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快速腐解稻麥秸稈的技術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快速腐解稻麥秸稈的技術,該技術是使用米糠均勻撒在稻麥秸稈上,利用自然溫度和晚上露水的作用,米糠發酵腐解稻麥秸稈。本發明的優點是:米糠便宜易得,在農村很容易得到,米糠和稻麥秸稈混合在自然氣溫條件下腐解,無需另外輔助條件,該技術操作方便,以農業廢棄物(米糠)處理廢棄物(秸稈),生態環保,對人畜無毒,符合生態循環農業生產要求。
【專利說明】一種快速腐解稻麥秸稈的技術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快速腐解稻麥秸桿的技術,具體說是一種加快稻麥秸桿消化的技 術。
【背景技術】
[0002] 據調查統計,我國每年秸桿理論資源量為8. 4億噸,可收集秸桿約7億噸。秸桿品 種以水稻、小麥、玉米等為主,其中,稻草約2. 11億噸,麥秸約1. 54億噸,玉米秸約2. 73億 噸,棉桿約2600萬噸,油料作物秸桿(主要為油菜和花生)約3700萬噸,豆類秸桿約2800 萬噸,薯類秸桿約2300萬噸。我國的糧食生產帶有明顯的區域性特點,遼寧、吉林、黑龍江、 內蒙古、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山東、江蘇、安徽、江西、四川等13個糧食主產省(區)秸桿 理論資源量約6. 15億噸,占全國秸桿理論資源量的73%。
[0003] 近年,秸桿綜合利用率為70. 6%,利用量約5億噸。其中,作為飼料使用量約2. 18 億噸,占31. 9%;作為肥料使用量約1.07億噸(不含根茬還田,根茬還田量約1.58億噸), 占15. 6% ;作為種植食用菌基料量約0. 18億噸,占2. 6% ;作為人造板、造紙等工業原料量 約0. 18億噸,占2. 6% ;作為燃料使用量(含農戶傳統炊事取暖、秸桿新型能源化利用)約 1. 22億噸,占17. 8%。秸桿由過去僅用作農村生活能源和牲畜飼料,拓展到肥料、飼料、食 用菌基料、工業原料和燃料等用途;由過去傳統農業領域發展到現代工業、能源領域。秸桿 能源化利用發生了一定變化,從農民低效燃燒發展到秸桿直燃發電、秸桿沼氣、秸桿固化、 秸桿干餾等高效利用。通過大力推進秸桿綜合利用,帶動相關產業加快發展,重點地區的秸 桿焚燒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大氣環境污染問題得到有效緩解,帶動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 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2010年養畜消耗的秸桿相當于節約糧食5000萬噸;作為燃 料使用相當于節約標煤約6000萬噸,實現了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多贏。
[0004] 秸桿的綜合利用率雖然大大提高,但是,在農村老百姓中推廣還很困難,主要是因 為秸桿的飼料化、沼氣化、固化、干餾等利用技術,老百姓難以掌握,同時,前期需要投入一 定的資金用于購置設備、儲存秸桿資源等;另外,在上述技術的支撐下,秸桿還不能完全處 理掉,還有相當份額的秸桿沒有處理,成為環境廢棄物,米糠加秸桿快速腐解技術可以克服 以上不足,就地處理秸桿,技術通俗易懂,老百姓容易掌握,也不需要投入多少資金,而且, 可以處理所有的農村秸桿。
【發明內容】
[0005]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對人畜安全無毒、符合生 態循環農業生產要求、操作簡便、無需大量資金投入、大大縮短秸桿腐解時間的技術方法。
[0006]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方案為:
[0007] -種快速腐解稻麥結桿的技術,該技術是將收割機切碎的稻麥結桿在地里相對集 中,和米糠按1?2:1?2的重量比進行混合,米糠在自然狀態下發酵長出菌絲,稻麥秸桿 在菌絲作用下逐漸腐解。
[0008] 具體如下:
[0009] 1、在收獲季節,將稻/麥田中經過收割機收割的稻、麥草收集在一起。
[0010] 2、將稻桿或麥桿進行切碎處理,使其長度為5?15cm。
[0011] 3、將米糠加入到稻草秸桿或麥桿中,混合均勻后堆積在一起。
[0012] 4、米糠在自然狀態下進行發酵長出菌絲。
[0013] 5、經過一段時間進行翻堆處理。
