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蛭養殖管道循環水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水蛭養殖管道循環水系統,包括主水管、水泵、噴水管;在養殖池塘的池堤上方設置有主水管,主水管設置成U形,U形的底端與水泵連接,U形的內側兩邊對稱設置有若干根噴水管,噴水管的下方設置有支持樁,使噴水管高出池塘水位高度20cm-30cm;U形口相對的養殖池塘的下部設置有排水口,排水口與出水管相通,出水管的另一端與出水控制管相連,并設置在排水渠中。本發明結構簡單、成本低,為池塘補充新鮮潔凈的水;在池塘中形成微水流,底部污物能及時被分解,減少了水蛭疾病的發生。同時在夏季高溫時節,持續水流能起到降溫作用,減少水蛭高溫疾病的發生率,使水蛭養殖的成活率達到80%以上。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到水產養殖領域,特別是涉及到一種水蛭養殖管道循環水系統。 一種水蛭養殖管道循環水系統
【背景技術】
[0002] 水蛭,俗名螞蟥,屬環節動物門,蛭綱,顎蛭目,水蛭科動物。在內陸淡水水域內生 長繁殖,是我國傳統的特種藥用水生動物,水蛭含有水蛭素,能延緩和阻礙血液凝固,從而 有抗凝血作用。水蛭中提取的水蛭素對于擴張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循環作用非 常顯著,已應用于治療中風、高血壓、清瘀、閉經、跌打損傷等藥物及各種保健品、化妝品。
[0003] 水蛭被稱為"軟黃金",現有技術主要存在著水蛭養殖成活率低,從繭出苗到商品 不足30%的問題。在人工養殖過程中水蛭容易罹患腸炎病、出血病、僵化病等疾病,主要原 因是投喂的高蛋白食物如雞蛋、螺螄等未被及時采食而腐爛,導致水質惡化,病原體大量滋 生而水蛭感染疾病;另外,7-8月是水蛭生長旺季,但氣溫較高常導致水溫長期高于35°C, 出現高溫病。傳統換水工藝操作麻煩,容易出現死角,大排大灌又容易造成水溫忽冷忽熱, 溫幅變化過大,導致水蛭生病死亡。因此開發一種適合池塘(網箱)養殖水蛭換水、防病、降 溫的管道循環水系統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4]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池塘或網箱水蛭養殖管道循環水系統,它能克服現 有技術存在以上所述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水蛭養殖管道循環水系統, 包括主水管、水泵、噴水管,其特征在于:養殖池塘的池堤上方設置有主水管,主水管設置成 U形,U形的底端與水泵連接,U形的內側兩邊對稱設置有若干根噴水管,噴水管的下方設置 有支持樁,使噴水管高出池塘水位高度2〇 Cm-3〇Cm ;U形口相對的養殖池塘的下部設置有排 水口,排水口與出水管相通,出水管的另一端與出水控制管相連,并設置在排水渠中。
[0005] 所述的養殖池塘采用普通池塘或網箱養殖池塘中的一種; 所述的水泵按每畝100瓦配置,采用潛水式水泵;水泵安放在河道或水井或進水水源 中的一種; 所述的管道采用PPR或PVC材料; 所述的噴水管頂端密封,另一端與主水管相連接;噴水管的兩側每隔30-50cm對稱設 置有直徑為3-5_的小孔,水流呈弧形噴出; 所述的排水口與出水管聯接處之間設置有塞子,塞子上均布有若干個lcm通孔,外包 40-80目篩絹網布; 所述的出水管安裝高度低于養殖池塘底部; 所述的出水控制管的長度等于池塘水位高度,排水時拔出出水控制管,進水時插上出 水控制管。
[0006] 本發明結構簡單、成本低,提供的循環水系統能使污水逐漸被更換,為池塘補充新 鮮潔凈的水;在池塘中形成微水流,底部污物能及時被分解,大大減少病菌量,相應的減少 了水蛭疾病的發生。同時在夏季高溫時節,持續水流能起到降溫作用,減少水蛭高溫疾病的 發生率,使水蛭養殖的成活率達到80%以上。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 圖1.為本發明平面圖; 圖2.為噴水管徑向截面圖; 圖3.出水控制系統聯接示意圖; 1養殖池塘,2.主水管,3.水泵,4.噴水管,5.水流呈弧形,6.排水口,7.池堤,8.支持 樁,9.池塘水位高度,10.出水管,11.出水控制管,12.排水渠。
【具體實施方式】
