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龍魚育成期的人工餌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龍魚育成期的人工餌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旨在提供一種能夠取代鮮活餌,提高龍魚成活率,降低傳染性疾病以及腸炎發病率,簡化投喂方法的飼料,其組分包括復合維生素片,白魚粉,酵母粉,抗菌肽,芽孢桿菌,多聚糖,魚肝油,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質量百分比為,復合維生素片1%-50%,白魚粉10%-50%,酵母粉5%-50%,抗菌肽1%-50%,芽孢桿菌1%-50%,多聚糖1%-50%,魚肝油5%-50%,各組分之和為100%,該人工餌料還具有龍魚消化吸收,不污染水體等功能。
【專利說明】一種龍魚育成期的人工餌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水產生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龍魚育成期的人工餌料及其制備方 法與應用。
【背景技術】
[0002] 龍魚是一種大型的淡水魚,遠古石炭紀時出現在地球上,大約于侏羅紀開始暢游 在地球上的淡水水域,并逐步從一個共同的祖先分化為兩種,即澳大利亞龍魚和亞洲龍魚。 龍魚身形健壯,色彩艷麗,游姿優雅大方,雍容華貴,具有王者風范,在世界許多地方被視為 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有的日本科學家認為亞洲龍魚是在白堊紀從它們近親澳大利亞龍魚 (珍珠龍魚)分化來的。龍魚屬肉食性魚類,從幼魚到成魚,都必須投喂動物性餌料,以投喂 活食最佳,最好不要投喂單一的餌料,應制定出一份營養豐富的菜單,以確保其營養均衡。
[0003]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已有越來越多人開始養殖龍魚。目前,我國龍魚養殖主要依 賴于天然的鮮活餌料。一方面,鮮活餌所攜帶的病原,如病毒、細菌、真菌、以及寄生蟲等容 易感染龍魚,是魚病危害明顯上升的重要因素,有些鮮活餌堅硬部位還會對龍魚腸胃造成 機械損傷;另一方面,鮮活餌營養單調,不平衡,若長期投喂單一鮮活餌,會影響龍魚的正常 生長。目前由于上述兩方面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國龍魚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及養殖經濟效 益,龍魚人工餌料的研究與開發是龍魚養殖業急需解決的重大難題。
【發明內容】
[0004] 針對上述不足,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龍魚育成期養殖的人工餌料,取代 鮮活餌,提高龍魚成活率,降低傳染性疾病以及腸炎發病率,簡化投喂方法的飼料。
[0005] 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0006] -種龍魚育成期的人工餌料,包括以下組分:復合維生素片,白魚粉,酵母粉,抗菌 肽,芽孢桿菌,多聚糖,魚肝油。
[0007] 進一步的,上述的龍魚育成期的人工餌料,由下列質量百分比的組分構成,復合 維生素片1% -50%,白魚粉10% -50%,酵母粉5% -50%,抗菌肽1% -50%,芽孢桿菌 1% -50%,多聚糖1% -50%,魚肝油5% -50%,各組分之和為100%。
[0008] 進一步,上述的龍魚育成期的人工餌料,由下列質量百分比的組分構成,復合維生 素片33. 3%,白魚粉18. 3%,酵母粉5%,抗菌肽1.8%,芽孢桿菌3. 3%,多聚糖5%,魚肝 油 33. 3%。
[0009] 進一步,上述龍魚育成期的人工餌料,還包括一個膠囊外殼。
[0010] 進一步,上述龍魚育成期的人工餌料,所述復合維生素片組分包括維生素 A,維生 素 D3,維生素 K3,維生素 B1,維生素 B2,維生素 B6和維生素 C。
[0011] 進一步,上述龍魚育成期的人工餌料,所述白魚粉替換為棉柏。
[0012] 進一步,上述龍魚育成期的人工餌料,所述抗菌肽替換為抗生素。
[0013] 進一步,上述龍魚育成期的人工餌料,所述芽孢桿菌替換為益生菌。
[0014] 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方案,該龍魚育成期的人工餌料的制備方法,依次包括下述步 驟:
[0015] 1)制作膠囊外殼;
[0016] 2)根據上述質量百分比,稱取復合維生素片,白魚粉,酵母粉,抗菌肽,芽孢桿菌, 多聚糖,魚肝油,將其中的固態物磨研成粉,均勻混合,得到混合物;
[0017] 3)將所述步驟2)中制作好的混合物填充到所述步驟1)中的膠囊外殼中,得到人 工餌料;
[0018] 4)將人工餌料進行干燥處理。
[0019] 本發明的龍魚育成期的人工餌料的應用,適用于淡水魚類,尤其是應用于喂養龍 魚類。
