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用于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復合改良劑及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70447閱讀:208來源:國知局
用于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復合改良劑及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復合改良劑及其制備工藝,主要由有機肥、微生物菌劑、苯醚甲環唑、除蟲菊、蘇云金桿菌、菌毒清和植物乳桿菌制備而成,各原料的質量份為,有機肥260-310份,微生物菌劑25-31份、苯醚甲環唑0.03-0.07份,除蟲菊0.05-0.1份,蘇云金桿菌0.03-0.09份,菌毒清0.04-0.08份,植物乳桿菌0.02-0.06份。本發明提供的復合改良劑配方簡易,成本低,對于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修復具有顯著地效果。
【專利說明】用于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復合改良劑及制備工藝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土壤肥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復合改良 劑及其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0002] 由于人口劇增,工業飛速發展,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污染問題不斷增加。其中,重 金屬污染是眾多問題之一。重金屬污染是指由于人類活動將重金屬加入到土壤中,致使土 壤中重金屬含量明顯高于原有含量,并造成生態環境質量惡化的現象。進入土壤中的重金 屬不僅能抑制植物生長發育,并能通過食物鏈傳遞與富集,最終危害人體健康。如日本21 世紀發生的"骨痛病"就是因食用含Cd的大米所致。由此可見,重金屬污染嚴重影響了人 們的健康和生存,土壤中重金屬的污染治理勢必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我國土壤重金屬污 染呈現出區域性、復雜性的特點,已成為影響我國糧食生產、農產品質量安全與農業可持續 發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采取綜合措施進行治理。
[0003] 目前,修復土壤重金屬污染主要有以下幾個途徑。一是改變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存 在狀態,降低其在環境中的遷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二是利用生物或工程技術方法從土壤 中去除重金屬;三是改變種植制度,避免重金屬通過食物鏈影響生物和人體健康。具體的措 施為化學固定、土壤淋洗、熱脫附、蒸汽萃取、動電修復、生物修復法和農藝措施等。化學固 定就是加入土壤改良劑改變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通過對重金屬的吸附、沉淀或共沉淀作 用,改變了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存在狀態,從而降低其生物有效性和遷移性。常用的改良劑有 無機改良劑和有機改良劑,其中無機改良劑主要包括石灰、碳酸鈣、粉煤灰等堿性物質;羥 基磷灰石、磷礦粉、磷酸氫鈣等磷酸鹽以及天然、天然改性或人工合成的沸石、膨潤土等礦 物。有機改良劑包括農家肥、綠肥、草炭等有機肥料。
