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切橫流多滾筒聯合收割機的傳動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切橫流多滾筒聯合收割機的傳動系統。該傳動系統通過中間軸的動力分配作用,將整個傳動系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輸送槽、切流滾筒、第一橫軸流滾筒、第二橫軸流滾筒以及碎草滾筒的動力分配系統;第二部分為風機、水平輸糧攪龍、水平雜余攪龍、振動篩、水平卸糧攪龍、籽粒升運攪龍、雜余升運攪龍以及卸糧排出攪龍的動力分配系統;第三部分為割臺攪龍、割刀以及撥禾輪的動力分配系統。通過將整個聯合收割機的傳動系統“模塊化”,并且根據各工作部件的位置關系和運動參數,選擇合適的傳動路徑和傳動方式,不僅讓整機的動力傳動路徑布置更加合理,并且讓整機的傳動變得簡單可靠,易于維護。
【專利說明】一種切橫流多滾筒聯合收割機的傳動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聯合收割機的傳動系統,尤其涉及一種履帶自走式切橫流多滾筒聯合收割機的傳動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現在聯合收割機在我國的應用已經非常普遍,并且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聯合收割機的技術也日漸成熟。但是近年來隨著水稻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產量的提高以及高產水稻的普及,對聯合收割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聯合收獲機在保證良好性能的前提下,向高效、大功率、大喂入量方向發展,以提高生產率。目前我國市場上存在的橫軸流或者切流和橫軸流組合的脫粒分離裝置,都是單個滾筒或者兩個滾筒,這兩種脫粒分離裝置的處理容量都有限,特別是在收獲桿青葉茂的水稻時,容易發生堵塞,不能滿足大喂入量、高效的收獲要求。增加脫粒滾筒的數目不僅可以增大喂入量,同時也能提高脫粒分離的效果,從而提高生產率。但是滾筒的數量也不易過多,如果過多會不僅會增加功率的消耗,也使整機的傳動變得復雜,所以本機采用一個切流滾筒和兩個橫軸流滾筒組合的脫粒分離形式。但是整機的主要工作部件不僅包括脫粒分離裝置,還包括割臺、輸送槽、碎草裝置、清選裝置以及籽粒收集裝置等,如何從整機的角度考慮這些主要工作部件的傳動路徑以及傳動方式顯得尤為重要。發動機是整機工作部件動力的核心,如何把發動機的動力合理分配到各個工作部件上,是整個傳動系統設計的關鍵所在,現在目前傳統的機型都是采取的單側傳動的方式,這種形式的傳動,傳動距離遠,需要增加過渡傳動才能實現,這使得傳動路線變得更加復雜多變,也在無形中增加了制造成本,同時遠距離的傳動加大了傳動中功率的損耗;而且在增加過渡傳動的同時,傳動可靠性也降低了,直接會影響收獲效率;而且這種形式的傳動結構由于傳動距離長、級數多,噪聲以及振動都必不可避免的加大了。另一方面,我國聯合收割機的傳動大多采用鏈傳動或者帶傳動的傳動方式,而鏈傳動和帶傳動各有特點,鏈傳動的特點是具有確定的傳動比,傳動精度高,轉速高,傳輸扭矩比帶傳動大,壽命長,但鏈條磨損后不易調整易脫落。帶傳動的特點是傳動噪聲低,傳輸距離大,有過載保護作用,但是需要的張緊力大,有彈性滑動和打滑現象,使傳動效率下降,不能保證準確的傳動比。