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曝氣孔攪拌桿并采用加壓曝氣的堆肥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的名稱為:一種帶曝氣孔攪拌桿并采用加壓曝氣的堆肥裝置,該堆肥裝置系統由堆肥反應器主體部分,動力供給部分,空氣供給、預處理與增壓部分,堆肥氣體吸收與處理部分組成。堆肥反應器主體部分由進料口、保溫層、攪拌桿、攪拌軸、出料口、堆肥倉組成。多條攪拌桿分別以攪拌軸的軸心為中心向堆肥倉的不同方向伸展,可確保堆肥反應進行時物料的均勻攪拌;加壓空氣通過攪拌桿上的曝氣孔通入到堆肥倉的各個部位,在避免曝氣孔堵塞的同時達到了均勻曝氣的目的。該裝置可以在實現有機廢物堆肥化處理時,均勻攪拌物料、充足均勻曝氣,將堆體內存在的厭氧核降至最低水平,可在加速堆肥化反應進程的同時大幅度減少臭氣物質的生成。
【專利說明】一種帶曝氣孔攪拌桿并采用加壓曝氣的堆肥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帶曝氣孔攪拌桿并采用加壓曝氣的堆肥裝置。其涉及一種能將有機廢物進行堆肥化處理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采用堆肥化方法處理糞便、有機生活垃圾等有機廢物是符合現代低碳經濟理念的良好手段。堆肥裝置是堆料和堆肥反應進行的重要承載物,而裝置散發的臭氣往往成為限制小型堆肥裝置在居民生活小區、高校、科研院所等室內場所進行應用的致命缺陷。而堆肥反應器內物料混合不均勻、通風曝氣不充分不均勻,堆體內存在厭氧核,堆肥反應進程慢,是導致堆肥產生臭氣的重要原因。開發能均勻攪拌物料、充足均勻曝氣的堆肥裝置對堆肥化裝置在室內場所進行推廣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曝氣孔攪拌桿并采用加壓曝氣的堆肥裝置,該裝置可以在實現有機廢物堆肥化處理時,均勻攪拌物料、充足均勻曝氣,將堆體內存在的厭氧核降至最低水平,可在 加速堆肥化反應進程的同時大幅度減少臭氣物質的生成。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為:設計了一種帶曝氣孔攪拌桿并采用加壓曝氣的堆肥裝置,該裝置系統包括四大部分,分別是:堆肥反應器主體部分,動力供給部分,空氣供給、預處理與增壓部分,堆肥氣體吸收與處理部分。該堆肥裝置系統的四大部分彼此獨立而又相互聯系。堆肥反應器主體部分由進料口、保溫層、攪拌桿、攪拌軸、出料口、堆肥倉組成;反應器外壁與反應器內壁之間的空間填充上保溫材料構成保溫層;反應器內壁所包容的圓柱體空間即為堆肥倉;攪拌軸居于堆肥倉的中心位置,攪拌軸內部為中空結構,內部為中空腔,多根攪拌桿分別以攪拌軸的軸心為中心向堆肥倉的不同方向伸展,以確保堆肥反應進行時物料的均勻攪拌,攪拌桿上均勻布設著曝氣孔,給堆肥反應供氣時曝氣孔開啟,不供氣時曝氣孔關閉;攪拌桿外部材料結實耐用,內部中空可確保供給空氣時空氣的暢通流動,外殼使用雙層結構,外殼里外兩層均有孔洞,曝氣時外殼兩層的孔洞對齊使氣體順利流出;當不需要曝氣而要進行攪拌時,通過攪拌軸上的曝氣控制設施拉動曝氣控制桿,攪拌桿外殼里層轉動,攪拌桿外殼兩層的孔洞錯開將外殼外層的孔洞封死,能很好的防止攪拌時曝氣孔的堵塞;堆肥氣體導排口自身裝有閥門,堆肥反應進行時閥門呈開啟狀態;露出堆肥倉外部的攪拌軸由攪拌軸支架和支撐墊層來進行柔性撐托,并且有滾軸相連接。