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降低田煙種植區煙葉氯離子含量的輪作及免耕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方法公開一種降低田煙種植區煙葉氯離子含量的輪作及免耕方法,采用烤煙—秋馬鈴薯—冬馬鈴薯—水稻—蠶豆—烤煙循環輪作種植和免耕直播、免耕套種,包括移栽烤煙及壟體免耕套種秋馬鈴薯,冬馬鈴薯種植,栽種水稻及免耕直播蠶豆及施肥技術。本發明方法能使土壤水溶性氯離子含量高達144.23mg/kg的植煙土壤中水溶性氯離子含量降低68.88~69.26%,能使該土壤生產的煙葉中氯離子的含量高達19.75g/kg的煙葉的氯離子含量降低70.51~76.05%,并增加煙葉鉀含量和鉀氯比,使煙葉鉀氯比達到4.69,達到優質煙葉生產的標準,使煙葉化學成分更加協調,從而提升了煙葉品質。同時還節省勞動力成本240元/畝。
【專利說明】一種降低田煙種植區煙葉氯離子含量的輪作及免耕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作物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烤煙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煙草是公認的忌氯植物,對氯敏感,長期以來不主張施用含氯化肥。但是,氯也是 煙草的營養元素,在煙草體內擔負著一定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在參與光合作、調節氣孔開 閉、維持細胞滲透壓、保持體內電荷平衡、抑制病蟲害等方面有著重要的生理作用。煙葉含 氯過高或過低對煙葉品質均有影響。煙葉中氯離子含量在3?6g/kg,K 20/Cl在4?10范 圍時,煙葉質地柔軟,表潤、富有彈性,成絲率高,燃燒性好,品質值高。當含氯量〈3 g/kg時, 煙葉吸濕能力較差,含水量低,煙葉脆而易碎,不利于運輸、貯存,不利于復烤、發酵;當煙葉 含氯量低于〇. 25g/kg時,就會出現氯的缺乏癥,嚴重影響煙草生長和煙葉品質。而當煙葉 含氯量>8 g/kg時,其質地疏松,吸濕性過強,含水量過高,難貯存,易長霉、變質,發酵猛烈, 填充性差,易熄滅火,燃燒不完全,焦油含量升高,安全性差。
[0003] 申請人:前期研究表明云南省曲靖市部分區域超過了優質烤煙生產要求的土壤水 溶性氯離子含量標準上限(45mg/kg)和煙葉氯離子含量標準上限(6g/kg),尤其是云南省 曲靖市的陸良縣,煙葉氯離子含量平均值達到了 14. 45g/kg,已嚴重影響到煙葉品質。通過 調查發現,陸良縣田煙種植區煙葉含氯過高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由輪作模式改變 引起的,在田煙種植區,目前由于經濟利益的驅動,農戶普遍采用烤煙一冬馬鈴薯一烤煙一 冬馬鈴薯一烤煙輪作模式。由于土壤膠體以帶負電荷為主,土壤中的氯離子很少被吸附,易 隨水淋失,因此,通過水稻-烤煙輪作后,施入土壤中的氯易隨水流失,一般都能淋出100cm 的土層,使耕層土壤含氯量維持較低的水平,而冬馬鈴薯一烤煙輪作,加上近年干旱,導致 土壤水溶性氯離子不能順利向下淋洗,而在耕層土壤中大量累積,進而引起煙葉對氯離子 的吸收增加,導致煙葉氯離子含量過高;二是由種植作物改變引起的,原來種植作物水稻不 但能通過淋洗作用,降低耕層土壤氯離子含量,而且施肥量相對較低,而馬鈴薯屬于需肥量 極大的經濟作物,一般是水稻施肥量的2倍,當地農戶為了降低肥料投入成本,大量使用價 格較低的高含氯復混肥,導致氯離子在土壤中大量積累。
