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背負式電動噴霧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具體公開一種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包括噴霧器架、藥桶及出水管,噴霧器架包括兩控制桿、兩伸縮噴管及兩撐桿,出水管與伸縮噴管相通,控制桿上設有滑槽,在滑槽內靠近后端設有限位件;伸縮噴管包括大噴管、小噴管及設在大噴管端部上的噴管分支,噴嘴設在伸縮噴管的遠離控制桿外側壁上,大噴管的遠離藥桶端部螺接有固定套,小噴管端部環設有密封墊圈;撐桿包括可在滑槽內滑動的撐桿操作部及撐桿活動部,撐桿活動部一端與大噴管固接,另一端與撐桿操作部鉸接,撐桿活動部能在控制桿和伸縮噴管所在共同面上前后擺動,撐桿操作部前端設有活動緊固件。本實用新型噴施效率高,噴施范圍廣,且可根據作業面積實時調整,同時能防止藥水噴到人。
【專利說明】一種背負式電動噴霧器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植保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背負式電動噴霧器。
【背景技術】
[0002] 目前,市場上用于農田人工噴藥的工具主要有背負式機動噴霧器、背負式手動噴 霧器和背負式電動噴霧器等。背負式機動噴霧器由于存在價格偏高、自身較重、養護不易等 問題,普通農民較少選擇它。對于農村常用的背負式手動噴霧器和背負式電動噴霧器來說, 也存在以下缺陷:單手噴施作業,噴桿長度受限,噴施范圍狹小,噴施效率不高,噴頭離人較 近,容易被動吸藥。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噴管長度較長, 噴施效率高,噴施范圍廣,且噴施范圍可根據作業面積實時調整,同時能夠防止藥水噴濺到 噴霧人員的身上。
[0004]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 -種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包括噴霧器架、藥桶,所述藥桶內設有抽吸器和開關,所 述藥桶還外接有出水管;
[0006] 所述噴霧器架包括兩個分別設置在所述藥桶左右側面上的控制桿、兩個分別與所 述控制桿活動連接的伸縮噴管以及兩個分別聯接所述伸縮噴管和所述控制桿的撐桿,所述 出水管與所述伸縮噴管相連通,所述藥桶設置在所述兩個控制桿的后端之間;
[0007] 所述控制桿在遠離所述藥桶的側面上設置有向所述控制桿內部方向凹陷的滑槽, 所述滑槽自所述控制桿后端延伸至所述控制桿前端,在所述滑槽內靠近后端的位置處設置 有限位件;
[0008] 所述伸縮噴管包括大噴管、小噴管以及噴管分支,所述大噴管的一端活動連接所 述控制桿的后端,所述大噴管可繞所述大噴管與所述控制桿的連接處前后擺動,所述小噴 管靠近所述藥桶的一端位于所述大噴管內并可在所述大噴管內滑動,所述小噴管遠離所述 藥桶的一端伸出所述大噴管外,所述噴管分支設置在所述大噴管遠離所述藥桶的端部處且 向后側方延伸,在所述大噴管、所述小噴管伸出所述大噴管的部分和所述噴管分支上分別 設置有多個噴嘴,且所述噴嘴均設置在所述伸縮噴管的遠離所述控制桿的外側壁上;
[0009] 還包括固定套和密封墊圈,所述固定套套設于所述小噴管伸出所述大噴管外的部 分外并與所述大噴管的遠離所述藥桶的端部外壁上設有的螺紋連接,所述密封墊圈環繞設 置在所述小噴管位于所述大噴管內的部分的端部并封堵住所述所述大噴管和所述小噴管 之間的通道;
[0010] 所述撐桿包括可在所述滑槽內滑動的撐桿操作部以及撐桿活動部,所述撐桿操作 部前端設置有活動緊固件,所述撐桿活動部的一端與所述大噴管固定連接,所述撐桿活動 部的另一端與所述撐桿操作部后端鉸接在一起,所述撐桿活動部可繞所述撐桿操作部與所 述撐桿活動部的連接處前后擺動,同時帶動與所述撐桿活動部固定連接的所述伸縮噴管發 生前后擺動,使得所述伸縮噴管與所述控制桿之間的夾角發生變化。