[0004] 申請公布號CN 104046361 A (申請號201410277079. 2)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 一種復合型重金屬污染土壤改良劑及其應用和施用方法,其包括如下組分:草木灰、鈣鎂磷 月巴、生石灰、沸石和有機肥,其重量的配比為:草木灰:鈣鎂磷肥:生石灰:沸石:羥基磷灰 石:有機肥=(〇· 3 ?I. 1) : (0· 1 ?1. 2) : (0· 4 ?2. 1) :(0· 1 ?0· 6) : (0· 008 ?0· 06): (0.4?1.2)。申請公布號CN 103484125 A(申請號201310477113.6)的中國專利文獻 公開了一種土壤改良劑及用于重金屬鉛污染土壤的改良方法,涉及一種土壤改良劑。土壤 改良劑為固體筍殼基生物炭,在400°C下隔絕氧氣熱解30min所得的元素組成為C、Η、N、K、 P、Mg、Ca、Si和0。所述土壤改良劑采用以下方法制備:將筍殼清洗烘干、粉碎后裝入熱解 爐中,在380?42(TC下隔絕氧氣熱解20?40min,生物質輿殼經過干燥、預炭化、炭化得到 固體筍殼基生物炭。改良方法如下:將土壤改良劑以2. 5%?10%的質量分數添加進重金 屬鉛污染土壤中,加水至田間土壤飽和持水量的70%,用薄膜覆蓋防止水分散失,并在薄膜 上每間隔5cm處開一氣口,每2?3天加水補充散失的水分,培養后取出風干,得改良土壤。 申請公布號CN 101724404 A (申請號200910193692)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重金屬污 染土壤改良劑及植物和化學聯合修復方法。所述重金屬污染土壤改良劑為赤泥和熟石灰的 混合物。發明利用植物和化學聯合修復法,通過化學方法對土壤進行pH調節、通過種植能 源作物和超累積植物等進行土壤重金屬吸附等。
[0005] 土壤重金屬污染所用工程措施如客土法、換土法、深耕翻土法、固化、穩定化方法、 電動力修復法等,具有穩定、見效快的優點,但存在工程量大、投資費用高等缺點,不適宜大 面積污染土壤的治理。土壤重金屬污染植物修復效果非常不理想。一般的修復劑功能單一。


【發明內容】

[0006]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復合 改良劑及其制備工藝。該復合改良劑成本低,制備工藝簡單、易于實施,適合大面積污染土 壤的治理。該復合改良劑對于土壤重金屬污染的修復效果顯著,而且在改善重金屬污染的 土壤的同時,還能殺滅土壤內部及表面的害蟲,改善土壤微生物菌群、抑制土壤病原菌繁 殖;活化土壤有機與無機養份,提高肥效率,促進作物循環、長效吸收利用;改善土壤團粒 結構,消除板結,提高保水保肥能力,抗旱、抗逆、抗寒、抗倒伏。
[0007]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用于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復合改良劑,主要由有機肥、微生物菌劑、苯醚甲環唑、 除蟲菊、蘇云金桿菌、菌毒清和植物乳桿菌制備而成,各原料的質量份為,有機肥260-310 份,微生物菌劑25-31份、苯醚甲環唑0.03-0. 07份,除蟲菊0.05-0. 1份,蘇云金桿菌 0. 03-0. 09份,菌毒清0. 04-0. 08份,植物乳桿菌0. 02-0. 06份。
[0008] 用于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復合改良劑,優選的方案是,主要由有機肥、微生物菌 齊IJ、苯醚甲環唑、除蟲菊、蘇云金桿菌、菌毒清和植物乳桿菌制備而成,各原料的質量份為, 有機肥270-300份,微生物菌劑26-29份、苯醚甲環唑0. 04-0. 06份,除蟲菊0. 07-0. 09份, 蘇云金桿菌0. 05-0. 08份,菌毒清0. 05-0. 07份,植物乳桿菌0. 03-0. 05份。
[0009] 用于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復合改良劑,更加優選的方案是,主要由有機肥、微生 物菌劑、苯醚甲環唑、除蟲菊、蘇云金桿菌、菌毒清和植物乳桿菌制備而成,各原料的質量份 為,有機肥295份,微生物菌劑27份、苯醚甲環唑0. 05份,除蟲菊0. 08份,蘇云金桿菌0. 07 份,菌毒清0. 06份,植物乳桿菌0. 04份。