[0004] 同時,云南是一個傳統農業大省,作為農業的主要生產要素,大量農村勞動力的尤 其是青壯年勞動力輸出,留在家中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大多是婦女和老人,勢必對家庭 農業生產產生很大的影響。農村勞動力缺乏,成為限制云南傳統農業生產的重要因素。因 此,在農業生產上需要充分考慮勞動力的節省。
【發明內容】
[0005]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降低田煙種植區煙葉氯離子含量的輪作及免耕方法,該方 法通過降低田煙種植區土壤水溶性氯離子含量,來降低煙葉氯離子含量,使煙葉化學成分 更加協調,從而提升煙葉內在化學品質,該方法同時還兼顧了降低農業生產勞動力成本和 農戶對種植烤煙和馬鈴薯的經濟需求。
[0006] 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降低田煙種植區煙葉氯離子含量的輪作及免耕方法,按如下 步驟進行烤煙一秋馬鈴薯一冬馬鈴薯一水稻一蠶豆一烤煙循環輪作種植和免耕直播、免耕 套種: (一)移栽烤煙及壟體免耕套種秋馬鈴薯 (1) 選地及整地 在田煙種植區,選擇種植的烤煙煙葉氯離子含量> 8g/kg和土壤水溶性氯含量 彡45mg/kg的地塊,于第一年4月份進行整地、理墑、起壟、打塘,壟高25cm,壟寬Μ為30cm, 壟距L為120m,烤煙行距N為120cm,煙株塘距D為55cm ; (2) 移栽烤煙 ① 于4月中旬至5月初移栽烤煙,烤煙移栽之前,每塘澆1. 8?2. 2kg水,待水完全 滲透后,塘施基肥,基肥由腐熟農家肥、煙草專用復混肥和過磷酸鈣混合而成,腐熟農家肥 用量為1500kg/畝,煙草專用復混肥的用量為25?30 kg/畝,過磷酸鈣的用量為25? 35kg/畝,煙草專用復混肥中N :P205 :K20的質量比為15 :5 :25,以質量分數計,過磷酸鈣中 Ρ205 ^ 16% ; ② 塘施基肥后,移栽烤煙,每塘澆水〇. 8?1. 2kg,鋪設地膜,在與烤煙苗位置相對應的 地膜上打孔,并用土壤壓塘四周的地膜,在移栽后25?30天,施追肥1次,所述追肥為農用 硝酸鉀,農用硝酸鉀的用量為10?15kg/畝,兌水澆施,所述農用硝酸鉀中N :P205 :K20的質 量比為13. 5 :0 :44. 5 ;烤煙季嚴格禁止使用含氯化肥; ③ 從7月中下旬開始分5?6次采收煙葉,于8月下旬至9月初采收完畢; (3) 烤煙壟上免耕套種秋馬鈴薯 ① 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于烤煙下部煙葉和部分中部煙葉采收后、上部煙葉采收前, 在壟上烤煙行兩旁直接免耕套種各1行秋馬鈴薯,秋馬鈴薯行距分為大小行距,大行距G為 90cm,小行距K為30cm,株距E為25cm ; ② 于煙葉全部收獲后,在秋馬鈴薯根系周圍采用環施方法,施一次底肥,底肥為馬鈴薯 專用復混肥,用量為80?100kg/畝,馬鈴薯專用復混肥中N :P205 :K20的質量比為11 :8 :6 ; 不追肥; ③ 于11月下旬至12月上中旬,一次性收獲秋馬鈴薯。