[0014] 6、稻麥秸桿在菌絲作用下逐漸腐解,直至秸桿和米糠一起全部腐解。經過長期摸 索,總結出稻麥秸桿和米糠以1:2的重量比進行混合時腐解最徹底,效果最佳。
[0015]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是:
[0016] 本發明采用秸桿利用米糠作為發酵基質,培養菌絲,菌絲在生長繁殖過程中降解 秸桿;同時,米糠在自然環境狀態下發酵培養菌絲,該菌適應能力強,能就地降解稻麥秸桿。
[0017] 該技術可以就地處理稻麥秸桿,無需儲存、堆集場所。
[0018] 該方法簡單,米糠自然露置,吸收空氣中水分發酵,無需另外加水而腐解。無需投 入太大資金,可以大批量降解稻麥秸桿,并且米糠也實現其利用價值。
[0019] 經過實踐對比,米糠加稻麥秸桿混合,在自然環境狀態下能加速秸桿的降解。
【具體實施方式】
[0020]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 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應視為 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0021] 實施例1
[0022] -種快速腐解稻麥秸桿的技術,該方法是將1份稻秸桿和1份米糠混合,攪拌均 勻,堆置樹下,任其自然發酵腐熟,長出菌絲后10?20天翻堆一次,直至完全降解。
[0023] 實施例2
[0024] -種快速腐解稻麥秸桿的技術,該方法是將1份稻秸桿和2份米糠混合,攪拌均 勻,堆置在稻田地頭,任其自然發酵腐熟,長出菌絲后10?20天翻堆一次,直至完全降解。
[0025] 實施例3
[0026] -種快速腐解稻麥秸桿的技術,該方法是將2份稻秸桿和1份米糠混合,攪拌均 勻,堆置在稻田地頭,任其自然發酵腐熟,長出菌絲后10?20天翻堆一次,直至完全降解。
[0027] 實施例4
[0028] -種快速腐解稻麥秸桿的技術,該方法是將1份麥桿和1份米糠混合,攪拌均勻, 堆置樹下,任其自然發酵腐熟,長出菌絲后10?20天翻堆一次,直至完全降解。
[0029] 實施例5
[0030] 一種快速腐解稻麥秸桿的技術,該方法是將1份麥秸桿和2份米糠混合,攪拌均 勻,堆置在麥田地頭,任其自然發酵腐熟,長出菌絲后10?20天翻堆一次,直至完全降解。
[0031] 實施例6
[0032] -種快速腐解稻麥秸桿的技術,該方法是將2份麥秸桿和1份米糠混合,攪拌均 勻,堆置在麥田地頭,任其自然發酵腐熟,長出菌絲后10?20天翻堆一次,直至完全降解。
[0033] 經過處理后在第15、30、45天分別取材對其粗纖維和木質素的含量進行檢測,結 果見表1。對表1進行分析后得出,稻/麥桿與米糠以1:2的重量比進行混合時,秸桿粗纖 維和木質素降解量最多,因此,該比例下處理效果最好。并且,在該比例下處理45天后,稻 秸桿粗纖維降解掉38. 62%,木質素降解掉64. 56%,麥秸桿粗纖維降解掉47. 28%,木質素 降解掉61. 39%,并且在其他比例下均能不同程度的降解,可以得出本發明可以有效地降解 稻麥結桿。
[0034] 表1粗纖維和木質素含量變化
[0035]
【權利要求】
1. 一種快速腐解稻麥秸桿的技術,其特征在于,是將收割機切碎的稻麥秸桿在地里相 對集中,和米糠按一定比例混合,米糠在自然狀態下發酵長出菌絲,稻麥秸桿在菌絲作用下 逐漸腐解。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腐解稻麥秸桿的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然狀 態下發酵是指在自然氣溫和空氣中水的作用下進行發酵。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腐解稻麥秸桿的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稻麥秸桿 和米糠以1?2:1?2的重量比進行混合。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腐解稻麥秸桿的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稻麥秸桿 和米糠以1 :2的重量比進行混合。
【文檔編號】C05F11/08GK104150978SQ201410413247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0日
【發明者】劉亞柏, 劉偉忠, 郭建, 毛妮妮, 任俊鵬, 劉吉祥, 魯群 申請人:鎮江萬山紅遍農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