[0008]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一種水蛭養殖管道循環水系統,包括主水管2、水泵3、噴水管4,其特征在于:養殖池塘 1的池堤7上方設置有主水管2,主水管2設置成U形,U形的底端與水泵3連接,U形的內 側兩邊對稱設置有若干根噴水管4,噴水管4的下方設置有支持樁8,使噴水管1?出池塘水 位高度20cm-30cm ;U形口相對的養殖池塘1的下部設置有排水口 6,排水口 6與出水管10 相通,出水管10的另一端與出水控制管11相連,并設置在排水渠12中。
[0009] 實施例1. 普通池循環水養殖系統 循環水系統由外河潔凈水源、水泵、管道及排水系統組成。按每畝1〇〇瓦配置,采用潛 水式水泵,水泵安放在河道水源中。管道采用PPR材料;主水管2直徑為4寸的管道,設置 成U形,鋪設在養殖池塘1池堤7周圍;U形的底端與水泵3連接,U形的內側兩邊對稱每 隔5米連接1根直徑為2寸的噴水管4,噴水管4長度為池塘寬的2/5,中間留出1/5的距 離供生產操作。噴水管4下方設置有支持樁8支撐,噴水管4的兩側每隔30-50 cm各鉆直 徑3-5_的孔,水流呈弧形5噴出;U形口相對的養殖池塘1的下部設置有排水口 6,排水口 6與直徑為10寸的出水管10相通,所述的排水口與出水管聯接處之間設置有塞子,塞子上 均布有若干個lcm通孔,外包40-80目網布,防止水蛭逃逸。出水管10通過彎頭向上安插 有直徑為10寸的出水控制管11,出水控制管11長度等于池塘水位高度9,用于控制出水, 并設置在養殖池塘1外的排水渠中。所述的池塘水位高度9,水蛭苗種規格0. 01-0. 04克/ 只,池塘水位高度9 一般控制在30-50cm ;水蛭規格2-3克/只,池塘水位高度9 一般控制 在80cm,另外還要根據季節不同而適當調整。
[0010] 平時每天中午12點至14點開2小時抽水泵3,同時拔出出水控制管11,使池內 水循環,水蛭苗期污水能及時排出,更換新水,苗種發病率降低,生長速度加快;夏季高溫季 節,每天開機循環6小時,池塘水溫始終控制在30°C以下,減少了高溫期水溫忽冷忽熱引起 水蛭疾病造成死亡。
[0011] 實施例2. 網箱養殖池循環水養殖系統 循環水系統由外河潔凈水源、水泵、管道及排水系統組成。按每畝1〇〇瓦配置,采用潛 水式水泵,水泵安放在河道水源中。管道采用PPR材料,主水管2為4寸的管道,設置成長 方形,鋪設在池塘池堤7周圍,長方形寬度方向的一端連接抽水泵;主水管上對應網箱長度 方向的位置連接1根直徑為2寸的噴水管4,噴水管4的下方由固定在網箱上的支持樁8支 撐,噴水管4朝向網箱內的一側每隔40 cm鉆直徑4mm的孔,水流呈弧形噴出進入網箱。與 安放水泵相反方向,即網箱的另一端的下部設置有排水口 6,排水口 6與直徑為10寸的出水 管10相通,所述的排水口與出水管聯接處之間設置有塞子,塞子上均布有若干個lcm通孔, 外包40-80目網布,防止水蛭逃逸。出水管10通過彎頭向上安插有直徑為10寸的出水控 制管11,出水控制管11長度等于網箱水位高度9,用于控制出水,并設置在池塘外的排水渠 中。
[0012] 5-6月每天中午12點至14點開2小時抽水泵,同時拔出出水控制管,使池內水循 環。水蛭育苗期污水能及時排出,更換新水,網箱溶氧始終保持在5 mg/L以上,苗種發病率 降低,生長速度加快;夏季高溫季節,網箱水位加高到80 cm,每天開機循環6小時,網箱水 溫始終控制在30°C以下,減少了高溫期水溫忽冷忽熱引起水蛭疾病造成死亡。
[0013] 實施例3. 深井水土池養殖循環水系統 循環水系統由深井水水源、水泵、管道及排水系統組成。按每畝1〇〇瓦配置,采用潛水 式水泵,水泵安放在水井中;管道采用PPR材料,主水管2直徑為4寸的管道,連接抽水泵, 鋪設在池塘池堤7周圍;主水管上四周每隔5米連接1根直徑為2寸的噴水管4,長度為池 塘寬的2/5。噴水管下方由支持樁8支撐,噴水管兩側每隔40 cm鉆直徑4mm的孔,水流呈 弧形5噴出。安放水泵的池塘另一端設置排水口 6,排水口 6與直徑為10寸的出水管10 相通,所述的排水口與出水管聯接處之間設置有塞子,塞子上均布有若干個lcm通孔,外包 40-80目網布,防止水蛭逃逸。出水管10通過彎頭向上安插有直徑為10寸的出水控制管 11,出水控制管11長度等于池塘水位高度9,用于控制出水,并設置在池塘外的排水渠中。
[0014] 5-6月每天中午12點至14點開2小時抽水泵,或按需開機,同時拔出控水管,使池 內水循環。水蛭育苗期污水能及時排出,更換新水,網箱溶氧始終保持在5 mg/L以上,苗種 發病率降低,生長速度加快;夏季高溫季節,池塘水位加高到80 cm,每天開機循環6小時, 池塘水溫始終控制在30°C以下,減少了高溫期水溫忽冷忽熱引起水蛭疾病造成死亡。