[0007] (二)冬馬鈴薯種植 ① 秋馬鈴薯收獲后,于12月下旬至第二年1月上旬,重新整地理墑、起壟、播種冬馬鈴 薯,壟高30?40cm,壟寬20cm,壟距為55?60cm,冬馬鈴薯的行距為55?60cm,株距為 28 ?30cm ; ② 待冬馬鈴薯出苗后,在冬馬鈴薯根系周圍采用環施方法,施一次底肥,底肥為腐熟農 家肥和馬鈴薯專用復混肥混合而成,腐熟農家肥用量為2500?3000kg/畝,馬鈴薯專用復 混肥用量為100?140kg/畝,馬鈴薯專用復混肥中N :P205 :K20的質量比為16 :9 :10 ;不追 肥; ③ 第二年4月中下旬至5月初,一次性收獲冬馬鈴薯。
[0008] (三)栽種水稻及免耕直播蠶豆 (1)栽種水稻 ①冬馬鈴薯收獲后,重新平整土地,于5月中下旬栽種水稻,水稻行距Α為25cm、株距F 為 13cm ; ② 水稻基肥由腐熟農家肥和水稻專用復混肥組成,腐熟農家肥用量為1000 kg/畝,水 稻專用復混肥用量為40?80 kg/畝,所述水稻專用復混肥中N :P205 :K20的質量比為13 :5 : 7,水稻基肥的施肥方式是:在水稻田耕翻之前施腐熟農家肥,然后放水浸泡水田,水稻移栽 前撒施水稻專用復混肥;水稻分蘗期,追施尿素5?10kg/畝,水稻孕穗期,追施尿素5? 10kg/畝,以質量分數計,所述尿素中N彡46. 4% ; ③ 第二年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一次性收獲水稻。
[0009] (2)免耕直播蠶豆 ① 水稻收獲后,第二年10月中下旬,免耕直播蠶豆,蠶豆種植采用大小行距,大行距B 為50cm,大行距的兩行蠶豆之間為兩行水稻茬行,小行距C為25cm,小行距的兩行蠶豆之間 為1行水稻茬行,蠶豆株距S為15cm ; ② 不施任何肥料; ③ 第三年3月至4月,多次采摘鮮食蠶豆或一次性采摘蠶豆。
[0010](四)循環輪作 第三年3月至4月,在蠶豆采摘后,到4月中旬至5月初開始再次按步驟(一)至步驟 (二)進行烤煙一秋馬鈴薯一冬馬鈴薯一水稻一蠶豆一烤煙的循環輪作種植和免耕直播、免 耕套種。
[0011]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大幅地降低了烤煙地耕層土壤水溶性氯離子含量。本發明能使土壤水溶性氯離子含 量高達144. 23mg/kg的植煙地中土壤水溶性氯離子含量降低68. 88%?69. 26%,有利于土壤 養分平衡。現有技術中烤煙-馬鈴薯-烤煙-馬鈴薯輪作和栽培中,烤煙、馬鈴薯均屬于經 濟作物,又同屬于茄科作物,由于在馬鈴薯種植季,當地農戶所施用馬鈴薯專用復混肥料多 為高含氯肥料,以及烤煙或馬鈴薯對土壤養分的連續選擇性吸收,引起土壤氯離子過多積 累,破壞了土壤原有的養分平衡狀態。本發明烤煙一秋馬鈴薯一冬馬鈴薯一水稻一蠶豆一 烤煙的循環輪作種植和免耕直播、免耕套種,綜合考慮了水旱輪作、糧薯輪作、糧煙輪作、糧 豆輪作、煙豆輪作及經濟作物和糧食作物輪作種植搭配,尤其是通過烤煙和水稻輪作的淋 洗作用,可以有效降低烤煙種植耕作層土壤氯離子含量,保護土壤養分失衡。
