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馬鈴薯聯合收獲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馬鈴薯聯合收獲機,包括:液壓裝置,分離輸送裝置,挖掘鏟,駕駛座椅,集薯箱,導流板,導薯板,卸料口,支撐輪,分禾器,薯土分離鉸接架,機架等。機架前端與手扶拖拉機單點掛接,機架上部安裝駕駛座椅、帶有操縱手柄的液壓分配器;薯土分離鉸接架前端裝有挖掘鏟,末端與機架鉸接,通過液壓油缸實現挖掘鏟入土角度和深度可調;薯土分離圓盤由薯土分離液壓馬達驅動,輸送鏈耙沿集薯箱前端四周環繞布置,由輸送液壓馬達驅動;集薯箱內部設有導流板,防止馬鈴薯下落摔傷,尾部開有卸料口,便于裝袋運走。本實用新型操作簡單,挖掘角度和深度可調,薯土分離較徹底,薯皮破損率低,馬鈴薯裝袋收集方便,可實現馬鈴薯的挖掘、撿拾、分離、裝箱等聯合作業。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馬鈴薯聯合收獲機【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馬鈴薯聯合收獲機。
【背景技術】
[0002]馬鈴薯是繼小麥、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糧食作物,具有高產穩產、生育期短、適應性強、營養豐富、糧菜兼用和用途廣泛等特點。我國是世界上馬鈴薯種植面積最大的國家,隨著馬鈴薯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產量的逐年增長、農村勞動力結構的轉變以及勞動力成本日益增加,提高馬鈴薯機械化收獲水平對于馬鈴薯生產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目前,我國馬鈴薯收獲還是以機械挖掘、人工撿拾為主,人工撿拾的薯雖清潔度高、損傷率低,但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作業成本高。另外,進口的大型馬鈴薯聯合收獲機雖機械生產效率高,但機器體積龐大、結構復雜、價格昂貴,不適合我國小規模種植和自然地理等條件。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減輕勞動強度,降低生產成本,設計了一種與手扶拖拉機配套使用的集挖掘、撿拾、分離、裝箱等工序為一體的新型馬鈴薯聯合收獲機。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與手扶拖拉機配套使用的馬鈴薯聯合收獲機,該機能一次完成馬玲薯挖掘、撿拾、分離、裝箱等作業。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機與手扶拖拉機配套,單點牽引作業,主要包括:液壓泵(I),操縱手柄(2),液壓分配器(3),駕駛座椅(4),輸送液壓馬達(5),輸送鏈耙(6 ),導流板(7),集薯箱(8),卸料口(9),機架(10),支撐輪(11),薯土分離圓盤(12),薯土分離液壓馬達(13),薯土分離鉸接架(14),挖掘鏟(15),液壓油缸(16),導薯板(17),分禾器(18)等組成。
[0005]本實用新型通過操作液壓分配器(3)上的操縱手柄(2)來控制液壓油缸(16)的伸縮量,使薯土分離鉸接架(14)圍繞鉸接點旋轉,實現對挖掘鏟(15)入土角度和深度的調節,挖掘鏟(15)隨手扶拖拉機向前行進,將薯土混合物掘起,完成馬鈴薯挖掘工作;薯土混合物沿挖掘鏟(15)上表面滑至薯土分離圓盤(12)上,薯土分離液壓馬達(13)帶動薯土分離圓盤(12)旋轉,土壤從薯土分離圓盤(12)桿條縫隙中落回地表,實現薯土分離;馬鈴薯在薯土分離圓盤(12)的離心力作用下靠近薯土分離圓盤(12)的外側排列,并隨薯土分離圓盤(12)旋轉向后輸送,經導薯板(17)作用脫離薯土分離圓盤(12),落到輸送鏈耙(6)上,輸送鏈耙(6)在輸送液壓馬達(5)帶動下繞集薯箱(8)前端四周運動,馬鈴薯隨輸送鏈耙(6)被輸送到集薯箱⑶上方,再落到集薯箱⑶內部的導流板(7)上,沿導流板(7)滾落至集薯箱(8)內,完成馬鈴薯的輸送和收集;集薯箱(8)尾部開有卸料口(9),待集薯箱
(8)中馬鈴薯收集到一定程度時,打開卸料口(9),實現卸料。
[0006]本實用新型由于在薯土分離鉸接架(14)上設置了液壓油缸(16),可以根據馬鈴薯種植深度,通過操作操縱手柄(2)來控制挖掘鏟(15)入土角度和深度,保證不丟果實。鏟出的馬鈴薯和土壤混合物沿挖掘鏟(15)輸送到薯土分離圓盤(12)上,土壤經薯土分離圓盤(12)落回地面,馬鈴薯則在導薯板(17)引導作用落到輸送鏈耙(6)上,再經輸送鏈耙
[6]運送到集薯箱(8)上方,之后下落到導流板(7)上,并沿導流板(7)收集到集薯箱(8)中,從而有效降低傷薯率。集薯箱(8)中馬鈴薯收集到一定程度,打開卸料口(9),直接裝袋運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主視圖。
[0008]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0]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新型馬鈴薯聯合收獲機,包括:液壓泵(I),操縱手柄(2),液壓分配器(3),駕駛座椅(4),輸送液壓馬達(5),輸送鏈耙(6),導流板