[0010] 上述用于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復合改良劑的制備工藝是: (1) 將有機肥置于無菌的塑料薄膜上,攤平,蓋上無菌的塑料薄膜紫外線殺菌2-6天, 掀去薄膜,置于陰涼地加入微生物菌劑混勻備用; (2) 將除蟲菊置于非鐵質的容器內,用溫度為10-20°C的溫開水浸泡22-45分鐘,用水 量為原料重量的1. 2-5. 5倍,置于無煙的爐火上,密封小火煎煮25-55分鐘,靜置4-10小 時,取上清液待用; (3) 將苯醚甲環唑、蘇云金桿菌、菌毒清和植物乳桿菌一同放入配藥器中,用木棍將其 攪拌均勻,再將步驟(2)所得上清液加入到配藥器中,混勻,加入噴霧器中,兌入原料總重量 2. 5-8倍的水,均勻的噴灑在步驟(1)所得肥料上,即得改良劑。
[0011] 優選在于步驟(1)中,殺菌3-5天。
[0012] 優選在于步驟(2)中,用溫度為12_17°C的溫開水浸泡。
[0013] 優選在于步驟(2)中,浸泡25-40分鐘。
[0014] 優選在于步驟(2)中,用水量為原料重量的2. 5-4倍。
[0015] 優選在于步驟(2)中,小火煎煮30-45分鐘。
[0016] 優選在于步驟(2)中,靜置5-8小時。
[0017] 優選在于步驟(3)中,兌入原料總重量3-6倍的水。
[0018] 更加優選地,步驟(1)中,殺菌4天。
[0019] 更加優選地,步驟(2)中,用溫度為15°C的溫開水浸泡。
[0020] 更加優選地,步驟(2 )中,浸泡35分鐘。
[0021] 更加優選地,步驟(2)中,用水量為原料重量的3. 2倍。
[0022] 更加優選地,步驟(2)中,小火煎煮38分鐘。
[0023] 更加優選地,步驟(2)中,靜置6. 5小時。
[0024] 更加優選地,步驟(3)中,兌入原料總重量5. 2倍的水。
[0025] 使用方法:為使本發明發揮最大的功效,將制備好的改良劑均勻的撒在土壤上面, 用翻土機將土壤翻勻,改良劑能將土壤內部的害蟲殺死,還能抑菌,最主要的是可以防治重 金屬污染,提高肥力,增加重金屬污染土壤的產量。
[0026] 本發明所用主要原料的作用如下: 有機肥:有機肥俗稱農家肥,是指含有大量生物物質、動植物殘體、排泄物、生物廢物等 物質的緩效肥料。有機肥中不僅含有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還含有豐富的有機養 分,有機肥是最全面的肥料。有機肥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改 良土壤、培肥地力。有機肥料施入土壤后,有機質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狀況和生物特性, 熟化土壤,增強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和緩沖能力,為作物的生長創造良好的土壤條件。二、 增加產量、提高品質。有機肥料含有豐富的有機物和各種營養元素,為農作物提供營養。有 機肥腐解后,為土壤微生物活動提供能量和養料,促進微生物活動,加速有機質分解,產生 的活性物質等能促進作物的生長和提商農廣品的品質。二、提商肥料的利用率。有機肥含 有養分多但相對含量低,釋放緩慢,而化肥單位養分含量高,成分少,釋放快。兩者合理配合 施用,相互補充,有機質分解產生的有機酸還能促進土壤和化肥中礦質養分的溶解。有機肥 與化肥相互促進,有利于作物吸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0027] 微生物菌劑:微生物菌劑是北京惠民達科技發展中心針對作物栽培和育苗移載面 積擴大,連作重茬增多,農作物病蟲害日趨嚴重之狀況,采用高新生物技術研制而成的新型 生物抗病菌肥。其功能是:1、改善土壤微生物菌群、抑制土壤病原菌繁殖,可有效預防作物 的根腐、立枯等病害。2、活化土壤有機與無機養份,提高肥效率,促進作物循環、長效吸收利 用。增根壯苗果實飽滿。3、改善土壤團粒結構,消除板結,提高保水保肥能力,抗旱、抗逆、 抗寒、抗倒伏。
[0028] 苯醚甲環唑:該品為無色固體,熔點76°C,沸點220°C /4Pa,蒸氣壓120nPa(20°C)。 溶解性(20°C):水3. 3毫克/升,易溶于有機溶劑。K(ow)20000 (由反相TLC)。彡300°C 穩定,在土壤中移動性小,緩慢降解。內吸性殺菌,具保護和治療作用。產品特點:苯醚甲 環唑是三唑類殺菌劑中安全性比較高的,廣泛應用于果樹、蔬菜等作物,有效防治黑星病, 黑痘病、白腐病、斑點落葉病、白粉病、褐斑病、銹病、條銹病、赤霉病等。適宜作物與安全性: 番茄、甜菜、香蕉、禾谷類作物、水稻、大豆、園藝作物及各種蔬萊等。對小麥、大麥進行莖葉 (小麥株高24?42cm)處理時,有時葉片會出現變色現象,但不會影響產量。防治對象:對 子囊亞門,擔子菌亞門和包括鏈格孢屬、殼二抱屬、尾孢霉屬、刺盤抱屬、球座菌屬、莖點霉 屬、柱隔孢屬、殼針孢屬、黑星菌屬在內的半知菌,白粉菌科,銹菌目和某些種傳病原茵有持 久的保護和治療活性,同時對甜菜褐斑病,小麥穎枯病、葉枯病、銹病和由幾種致病菌引起 的霉病,蘋果黑星病、白粉病,葡萄白粉病,馬鈴薯早疫病,花生葉斑病、網斑病等均有較好 的治療效果。