[0012] 2、大幅地降低煙葉中氯離子的含量。本發明能使煙葉氯離子含量高達19. 75g/kg 的煙葉中氯離子含量降低70. 51%?76. 05%,同時,還增加煙葉鉀(K20)含量和鉀氯比(K20/ C1),煙葉鉀氯比為4. 69,達到優質煙葉生產的標準(K20/C1優質標準4?10),煙葉鉀氯比 提高517. 10%?263. 57%,使煙葉化學成分更加協調,從而提升了煙葉品質。現有技術中烤 煙-馬鈴薯-烤煙-馬鈴薯輪作和栽培中,烤煙、馬鈴薯都屬于喜鉀作物,馬鈴薯和烤煙對 鉀的吸收會發生競爭作用,馬鈴薯對鉀的吸收會導致土壤鉀素耗竭,從而降低煙葉鉀的吸 收;而烤煙、馬鈴薯又同屬于忌氯作物,在馬鈴薯種植季,當地農戶所施用馬鈴薯專用復混 肥料,含有大量的氯元素,馬鈴薯當季不能有效吸收,導致土壤氯離子大量積累,從而導致 煙葉氯離子含量過高,降低煙葉品質。本發明烤煙一秋馬鈴薯一冬馬鈴薯一水稻一蠶豆一 烤煙的循環輪作和免耕直播、免耕套種方法中,由于水旱輪作的淋洗作用,可以有效降低烤 煙種植耕作層土壤氯離子含量,從而使煙葉氯離子含量降低,而水稻、蠶豆對鉀的需求相對 較低,因此,能有效保證煙葉對鉀的需求,增加了煙葉鉀的含量和煙葉鉀氯比,從而提升煙 葉化學品質。
[0013] 3、在能大幅度降低烤煙地耕層土壤水溶性氯離子含量、大幅地降低的煙葉中氯離 子含量以及增加煙葉鉀(K 20)含量和鉀氯比(K20/C1),達到優質煙葉生產的標準的前提下, 本發明還降低了農業生產勞動力投入,節省勞動力成本240元/畝。按照整地理墑2個工 時/畝、起壟1個工時/畝計算,現有烤煙一冬馬鈴薯一烤煙一冬馬鈴薯一烤煙輪作和栽培 中共用15個工時/畝,本發明烤煙一秋馬鈴薯一冬馬鈴薯一水稻一蠶豆一烤煙的循環輪作 和免耕直播、免耕套種方法中共用11個工時/畝,蠶豆秋和馬鈴薯兩茬作物采用免耕直播、 免耕套種可節省4個工時/畝,按照當地市場每個工時費60元計算,本發明技術比現有技 術可節省勞動力成本240元/畝。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 圖1是烤煙壟上免耕套種秋馬鈴薯的示意圖。
[0015] 圖2是水稻茬行間免耕直播蠶豆的示意圖。
[0016] 圖中各標記依次表示:1 一烤煙壟面,2-烤煙,3-馬鈴薯,4一水稻,5-蠶豆,Μ表 示壟寬,L表示壟距,Ν表示烤煙行距,D表示煙株塘距,G表示馬鈴薯大行距,Κ表示馬鈴薯 小行距,Ε表示馬鈴薯株距,Α表示水稻行距,F表示水稻株距,Β表示蠶豆大行距,C表示蠶 豆小行距,S表示蠶豆株距。
【具體實施方式】
[0017] 在云南省曲靖市陸良縣芳華鎮田煙種植區開展試驗研究,在2011年烤煙收獲后, 采集該植煙地的土壤和煙葉(C3F),在室內檢測該土壤水溶性氯離子含量為144. 23mg/kg, 該煙葉(C3F)氯離子含量為19. 75g/kg。以下實施例無特別說明為常規種植方法。實施例 設置如下兩個處理: 處理1為對照:烤煙一冬馬鈴薯一烤煙一冬馬鈴薯一烤煙輪作,即: 2011年4月28日移栽烤煙,同年7月25日開始分5-6次采收煙葉,8月25煙葉采收 結束。
[0018] 2011年10月20日,進行整地、起壟、冬馬鈴薯播種、施肥、覆膜,2012年4月25日 一次性收獲冬馬鈴薯。
[0019] 2012年5月5日移栽烤煙,同年7月30日開始分5-6次采收煙葉,9月3日煙葉 采收結束。
[0020] 2012年10月22日,進行整地、起壟、冬馬鈴薯播種、施肥、覆膜,2013年4月20日 一次性收獲冬馬鈴薯。
[0021] 2013年4月30日移栽烤煙,同年7月23日開始分5-6次采收煙葉,8月26日煙 葉采收結束。
