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野生花鱸鯉馴養的隔音馴養池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野生花鱸鯉馴養的隔音馴養池,所述的隔音魚池主要包括馴養池體和隔音墻體,所述的馴養池體包括由磚材和空心隔音板材復合砌成的池壁和池底,池壁和池底的表面用水泥抹光,馴養池體的池底向一側傾斜,池底傾斜一側設置有集污槽,集污槽上設置有上端開口的濾網,所述的馴養池體兩側設置有隔音墻體,兩堵隔音墻體中間架設有遮陽網,遮陽網架設在馴養池體的側上方,遮陽網下方的馴養池體內堆積有空心假山,馴養池池底鋪撒有撫仙湖砂層。本實用新型根據野生花鱸鯉的生活習性,提供模擬自然生態環境,為花鱸鯉創造隱蔽、安靜的環境,同時利用魚池的自身結構,有效清除魚池內的池底污物,保持良好水質,降低馴養的死亡率。
【專利說明】—種用于野生花鱸鯉馴養的隔音馴養池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水產養殖【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野生花鱸鯉馴養的隔音馴養池。
【背景技術】
[0002]花魚盧鯉Percocy pris pingi regain (Tchang),隸屬鯉形目(Cypriniformes),鯉科(Cyprinidae),把亞科(Barbinae), S盧鯉屬(Percocy pris Chu)。本屬魚類僅有I種,分化為3個地理亞種,撫仙湖產I亞種,即花鱸鯉,地方名花魚,僅分布于撫仙湖,為該湖的特有魚類。個體較大,屬大型魚類;最大個體體長達650mm。種群數量較少,但因個體較大,為撫仙湖的主產魚類之一。
[0003]五十年代以來,由于撫仙湖周邊環境的改變、外來物種的入侵、過度捕撈等人為因素,湖泊原有的生態系統遭到了破壞,魚類區系改組劇烈,土著魚類資源衰竭,瀕臨滅絕,花鱸鯉也不例外。該魚屬撫仙湖特有土著兇猛肉食性魚類,對維護撫仙湖水生生態平衡起到積極的作用,因而,保護和開發利用花鱸鯉資源意義重大。
[0004]為拯救和開發利用花鱸鯉資源,自2008年開始, 申請人:在池塘內開展花鱸鯉人工馴養試驗,為探索人工繁殖,保護該物種做了許多基礎性工作。在花鱸鯉人工馴養的過程中,發現野生的花鱸鯉,剛采集到的野生的花鱸鯉放入馴養池后,由于環境的改變,易受驚,而且游泳速度迅速,體能消耗較大,放養后15天內易受傷、發病、食欲不振,死亡率極高。同時,根據花鱸鯉極喜好追逐活食的特性,對花鱸鯉投喂活餌料,投喂過程中活餌料易產生被咬傷、死亡的殘餌,因此,有必要及時打撈,定期清除池底污物,避免污染水質。
[0005]因此,對于人工馴養野生花鱸鯉技術來說,很有必要設計一個安靜、舒適和排污方便的馴養池,來提高人工馴養的成功率,降低人工繁殖的成本。這在現有技術中至今還沒有一個很好的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
[0006]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野生花鱸鯉馴養的隔音馴養池,根據野生花鱸鯉的生活習性,提供模擬自然生態環境,為花鱸鯉創造隱蔽、安靜的環境,同時利用魚池的自身結構,有效清除魚池內的池底污物,保持良好水質,降低馴養的死亡率,同時,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實用性強。
[0007]為解決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所述的隔音魚池主要包括馴養池體和隔音墻體,所述的馴養池體包括由磚材和空心隔音板材復合砌成的池壁和池底,池壁和池底的表面用水泥抹光,馴養池體的池底向一側傾斜,池底傾斜一側設置有集污槽,集污槽上設置有上端開口的濾網,所述的馴養池體兩側設置有隔音墻體,兩堵隔音墻體中間架設有遮陽網,遮陽網架設在馴養池體的側上方,遮陽網下方的馴養池體內堆積有空心假山,馴養池池底鋪撒有撫仙湖砂層,進水管道和排水管道設置于馴養池池底,所述進水管道起始端連接抽水泵,進水管道內和排水管道內都設置閥門,進水管道與馴養池連通處和排水管道與馴養池連通處都設置隔網,馴養池體內設置有投食臺。
[0008]所述馴養池池底面與集污槽接觸邊緣的上沿向上翹起。
[0009]所述馴養池內仙湖砂層的厚度為8?15cm。
[0010]所述馴養池池底的入水口和馴養池池底傾斜角度一致。
[0011]所述馴養池池壁和池底的空心隔音板材內填充隔音材料。
[0012]所述的隔音墻體的高度為1.8^2m,馴養池池體的長X寬X高為6mX8mX 1.2m。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野生花鱸鯉馴養的隔音馴養池,根據野生花鱸鯉的生活習性,提供模擬自然生態環境,為花鱸鯉創造隱蔽、安靜的環境,同時利用魚池的自身結構,有效清除魚池內的池底污物,保持良好水質,降低馴養的死亡率,同時,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實用性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中:1_馴養池體、2-隔音墻體、3-遮陽網、4-空心隔音板材、5-磚材、6-集污槽、7-濾網、8-入水口、9-空心假山、10-撫仙湖砂層、11-進水管、12-排水管、13-抽水泵、14-閥門、15-隔網、16-投食臺。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過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以方便技術人員理解。