所以我們在設計傳動系統的時候不僅要考慮各工作部件的位置關系,還要考慮各工作部件的運動參數和作業要求,并以此來選擇是采用鏈傳動還是帶傳動。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一種能滿足大喂入量收獲要求的切橫流多滾筒聯合收割機的基礎上提出一種切橫流多滾筒聯合收割機的傳動系統,把聯合收割機的傳動系統“模塊化”,并且根據各工作部件的位置關系和運動參數,選擇合適的傳動路徑和傳動方式,避免工作部件單邊受力,使整機的傳動路徑合理、簡單可靠,易于維護。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切橫流多滾筒聯合收割機的傳動系統,包括發動機、中間軸、第一傳動系統、第二傳動系統和第三傳動系統,所述發動機包括發動機上帶輪I,所述發動機上帶輪I與所述中間軸右端設置的中間軸上的帶輪連接;
[0005]所述第一傳動系統包括第一橫軸流滾筒、切流滾筒、輸送槽、第二橫軸流滾筒和碎草滾筒,所述中間軸的左端設置中間軸上的鏈輪I,所述中間軸上的鏈輪I與所述第一橫軸流滾筒左端設置的第一橫軸流滾筒上的鏈輪I通過雙排鏈輪連接,所述第一橫軸流滾筒的左端還設置第一橫軸流滾筒上的鏈輪II,所述第一橫軸流滾筒上的鏈輪II與所述切流滾筒左端設置的切流滾筒上的鏈輪連接,所述切流滾筒的右端設置切流滾筒上的帶輪,所述切流滾筒上的帶輪與所述輸送槽右端設置的輸送槽上的帶輪連接,所述第一橫軸流滾筒的右端設置第一橫軸流滾筒上的鏈輪III,所述第一橫軸流滾筒上的鏈輪III與所述第二橫軸流滾筒右端設置的第二橫軸流滾筒上的鏈輪I連接,所述第二橫軸流滾筒的左端設置第二橫軸流滾筒上的鏈輪II,所述第二橫軸流滾筒上的鏈輪II與所述碎草滾筒左端設置的碎草滾筒上的鏈輪通過雙排鏈輪連接。
[0006]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傳動系統包括風機、水平輸糧攪龍、水平雜余攪龍、過渡張緊裝置、振動篩、卸糧過渡裝置、水平卸糧攪龍、籽粒升運攪龍、雜余升運攪龍和卸糧排出攪龍,所述中間軸的左端還設置中間軸上的鏈輪II和中間軸上的鏈輪III,所述中間軸上的鏈輪III連接所述風機左端設置的風機上的鏈輪,所述水平輸糧攪龍左端設置水平輸糧攪龍上的鏈輪I,所述過渡張緊裝置左端設置過渡張緊裝置上的鏈輪,所述水平雜余攪龍左端設置水平雜余攪龍上的鏈輪I,所述中間軸上的鏈輪II1、水平輸糧攪龍上的鏈輪1、過渡張緊裝置上的鏈輪和水平雜余攪龍上的鏈輪I通過鏈條連接,所述水平輸糧攪龍的右端設置水平輸糧攪龍上的鏈輪II,所述水平輸糧攪龍上的鏈輪II與所述籽粒升運攪龍的錐齒輪輸入口處設置的籽粒升運攪龍上的鏈輪連接,所述水平雜余攪龍的右端設置水平雜余攪龍上的鏈輪II,所述水平雜余攪龍上的鏈輪II與所述雜余升運攪龍的錐齒輪輸入口處設置的雜余升運攪龍上的鏈輪連接,所述發動機包括發動機上帶輪II,所述發動機上帶輪II與所述卸糧過渡裝置左端設置的卸糧過渡裝置上的帶輪連接,所述卸糧過渡裝置右端設置卸糧過渡裝置上的鏈輪,所述卸糧過渡裝置上的鏈輪與所述水平卸糧攪龍的錐齒輪輸入口出設置的水平卸糧攪龍上的鏈輪I連接,所述水平卸糧攪龍的下端設置水平卸糧攪龍上的鏈輪II,所述水平卸糧攪龍上的鏈輪II與所述卸糧排出攪龍的錐齒輪輸入口處設置的卸糧排出攪龍上的鏈輪連接。