動力供給部分由電機和必要的傳動控制組件構成。空氣供給、預處理與增壓部分由風機、氣體流量計、氣體干燥器、氣體預熱器、空氣增壓設施、氣體導管組成;堆肥所需空氣由風機提供,空氣通過氣體導管流經氣體流量計進入氣體干燥器中進行干燥,空氣干燥后流入氣體預熱器中進行預熱處理,干燥預熱后的空氣進入空氣增壓設施進行加壓,干燥、預熱、加壓后的空氣經氣體導管進入攪拌軸的中空腔,進入中空腔中的氣體通過各攪拌桿的中空部分到達各個曝氣孔;氣體導管與攪拌軸經柔性連接相連,并且氣體導管的內壁與中空腔緊密相接,攪拌軸還與滾軸緊密相連,攪拌桿的內部中空與攪拌軸的中空腔相通。堆肥氣體吸收與處理部分由堆肥尾氣導管和堆肥氣體吸收與處理設施、支架和排放口組成;堆肥尾氣流經堆肥尾氣導管進入堆肥氣體吸收與處理設施進行處理后達標排放或回用。
[0005]攪拌軸和各個攪拌桿用無縫鋼管制作,攪拌桿和攪拌軸通過光滑的無縫焊接來連接;反應器外壁與反應器內壁由不銹鋼或有機玻璃或其它結實材料制成。進行堆肥時,堆肥物料破碎至適宜粒徑,經堆肥調理劑調理后,由進料口進入堆肥倉,翻堆時由電機經由傳動控制組件帶動攪拌軸轉動,攪拌軸帶動攪拌桿轉動,多條攪拌桿分別以攪拌軸的軸心為中心向堆肥倉的不同方向伸展,可確保堆肥反應進行時物料的均勻攪拌;需要曝氣時,干燥、預熱、加壓后的空氣由攪拌軸的中空腔進入各個攪拌桿的內部,再通過攪拌桿上的曝氣孔通入到堆肥倉的各個部位從而達到均勻曝氣的目的,加壓空氣的通入可防止堆肥物料進入曝氣孔,確保曝氣時物料不會進入攪拌桿內部,避免了曝氣孔的堵塞;控制堆肥物料的含水率和堆肥的通氣量避免堆肥滲濾液的產生;堆肥尾氣流經堆肥尾氣導管進入堆肥氣體吸收與處理設施進行處理后達標排放或回用;堆肥完成后堆肥產物由出料口出料,進行后續利用或出售。
[0006]采用上述方案后,本發明采用堆肥反應器主體部分,動力供給部分,空氣供給、預處理與增壓部分,堆肥氣體吸收與處理部分,四部分組成了一種帶曝氣孔攪拌桿并采用加壓曝氣的堆肥裝置系統。多條攪拌桿分別以攪拌軸的軸心為中心向堆肥倉的不同方向伸展,可確保堆肥反應進行時物料的均勻攪拌;加壓空氣通過攪拌桿上的曝氣孔通入到堆肥倉的各個部位,在避免曝氣孔堵塞的同時達到了均勻曝氣的目的。本發明一種帶曝氣孔攪拌桿并采用加壓曝氣的堆肥裝置,該堆肥裝置可以在實現有機廢物堆肥化處理時,均勻攪拌物料、充足均勻曝氣,將堆體內存在的厭氧核降至最低水平,可在加速堆肥化反應進程的同時大幅度減少臭氣物質的生成。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附圖1是帶曝氣孔攪拌桿并采用加壓曝氣的堆肥裝置的主體反應器結構示意圖。
[0008]附圖2是帶曝氣孔攪拌桿并采用加壓曝氣的堆肥裝置系統圖。