[0029] 除蟲菊:除蟲菊頭序花序中含有4種0.4-2%的殺蟲成分,即除蟲菊素甲、乙 (pyrethrinI、II)及灰菊素甲、乙(cinerinI、II)。殺蟲效力以除蟲素甲最強。但上述4種 成分性不穩定,容易水解而失效。殺蟲的藥理作用在于麻痹昆蟲的神經;昆蟲中毒后,初起 嘔吐、下痢,身體前后蠕動,繼而麻痹,可致死亡,致死時間的長短依藥量及昆蟲種類而異。 一般昆蟲,經麻痹醉倒后,可在24小時內復蘇;家蠅中毒后,在10分鐘內全部麻痹,死亡率 60-70%。對節蟲動物,魚類、兩棲及爬蟲類也有毒;對鳥類、哺乳類毒性不明顯。除蟲菊素甲 的殺蟲效果比除蟲菊素乙強10倍;灰菊素甲與除蟲菊素甲的毒力相當,而灰菊素乙與除蟲 菊素乙的毒力相當。
[0030] 蘇云金桿菌:蘇云金桿菌適用作物非常廣泛,廣泛應用于十字花科蔬菜、茄果類蔬 菜、瓜類蔬菜、煙草、水稻、米、高粱、大豆、花生、甘薯、棉花、茶樹、蘋果、梨、桃、麥、柑橘、棘 等多種植物;主要用于防治鱗翅目害蟲,如菜青蟲、小菜蛾、甜蛾、斜紋夜蛾、甘藍夜蛾、煙青 蟲、玉米螟、稻縱卷葉螟、二化螟。
[0031] 菌毒清:菌毒清是一種氨基酸類內吸性殺菌劑,有效成分為甘氨酸取代衍生物,殺 菌機理是凝固病菌蛋白質,破壞病菌細胞膜,抑制病菌呼吸,使病菌酶系統變性,從而殺死 病菌。具有高效、低毒、無殘留等特點,并有較好的滲透性,對侵入樹皮內的潛伏病菌有一定 的鏟除作用,可用來防治多種真菌、細菌和病毒引起的病害。
[0032] 植物乳桿菌:植物乳桿菌是乳酸菌的一種,最適生長溫度為30_35°C,厭氧或兼性 厭氧,菌種為直或彎的桿狀,單個、有時成對或成鏈狀,最適PH 6. 5左右,屬于同型發酵乳 酸菌。主要作用:1、凈化水質:特別是養殖中后期,有機質過多,黑水、老水、濃茶水、鐵銹水 等水質老化池塘。2、分解塘底有機物,除臭,消除藻類毒素,營造良好棲息環境。3、降解水 體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降低有機耗氧量,間接增氧,改良水質。4、維持藻相,菌相平 衡,降低穩定水體pH值。
[0033] 本發明提供的復合改良劑配方簡易,成本低。除此之外,本發明的優良效果還表現 在: 1、 對于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修復具有顯著地效果; 2、 制備工藝簡單、易于實施; 3、 功能多樣。本發明復合改良劑能將土壤內部的害蟲殺死,還能抑菌,最主要的是可 以防治重金屬污染,增加土壤的肥力,提高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增加重金屬污染土壤的產 量。
[0034] 4、改善土壤微生物菌群;活化土壤有機與無機養份,提高肥效率,促進作物循環、 長效吸收利用;改善土壤團粒結構,消除板結,提高保水保肥能力; 5、既經濟有效又易被廣大農民掌握和接受,適于農業推廣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35]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實驗例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但保護范圍不限于此。
[0036] 本發明所用原料皆可從市場購買,比如所用微生物菌劑為石家莊奮豆肥業科技有 限公司生產的復合微生物菌劑;山東豐本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微生物菌肥也可用 于本發明。所用蘇云金桿菌粉末購自鄭州皇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粉階必治牌蘇云金 桿菌粉。所用植物乳桿菌購自濰坊沃騰進出口有限公司。