[0011]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由于噴嘴設置在伸縮噴管的遠離控制桿的外側壁上,噴嘴 噴出的藥水向后噴出,噴霧人員的手沒有接觸伸縮噴管,不會噴濺到噴霧人員,不會影響到 噴霧人員的身體健康。另外由于在靠近滑槽后端處設置有限位件,使得伸縮噴管不會過于 向后擺動,也不致于使得左右側的噴嘴噴射出的藥水存在交叉,如此結構設計克服出現噴 霧不均勻的問題。
[0012] 米用上述技術方案后,由于噴嘴設置在伸縮噴管的大噴管、小噴管及噴管分支上, 小噴管完全伸出大噴管時具有最大的噴射范圍,再調整下噴霧人員的行走速度,以最快速 度達到最佳噴霧效果。而且,伸縮噴管設置在人左右兩側,由人背負行走,噴施方便,克服機 動噴霧器由于受到農作物行距無法進入田間作業的問題。
[0013]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由于伸縮噴管與控制桿之間通過撐桿聯接,伸縮噴管可在 二者共同平面內做前后擺動動作,且在噴霧過程中噴霧人員的手不用像普通的噴霧器那樣 要抬起手再左右搖動,只需將手自然下伸至控制桿上并前后操控撐桿的撐桿操作部,省力 方便。而且噴霧人員可根據作業面積的大小,通過操控撐桿操作部在滑槽前后方向上滑動, 從而對伸縮噴管施加一個徑向上的作用力,使之在控制桿和伸縮噴管所在的共同平面內前 后擺動,變化二者之間的夾角,同時改變伸縮噴管在人左右側的輻射半徑。
[0014]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由于噴霧器架包括兩個分別設置在藥桶左右兩側面的控制 桿以及兩個伸縮噴管,在同一側的控制桿和伸縮噴管通過各自的撐桿相互獨立,互不影響, 可自由操控左側或右側的撐桿使得左側或右側的伸縮噴管與控制桿夾角發生變化,進而改 變各個伸縮噴管的輻射半徑。
[0015]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由于在小噴管靠近藥桶的端部上環繞設置有密封墊圈,能 夠實現封堵住小噴管套設在大噴管內后二者之間的通道,當小噴管縮進大噴管內后,由于 通道被封堵則噴管分支端部上的噴嘴不會噴出藥水,但小噴管上的噴嘴仍然能夠正常噴 射。另外由于在大噴管和小噴管之間還設有固定套,可選擇性控制小噴管套設于大噴管內 的長度。
[0016] 進一步地,當所述撐桿操作部在所述滑槽內向后滑至所述限位件時,所述控制桿 與所述伸縮噴管相互垂直,一方面能夠保證噴霧器噴出的藥水不會向人方向噴,不會噴濺 到人身上,而是向外噴射,另一方面是限定了伸縮桿的擺動范圍直至與所述控制桿相垂直, 而不會過于向后轉而影響身體平衡性,保證噴霧過程的穩定均勻。
[0017]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桿在與所述伸縮噴管的連接處設有向上凸起的定位桿,所述 伸縮噴管在靠近所述藥桶的一端設有加強桿,所述加強桿與所述定位桿可拆卸連接在一 起,賦予伸縮噴管一定強度的支撐力,增強對伸縮噴管的控制作用,方便有效噴霧。
[0018] 進一步地,在所述滑槽前端設置有卡扣件,所述伸縮噴管向前擺動至與所述控制 桿接觸后,所述伸縮噴管卡接于所述卡扣件內,便于收納。
[0019] 進一步地,所述活動緊固件為螺栓,所述撐桿操作部前端上設有與所述活動緊固 件匹配的帶內螺紋的緊固孔,將螺栓旋至與滑槽相抵從而產生摩擦力使得撐桿在不受其他 外力下不會產生前后位置移動。當然,為增強該緊固作用力,也可以在滑槽相對應位置處開 設有凹槽,活動緊固件或螺栓可伸至該凹槽內,在需要對撐桿進行前后動作操作時只需稍 微松開即可。
[0020] 進一步地,在所述藥桶的左右側面上分別設有上下平行間隔排列的若干組卡孔, 所述每組卡孔包括一個斜向卡孔和一個直向卡孔,且所述斜向卡孔設置在所述直向卡孔的 正前方;所述控制桿在與所述藥桶相接觸的側面上設有兩個分別可插入所述斜向卡孔和所 述直向卡孔的凸桿,通過控制桿上的凸桿與藥桶側面上的斜向卡孔和直向卡孔的配合作用 起到固定控制桿作用。而由于設置有多組沿藥桶高度方向間隔設置的卡孔,人可以根據實 際情況選擇控制桿與卡孔的連接位置,可高可低。