[0022] 處理2為本發明:烤煙一秋馬鈴薯一冬馬鈴薯一水稻一蠶豆一烤煙輪作,即: 2011年4月28日移栽烤煙,同年7月25日開始分5-6次采收煙葉,8月25煙葉采收 結束。
[0023] 2011年8月7日,于下、中部煙葉采收后,上部葉采收前,壟體免耕套種秋馬鈴薯, 2011年11月25日一次性收獲秋馬鈴薯。
[0024] 2011年12月1日重新整地、理墑、起壟播種冬馬鈴薯,2012年5月3日一次性收 獲冬馬鈴薯。
[0025] 2012年5月24日,重新平整土地,放水泡田,2012年5月27日栽種水稻,2012年 10月1日一次性收獲水稻。
[0026] 水稻收獲后,2012年10月23日,免耕直播蠶豆,2013年4月5日,一次性收獲蠶 豆。
[0027] 2013年4月23日(第三年),移栽烤煙,同年7月22日開始分5-6次采收煙葉,8 月26煙葉采收結束。
[0028] 以上兩個處理中相同作物的品種、種植規格和施肥均相同。
[0029] 本發明具體操作: 按如下步驟進行烤煙一秋馬鈴薯一冬馬鈴薯一水稻一蠶豆一烤煙循環輪作種植和免 耕直播、免耕套種: (一)移栽烤煙及壟體免耕套種秋馬鈴薯 (1)選地及整地 在田煙種植區,選擇煙葉氯離子含量為19. 75g/kg和土壤水溶性氯含量為144. 23mg/ kg的種植烤煙的地塊,于2011年4月份(第一年)進行整地、理墑、起壟、打塘,壟高25cm,壟 寬Μ為30cm,壟距L為120m,烤煙行距N為120cm,煙株塘距D為55cm (參見圖1)。
[0030] (2)移栽烤煙 ① 于2011年4月28日移栽烤煙,烤煙移栽之前,每塘澆1. 8?2. 2kg水,待水完全 滲透后,塘施基肥,基肥由腐熟農家肥、煙草專用復混肥和過磷酸鈣混合而成,其中腐熟農 家肥用量為1500kg/畝,煙草專用復混肥的用量為25kg/畝,過磷酸鈣的用量為25kg/畝, 所述的煙草專用復混肥中N :P205 :K20的質量比為15 :5 :25,以質量分數計,過磷酸鈣中 Ρ205 ^ 16% ; ② 塘施基肥后,移栽烤煙,每塘澆水〇. 8?1. 2kg,鋪設地膜,在與烤煙苗位置相對應 的地膜上打孔,并用土壤壓塘四周的地膜,在移栽后25天,施追肥1次,所述追肥為農用硝 酸鉀,農用硝酸鉀的用量為l〇kg/畝,兌水澆施,所述農用硝酸鉀中N:P 205 :K20的質量比為 13. 5 :0 :44. 5 ;烤煙季嚴格禁止使用含氯化肥。
[0031] ③煙葉成熟后,同年7月25日開始分5?6次采收煙葉,于8月25日煙葉采收完 畢。
[0032] (3)烤煙壟上免耕套種秋馬鈴薯 ①于2011年8月7日,于烤煙下部煙葉和部分中部煙葉采收后、上部煙葉采收前,在 壟上烤煙行兩旁直接免耕套種各1行馬鈴薯,馬鈴薯套種行距分為大小行距,大行距G為 90cm,小行距K為30cm,株距E為25cm (參見圖1)。
[0033] ②在煙葉完全收獲后,在馬鈴薯根系周圍采用環施方法,施一次底肥,底肥為馬鈴 薯專用復混肥,用量為80g/畝,馬鈴薯專用復混肥中N :P205 :K20的質量比為11 :8 :6 ;不追 肥。
[0034] ③2011年11月25日,一次性收獲秋馬鈴薯。
[0035] (二)冬馬鈴薯種植 ①秋馬鈴薯收獲后,于2011年12月1日,重新整地理墑、起壟、播種冬馬鈴薯,壟高 30cm,壟寬20cm,壟距55cm,冬馬鈴薯的行距為55cm,株距為28cm。