[0007]進一步的,所述第三傳動系統包括過橋軸、割臺軸1、割臺軸I1、割刀、割臺攪龍、撥禾輪傳動中間軸和撥禾輪,所述中間軸上設置中間軸上的鏈輪IV,所述中間軸上的鏈輪IV連接所述過橋軸左端設置的過橋軸上的鏈輪,所述過橋軸的右端設置過橋軸上的帶輪,所述過橋軸上的帶輪連接所述割臺軸I左端設置的割臺軸I上的帶輪,所述割臺軸I右端設置割臺軸I上的鏈輪,所述割臺軸I上的鏈輪與所述割臺軸II左端設置的割臺軸II上的鏈輪I連接,所述割臺軸II右端設置割臺軸II上的鏈輪II,所述割臺軸II上的鏈輪II與所述割臺攪龍右端的割臺攪龍上的鏈輪連接,所述割臺攪龍右端還設置割臺攪龍上的帶輪,所述割臺攪龍上的帶輪與所述撥禾輪傳動中間軸左端設置的撥禾輪傳動中間軸上的帶輪連接,所述撥禾輪傳動中間軸右端設置撥禾輪傳動中間軸上的鏈輪,所述撥禾輪傳動中間軸上的鏈輪與所述撥禾輪右端設置的撥禾輪上的鏈輪連接,所述割臺軸II的右端還設置擺環裝置,所述割刀通過擺環裝置與所述割臺軸II連接。
[0008]上述方案中,所述切流滾筒、第一橫軸流滾筒和第二橫軸流滾筒依次呈階梯狀排布,并且所述切流滾筒、第一橫軸流滾筒和第二橫軸流滾筒的底部所在的直線與水平線的夾角Θ為3°?10°。
[0009]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橫軸流滾筒比第一橫軸流滾筒短209Γ30%,在所述第二橫軸流滾筒末端設置碎草滾筒。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中間軸的的動力分配作用,把發動機的動力分為三大部分,一部分把動力傳到割臺各工作部件,一部分把動力傳到脫粒分離裝置各工作部件,另一部分把動力傳到清選裝置各工作部件。通過把聯合收割機的傳動系統“模塊化”,并且根據各工作部件的位置關系和運動參數,選擇合適的傳動路徑和傳動方式,以使整機的傳動路徑合理、簡單可靠,易于維護。
[0011]在切流滾筒、第一橫軸流滾筒、第二橫軸流滾筒、水平雜余攪龍和水平卸糧攪龍等受力較大的驅動部件上采用雙側傳動,增加傳動的可靠性,減少傳動功耗損失,提高整機的收獲效率。
[0012]通過減少過渡傳動裝置,取消長距離的鏈傳動和皮帶傳動,采用短距離鏈傳動皮帶傳動,從而減少長距離傳動中的功耗損失,提高整機的工作效率。
[0013]由于附壁作用,被切流滾筒拋出的谷物必定是以一定的上揚角度拋入下一個滾動,所以將切流滾筒、第一橫軸流滾筒和第二橫軸流滾筒依次呈階梯狀排布,有利于谷物喂入順暢,避免堵塞。
[0014]將碎草裝置安裝在車輛靠中間的位置,避免從碎草裝置出來的草不被拋到機器兩邊未收割的作物上,而且容易實現滿幅均勻拋撒,便于后續的還田處理。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傳動系統簡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第一部分傳動系統簡圖。
[0017]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第二部分傳動系統簡圖。
[0018]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第三部分傳動系統簡圖。
[0019]圖5是本實用新型左側傳動示意圖。
[0020]圖6是本實用新型割臺部分傳動俯視示意圖。
[0021]圖中1、發動機,101、發動機上帶輪I,102、發動機上帶輪II,2、中間軸,201、中間軸上的帶輪,202、中間軸上的鏈輪I,203、中間軸上的鏈輪II,204、中間軸上的鏈輪III,205、中間軸上的鏈輪IV,3、第一橫軸流滾筒,301、第一橫軸流滾筒上的鏈輪I,302、第一橫軸流滾筒上的鏈輪II,303、第一橫軸流滾筒上的鏈輪III,4、切流滾筒,401、切流滾筒上的鏈輪,402、切流滾筒上的帶輪,5、輸送槽,501、輸送槽上的帶輪,6、第二橫軸流滾筒,601