[0037] 實施例1用于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復合改良劑,主要由有機肥、微生物菌劑、 苯醚甲環唑、除蟲菊、蘇云金桿菌、菌毒清和植物乳桿菌制備而成,各原料的質量為,有機肥 260g,微生物菌劑25g、苯醚甲環唑0. 03g,除蟲菊0. 05g,蘇云金桿菌0. 03g,菌毒清0. 04g, 植物乳桿菌〇. 〇2g。
[0038] 上述用于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復合改良劑的制備工藝是: (1) 將有機肥置于無菌的塑料薄膜上,攤平,蓋上無菌的塑料薄膜紫外線殺菌2天,掀 去薄膜,置于陰涼地加入微生物菌劑混勻備用; (2) 將除蟲菊置于非鐵質的容器內,用溫度為KTC的溫開水浸泡22分鐘,用水量為原 料重量的1. 2倍,置于無煙的爐火上,密封小火煎煮25分鐘,靜置4小時,取上清液待用; (3) 將苯醚甲環唑、蘇云金桿菌、菌毒清和植物乳桿菌一同放入配藥器中,用木棍將其 攪拌均勻,再將步驟(2)所得上清液加入到配藥器中,混勻,加入噴霧器中,兌入原料總重量 2. 5倍的水,均勻的噴灑在步驟(1)所得肥料上,即得改良劑。
[0039] 使用方法:為使本發明發揮最大的功效,將制備好的改良劑均勻的撒在土壤上面, 用翻土機將土壤翻勻,改良劑能將土壤內部的害蟲殺死,還能抑菌,最主要的是可以防治重 金屬污染,提高肥力,增加重金屬污染土壤的產量。
[0040] 實施例2用于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復合改良劑,主要由有機肥、微生物菌劑、 苯醚甲環唑、除蟲菊、蘇云金桿菌、菌毒清和植物乳桿菌制備而成,各原料的質量為,有機肥 310g,微生物菌劑31g、苯醚甲環唑0. 07g,除蟲菊0. Ig,蘇云金桿菌0. 09g,菌毒清0. 08g,植 物乳桿菌〇. 〇6g。
[0041] 上述用于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復合改良劑的制備工藝是: (1) 將有機肥置于無菌的塑料薄膜上,攤平,蓋上無菌的塑料薄膜紫外線殺菌6天,掀 去薄膜,置于陰涼地加入微生物菌劑混勻備用; (2) 將除蟲菊置于非鐵質的容器內,用溫度為20°C的溫開水浸泡45分鐘,用水量為原 料重量的5. 5倍,置于無煙的爐火上,密封小火煎煮55分鐘,靜置10小時,取上清液待用; (3) 將苯醚甲環唑、蘇云金桿菌、菌毒清和植物乳桿菌一同放入配藥器中,用木棍將其 攪拌均勻,再將步驟(2)所得上清液加入到配藥器中,混勻,加入噴霧器中,兌入原料總重量 8倍的水,均勻的噴灑在步驟(1)所得肥料上,即得改良劑。
[0042] 使用方法:為使本發明發揮最大的功效,將制備好的改良劑均勻的撒在土壤上面, 用翻土機將土壤翻勻,改良劑能將土壤內部的害蟲殺死,還能抑菌,最主要的是可以防治重 金屬污染,提高肥力,增加重金屬污染土壤的產量。
[0043] 實施例3用于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復合改良劑,主要由有機肥、微生物菌劑、 苯醚甲環唑、除蟲菊、蘇云金桿菌、菌毒清和植物乳桿菌制備而成,各原料的質量為,有機肥 270g,微生物菌劑26g、苯醚甲環唑0. 04g,除蟲菊0. 07g,蘇云金桿菌0. 05g,菌毒清0. 05g, 植物乳桿菌〇. 〇3g。
[0044] 上述用于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復合改良劑的制備工藝是: (1) 將有機肥置于無菌的塑料薄膜上,攤平,蓋上無菌的塑料薄膜紫外線殺菌3天,掀 去薄膜,置于陰涼地加入微生物菌劑混勻備用; (2) 將除蟲菊置于非鐵質的容器內,用溫度為12°C的溫開水浸泡25分鐘,用水量為原 料重量的2. 5倍,置于無煙的爐火上,密封小火煎煮30分鐘,靜置5小時,取上清液待用; (3) 將苯醚甲環唑、蘇云金桿菌、菌毒清和植物乳桿菌一同放入配藥器中,用木棍將其 攪拌均勻,再將步驟(2)所得上清液加入到配藥器中,混勻,加入噴霧器中,兌入原料總重量 3倍的水,均勻的噴灑在步驟(1)所得肥料上,即得改良劑。
[0045] 使用方法:為使本發明發揮最大的功效,將制備好的改良劑均勻的撒在土壤上面, 用翻土機將土壤翻勻,改良劑能將土壤內部的害蟲殺死,還能抑菌,最主要的是可以防治重 金屬污染,提高肥力,增加重金屬污染土壤的產量。