[0021] 進一步地,在所述藥桶的左右側面上還分別設有一個直向定位孔,所述直向定位 孔設置在最靠近所述藥桶上端的所述斜向卡孔的后上方位置,所述直向定位孔至最靠近所 述藥桶上端的所述斜向卡孔之間的距離等于同一組所述卡孔之間的距離。將控制桿卡接在 直向定位孔和斜向卡孔后,控制桿向后上方向傾斜,如此則抬高了伸縮噴管的距地高度,實 現對更高農作物或其他被噴物的噴霧。
[0022]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左右側是指所屬領域技術人員公認的噴霧器背在人身上 后與人的左右方向一致的方向;所述的前后是指所屬領域技術人員公認的噴霧器背在人身 上后與人的前后方向一致的方向。
[0023]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操作方法是將帶有抽吸器、出水管和開關的電動噴霧器藥桶背 負在后背上,將處于收縮狀態下的噴霧器架通過控制桿固定連接在藥桶的左右側面上,然 后打開伸縮噴管與控制桿前端的卡扣件閉合關系,手自然下伸松開撐桿操作部的活動緊固 件,將撐桿操作部沿著控制桿滑槽向后推動:根據作業面積的大小,選擇性地打開左右兩側 相互獨立的伸縮噴管與控制桿之間的夾角,也可打開或收縮小噴管使伸縮噴管的整體長度 變小或變大;根據農作物或其他被噴物的高度,選擇性地將控制桿固定連接于藥桶左右側 面上的直向卡孔、斜向卡孔或直向定位孔,控制桿與藥桶可呈垂直也可呈向后上方翹起狀 態。當噴霧作業完畢后,只需操控撐桿操作部沿控制桿滑槽向前推,縮小控制桿與伸縮噴管 之間的夾角角度直至二者相互接觸并通過控制桿前端的卡扣件卡合在一起,同時打開控制 桿與藥桶的連接關系,卸下電動噴霧器藥桶即可。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0025]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
[0026]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藥桶右視示意圖。
[0027] 圖中:1.藥桶;10出水管;21.控制桿;22.伸縮噴管;23.撐桿;210滑槽;211限 位件;212.卡扣件;213.定位桿;214.凸桿;220.噴嘴;221.大噴管;222.小噴管;223. 噴管分支;224.固定套;225.密封墊圈;226.加強桿;230.活動緊固件;231.撐桿操作部; 232.撐桿活動部;31.斜向卡孔;32.直向卡孔;33.直向定位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8]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出詳細的說明。
[0029] 如圖1?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包括噴霧器架、藥桶1,所 述藥桶1內設有抽吸器和開關,所述藥桶1還外接有出水管10。
[0030] 所述噴霧器架包括兩個分別設置在所述藥桶1左右側面上的控制桿21、兩個分別 與所述控制桿21活動連接的伸縮噴管22以及兩個分別聯接所述伸縮噴管22和所述控制 桿21的撐桿23,所述出水管10與所述伸縮噴管22相連通,所述藥桶1設置在所述兩個控 制桿21的后端之間。
[0031] 所述控制桿21在遠離所述藥桶1的側面上設置有向所述控制桿21內部方向凹陷 的滑槽210,所述滑槽210自所述控制桿21后端延伸至所述控制桿21前端,在所述滑槽210 內靠近后端的位置處設置有限位件211。優選地當所述撐桿操作部231在所述滑槽210內 向后滑至所述限位件211時,所述控制桿21與所述伸縮噴管22相互垂直。在所述滑槽210 前端設置有卡扣件212,所述伸縮噴管22向前擺動至與所述控制桿21接觸后,所述伸縮噴 管22卡接于所述卡扣件212內。