[0009]附圖3是曝氣孔示意圖,附圖3a為曝氣孔開啟曝氣狀態圖,附圖3b為曝氣孔關閉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如附圖1、2、3所示,本發明一種帶曝氣孔攪拌桿并采用加壓曝氣的堆肥裝置,該堆肥裝置可以在在實現有機廢物堆肥化處理時,均勻攪拌物料、充足均勻曝氣,將堆體內存在的厭氧核降至最低水平,可在加速堆肥化反應進程的同時大幅度減少臭氣物質的生成。
[0011]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為:設計了一種帶曝氣孔攪拌桿并采用加壓曝氣的堆肥裝置,該堆肥裝置系統包括四大部分,分別是:堆肥反應器主體部分,動力供給部分,空氣供給、預處理與增壓部分,堆肥氣體吸收與處理部分。該堆肥裝置系統的四大部分彼此獨立而又相互聯系。堆肥反應器主體部分由進料口(I)、保溫層(3)、攪拌桿
(4)、攪拌軸(5)、出料口(6)、堆肥倉(7)組成;反應器外壁⑶與反應器內壁(9)之間的空間填充上保溫材料構成保溫層(3);反應器內壁(9)所包容的圓柱體[0012]空間即為堆肥倉(7);攪拌軸(5)居于堆肥倉(7)的中心位置,攪拌軸(5)內部為中空結構,內部為中空腔(22),(多根)攪拌桿(4)分別以攪拌軸(5)的軸心為中心向堆肥倉的不同方向伸展,以確保堆肥反應進行時物料的均勻攪拌,攪拌桿(4)上均勻布設著曝氣孔(15),給堆肥反應供氣時曝氣孔(15)開啟,不供氣時曝氣孔(15)關閉;攪拌桿(4)外部材料結實耐用,內部中空可確保供給空氣時空氣的暢通流動,外殼使用雙層結構,外殼里外兩層均有孔洞,曝氣時外殼兩層的孔洞對齊使氣體順利流出;當不需要曝氣,要進行攪拌時通過攪拌軸(5)上的曝氣控制設施(18)拉動曝氣控制桿(14),攪拌桿(4)外殼里層轉動,攪拌桿(4)外殼兩層的孔洞錯開將外殼外層的孔洞封死,能很好的防止攪拌時曝氣孔
(15)的堵塞;堆肥氣體由堆肥尾氣導管(21)導出,堆肥尾氣導管(21)自身裝有閥門(2),堆肥反應進行時閥門(2)呈開啟狀態;露出堆肥倉(7)外部的攪拌軸(5)由攪拌軸支架 (16)和支撐墊層(25)來進行柔性撐托,攪拌軸(5)有滾軸(26)連接。動力供給部分由電機(28)和必要的傳動控制組件(19)構成。空氣供給、預處理與增壓部分由風機(13)、氣體流量計(12)、氣體干燥器(11)、氣體預熱器(10)、空氣增壓設施(27)、氣體導管(20)組成;堆肥所需空氣由風機(13)提供,空氣通過氣體導管(20)流經氣體流量計(12)進入氣體干燥器(11)中進行干燥,空氣干燥后流入氣體預熱器(10)中進行預熱處理,干燥預熱后的空氣進入空氣增壓設施(27)進行加壓,干燥、預熱、加壓后的空氣經氣體導管(20)進入攪拌軸(5)的中空腔(22),進入中空腔(22)中的氣體通過各攪拌桿(4)的中空部分到達各個曝氣孔(15);氣體導管(20)與攪拌軸(5)經柔性連接(23)相連,并且氣體導管(20)的內壁與中空腔(22)緊密相接,攪拌軸(5)還與滾軸(26)緊密相連,攪拌桿(4)的內部中空與攪拌軸(5)的中空腔(22)相通。堆肥氣體吸收與處理部分由堆肥尾氣導管(21)和堆肥氣體吸收與處理設施(17)、支架(29)和排放口(30)組成;排放口(30)可根據需要另接管線,堆肥尾氣流經堆肥尾氣導管(21)進入堆肥氣體吸收與處理設施(17)進行處理達標后經排放口(30)排放或回用。