[0046] 實施例4用于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復合改良劑,要由有機肥、微生物菌劑、苯 醚甲環唑、除蟲菊、蘇云金桿菌、菌毒清和植物乳桿菌制備而成,各原料的質量為,有機肥 300g,微生物菌劑29g、苯醚甲環唑0. 06g,除蟲菊0. 09g,蘇云金桿菌0. 08g,菌毒清0. 07g, 植物乳桿菌〇. 〇5g。
[0047] 上述用于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復合改良劑的制備工藝是: (1) 將有機肥置于無菌的塑料薄膜上,攤平,蓋上無菌的塑料薄膜紫外線殺菌5天,掀 去薄膜,置于陰涼地加入微生物菌劑混勻備用; (2) 將除蟲菊置于非鐵質的容器內,用溫度為17°C的溫開水浸泡40分鐘,用水量為原 料重量的4倍,置于無煙的爐火上,密封小火煎煮45分鐘,靜置8小時,取上清液待用; (3) 將苯醚甲環唑、蘇云金桿菌、菌毒清和植物乳桿菌一同放入配藥器中,用木棍將其 攪拌均勻,再將步驟(2)所得上清液加入到配藥器中,混勻,加入噴霧器中,兌入原料總重量 6倍的水,均勻的噴灑在步驟(1)所得肥料上,即得改良劑。
[0048] 使用方法:為使本發明發揮最大的功效,將制備好的改良劑均勻的撒在土壤上面, 用翻土機將土壤翻勻,改良劑能將土壤內部的害蟲殺死,還能抑菌,最主要的是可以防治重 金屬污染,提高肥力,增加重金屬污染土壤的產量。
[0049] 實施例5用于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復合改良劑,主要由有機肥、微生物菌劑、 苯醚甲環唑、除蟲菊、蘇云金桿菌、菌毒清和植物乳桿菌制備而成,各原料的質量為,有機肥 295g,微生物菌劑27g、苯醚甲環唑0. 05g,除蟲菊0. 08g,蘇云金桿菌0. 07g,菌毒清0. 06g, 植物乳桿菌〇. 〇4g。
[0050] 上述用于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復合改良劑的制備工藝是: (1) 將有機肥置于無菌的塑料薄膜上,攤平,蓋上無菌的塑料薄膜紫外線殺菌4天,掀 去薄膜,置于陰涼地加入微生物菌劑混勻備用; (2) 將除蟲菊置于非鐵質的容器內,用溫度為15°C的溫開水浸泡35分鐘,用水量為原 料重量的3. 2倍,置于無煙的爐火上,密封小火煎煮38分鐘,靜置6. 5小時,取上清液待用; (3) 將苯醚甲環唑、蘇云金桿菌、菌毒清和植物乳桿菌一同放入配藥器中,用木棍將其 攪拌均勻,再將步驟(2 )所得上清液加入到配藥器中,混勻,加入噴霧器中,兌入原料總重量 5. 2倍的水,均勻的噴灑在步驟(1)所得肥料上,即得改良劑。
[0051] 試驗例1 :為了驗證實施例5所得復合改良劑對于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修復效果,進 行了試驗。供試土壤選自新泰市重金屬污染土壤。距離新泰市10公里,地處山地、丘陵、平 原相間分布地帶,地勢北高南低。該地位于經度117° 39. 465',緯度35° 56. 358',海拔 176米,土壤類型為褐土。施用本實施例的用于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復合改良劑,添加量 為50kg/畝,平衡土壤改良時間15天。使用方法:將制備好的改良劑均勻的撒在土壤上面, 用翻土機將土壤翻勻(深翻50-60cm),平整土地。
[0052] 污染土壤樣品采用梅花式布點法采集,分別采集15cm深度的耕層土壤和30cm深 度的下層土壤。每個樣點重復取樣3次,取其平均值,整個試驗區的重金屬含量為各個樣點 重金屬含量的平均值。取回的土壤,經登記編號后,都需要經過一個制備過程,其中包括風 干、磨細、過篩、混勻、裝瓶,以備各項測定之用。取回的土樣要及時放在樣品盤上,攤成薄薄 一層,置于干凈地方,自然風干,土樣風干后,剔除植物根系、碎屑等雜質,碾壓過2mm篩(不 要接觸金屬器具以免樣品受到污染,一般采用瑪瑙研缽和尼龍篩網),充分混勻后,裝入瓶 中備用。表1與表2分別為修復地15cm深度耕層土壤以及30cm深度下層土壤修復前后重 金屬含量。以GB15618-1995《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為評價標準。土壤環境質量標準一級標 準具體指標見表3。
[0053] 表1.修復地15cm深度耕層土壤修復前后重金屬含量(mg/kg)

【權利要求】
