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超強碳纖維肚頂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重量輕、強度高、方便操作的一種超強碳纖維肚頂,包括肚頂,所述肚頂由碳纖維面板、底部內襯板、單手快拆裝式單跑桿所組成;碳纖維面板表面呈X形立體凹凸形結構,側邊開有腰帶孔位。優點:一是本體輕;二是抗彎強度高;三是單跑桿拆卸方便,即是在與魚搏斗的過程中無須中途停下來進行配件的更換,而且可以單手直接進行拆卸、更換。
【專利說明】一種超強碳纖維肚頂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重量輕、強度高、方便操作的一種超強碳纖維肚頂,屬海釣用具制造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現有的同類產品在結構設計,肚頂采用鋁合金或是塑料結構。其不足之處:一是本體太重;二是抗彎強度不佳;三是單跑桿拆卸不便,尤其是在與魚搏斗的過程中必須中途停下來進行配件的更換,而不能直接進行拆卸。
實用新型內容
[0003]設計目的:避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設計一種重量輕、強度高、方便操作的一種超強碳纖維肚頂。
[0004]設計方案:為了實現上述設計目的。本實用新型在結構設計上,1、肚頂由碳纖維面板且碳纖維面板表面呈X形立體凹凸形結構的設計,是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之一。這樣做的目的在于:由于海釣本身算是高運動量的一項活動,采用碳纖維面板制作肚頂,不僅能夠大大地減輕海釣者身上裝備重量的重量,而且碳纖維面板表面呈X形立體凹凸形結構可有效地以增加肚頂的抗彎強度。2、肚頂側邊腰帶孔位的設計,是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之二。這樣做的目的在于:以便于腰帶的裝配,實現了快速裝配的目的。3、底部內襯板的側方單跑桿放置孔(槽)的設置,是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之三。這樣做的目的在于:便于在單跑桿不用的情況下放置其中,不僅方便隨時取用,同時也可防止丟失。4、單手快拆裝式單跑桿結構的設計,是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之四。這樣做的目的在于:單跑桿結構由旋轉手柄、單跑桿主體、彈簧組成,彈簧套在單跑桿主體上,旋轉手柄與單跑桿主體一端旋轉配合,只需通過按壓單跑桿主體的彈簧端釋放出旋轉手柄一端空話旋轉空間的同時,也將旋轉手柄自頂杯側沿孔內頂出,從而實現旋轉手柄的90度旋轉動作,進一步達到自動限位防止單跑桿使用時容易脫落的問題,并且在任何情況下均只需單手即可完成拆卸與安裝的動作。
[0005]技術方案:一種超強碳纖維肚頂,包括肚頂,所述肚頂由碳纖維面板、底部內襯板、單手快拆裝式單跑桿所組成;碳纖維面板表面呈X形立體凹凸形結構,側邊開有腰帶孔位。
[0006]本實用新型與【背景技術】相比,一是本體輕;二是抗彎強度高;三是單跑桿拆卸方便,即是在與魚搏斗的過程中無須中途停下來進行配件的更換,而且可以單手直接進行拆卸、更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超強碳纖維肚頂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08]圖2是單手快拆裝式單跑桿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09]圖3是圖2中手柄轉動后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0010]實施例1:參照附圖1-3。一種超強碳纖維肚頂,包括肚頂,所述肚頂由碳纖維面板
1、底部內襯板2、單手快拆裝式單跑桿3所組成;碳纖維面板I表面呈X形立體凹凸形結構,側邊開有腰帶孔位4。底部內襯板采用EVA發泡或硬質海棉。底部內襯板的側方設有一個單跑桿放置孔或槽5。單手快拆裝式單跑桿3由旋轉手柄301、單跑桿主體302、彈簧303組成,彈簧303套在單跑桿主體302上,旋轉手柄301與單跑桿主體303 —端旋轉配合。
[0011]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實施例雖然對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思路作了比較詳細的文字描述,但是這些文字描述,只是對本實用新型設計思路的簡單文字描述,而不是對本實用新型設計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實用新型設計思路的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超強碳纖維肚頂,包括肚頂,其特征是所述肚頂由碳纖維面板(I)、底部內襯板(2)、單手快拆裝式單跑桿(3)所組成;碳纖維面板(I)表面呈X形立體凹凸形結構,側邊開有腰帶孔位(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強碳纖維肚頂,其特征是:底部內襯板采用EVA發泡或硬質海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強碳纖維肚頂,其特征是:底部內襯板的側方設有一個單跑桿放置孔或槽(5 )。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超強碳纖維肚頂,其特征是:單手快拆裝式單跑桿(3)由旋轉手柄(301)、單跑桿主體(302)、彈簧(303)組成,彈簧(303)套在單跑桿主體(302)上,旋轉手柄(301)與單跑桿主體(303) —端旋轉配合。
【文檔編號】A01K97/00GK203814427SQ201420077771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24日
【發明者】高健華 申請人:高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