[0036] ②待冬馬鈴薯出苗后,在冬馬鈴薯根系周圍采用環施方法,施一次底肥,底肥為腐 熟農家肥和馬鈴薯專用復混肥混合而成,腐熟農家肥用量為2500kg/畝,馬鈴薯專用復混 肥用量為l〇〇kg/畝,馬鈴薯專用復混肥中N :P205 :K20的質量比為16 :9 :10 ;不追肥。
[0037] ③2012年5月3日(第二年),一次性收獲冬馬鈴薯。
[0038] (三)栽種水稻及免耕直播蠶豆 (1)栽種水稻 ①冬馬鈴薯收獲后,2012年5月24日,重新平整土地,放水泡田,2012年5月27日栽 種水稻,水稻行距Α為25cm、株距F為13cm (參見圖2)。
[0039] ②水稻基肥由腐熟農家肥和水稻專用復混肥組成,在水稻田耕翻之前施腐熟農家 肥1000 kg/畝,然后放水浸泡水田,水稻移栽前撒施水稻專用復混肥料,水稻專用復混肥料 用量為40 kg/畝,水稻專用復混肥中N :P205 :K20的質量比為13 :5 :7,水稻分蘗期,追施尿 素5kg/畝,水稻孕穗期,追施尿素5kg/畝,以質量分數計,尿素中Ν > 46. 4%。
[0040] ③2012年10月1日(第二年),一次性收獲水稻。
[0041] (2)免耕直播蠶豆 ①水稻收獲后,2012年10月23日(第二年),免耕直播蠶豆,蠶豆種植采用大小行距,大 行距B為50cm,大行距的兩行蠶豆之間為兩行水稻茬行,小行距C為25cm,小行距的兩行蠶 豆之間為1行水稻茬行,蠶豆株距S為15cm (參見圖2)。
[0042] ②不施任何肥料。
[0043] ③2013年4月5日(第三年),一次性收獲蠶豆。
[0044] (四)循環輪作 在蠶豆采摘后,第三年2013年4月23日再次按步驟(一)至步驟(二)進行烤煙一秋馬 鈴薯一冬馬鈴薯一水稻一蠶豆一烤煙的循環輪作種植和免耕直播、免耕套種。2013年4月 23日,移栽烤煙,同年7月22日開始分5-6次采收煙葉,8月26煙葉采收結束。 表1 本發明方法與對照效果比較
【權利要求】
1. 一種降低田煙種植區煙葉氯離子含量的輪作及免耕方法,按如下步驟進行烤煙一秋 馬鈴薯一冬馬鈴薯一水稻一蠶豆一烤煙循環輪作種植和免耕直播、免耕套種: (一) 移栽烤煙及壟體免耕套種秋馬鈴薯 (1) 選地及整地 在田煙種植區,選擇種植的烤煙煙葉氯離子含量> 8g/kg和土壤水溶性氯含量 彡45mg/kg的地塊,于第一年4月份進行整地、理墑、起壟、打塘,壟高25cm,壟寬Μ為30cm, 壟距L為120m,烤煙行距N為120cm,煙株塘距D為55cm ; (2) 移栽烤煙 ① 于4月中旬至5月初移栽烤煙,烤煙移栽之前,每塘澆1. 8?2. 2kg水,待水完全 滲透后,塘施基肥,基肥由腐熟農家肥、煙草專用復混肥和過磷酸鈣混合而成,腐熟農家肥 用量為1500kg/畝,煙草專用復混肥的用量為25?30 kg/畝,過磷酸鈣的用量為25? 35kg/畝,煙草專用復混肥中N :P205 :K20的質量比為15 :5 :25,以質量分數計,過磷酸鈣中 Ρ205 ^ 16% ; ② 塘施基肥后,移栽烤煙,每塘澆水〇. 8?1. 2kg,鋪設地膜,在與烤煙苗位置相對應的 地膜上打孔,并用土壤壓塘四周的地膜,在移栽后25?30天,施追肥1次,所述追肥為農用 硝酸鉀,農用硝酸鉀的用量為10?15kg/畝,兌水澆施,所述農用硝酸鉀中N :P205 :K20的質 量比為13. 5 :0 :44. 