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貽貝與大型海藻套養筏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91164閱讀:685來源:國知局
一種貽貝與大型海藻套養筏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貽貝與大型海藻套養筏架,在由若干條縱橫垂直交叉的主繩編織成的方形柵格框架的每個交叉點上分別配置一個浮子,每個浮子對應配置一根吊繩,吊繩上端系緊在浮子上,中段在交叉點上打活結,下端吊置養殖貽貝,在柵格框架的四個頂角下方分別通過錨繩固定錨,在柵格框架的每個柵格內對應配置一片苗網,苗網的四角系緊在柵格四角的吊繩上,苗網上種植海藻,苗網四角上固定沉子,柵格框架懸浮于養殖水域上層水體中,苗網懸浮于浮子與貽貝之間,錨位于貽貝下方。本實用新型套養筏架可以在一個筏架上同時實現貽貝和大型海藻的養殖,大大增加了養殖海區空間利用效率,節省了材料的花費,海上安放操作相對簡便易行,大大降低了勞動成本。
【專利說明】一種貽貝與大型海藻套養筏架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海洋水產養殖,尤其涉及貽貝與大型海藻的混合生態養殖。

【背景技術】
[0002] 大型海藻和貽貝是重要自然資源和經濟海產,大型海藻如江蘺、紫菜、海帶、裙帶 菜等,可食用、作為飼料、工業原料和有機肥料,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貽貝味道鮮美、營養 豐富、即可食用又可藥用,是貝類中產量超百萬噸的重要養殖種類。大型海藻生產力很高, 在生長過程中可大量吸收N、P營養物質,還可以吸收固定海水中的C0 2緩解海水酸化對海 洋生物的影響,是海洋環境中重要的生物過濾器和調節器,貽貝與海藻套養可以相互促進 生長,實現增產增收,可以改善環境,防止海區老化和養殖海區富營養化,既提高生態效益 又提高了經濟效益。因此,許多地區都在大力發展貝藻套養模式。
[0003] 當前貝藻養套養普遍采用的是貽貝養殖筏和海藻養殖筏相間放置的框架結構,這 種結構空間浪費較大,海上安放和收獲工作量大,材料成本也高,缺乏普遍適用性。 實用新型內容
[0004]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貽貝與大型海藻套養筏架,該筏架 能夠在一個筏架混合養殖貽貝和大型海藻,結構緊湊,同等養殖產量的前提下空間占用率 較小,海上安放和收獲也較為輕松,材料成本相對降低。
[0005]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6] -種貽貝與大型海藻套養筏架,其特征在于:
[0007] 在由若干條縱橫垂直交叉的主繩編織成的方形柵格框架的每個交叉點上分別配 置一個浮子,
[0008] 每個浮子對應配置一根吊繩,吊繩上端系緊在浮子上,中段在交叉點上打活結,下 端吊置養殖貽貝,
[0009] 在柵格框架的四個頂角下方分別通過錨繩固定錨,
[0010] 在柵格框架的每個柵格內對應配置一片苗網,苗網的四角系緊在柵格四角的吊繩 上,苗網上種植海藻,苗網四角上固定沉子,
[0011] 柵格框架懸浮于養殖水域上層水體中,苗網懸浮于浮子與貽貝之間,錨位于貽貝 下方。
[0012] 套養筏架包括浮子、主繩、吊繩、苗網、錨和沉子,由至少3條縱向和3條橫向主繩 相互連接成漂浮于水面附近的柵格框架結構,柵格框架由錨固定,苗網固定在柵格框架上、 懸浮于水中,海藻平養在苗網上,浮子均勻固定在主繩上,每個浮子下通過吊繩吊養貽貝。
[0013] 吊繩通過人工打活結靈活固定在柵格框架的交叉點上,可以根據藻種調整苗網的 懸浮深度。
[0014] 進一步的,所述柵格框架由5根橫向主繩和3根縱向主繩編織而成,每個柵格的 長X寬為2. 5mX 2. 5m?5mX 5m,在確保苗網能夠支撐苗種重量的前提下,具體尺寸可根據 養殖藻類的不同進行調整。
[0015] 再進一步,為更好的保證筏架在水體中的平衡性,位于中間的一根縱向主繩與最 外側的兩根橫向主繩的交叉點上分別通過錨繩固定錨。
[0016] 再進一步,每個錨分別通過一根錨繩固定在柵格框架下。四個頂角和上述其它兩 個交叉點上,共6個點,每個點配置兩個錨,可以更好的保證筏架在運動的水體中的平穩懸 浮。
[0017] 再進一步,吊繩的長度為10?15m,這是因為貽貝一般適宜的水深為5?10m左 右,可根據具體養殖種類調整吊繩長度。