[0032] 所述伸縮噴管22包括大噴管221、小噴管222以及噴管分支223,所述大噴管221 的一端活動連接所述控制桿21的后端,所述大噴管221可繞所述大噴管221與所述控制桿 21的連接處前后擺動,所述小噴管222靠近所述藥桶1的一端位于所述大噴管221內并可 在所述大噴管221內滑動,所述小噴管222遠離所述藥桶1的一端伸出所述大噴管221外, 所述噴管分支223設置在所述大噴管221遠離所述藥桶1的端部處且向后側方延伸,在所 述大噴管221、所述小噴管222伸出所述大噴管221的部分和所述噴管分支223上分別設置 有多個噴嘴220,且所述噴嘴220均設置在所述伸縮噴管22的遠離所述控制桿21的外側壁 上。
[0033] 還包括固定套224和密封墊圈225,所述固定套224套設于所述小噴管222伸出所 述大噴管221外的部分外并與所述大噴管221遠離所述藥桶1的端部外壁上設有的螺紋連 接,所述密封墊圈225環繞設置在所述小噴管222位于所述大噴管221內的部分的端部并 封堵住所述所述大噴管221和所述小噴管222之間的通道。
[0034] 所述撐桿23包括可在所述滑槽210內滑動的撐桿操作部231以及撐桿活動部 232,所述撐桿操作部231前端設置有活動緊固件230,所述撐桿活動部232的一端與所述大 噴管222固定連接,所述撐桿活動部232的另一端與所述撐桿操作部231后端鉸接在一起, 所述撐桿活動部232可繞所述撐桿操作部231與所述撐桿活動部232的連接處前后擺動, 同時帶動與所述撐桿活動部232固定連接的所述伸縮噴管22發生前后擺動,使得所述伸縮 噴管22與所述控制桿21之間的夾角發生變化。優選地所述活動緊固件230為螺栓,所述 撐桿操作部231前端上設有與所述活動緊固件230匹配的帶內螺紋的緊固孔。
[0035] 本實施例中,所述控制桿21在與所述伸縮噴管22的連接處設有向上凸起的定位 桿213,所述伸縮噴管22在靠近所述藥桶1的一端設有加強桿226,所述加強桿226與所述 定位桿213可拆卸連接在一起。
[0036] 本實施例中,在所述藥桶1的左右側面上分別設有上下平行間隔排列的若干組卡 孔,所述每組卡孔包括一個斜向卡孔31和一個直向卡孔32,且所述斜向卡孔31設置在所述 直向卡孔32的正前方;所述控制桿21在與所述藥桶1相接觸的側面上設有兩個分別可插 入所述斜向卡孔31和所述直向卡孔32的凸桿214。進一步地,在所述藥桶1的左右側面上 還分別設有一個直向定位孔33,所述直向定位孔33設置在最靠近所述藥桶1上端的所述斜 向卡孔31的后上方位置,所述直向定位孔33至最靠近所述藥桶1上端的所述斜向卡孔31 之間的距離等于同一組所述卡孔之間的距離。
[0037]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應該得知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 作出的結構變化,凡是與本實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方案,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 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包括噴霧器架、藥桶(1),所述藥桶(1)內設有抽吸器和開 關,所述藥桶(1)還外接有出水管(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噴霧器架包括兩個分別設置在所述藥桶(1)左右側面上的控制桿(21)、兩個分別 與所述控制桿(21)活動連接的伸縮噴管(22)以及兩個分別聯接所述伸縮噴管(22)和所 述控制桿(21)的撐桿(23),所述出水管(10)與所述伸縮噴管(22)相連通,所述藥桶(1) 設置在所述兩個控制桿(21)的后端之間; 所述控制桿(21)在遠離所述藥桶(1)的側面上設置有向所述控制桿(21)內部方向凹 陷的滑槽(210),所述滑槽(210)自所述控制桿(21)后端延伸至所述控制桿(21)前端,在 所述滑槽(210)內靠近后端的位置處設置有限位件(211); 所述伸縮噴管(22)包括大噴管(221)、小噴管(222)以及噴管分支(223),所述大噴管 (221)的一端活動連接所述控制桿(21)的后端,所述大噴管(221)可繞所述大噴管(221) 與所述控制桿(21)的連接處前后擺動,所述小噴管(222)靠近所述藥桶(1)的一端位于所 述大噴管(221)內并可在所述大噴管(221)內滑動,所述小噴管(222)遠離所述藥桶(1) 的一端伸出所述大噴管(221)外,所述噴管分支(223)設置在所述大噴管(221)遠離所述 藥桶(1)的端部處且向后側方延伸,在所述大噴管(221)、所述小噴管(222)伸出所述大噴 管(221)的部分和所述噴管分支(223)上分別設置有多個噴嘴(220),且所述噴嘴(220)均 設置在所述伸縮噴管(22)的遠離所述控制桿(21)的外側壁上; 還包括固定套(224)和密封墊圈(225),所述固定套(224)套設于所述小噴管(222)伸 出所述大噴管(221)外的部分外并與所述大噴管(221)遠離所述藥桶(1)的端部外壁上設 有的螺紋連接,所述密封墊圈(225)環繞設置在所述小噴管(222)位于所述大噴管(221) 內的部分的端部并封堵住所述所述大噴管(221)和所述小噴管(222)之間的通道; 所述撐桿(23)包括可在所述滑槽(210)內滑動的撐桿操作部(231)以及撐桿活動部 (232),所述撐桿操作部(231)前端設置有活動緊固件(230),所述撐桿活動部(232)的一端 與所述大噴管(222)固定連接,所述撐桿活動部(232)的另一端與所述撐桿操作部(231) 后端鉸接在一起,所述撐桿活動部(232)可繞所述撐桿操作部(231)與所述撐桿活動部 (232)的連接處前后擺動。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其特征在于,當所述撐桿操作部 (231)在所述滑槽(210)內向后滑至所述限位件(211)時,所述控制桿(21)與所述伸縮噴 管(22)相互垂直。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桿(21)在與 所述伸縮噴管(22)的連接處設有向上凸起的定位桿(213),所述伸縮噴管(22)在靠近所述 藥桶(1)的一端設有加強桿(226),所述加強桿(226)與所述定位桿(213)可拆卸連接在一 起。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槽(210)前端 設置有卡扣件(212),所述伸縮噴管(22)向前擺動至與所述控制桿(21)接觸后,所述伸縮 噴管(22)卡接于所述卡扣件(212)內。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緊固件(230) 為螺栓,所述撐桿操作部(231)前端上設有與所述活動緊固件(230)匹配的帶內螺紋的緊 固孔。
6. 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一種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藥 桶(1)的左右側面上分別設有上下平行間隔排列的若干組卡孔,所述每組卡孔包括一個斜 向卡孔(31)和一個直向卡孔(32),且所述斜向卡孔(31)設置在所述直向卡孔(32)的正前 方;所述控制桿(21)在與所述藥桶(1)相接觸的側面上設有兩個可分別插入所述斜向卡孔 (31)和所述直向卡孔(32)的凸桿(214)。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藥桶(1)的左右 側面上還分別設有一個直向定位孔(33),所述直向定位孔(33)設置在最靠近所述藥桶(1) 上端的所述斜向卡孔(31)的后上方位置,所述直向定位孔(33)至最靠近所述藥桶(1)上 端的所述斜向卡孔(31)之間的距離等于同一組所述卡孔之間的距離。
【文檔編號】A01M7/00GK203897119SQ201420344562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5日
【發明者】劉恒光 申請人:劉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