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治花生青枯病的生物源農藥及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生物農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防治花生青枯病的生物源農藥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花生青枯病危害性較大又最常見,防治不及時,會導致減產10%?40%。因此,識別和掌握花生青枯病的發生及流行規律,及時有效地進行防治,是花生高產的重要措施。目前,對花生青枯病的防治主要以化學農藥為主,不但對環境造成污染,在花生中有殘留,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為此,我們經過多年的實踐,研制出一種具有綠色環保的防治花生青枯病的生物源農藥,經田間防治試驗證明,不但防治效果好,而且環保綠色。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治效果顯著、無農藥殘留、無環境污染的防治花生青枯病的生物源農藥。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該防治花生青枯病的生物源農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草藥制成:長萼雞眼草30-40份、板藍根40-50份、松蘿32-40份、苦地丁 28-34份、巖豇豆40-50份、羅鍋底35-45份。
[0005]優選的:長萼雞眼草35份、板藍根45份、松蘿36份、苦地丁31份、巖豇豆45份、羅鍋底40份。
[0006]制備方法:按以上重量份稱取長萼雞眼草、板藍根、松蘿、苦地丁、巖豇豆、羅鍋底粉碎混勻后,分別加入適量的水熬3遍,每遍熬制到2L合并濾液,并用多層紗布和濾紙過濾,加熱合并后的濾液濃縮至2L制成水劑,即得本發明的生物源農藥。
[0007]各中藥的特性:長萼雞眼草對弗氏、舒氏、志賀氏痢疾桿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板藍根對枯草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八聯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痢疾桿菌、腸炎桿菌等都有較強的抑制作用;松蘿其抗菌譜主要為革蘭氏陽性細菌及結核桿菌,對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白喉桿菌、結核桿菌等都有很強的抑制作用;苦地丁對甲型鏈球菌、肺炎球菌、卡他球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有抑制作用;巖5工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草綠色鏈球菌、卡他球菌等有較強的抑制作用;羅鍋底對弗氏痢疾桿菌、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豬霍亂沙門氏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對農作物無藥害、無殘留、不污染環境及農產品,不殺天敵,對哺乳動物無致畸、致癌、致突變等危害,高效安全,防效好。
[0008]田間試驗資料
1、在自家園內對發生青枯病的花生進行防治,設立試驗組和對照組: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試驗組采用中草藥制成的生物農藥120倍液噴霧防治,對照組用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噴霧防治,兌水藥量都是40kg/畝,對開始發病的花生植株進行施藥,使用噴霧器定量均勻噴霧。
[0009]2、調查內容及方法施藥后8天開始進行調查,試驗組和對照組各調查50病株,其中試驗組50病株中有48株復活,2株死亡,復活率為96%;對照組調查50病株中30病株復活,20病株死亡,復活率為60%。實驗組與對照相比,實驗組防治效果顯著。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實施方式一:稱取長萼雞眼草300克、板藍根400克、松蘿320克、苦地丁280克、巖豇豆400克、羅鍋底350克,粉碎混勻后,分別加入18L、10LU0L的水熬3遍,每遍熬制到2L合并濾液,并用多層紗布和濾紙過濾,加熱合并后的濾液濃縮至2L制成水劑,即得本發明的生物源農藥。
[0011]實施方式二:稱取長萼雞眼草350克、板藍根450克、松蘿360克、苦地丁310克、巖豇豆450克、羅鍋底400克,制備方法同實施方式一。
[0012]實施方式三:稱取長萼雞眼草400克、板藍根500克、松蘿400克、苦地丁340克、巖豇豆500克、羅鍋底450克,制備方法同實施方式一。
【主權項】
1.一種防治花生青枯病的生物源農藥,其特征在于該生物源農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草藥制成:長萼雞眼草30-40份、板藍根40-50份、松蘿32-40份、苦地丁 28-34份、巖豇豆40-50份、羅鍋底35-45份。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治花生青枯病的生物源農藥,其特征在于該生物源農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草藥制成:優選的:長萼雞眼草35份、板藍根45份、松蘿36份、苦地丁31份、巖豇豆45份、羅鍋底40份。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治花生青枯病的生物源農藥及制備方法,屬于農藥技術領域。本發明選擇中草藥長萼雞眼草、板藍根、松蘿、苦地丁、巖豇豆、羅鍋底,采用蒸煮水提的方法,制成生物源農藥用于防治花生青枯病,經田間試驗證明,防治效果較好,無污染和農藥殘留。
【IPC分類】A01P1/00, A01P3/00, A01N65/20
【公開號】CN105707131
【申請號】CN201610078863
【發明人】史運江
【申請人】史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