、第二橫軸流滾筒上的鏈輪I,602、第二橫軸流滾筒上的鏈輪II,7、碎草滾筒,701、碎草滾筒上的鏈輪,8、風機,801、風機上的鏈輪,9、水平輸糧攪龍,901、水平輸糧攪龍上的鏈輪I,902、水平輸糧攪龍上的鏈輪II,10、水平雜余攪龍,1001、水平雜余攪龍上的鏈輪I,1002、水平雜余攪龍上的鏈輪II,11、過渡張緊裝置,1101、過渡張緊裝置上的鏈輪,1102、過渡張緊裝置上的帶輪,12、振動篩,1201、振動篩上的帶輪,13、卸糧過渡裝置,1301、卸糧過渡裝置上的帶輪,1302、卸糧過渡裝置上的鏈輪,14、水平卸糧攪龍,1401、水平卸糧攪龍上的鏈輪I,1402、水平卸糧攪龍上的鏈輪II,15、籽粒升運攪龍,1501、籽粒升運攪龍上的鏈輪,16、雜余升運攪龍,1601、雜余升運攪龍上的鏈輪,17、卸糧排出攪龍,1701、卸糧排出攪龍上的鏈輪,18、過橋軸,1801、過橋軸上的鏈輪,1802、過橋軸上的帶輪,19、割臺軸I,1901、割臺軸I上的帶輪,1902、割臺軸I上的鏈輪,20、割臺軸11,2001、割臺軸II上的鏈輪I,2002、割臺軸II上的鏈輪II,2003、擺環裝置,21、割刀,22、割臺攪龍,2201、割臺攪龍上的鏈輪,2202、割臺攪龍上的帶輪,23、撥禾輪傳動中間軸,2301、撥禾輪傳動中間軸上的帶輪,2302、撥禾輪傳動中間軸上的鏈輪,24、撥禾輪,2401、撥禾輪上的鏈輪,25、動力輸入軸。
具體實施例
[0022]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此。
[0023]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切橫流多滾筒聯合收割機的傳動系統,通過中間軸2的動力分配作用,把整個聯合收割機的傳動系統分為三部分。
[0024]第一部分為第一橫軸流滾筒3、切流滾筒4、輸送槽5、第二橫軸流滾筒6以及碎草滾筒7的動力分配系統;第二部分為風機8、水平輸糧攪龍9、水平雜余攪龍10、過渡張緊裝置11、振動篩12、卸糧過渡裝置13、水平卸糧攪龍14、籽粒升運攪龍15、雜余升運攪龍16以及卸糧排出攪龍17的動力分配系統;第三部分為過橋軸18、割臺軸I 19、割臺軸II 20、割刀21、割臺攪龍22、撥禾輪傳動中間軸23以及撥禾輪24的動力分配系統。
[0025]如圖2和圖5所不,第一部分傳動系統的傳動方式為:在發動機的左側,發動機I通過發動機上的帶輪I 101和中間軸上的帶輪201之間的帶傳動把動力傳到中間軸2上;在中間軸2的左側,中間軸2通過中間軸上的鏈輪I 202和第一橫軸流滾筒上的鏈輪I 301之間的鏈傳動把動力傳送到第一橫軸流滾筒3上;在第一橫軸流滾筒3的左側,第一橫軸流滾筒3通過第一橫軸流滾筒上的鏈輪II 302和切流滾筒上的鏈輪401之間的鏈傳動把動力傳到切流滾筒4上;在切流滾筒4的右側,切流滾筒4通過切流滾筒上的帶輪402和輸送槽上的帶輪501之間的帶傳動把動力傳到輸送槽5上;在第一橫軸流滾筒3的右側,第一橫軸流滾筒3通過第一橫軸流滾筒上的鏈輪III 303和第二橫軸流滾筒上的鏈輪I 601之間的鏈傳動把動力傳到第二橫軸流滾筒6上;在第二橫軸流滾筒6的左側,第二橫軸流滾筒6通過第二橫軸流滾筒上的鏈輪II 602和碎草滾筒上的鏈輪701之間的鏈傳動把動力傳到碎草滾筒7上。