[0017]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野生花鱸鯉馴養的隔音馴養池,隔音馴養池主要包括馴養池體I和隔音墻體2,馴養池體I為長X寬X高為6mX8mX 1.2m的長方體池體,馴養池體I由磚材5和空心隔音板材4復合砌成,隔音墻體2設置在馴養池體I的兩側,隔音墻體2的高度為1.8^2m,隔音墻體2和馴養池體I上隔音材料的設置,有效隔絕馴養池外部環境的噪音,為花鱸鯉創造隱蔽、安靜的環境。
[0018]兩堵隔音墻體2的中間墻頂上架設有遮陽網3,遮陽網3架設在馴養池體I的側上方,形成遮陽陰影區域,防止馴養池池水直接暴曬于太陽光下導致水溫過高,為花鱸鯉提供隱蔽遮陽的環境。
[0019]馴養池體I的池壁和池底的表面用水泥抹光,馴養池體I的池底設置為向一側傾斜的斜面,傾斜角度為3?7°,池底傾斜一側設置有集污槽6,集污槽6上設置有上端開口的濾網7,馴養池體I底面與集污槽6接觸邊緣的上沿向上翹起,馴養池池底的入水口 8和馴養池池底傾斜角度一致,當進水管11進水時,沿池底斜面產生向下的沖刷水流,可利用水流的沖刷力和自身的重力將投喂過程中產生被咬傷死亡的殘餌沖刷至集污槽6的濾網7中,從而有效的達到馴養池池體的清潔,避免了對水質的污染。
[0020]遮陽網3架設在馴養池體I的側上方,遮陽網3下方的馴養池體I內堆積有空心假山9,馴養池池底鋪撒有撫仙湖砂層10,可以模擬花鱸鯉的生長環境,避免因為環境的改變而受到驚嚇,提高馴養過程中的成活率。
[0021]進一步,由于入水口 8的水流沿斜面沖刷,易在沖刷殘餌的同時造成湖沙的移動,因此,將馴養池池底面與集污槽6接觸邊緣的上沿向上翹起,有效的阻止了湖沙的轉移。
[0022]馴養池池底設置有進水管11和排水管12,進水管11起始端連接抽水泵13,進水管11內和排水管12內都設置閥門14,需要換水時,打開閥門14和抽水泵13,就可以經常不斷地利用撫仙湖水替換馴養池中的水,可以使馴養池中的水質保持最佳,進一步,進水管11與馴養池連通處和集污槽6與馴養池連通處都設置隔網15,可以防止親魚逃跑。
[0023]馴養池體I內設置有投食臺16,避免剩余的魚食飼料擴散,造成水質污染。
[002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野生花鱸鯉馴養的隔音馴養池,根據野生花鱸鯉的生活習性,提供模擬自然生態環境,為花鱸鯉創造隱蔽、安靜的環境,同時利用魚池的自身結構,有效清除魚池內的池底污物,保持良好水質,降低馴養的死亡率,同時,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實用性強。
[0025]本實用新型通過附圖進行說明的,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專利進行各種變換及等同代替,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不局限于所公開的具體實施過程,而應當包括落入本實用新型專利權利要求范圍內的全部實施方案。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野生花鱸鯉馴養的隔音馴養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音魚池主要包括馴養池體和隔音墻體,所述的馴養池體包括由磚材和空心隔音板材復合砌成的池壁和池底,池壁和池底的表面用水泥抹光,馴養池體的池底向一側傾斜,池底傾斜一側設置有集污槽,集污槽上設置有上端開口的濾網,所述的馴養池體兩側設置有隔音墻體,兩堵隔音墻體中間架設有遮陽網,遮陽網架設在馴養池體的側上方,遮陽網下方的馴養池體內堆積有空心假山,馴養池池底鋪撒有撫仙湖砂層,進水管道和排水管道設置于馴養池池底,所述進水管道起始端連接抽水泵,進水管道內和排水管道內都設置閥門,進水管道與馴養池連通處和排水管道與馴養池連通處都設置隔網,馴養池體內設置有投食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野生花鱸鯉馴養的隔音馴養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馴養池池底面與集污槽接觸邊緣的上沿向上翹起。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野生花鱸鯉馴養的隔音馴養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馴養池內仙湖砂層的厚度為8?15c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野生花鱸鯉馴養的隔音馴養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馴養池池底的入水口和馴養池池底傾斜角度一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野生花鱸鯉馴養的隔音馴養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馴養池池壁和池底的空心隔音板材內填充隔音材料。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野生花鱸鯉馴養的隔音馴養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音墻體的高度為1.8?2m。
【文檔編號】A01K63/00GK203912975SQ201420352004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30日
【發明者】夏黎亮, 張四春, 楊崇保, 楊崇順, 張友存, 梁用本, 王寶云, 張忠祥, 劉蓉, 王正興, 黃桂香, 官鵬, 李志明, 王羅蒼, 王春勇 申請人:玉溪市水產工作站, 江川縣水產技術推廣站, 玉溪市古生態抗浪魚科研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