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牦牛屠宰保定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牦牛屠宰保定裝置,由一個固定于地面上的門型構件、設置于門形構件的支撐橫杠上的動滑輪組、固定于地面的一個定滑輪和固定于地面上的位于門形構件外一個固定樁、以及繩索構成,其中門形構件上的兩個垂直柱距地面約30cm處各設置有一個環卡,門形構件的支撐橫杠上的動滑輪組設置位置距一個垂直柱的距離約為支撐橫杠長度的三分之一,定滑輪設置位置大致在動滑輪組的垂直投影位置。本實用新型的裝置取材方便,分離結構簡單,實用性強,有效減少了牦牛屠宰前保定需要的輔助人員,同時可以避免牦牛抓捕保定過程中對人員的傷害危險,且省時省力,易于推廣使用。
【專利說明】一種牦牛屠宰保定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在進行屠宰加工作業中對牛,特別是對牦牛進行固定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牦牛是以我國青藏高原為起源地的特色經濟動物和世界屋脊的景觀牛種,是我國的寶貴畜種資源。我國青藏高原數十億畝的高寒草場牧草資源只能依靠牦牛、藏羊來轉化為畜產品。該地區數百萬少數民族牧民的生產、生活、文化、宗教等與牦牛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牦牛在其分布地區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態、經濟學地位。牦牛生活在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地區,是集肉、乳、毛絨為一體的特色經濟動物,可為人類提供著數量可觀、用途廣泛的畜產品。然而,牦牛是訓育程度較低的牛種,機敏而強悍,性情粗暴,好打斗,體質結實,在廣大的高寒牧區,現代化的屠宰設備缺少的情況下,對牦牛屠宰時保定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情,實施非常困難和麻煩。在廣大的牧區,目前對牦牛的屠宰保定一般采取利用強悍的勞力用套繩先將其套住,然后有多個勞動力共同參與將其放倒捆綁固定,再將其屠宰,這種方法費時費力,而且極具危險性。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克服現有技術不足的牦牛屠宰保定簡易裝置,特別是一種可適合于牧區缺少現代化屠宰設備的屠宰點使用的,屠宰牦牛的保定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的牦牛屠宰保定裝置是由一個固定于地面上的門型構件、設置于門形構件的支撐橫杠上的動滑輪組、固定于地面的一個定滑輪和固定于地面上的位于門形構件外一個固定樁、以及繩索構成,其中門形構件上的兩個垂直柱距地面約30cm處各設置有一個環卡,門形構件的支撐橫杠上的動滑輪組設置位置距一個垂直柱的距離約為支撐橫杠長度的三分之一,定滑輪設置位置大致在動滑輪組的垂直投影位置。
[0005]本實用新型的牦牛屠宰保定裝置,其固定于地面上的位于門形構件外的固定樁位于距其最近的門形構件的垂直柱距離約為1.5米。
[0006]本實用新型最佳的牛屠宰保定裝置結構是將門形構件中垂直柱與支撐橫杠均制成為可分離的獨立器件,支撐橫杠與垂直柱間通過分別設置于兩垂直柱上端的可阻止支撐橫杠橫向移動的兩個卡箍結合。
[0007]以上內容中所涉及的環卡位置或固定柱與距其最近的門形構件的垂直柱間的距離均是一個大概的值,因為在這一大概值左右均可以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并使整個的屠宰作業有可方便作業的位置空間。
[0008]本實用新型的裝置取材方便,分離結構簡單,實用性強,有效減少了牦牛屠宰前保定需要的輔助人員,同時可以避免牦牛抓捕保定過程中對人員的傷害危險,且省時省力,易于推廣使用。特別是當本實用新型采用可2的獨立構件時,還可在非屠宰作業時使場地用作其它的用途。[0009]【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為保定裝置中的門形構件中固定于地上的左側垂直柱,2為保定裝置中的門形構件中固定于地上的右側垂直柱,3為的門形構件中支撐橫杠,4為可阻止支撐橫杠橫向移動的卡箍,5為動滑輪組,6為設置于垂直柱I上的環卡,7為設置于垂直柱2上的環卡,8為門形構件外的固定樁,9為定滑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11]本實用新型以下結合實施例和附圖解說。
[0012]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的屠宰保定簡易裝置是由:下端埋入土壤中實現固定的左側垂直柱I和右側垂直柱2,用卡箍4固定于左、右垂直柱上端的支撐橫杠3,以及一個固定樁、動滑輪組、以及繩索等構成,其中左側垂直柱I和右側垂直柱2和支撐橫杠3構成一個門形構件。其中:在支撐橫杠3上距左側垂直柱近三分之一處固定有一個由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的支滑輪組5,動滑輪組5的地面投影位置固定有一個定滑輪9,左垂直柱I和右垂直柱2離地30cm處分別設置環卡6和7。在距右垂直柱外約1.5米的地面上固定設置有固定樁8。
[0013]本實用新型中的垂直柱與支撐橫杠均采用剛性材料制成,例如采用鐵管或鋼管制備,而環卡6和7可分別用焊接的方式固定于垂直柱I或2上。
[0014]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式如下:
[0015]1、將垂直柱I和保定垂直柱2下端固定于地面上。
[0016]2、將支撐橫杠3兩端分別用可阻止支撐橫杠橫向移動的兩個卡箍4固定于保定垂直柱I和保定垂直柱2上端。
[0017]3、動滑輪組5上的定滑輪吊掛于靠近左保定垂直柱I的支撐橫杠3上。
[0018]4、將待屠宰的牦牛牽引至保定垂直柱I和保定垂直柱2之間。
[0019]5、在牦牛站立狀態下,用一根繩索栓系牛頭后,繩索通過環卡7栓系于固定樁8上。
[0020]6、用另一根繩索栓系牛前腿和后腿,繩索通過定滑輪9并系于動滑輪組5中的動滑輪上。
[0021]7、將另一根繩索的一端固定于動滑輪組5中的定滑輪的吊鉤上,第三根繩索的另一端繞經動滑輪組5的動滑輪和定滑輪后(9)栓系環卡6上。
[0022]8、拉動第三根繩索,通過滑輪的作用使牦牛臥倒,即可進行屠宰作業。
[0023]由上述內容所知本實用新型裝置制作簡單,易于廣使用,而且對裝置中的各構件間的位置尺寸并沒特別的要求。
【權利要求】
1.一種牦牛屠宰保定裝置,其特征在于由一個固定于地面上的門型構件、設置于門形構件的支撐橫杠上的動滑輪組、固定于地面的一個定滑輪和固定于地面上的位于門形構件外一個固定樁、以及繩索構成,其中門形構件上的兩個垂直柱距地面約30cm處各設置有一個環卡,門形構件的支撐橫杠上的動滑輪組設置位置距一個垂直柱的距離約為支撐橫杠長度的三分之一,定滑輪設置位置大致在動滑輪組的垂直投影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牛屠宰保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固定于地面上的位于門形構件外一個固定樁位于距其最近的門形構件的垂直柱距離約為1.5米。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牛屠宰保定裝置,其特征在于門形構件中垂直柱與支撐橫杠均為可分離獨立器件,支撐橫杠與垂直柱間通過分別設置于兩垂直柱上端的可阻止支撐橫杠橫向移動的兩個卡箍結合。
【文檔編號】A61D3/00GK203710185SQ201420083121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26日
【發明者】梁春年, 丁學智, 閻萍, 郭憲, 褚敏, 王宏博, 包鵬甲 申請人: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