[0026]如圖3和圖5所示,第二部分傳動系統的傳動方式為:在中間軸2的左側,中間軸2通過中間軸上的鏈輪II 203和風機上的鏈輪801之間的鏈傳動把動力傳到風機8上;在中間軸2的左側,中間軸2通過中間軸上的鏈輪III 204和水平輸糧攪龍上的鏈輪I 901、水平雜余攪龍上的鏈輪I 1001、過渡張緊裝置上的鏈輪1101之間的鏈傳動把動力傳到水平輸糧攪龍9、水平雜余攪龍10、過渡張緊裝置11上;過渡張緊裝置11通過過渡張緊裝置上的帶輪1102和振動篩上的帶輪1201之間的帶傳功把動力傳到振動篩12上;在水平輸糧攪龍9的右側,水平輸糧攪龍9通過水平輸糧攪龍上的鏈輪II 902和籽粒升運攪龍上的鏈輪1501以及一對錐齒輪的換向作用把動力傳到籽粒升運攪龍15上;在水平雜余攪龍10的右側,水平雜余攪龍10通過水平雜余攪龍上的鏈輪II 1002和雜余升運攪龍上的鏈輪1601以及一對錐齒輪的換向作用把動力傳到雜余升運攪龍16上;在發動機I的右側,發動機I通過發動機上的帶輪II 102和卸糧過渡裝置上的帶輪1301之間的帶傳動把動力傳到卸糧過渡裝置13上;卸糧過渡裝置13通過卸糧過渡裝置上的鏈輪1302和水平卸糧攪龍上的鏈輪I 1401之間的鏈傳動以及一對錐齒輪的換向作用把動力傳到水平卸糧攪龍14上;水平卸糧攪龍14通過水平雜余攪龍上的鏈輪II 1402和卸糧排出攪龍上的鏈輪1701以及一對錐齒輪的換向作用把動力傳到卸糧排出攪龍17上。其中,中間軸2通過中間軸上的鏈輪III 204和水平輸糧攪龍上的鏈輪I 901、水平雜余攪龍上的鏈輪I 1001、過渡張緊裝置上的鏈輪1101之間的鏈傳動把動力傳到水平輸糧攪龍9、水平雜余攪龍10、過渡張緊裝置11上,本傳動中的一根鏈傳動也可以為一根帶傳動,因為帶傳動有過載保護作用,當水平輸糧攪龍或者水平雜余攪龍發生堵塞的時候可以起到保護機器零部件的作用。
[0027]如圖4和圖6所示,第三部分傳動系統的傳動方式為:在中間軸2的中部,中間軸2通過中間軸上的鏈輪IV 205和過橋軸上的鏈輪1801之間的鏈傳動把動力傳到過橋軸18上;過橋軸18通過過橋軸上的帶輪1802和割臺軸I上的帶輪1901之間的帶傳動把動力傳到割臺軸I 19上;在割臺軸I 19的右側,割臺軸I 19通過割臺軸I上的鏈輪1902和割臺軸II上的鏈輪2001之間的鏈傳動把動力傳到割臺軸II 20上;割臺軸II 20的右端通過擺環機構和割刀21相連,從而把動力傳到割刀21上;在割臺軸II 20的右側,割臺軸II 20通過割臺軸II上的鏈輪2002和割臺攪龍上的鏈輪2201之間的鏈傳動把動力傳到割臺攪龍22上;在割臺攪龍22的右側,割臺攪龍22通過割臺攪龍上的帶輪2202和撥禾輪傳動中間軸上的帶輪2301之間的帶傳動把動力傳到撥禾輪傳動中間軸23上;撥禾輪傳動中間軸23通過撥禾輪傳動中間軸上的鏈輪2302和撥禾輪上的鏈輪2401之間的鏈傳動把動力傳動撥禾輪24上。
[0028]作為優化設計,由于附壁效應,被前一滾筒拋出的谷物必定是以一定的上揚角度進入下一滾筒,所以將切流滾筒4、第一橫軸流滾筒3和第二橫軸流滾筒6依次呈階梯狀排布,并且所述切流滾筒4、第一橫軸流滾筒3和第二橫軸流滾筒6的底部所在的直線與水平線的夾角Θ為3。^lO0,可以有效的避免谷物堵塞,提高脫谷效率。
[0029]作為優化設計,所述第二橫軸流滾筒6比第一橫軸流滾筒3短209Γ30%,在所述第二橫軸流滾筒6末端設置碎草滾筒7。可以使出草口設置在靠近車輛中間的位置,使得最終拋出的草不被拋到機器兩邊未收割的作物上,而且容易實現滿幅均勻拋撒,便于后續的還田處理。
[0030]本實用新型的切橫流多滾筒聯合收割機的傳動系統在使用時,具體的張緊裝置根據各工作部件的位置關系和傳動路徑來進行布置。該傳動系統通過中間軸的動力分配作用,把聯合收割機的傳動系統“模塊化”,并且根據各工作部件的位置關系和運動參數,選擇合適的傳動路徑和傳動方式,使整機的傳動路徑合理、簡單可靠,易于維護。