攪拌軸(5)和各個攪拌桿(4)用無縫鋼管制作,攪拌桿(4)和攪拌軸(5)通過光滑的無縫焊接來連接;反應器外壁(8)與反應器內壁(9)由不銹鋼或有機玻璃或其它結實材料制成。進行堆肥時,堆肥物料破碎至適宜粒徑,經堆肥調理劑調理后,由進料口(I)進入堆肥倉(7),翻堆時由電機(28)經由傳動控制組件(19)帶動攪拌軸(5)轉動,攪拌軸(5)帶動攪拌桿(4)轉動,多根攪拌桿(4)分別以攪拌軸(5)的軸心為中心向堆肥倉的不同方向伸展,可確保堆肥反應進行時物料的均勻攪拌;需要曝氣時,干燥、預熱、加壓后的空氣由攪拌軸(5)的中空腔(22)進入各個攪拌桿(4)的內部,再通過攪拌桿(4)上的曝氣孔(15)通入到堆肥倉(7)的各個部位從而達到均勻曝氣的目的,采用間歇式曝氣的方式,加壓空氣的通入避免了曝氣孔(15)的堵塞;控制堆肥物料的含水率和堆肥的通氣量避免堆肥滲濾液的產生;堆肥尾氣由閥門(2)排出,流經堆肥尾氣導管(21)進入堆肥氣體吸收與處理設施(17)進行處理達標后經排放口(30)排放或回用;堆肥完成后堆肥產物由出料口(6)出料,進行后續利用或出售。
[0013]采用上述方案后,本發明采用堆肥反應器主體部分,動力供給部分,空氣供給、預處理與增壓部分,堆肥氣體吸收與處理部分,四部分組成了一種帶曝氣孔攪拌桿并采用加壓曝氣的堆肥裝置系統。多根攪拌桿(4)分別以攪拌軸(5)的軸心為中心向堆肥倉的不同方向伸展,可確保堆肥反應進行時物料的均勻攪拌;加壓空氣通過攪拌桿(4)上的曝氣孔
(15)通入到堆肥倉(7)的各個部位,在避免曝氣孔(15)堵塞的同時達到了均勻曝氣的目的。 本發明一種帶曝氣孔攪拌桿并采用加壓曝氣的堆肥裝置,該堆肥裝置可以在實現有機廢物堆肥化處理時,均勻攪拌物料、充足均勻曝氣,將堆體內存在的厭氧核降至最低水平,可在加速堆肥化反應進程的同時大幅度減少臭氣物質的生成。
【權利要求】
1.一種帶曝氣孔攪拌桿并采用加壓曝氣的堆肥裝置,其特征是該堆肥裝置系統包括四大部分,分別是:堆肥反應器主體部分,動力供給部分,空氣供給、預處理與增壓部分,堆肥氣體吸收與處理部分。該堆肥裝置系統的四大部分彼此獨立而又相互聯系。堆肥反應器主體部分由進料口(I)、保溫層(3)、攪拌桿(4)、攪拌軸(5)、出料口(6)、堆肥倉(7)組成;反應器外壁⑶與反應器內壁(9)之間的空間填充上保溫材料構成保溫層(3);反應器內壁(9)所包容的圓柱體空間即為堆肥倉(7);攪拌軸(5)居于堆肥倉(7)的中心位置,攪拌軸(5)內部為中空結構,內部為中空腔(22),(多根)攪拌桿(4)分別以攪拌軸(5)的軸心為中心向堆肥倉的不同方向伸展,以確保堆肥反應進行時物料的均勻攪拌,攪拌桿(4)上均勻布設著曝氣孔(15),給堆肥反應供氣時曝氣孔(15)開啟,不供氣時曝氣孔(15)關閉;攪拌桿(4)外部材料結實耐用,內部中空可確保供給空氣時空氣的暢通流動,外殼使用雙層結構,外殼里外兩層均有孔洞,曝氣時外殼兩層的孔洞對齊使氣體順利流出;當不需要曝氣,要進行攪拌時通過攪拌軸(5)上的曝氣控制設施(18)拉動曝氣控制桿(14),攪拌桿(4)外殼里層轉動,攪拌桿(4)外殼兩層的孔洞錯開將外殼外層的孔洞封死,能很好的防止攪拌時曝氣孔(15)的堵塞;堆肥氣體由堆肥尾氣導管(21)導出,堆肥尾氣導管(21)自身裝有閥門(2),堆肥反應進行時閥門(2)呈開啟狀態;露出堆肥倉(7)外部的攪拌軸(5)由攪拌軸支架(16)和支撐墊層(25)來進行柔性撐托,攪拌軸(5)有滾軸(26)連接。