[0015] 實施事例4. 池內循環水系統 循環水系統由水泵、管道組成。按每畝1〇〇瓦配置,采用潛水式水泵。水泵安放在水池 塘中,安放水泵的地方挖1個深50 cm,長50cm的方形坑,坑周圍安放用60目的網片做成的 圍欄,便于抽水同時防止水蛭被抽走。管道采用PPR材料,主水管2直徑為4寸管的管道, 連接抽水泵,鋪設在池塘池堤7周圍,主水管上四周每隔5米連接1根直徑為2寸的噴水管 4,噴水管4長度為池塘寬度的2/5,噴水管4下方由支持樁8支撐,噴水管4兩側每隔40 cm 鉆直徑4mm的孔,水流呈弧形噴出。
[0016] 5-6月每天中午12點至14點開2小時抽水泵,或按需開機,使池內水循環,同時起 到給池塘增氧的作用,池塘溶氧始終保持在5 mg/L以上,苗種發病率降低,生長速度加快; 夏季高溫季節,池塘水位高度加高到80 cm,每天開機循環4-6小時,池塘水體不形成溫躍 層,減少了高溫期水溫忽冷忽熱引起水蛭疾病造成死亡。
【權利要求】
1. 一種水蛭養殖管道循環水系統,包括主水管(2)、水泵(3)、噴水管(4),其特征在于: 養殖池塘(1)的池堤(7)上方設置有主水管(2),主水管(2)設置成U形,U形的底端與水 泵(3)連接,U形的內側兩邊對稱設置有若干根噴水管(4),噴水管4的下方設置有支持樁 (8),使噴水管高出池塘水位高度20cm-3〇 Cm ;U形口相對的養殖池塘(1)的下部設置有排水 口(6),排水口(6)與出水管(10)相通,出水管(10)的另一端與出水控制管(11)相連,并設 置在排水渠(12)中。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蛭養殖管道循環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養殖池 塘(1)采用普通池塘或網箱養殖池塘中的一種。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蛭養殖管道循環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泵(3) 按每畝100瓦配置,采用潛水式水泵(3);水泵(3)采用安放在河道或水井或進水水源中的 一種。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蛭養殖管道循環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采 用PPR或PVC材料。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蛭養殖管道循環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噴水管 (4)頂端密封,另一端與主水管(2)相連接;噴水管(4)的兩側每隔30-50cm對稱設置有直 徑為3-5mm的小孔,水流呈弧形(5)噴出。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蛭養殖管道循環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口 (6)與出水管(10)聯接處之間設置有塞子,塞子上均布有若干個lcm通孔,外包40-80目網 布。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蛭養殖管道循環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管 (10)安裝高度低于養殖池塘(1)底部。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蛭養殖管道循環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控 制管(11)的長度等于池塘水位高度(9),排水時拔出出水控制管(11),進水時插上出水控 制管(11)。
【文檔編號】A01K67/033GK104082250SQ201410319681
【公開日】2014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8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8日
【發明者】陶桂慶, 王建國, 熊良偉, 侯君 申請人:靖江市明星水蛭養殖專業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