5 ;烤煙季嚴格禁止使用含氯化肥; ③ 從7月中下旬開始分5?6次采收煙葉,于8月下旬至9月初采收完畢; (3) 烤煙壟上免耕套種秋馬鈴薯 ① 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于烤煙下部煙葉和部分中部煙葉采收后、上部煙葉采收前, 在壟上烤煙行兩旁直接免耕套種各1行秋馬鈴薯,秋馬鈴薯行距分為大小行距,大行距G為 90cm,小行距K為30cm,株距E為25cm ; ② 于煙葉全部收獲后,在秋馬鈴薯根系周圍采用環施方法,施一次底肥,底肥為馬鈴薯 專用復混肥,用量為80?100kg/畝,馬鈴薯專用復混肥中N :P205 :K20的質量比為11 :8 :6 ; 不追肥; ③ 于11月下旬至12月上中旬,一次性收獲秋馬鈴薯; (二) 冬馬鈴薯種植 ① 秋馬鈴薯收獲后,于12月下旬至第二年1月上旬,重新整地理墑、起壟、播種冬馬鈴 薯,壟高30?40cm,壟寬20?30cm,壟距為55?60cm,冬馬鈴薯的行距為55?60cm,株 距為28?30cm ; ② 待冬馬鈴薯出苗后,在冬馬鈴薯根系周圍采用環施方法,施一次底肥,底肥為腐熟農 家肥和馬鈴薯專用復混肥混合而成,腐熟農家肥用量為2500?3000kg/畝,馬鈴薯專用復 混肥用量為100?140kg/畝,馬鈴薯專用復混肥中N :P205 :K20的質量比為16 :9 :10 ;不追 肥; ③ 第二年4月中下旬至5月初,一次性收獲冬馬鈴薯; (三) 栽種水稻及免耕直播蠶豆 (1)栽種水稻 ①冬馬鈴薯收獲后,重新平整土地,于5月中下旬栽種水稻,水稻行距Α為25cm、株距F 為 13cm ; ② 水稻基肥由腐熟農家肥和水稻專用復混肥組成,腐熟農家肥用量為1000 kg/畝,水 稻專用復混肥用量為40?80 kg/畝,所述水稻專用復混肥中N :P205 :K20的質量比為13 :5 : 7,水稻基肥的施肥方式是:在水稻田耕翻之前施腐熟農家肥,然后放水浸泡水田,水稻移栽 前撒施水稻專用復混肥;水稻分蘗期,追施尿素5?10kg/畝,水稻孕穗期,追施尿素5? 10kg/畝,以質量分數計,所述尿素中N彡46. 4% ; ③ 第二年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一次性收獲水稻; (2)免耕直播蠶豆 ① 水稻收獲后,第二年10月中下旬,免耕直播蠶豆,蠶豆種植采用大小行距,大行距B 為50cm,大行距的兩行蠶豆之間為兩行水稻茬行,小行距C為25cm,小行距的兩行蠶豆之間 為1行水稻茬行,蠶豆株距S為15cm ; ② 不施任何肥料; ③ 第三年3月至4月,多次采摘鮮食蠶豆或一次性采摘蠶豆; (四)循環輪作 第三年3月至4月,在蠶豆采摘后,到4月中旬至5月初開始再次按步驟(一)至步驟 (二)進行烤煙一秋馬鈴薯一冬馬鈴薯一水稻一蠶豆一烤煙的循環輪作種植和免耕直播、免 耕套種。
【文檔編號】A01G7/00GK104041277SQ201410266722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6日
【發明者】高華鋒, 解燕, 李祖紅, 鄭波, 張秋菊, 呂亞瓊, 劉冬梅, 趙淑媛, 楊麗萍, 魯耀, 段宗顏, 邱學禮, 王建新, 陳安強, 胡萬里, 陳拾華, 王攀磊 申請人:云南省煙草公司曲靖市公司,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資源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