1. 用于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復合改良劑,其特征是,主要由有機肥、微生物菌劑、苯 醚甲環唑、除蟲菊、蘇云金桿菌、菌毒清和植物乳桿菌制備而成,各原料的質量份為,有機肥 260-310份,微生物菌劑25-31份、苯醚甲環唑0. 03-0. 07份,除蟲菊0. 05-0. 1份,蘇云金桿 菌0. 03-0. 09份,菌毒清0. 04-0. 08份,植物乳桿菌0. 02-0. 06份。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復合改良劑,其特征是,主要由 有機肥、微生物菌劑、苯醚甲環唑、除蟲菊、蘇云金桿菌、菌毒清和植物乳桿菌制備而成,各 原料的質量份為,有機肥270-300份,微生物菌劑26-29份、苯醚甲環唑0. 04-0. 06份,除蟲 菊0. 07-0. 09份,蘇云金桿菌0. 05-0. 08份,菌毒清0. 05-0. 07份,植物乳桿菌0. 03-0. 05 份。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復合改良劑,其特征是,主要由 有機肥、微生物菌劑、苯醚甲環唑、除蟲菊、蘇云金桿菌、菌毒清和植物乳桿菌制備而成,各 原料的質量份為,有機肥295份,微生物菌劑27份、苯醚甲環唑0. 05份,除蟲菊0. 08份,蘇 云金桿菌0. 07份,菌毒清0. 06份,植物乳桿菌0. 04份。
4. 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用于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復合改良劑的制備工藝,其 特征是,步驟如下: (1) 將有機肥置于無菌的塑料薄膜上,攤平,蓋上無菌的塑料薄膜紫外線殺菌,掀去薄 膜,置于陰涼地加入微生物菌劑混勻備用; (2) 將除蟲菊置于非鐵質的容器內,用溫度為10-20°C的溫開水(優選12-17°C的溫開 水;更加優選15°C的溫開水)浸泡,置于無煙的爐火上,密封小火煎煮,靜置,取上清液待 用; (3) 將苯醚甲環唑、蘇云金桿菌、菌毒清和植物乳桿菌一同放入配藥器中,用木棍將其 攪拌均勻,再將步驟(2)所得上清液加入到配藥器中,混勻,加入噴霧器中,兌水,均勻的噴 灑在步驟(1)所得肥料上,即得改良劑。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復合改良劑的制備工藝,其特征 是,步驟(1)中殺菌2-6天(優選殺菌3-5天;更加優選殺菌4天)。
6.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復合改良劑的制備工藝,其特征 是,步驟(2)中浸泡22-45分鐘(優選浸泡25-40分鐘;更加優選浸泡35分鐘)。
7.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復合改良劑的制備工藝,其特征 是,步驟(2)中用水量為原料重量的1. 2-5. 5倍(優選用水量為原料重量的2. 5-4倍;更加 優選用水量為原料重量的3. 2倍)。
8.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復合改良劑的制備工藝,其特征 是,步驟(2)中小火煎煮25-55分鐘(優選小火煎煮30-45分鐘;更加優選小火煎煮38分 鐘)。
9.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復合改良劑的制備工藝,其特征 是,步驟(2)中靜置4-10小時(優選靜置5-8小時;更加優選靜置6. 5小時)。
10.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復合改良劑的制備工藝,其特 征是,步驟(3)中兌入原料總重量2. 5-8倍的水(優選兌入原料總重量3-6倍的水;更加優 選兌入原料總重量5. 2倍的水)。
【文檔編號】C05G3/02GK104311334SQ201410557263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1日
【發明者】苗慶齡 申請人:苗慶齡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