[0020] 采用本發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龍魚人工餌料涉及一種營養全面均衡,易 于龍魚消化吸收以及龍魚喜好攝食的育成期配合飼料,不僅可替代活餌,還具有投喂簡單, 促進生長,降低龍魚腸炎以及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以及不污染水體等優勢。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 圖1是投喂鮮活餌與使用本發明對龍魚存活的影響柱狀對照圖;
[0022] 圖2是投喂鮮活餌與使用本發明對龍魚增重的影響柱狀對照圖;
[0023] 圖3是投喂鮮活餌與使用本發明對龍魚腸炎發病率的柱狀對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本發明的實施 例不限于此。
[0025] 實施例1 :
[0026]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龍魚育成期的人工餌料,包括以下組分:復合維生素250g,白 魚粉137. 5g,酵母粉37. 5g,抗菌肽12. 5g,芽孢桿菌25g,多聚糖37. 5g,魚肝油250g。所述 復合維生素由50g維生素 A, 25g維生素 D3, 18g維生素 K3, 12g維生素 Bl, 16g維生素 B2, 28g維生素 B6, 101g維生素 C組成,其中g表示重量單位:克。本實施例中的復合維生素片 也可以采用本【技術領域】的通用復合維生素片。本實施例中各組分對應質量比分別為:復合 維生素片33. 33 %,白魚粉18. 34%,酵母粉5 %,抗菌肽1. 67 %,芽孢桿菌3. 33 %,多聚糖 5%,魚肝油 33. 33%。
[0027] 制作步驟如下:
[0028] 1)制作膠囊外殼;現有技術中的化膠即是膠囊外殼的配制過程。明膠是膠囊外殼 的主要成分之一,明膠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膠囊外殼的質量,一般要求明膠的凍力、黏度 為主要指標,膠液黏度在2700-3000mpas,明膠的凍力值大于180克,水分40%?50%。其 6. 67 %水溶液在60°C的粘度應為4-34. 7mPa,12. 5 %的水溶液在60°C的粘度應為18. 5? 20. 5mPa。若粘度低則膠囊外殼易于"皂化"。膠囊外殼軟硬度與干明膠、增塑劑之間的重量 比例直接有關。若甘油比例小,干燥后產品會比硬膠囊外殼還堅硬得多;若甘油比例大時, 干燥后的產品非常軟,但有形,而且棉軟而富有彈性。通常,以甘油:明膠=30?40 :100 來制備。膠囊外殼成丸質量也跟干明膠與水的重量比例相關。水分太少或太多都會產生膠 帶難以攤鋪成型和制丸速度慢而不正常現象。水分太多還會使膠帶缺乏粘彈性和凝凍能 力,產品外形差且漏口不粘合及怪異丸多,通常,以水:明膠=100 :1〇〇,但是不同工藝、不 同溶膠設備、不同產品,也必須相應作出配方與工藝的對應同步調整。在化膠過程中,為防 止明膠的粘度下降過大,在配制膠液過程中,先將甘油及水進行加熱,然后加入明膠。化膠 時膠液中容易產生氣泡,影響膠囊外殼的質量,所以當膠液溶化后應抽真空,除去膠液中的 氣泡,抽真空的時間約為2-2. 5小時。要在保溫灌中保持膠液50% -60?C之間防止溫度 過低形成凝膠。以上制造膠囊外殼的工藝為現有技術中的制作方法,也可以采用現有技術 中其它相關方法制作膠囊外殼。
[0029] 2)按照上述質量百分比,稱取復合維生素片,白魚粉,酵母粉,抗菌肽,芽孢桿菌, 多聚糖,魚肝油,將其中的固態物磨研成粉,均勻混合,得到混合物;酸性混合物會對膠囊外 殼水解造成滲漏,而堿性混合物會降低膠皮的溶解度,所以混合物的pH值在3. 8-7. 0之間 為宜。
[0030] 3)將所述步驟2)中制作好的混合物填充到所述步驟1)中的膠囊外殼中,得到人 工餌料;此過程在現有技術中稱作壓丸,壓丸過程比較復雜,容易出現各種問題而影響膠囊 外殼的質量,所以應特別注意一些重要環節。壓丸前要對機器有關部件進行認真的清理、檢 查,保證注料暢通及密封膠墊完好無損;準確調整注料時間,以防注料過程中發生滲漏使膠 囊外殼裝量減小。壓丸過程中應注意膠皮溫度的控制,溫度過高易發生滲漏現象,過低會導 致膠皮黏合不好,一般控制噴體的溫度為5°C -50°C,膠盒的溫度為55°C -60°C。壓丸過程 中經常出現畸形丸,一般是由于兩片膠皮的厚度不同造成的,因此要保證兩片膠皮厚度大 致相等,厚度多為〇. 7?0. 8毫米。膠囊外殼裝量不穩定也是壓丸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 膠囊外殼裝量不穩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膠囊外殼中有氣泡,往往是由于噴體堵塞、注料時間 不準確、膠皮合縫不嚴或料泵中膠墊密封不好造成的;另一種是產生過大或過小的膠粒,此 種情況多為噴體堵塞造成的。