動力供給部分由電機(28)和必 要的傳動控制組件(19)構成。空氣供給、預處理與增壓部分由風機(13)、氣體流量計(12)、氣體干燥器(11)、氣體預熱器(10)、空氣增壓設施(27)、氣體導管(20)組成;堆肥所需空氣由風機(13)提供,空氣通過氣體導管(20)流經氣體流量計(12)進入氣體干燥器(11)中進行干燥,空氣干燥后流入氣體預熱器(10)中進行預熱處理,干燥預熱后的空氣進入空氣增壓設施(27)進行加壓,干燥、預熱、加壓后的空氣經氣體導管(20)進入攪拌軸(5)的中空腔(22),進入中空腔(22)中的氣體通過各攪拌桿(4)的中空部分到達各個曝氣孔(15);氣體導管(20)與攪拌軸(5)經柔性連接(23)相連,并且氣體導管(20)的內壁與中空腔(22)緊密相接,攪拌軸(5)還與滾軸(26)緊密相連,攪拌桿(4)的內部中空與攪拌軸(5)的中空腔(22)相通。堆肥氣體吸收與處理部分由堆肥尾氣導管(21)和堆肥氣體吸收與處理設施(17)、支架(29)和排放口(30)組成;排放口(30)可根據需要另接管線,堆肥尾氣流經堆肥尾氣導管(21)進入堆肥氣體吸收與處理設施(17)進行處理達標后經排放口(30)排放或回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曝氣孔攪拌桿并采用加壓曝氣的堆肥裝置,其特征是該堆肥裝置的攪拌軸(5)和各個攪拌桿(4)用無縫鋼管制作,攪拌桿(4)和攪拌軸(5)通過光滑的無縫焊接來連接;反應器外壁(8)與反應器內壁(9)由不銹鋼或有機玻璃或其它結實材料制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曝氣孔攪拌桿并采用加壓曝氣的堆肥裝置,其特征是進行堆肥時,堆肥物料破碎至適宜粒徑,經堆肥調理劑調理后,由進料口(I)進入堆肥倉(7),翻堆時由電機(28)經由傳動控制組件(19)帶動攪拌軸(5)轉動,攪拌軸(5)帶動攪拌桿(4)轉動,多根攪拌桿(4)分別以攪拌軸(5)的軸心為中心向堆肥倉的不同方向伸展,可確保堆肥反應進行時物料的均勻攪拌;需要曝氣時,干燥、預熱、加壓后的空氣由攪拌軸(5)的中空腔(22)進入各個攪拌桿(4)的內部,再通過攪拌桿(4)上的曝氣孔(15)通入到堆肥倉(7)的各個部位從而達到均勻曝氣的目的,采用間歇式曝氣的方式,加壓空氣的通入避免了曝氣孔(15)的堵塞;控制堆肥物料的含水率和堆肥的通氣量避免堆肥滲濾液的產生;堆肥尾氣由閥門(2)排出,流經堆肥尾氣導管(21)進入堆肥氣體吸收與處理設施(17)進行處理達標后經排放口(30)排放或回用;堆肥完成后堆肥產物由出料口(6)出料,進行后續利 用或出售。
【文檔編號】C05F9/04GK103964904SQ201410213999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21日
【發明者】楊延梅, 周英男, 賀方兵, 陳林, 孫艷紅, 王佳煒, 甘露 申請人:重慶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