[0018]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套養筏架可以在一個筏架上同時實現貽貝和大型海 藻的養殖,大大增加了養殖海區空間利用效率;復合式養殖筏架大大節省了材料的花費,海 上安放操作相對簡便易行,大大降低了勞動成本;貽貝養殖吊繩可輔助沉子固定苗網,減少 了風浪對苗網的影響,使養殖藻體處于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從而使海藻的養殖效率和成 功率大大提高,而苗網可有效緩解養殖海區富營養化以及海區退化對貽貝產量的影響;該 貝藻套養模式中的吊繩和苗網可以根據不同養殖品種和海域環境調整深度,減少了對養殖 品種的限制,使筏架的使用范圍大大增加,普遍適用性增強,鑒于生態環境與海產經濟雙贏 模式推廣前景較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 圖1為套養後架的一種優選結構不意圖
[0021] 圖1中:1為浮子,2為主繩,3為苗網,4為吊繩,5為錨。

【具體實施方式】
[0022]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3] 如圖1所示的套養後架,包括浮子1、主繩2、苗網3、吊繩4、錨5和沉子,3條縱向 主繩2和5條橫向主繩2互連接構成懸浮于水體中的方形柵格框架結構,浮子1均勻固定 在主繩2的交叉點處并漂浮于水面上,柵格框架的四個頂點以及位于中間的一根縱向主繩 2與最外側的兩根橫向主繩2的交叉點上均由兩只錨5固定,每個苗網3由4根吊繩4固定 均勻懸浮于水中,每根吊繩4均與浮子1連接在一條線上,苗網3懸浮于浮子1與貽貝吊繩 之間,將海藻固定于苗網上后將苗網沉于水下,貽貝吊繩4通過人工打活結靈活固定在主 繩2的浮子1下,可以根據養殖貽貝種類合理搭配經濟藻類的養殖,通過人工調節苗網3的 放置深度和貽貝吊繩的長度以滿足不混養種類的要求。
【權利要求】
1. 一種貽貝與大型海藻套養筏架,其特征在于: 在由若干條縱橫垂直交叉的主繩(2)編織成的方形柵格框架的每個交叉點上分別配 置一個浮子(1), 每個浮子⑴對應配置一根吊繩(4),吊繩⑷上端系緊在浮子⑴上,中段在交叉點 上打活結,下端吊置養殖貽貝, 在柵格框架的四個頂角下方分別通過錨繩固定錨(5), 在柵格框架的每個柵格內對應配置一片苗網(3),苗網(3)的四角系緊在柵格四角的 吊繩(4)上,苗網(3)上種植海藻,苗網(3)四角上固定沉子, 柵格框架漂浮于養殖水域上層水體中,苗網(3)懸浮于浮子(1)與貽貝之間,錨(5)位 于貽貝下方。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貽貝與大型海藻套養筏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柵格框架由 5根橫向主繩⑵和3根縱向主繩⑵編織而成,每個柵格的長X寬為2. 5mX2. 5m? 5mX 5m〇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貽貝與大型海藻套養筏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中間的一 根縱向主繩(2)與最外側的兩根橫向主繩(2)的交叉點上分別通過錨繩固定錨(5)。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貽貝與大型海藻套養筏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錨(5)成對配 置,每個錨(5)分別通過一根錨繩固定在柵格框架下。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貽貝與大型海藻套養筏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繩(4)的長 度為10m?15m。
【文檔編號】A01G33/00GK203884443SQ201420305328
【公開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9日
【發明者】劉媛媛, 何培民, 張建偉, 吳海龍, 張正陽, 楊亞云, 韋章良, 韓紅賓, 孫溢華, 黃艷 申請人:上海海洋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