[0031] 4)將人工餌料進行干燥處理。干燥是保證人工餌料質量的重要環節,現國內干燥 分兩種形式,一種是托盤式,一種是滾籠式。托盤式優點是占地面積小,缺點是干燥時間長, 需人工不斷翻盤。滾籠式占地面積大,但干燥時間短,不需人工翻動。采用滾籠式進行干燥 時,要注意室內干濕度及時間的控制。干燥過程中,起決定因素是室內的干濕度,如室內過 濕,濕度達到60%以上,膠丸極難干燥。同時時間也為較大的因素,時間過短膠囊外殼的定 型狀態不好,容易因擠壓等發生變形;時間過長會使膠皮過硬。比較適宜的干燥時間約為 16?24小。總之,對于人工餌料的生產,要認真分析各種內容物的性質,在生產過程中加強 工藝監控,同時也是對產品質量的把握。
[0032] 為了驗證效果,下面給出本發明提供技術方案的表觀消化率和生長性能養殖試驗 效果:
[0033] 本試驗在水族玻璃缸中進行養殖,循環水養殖,溶氧充足,水溫維持在28-30攝氏 度,PH值在6. 5-7. 5之間,試驗龍魚平均體重60g。試驗分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3個平行, 每組平均選取健康龍魚30條,各組投喂情況見表1。每天購買鮮活的小鯉魚,投喂之前,要 提前對鯉魚進行處理,去除掉內臟,并用清水清洗魚肉,然后進行投喂。每天早晚各投喂一 次,普通小鯉魚每次投喂15條,喂食大麥蟲以半小時內吃完為準,本發明人工餌料每次投 喂30顆。每天記錄龍魚的活動,攝食,死亡和發病情況等,每天定時測定水溫和溶氧,養殖 8周。
[0034] 表1試驗各組別餌料投喂情況
[0035]
【權利要求】
1. 一種龍魚育成期的人工餌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組分:復合維生素片,白魚粉, 酵母粉,抗菌肽,芽孢桿菌,多聚糖,魚肝油。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龍魚育成期的人工餌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質量百分 比的組分構成,復合維生素片1% -50%,白魚粉10% -50%,酵母粉5 % -50%,抗菌肽 1% -50%,芽孢桿菌1% -50%,多聚糖1% -50%,魚肝油5% -50%,各組分之和為100%。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龍魚育成期的人工餌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質量百分比 的組分構成,復合維生素片33. 3%,白魚粉18. 3%,酵母粉5%,抗菌肽1. 8%,芽孢桿菌 3. 3%,多聚糖5%,魚肝油33. 3%。
4. 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龍魚育成期的人工餌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個膠 囊外殼。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龍魚育成期的人工餌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維生素片 組分包括維生素 A,維生素 D3,維生素 K3,維生素 B1,維生素 B2,維生素 B6和維生素 C。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龍魚育成期的人工餌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白魚粉替換為 棉柏。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龍魚育成期的人工餌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肽替換為 抗生素。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龍魚育成期的人工餌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芽孢桿菌替換 為益生菌。
9.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龍魚育成期的人工餌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 驟: 1) 制作膠囊外殼; 2) 按照質量百分比,稱取復合維生素片,白魚粉,酵母粉,抗菌肽,芽孢桿菌,多聚糖,魚 肝油,進行研磨并均勻混合,得到混合物; 3) 將所述步驟2)中制作好的混合物填充到所述步驟1)中的膠囊外殼中,得到人工餌 料; 4) 將人工餌料進行干燥處理。
10.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龍魚育成期的人工餌料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餌 料應用于喂養龍魚類。
【文檔編號】A23K1/10GK104206656SQ201410442829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日
【發明者】舒銳 申請人:舒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