[0031]所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實質內容的情況下,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做出的任何顯而易見的改進、替換或變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切橫流多滾筒聯合收割機的傳動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發動機(I)、中間軸(2)、第一傳動系統、第二傳動系統和第三傳動系統,所述發動機(I)包括發動機上帶輪I(101),所述發動機上帶輪I (101)與所述中間軸(2)右端設置的中間軸上的帶輪(201)連接; 所述第一傳動系統包括第一橫軸流滾筒(3 )、切流滾筒(4 )、輸送槽(5 )、第二橫軸流滾筒(6 )和碎草滾筒(7 ),所述中間軸(2 )的左端設置中間軸上的鏈輪I (202 ),所述中間軸上的鏈輪I (202)與所述第一橫軸流滾筒(3)左端設置的第一橫軸流滾筒上的鏈輪I (301)通過雙排鏈輪連接,所述第一橫軸流滾筒(3)的左端還設置第一橫軸流滾筒上的鏈輪II(302),所述第一橫軸流滾筒上的鏈輪II(302)與所述切流滾筒(4)左端設置的切流滾筒上的鏈輪(401)連接,所述切流滾筒(4)的右端設置切流滾筒上的帶輪(402 ),所述切流滾筒上的帶輪(402)與所述輸送槽(5)右端設置的輸送槽上的帶輪(501)連接,所述第一橫軸流滾筒(3)的右端設置第一橫軸流滾筒上的鏈輪111(303),所述第一橫軸流滾筒上的鏈輪III(303)與所述第二橫軸流滾筒(6)右端設置的第二橫軸流滾筒上的鏈輪I(601)連接,所述第二橫軸流滾筒(6)的左端設置第二橫軸流滾筒上的鏈輪II (602),所述第二橫軸流滾筒上的鏈輪II (602)與所述碎草滾筒(7)左端設置的碎草滾筒上的鏈輪(701)通過雙排鏈輪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切橫流多滾筒聯合收割機的傳動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傳動系統包括風機(8)、水平輸糧攪龍(9)、水平雜余攪龍(10)、過渡張緊裝置(11)、振動篩(12)、卸糧過渡裝置(13)、水平卸糧攪龍(14)、籽粒升運攪龍(15)、雜余升運攪龍(16)和卸糧排出攪龍(17),所述中間軸(2)的左端還設置中間軸上的鏈輪II (203)和中間軸上的鏈輪111(204),所述中間軸上的鏈輪111(204)連接所述風機(8)左端設置的風機上的鏈輪(801),所述水平輸糧攪龍(9)左端設置水平輸糧攪龍上的鏈輪I (901),所述過渡張緊裝置(11)左端設置過渡張緊裝置上的鏈輪(1101),所述水平雜余攪龍(10)左端設置水平雜余攪龍上的鏈輪I (1001),所述中間軸上的鏈輪111(204)、水平輸糧攪龍上的鏈輪I(901)、過渡張緊裝置上的鏈輪(1101)和水平雜余攪龍上的鏈輪I (1001)通過鏈條連接,所述水平輸糧攪龍(9)的右端設置水平輸糧攪龍上的鏈輪II (902),所述水平輸糧攪龍上的鏈輪II (902)與所述籽粒升運攪龍(15)的錐齒輪輸入口處設置的籽粒升運攪龍上的鏈輪(1501)連接,所述水平雜余攪龍(10)的右端設置水平雜余攪龍上的鏈輪II (1002),所述水平雜余攪龍上的鏈輪II (1002)與所述雜余升運攪龍(16)的錐齒輪輸入口處設置的雜余升運攪龍上的鏈輪(1601)連接,所述發動機(I)包括發動機上帶輪II (102),所述發動機上帶輪II (102)與所述卸糧過渡裝置(13)左端設置的卸糧過渡裝置上的帶輪(1301)連接,所述卸糧過渡裝置(13)右端設置卸糧過渡裝置上的鏈輪(1302),所述卸糧過渡裝置上的鏈輪(1302)與所述水平卸糧攪龍(14)的錐齒輪輸入口出設置的水平卸糧攪龍上的鏈輪I(1401)連接,所述水平卸糧攪龍(14)的下端設置水平卸糧攪龍上的鏈輪II (1402),所述水平卸糧攪龍上的鏈輪II (1402)與所述卸糧排出攪龍(17)的錐齒輪輸入口處設置的卸糧排出攪龍上的鏈輪(1701)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切橫流多滾筒聯合收割機的傳動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傳動系統包括過橋軸(18)、割臺軸I (19)、割臺軸II (20)、割刀(21)、割臺攪龍(22)、撥禾輪傳動中間軸(23)和撥禾輪(24),所述中間軸(2)上設置中間軸上的鏈輪IV(205),所述中間軸上的鏈輪IV (205)連接所述過橋軸(18)左端設置的過橋軸上的鏈輪(1801),所述過橋軸(18)的右端設置過橋軸上的帶輪(1802),所述過橋軸上的帶輪(1802)連接所述割臺軸I (19)左端設置的割臺軸I上的帶輪(1901),所述割臺軸I (19)右端設置割臺軸I上的鏈輪(1902),所述割臺軸I上的鏈輪(1902)與所述割臺軸II (20)左端設置的割臺軸II上的鏈輪I (2001)連接,所述割臺軸II (20)右端設置割臺軸II上的鏈輪II(2002),所述割臺軸II上的鏈輪II (2002)與所述割臺攪龍(22)右端的割臺攪龍上的鏈輪(2201)連接,所述割臺攪龍(22)右端還設置割臺攪龍上的帶輪(2202),所述割臺攪龍上的帶輪(2202)與所述撥禾輪傳動中間軸(23)左端設置的撥禾輪傳動中間軸上的帶輪(2301)連接,所述撥禾輪傳動中間軸(23)右端設置撥禾輪傳動中間軸上的鏈輪(2302),所述撥禾輪傳動中間軸上的鏈輪(2302)與所述撥禾輪(24)右端設置的撥禾輪上的鏈輪(2401)連接,所述割臺軸II (20 )的右端還設置擺環裝置(2003 ),所述割刀(21)通過擺環裝置(2003 )與所述割臺軸II (20)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切橫流多滾筒聯合收割機的傳動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流滾筒(4)、第一橫軸流滾筒(3)和第二橫軸流滾筒(6)依次呈階梯狀排布,并且所述切流滾筒(4)、第一橫軸流滾筒(3 )和第二橫軸流滾筒(6 )的底部所在的直線與水平線的夾角Θ為3°?10。。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種切橫流多滾筒聯合收割機的傳動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橫軸流滾筒(6 )比第一橫軸流滾筒(3 )短20°/Γ30%,在所述第二橫軸流滾筒(6 )末端設置碎草滾筒(7)。
【文檔編號】A01D43/08GK204031815SQ201420418553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9日
【發明者】李耀明, 周偉, 徐立章, 唐忠 申請人:江蘇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