機械繁殖中,翻蛋次數為11~12次/天。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鵝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械繁殖中,所述翻蛋時間為170~180秒/次。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鵝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械繁殖中,換氣時間為,88~95秒/次。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鵝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械繁殖中,換氣周期為,40 ~50mino
【文檔編號】A01K67/02GK103875596SQ201410128302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8日
【發明者】幸賢蓉, 楊金雄 申請人:重慶仁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