(7),集薯箱(8),卸料口(9),機架(10),支撐輪(11),薯土分離圓盤(12),薯土分離液壓馬達(13),薯土分離鉸接架(14),挖掘鏟(15),液壓油缸(16),導薯板(17),分禾器(18)等組成。所述機架(10)前端與手扶拖拉機單點掛接,機架(10)前端安裝有駕駛座椅(4),駕駛座椅(4)后端安裝有集薯箱(8),并在駕駛座椅(4)下面鉸接有薯土分離鉸接架(14)。
[0011]所述液壓泵(I) 安裝在手扶拖拉機上,經油管與液壓分配器(3)連接;所述液壓分配器(3)安裝于駕駛座椅(4)右側,液壓分配器(3)上設有操縱手柄(2)。
[0012]所述集薯箱(8)內部設有導流板(7),末端下方設有卸料口(9),前端沿集薯箱(8)四周環繞有輸送鏈耙(6)。
[0013]所述薯土分離鉸接架(14)前端裝有挖掘鏟(15),中部裝有薯土分離圓盤(12),末端與機架(10)鉸接;所述挖掘鏟(15)末端靠近薯土分離圓盤(12) —側上方,使馬鈴薯能夠落到薯土分離圓盤(12)上。
[0014]所述液壓油缸(16) —端鉸接于薯土分離鉸接架(14)上,另一端鉸接于手扶拖拉機機架上,并由所述液壓油缸(16)控制薯土分離鉸接架(14),實現挖掘鏟(15)角度和深度可調。
[0015]整個機器在手扶拖拉機帶動下借助支撐輪(11)向前行進,液壓泵(I)在拖拉機發動機帶動下,經油管為液壓分配器(3)供油,壓力油經油管作用在輸送液壓馬達(5)、薯土分離液壓馬達(13)和液壓油缸(16)上。工作時,根據馬鈴薯種植深度操作所述操縱手柄
(2),控制液壓油缸(16)伸縮量,使薯土分離鉸接架(14)圍繞鉸接點轉動,從而調節挖掘鏟
(15)的入土角度和深度;分禾器(18)劃清挖掘范圍以內和以外的邊界,挖掘鏟(15)將薯土混合物掘起,薯土混合物沿挖掘鏟(15)上表面輸送到薯土分離圓盤(12)上;根據拖拉機的前進速度和挖掘鏟(15)挖出的薯土混合物量操作操縱手柄(2),調節薯土分離液壓馬達
(13)的轉速,保證分離獲得的馬鈴薯既不會在薯土分離圓盤(12)上雍堵,又不會因薯土分離圓盤(12)轉速過高而使馬鈴薯受到損壞。掘起的土壤經薯土分離圓盤(12)的桿條間隙落回地面,馬鈴薯則隨薯土分離圓盤(12)輸送到導薯板(17)處,在導薯板(17)的作用下落到輸送鏈耙(6)上,再在輸送液壓馬達(5)帶動下升運到集薯箱(8)頂部,馬鈴薯脫離輸送鏈耙(6),下落到導流板(7)上,并沿導流板(7)滾落到集薯箱⑶中,從而有效減少馬鈴薯的損傷。集薯箱(8)中馬鈴薯收集到一定程度,打開所述卸料口(9),直接裝袋運走。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馬鈴薯聯合收獲機,包括:液壓泵(I),操縱手柄(2),液壓分配器(3),駕駛座椅⑷,輸送液壓馬達(5),輸送鏈耙(6),導流板(7),集薯箱⑶,卸料口(9),機架(10),支撐輪(11),薯土分離圓盤(12),薯土分離液壓馬達(13),薯土分離鉸接架(14),挖掘鏟(15),液壓油缸(16),導薯板(17),分禾器(18)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10)前端與手扶拖拉機單點掛接,機架(10)前端安裝有駕駛座椅(4),駕駛座椅(4)后端安裝有集薯箱(8),并在駕駛座椅(4)下面鉸接有薯土分離鉸接架(1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馬鈴薯聯合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泵(I)安裝在手扶拖拉機上,經油管與液壓分配器(3)連接,在拖拉機發動機帶動下,為輸送液壓馬達(5)、薯土分離液壓馬達(13)、液壓油缸(16)供油,所述液壓分配器(3)安裝于駕駛座椅(4)右側,液壓分配器(3)上設有操縱手柄(2),通過操縱手柄(2)控制輸送液壓馬達(5)、薯土分離液壓馬達(13)、液壓油缸(16)進行工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馬鈴薯聯合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薯箱(8)內部設有導流板(7),使馬鈴薯滾落至集薯箱(8)內,防止馬鈴薯摔傷;集薯箱(8)末端下方設有卸料口(9),便于馬鈴薯裝袋收集;集薯箱(8)前端沿集薯箱(8)四周環繞有輸送鏈耙(6)。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馬鈴薯聯合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薯土分離鉸接架(14)前端裝有挖掘鏟(15),中部裝有薯土分離圓盤(12),末端與機架(10)鉸接,所述挖掘鏟(15)末端靠近薯土分離圓盤(12) —側上方,使馬鈴薯能夠落到薯土分離圓盤(12)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馬鈴薯聯合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液壓馬達(5)控制所述輸送鏈耙(6)運動;所述薯土分離液壓馬達(13)控制薯土分離圓盤(12)轉動;所述液壓油缸(16) —端鉸接于薯土分離鉸接架(14)上,另一端鉸接于手扶拖拉機機架上,并由所述液壓油缸(16)控制薯土分離鉸接架(14),實現挖掘鏟(15)角度和深度可調。
【文檔編號】A01D33/08GK203801270SQ201420123158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15日
【發明者】閆小麗, 時永, 朱瑞祥, 張軍昌, 劉源, 李江 申請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