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辣木扦插育苗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林木育苗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辣木育苗的方法,尤其是辣木的扦插育苗方法,屬于林木育苗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辣木樹(拉丁學名:moringatree oleifera Iamarch,英文名:moringa tree),又稱鼓槌樹、山葵樹,屬于白花菜目辣木科,辣木屬,為多年生常綠小喬木至大喬木,全世界約有14個品種,目前較常食用的品種有以下三種:印度傳統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印度改良種辣木(印度T.N.農業大學的改良種,早生且具高豆莢產量)和非洲辣木(原只產于肯尼亞圖爾卡納湖附近及埃塞俄比亞西南部)。
[0003]據百度百科記載,辣木是世界上最有營養的樹,它包含約20種氨基酸,46種抗氧化劑,抗炎化合物,富含豐富的微量元素鉀、錳、鉻,以及精氨酸、賴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等,提供維生素A,維生素B、B1、B2、B3、B6,維生素C(抗壞血酸),維生素E和宏觀礦物質,微量元素,提供優質蛋白質和膳食纖維,辣木葉所含的鈣質是牛奶的4倍,蛋白質是牛奶的2倍,鉀是香蕉的3倍,鐵是菠菜的3倍,維生素C是柑橘的7倍,維生素Α(β胡蘿卜素)是胡蘿卜的4倍,維生素E分別是螺旋藻和黃豆粉的70倍和40倍。辣木有“奇跡樹”、“母親最好的朋友”和“醫藥百寶箱”之稱。在非洲被稱為窮人的牛奶;在印度,是人們長壽的食材藥材,辣木樹渾身都是寶,已經有上千年的食用歷史,是人類較古老的藥食兼用的樹種之一。辣木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已知的可以同時提供糧食和生物燃料的植物,被稱為“掛在樹上的牛奶”、“長在空中的蔬菜”、辣木樹堪稱是一種萬用神奇的天然健康植物,被植物專家譽為奇跡之樹。
[0004]由于辣木神奇營養價值,用途廣,經濟價值高,是一種值得發展的“寶樹”,促使人們紛紛發展辣木人工造林,而開展辣木人工造林,首先要解決辣木苗木問題。但是現在人們開展辣木育苗都是利用辣木的種子進行培育,是進行有性繁殖,其遺傳特征會相對母體發生改變,出現有效成分減少,生長緩慢,且種子采集季節性強,數量有限的缺陷。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簡單易行,保持原種辣木有效成分,移栽后生長快的無性繁殖育苗方法。
[0005]技術方案:本發明所述的一種辣木扦插育苗方法,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1.采枝剪枝:采2?3年生健壯、無病蟲害的辣木枝條,剪成長20?30厘米,帶有2?3個節的插條;
2.激素浸泡:用奈乙酸(NAA)或吲哚丁酸(IBA)的植物激素浸泡處理6?10小時,植物激素的濃度為170mg/L?190mg/L;
3.扦插:在整好的沙床上用小鏟開18厘米深的溝,將處理好的插條按8?10厘米的株距斜擺入溝內,插條與沙面呈45?50度,覆沙,插條入沙深度為其長的2/3,行距為10?15厘米左右;
4.水分管理:插后每天淋透水2次,使基質水分保持在55%?60%;
5.搭棚遮蔭:用遮陽網搭棚遮蔭,避免陽光直射,棚內溫度為26°C?30°C; 6.揭去遮陽網:插條發芽生根后陸續揭去遮陽網,插條培育150天后可移栽。
[0006]有益效果: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的辣木育苗方法,取材方便,工序簡單,辣木出根率達85%?95%,而且遺傳基因不變異,移栽后,更達到速生、穩產、高產。
【具體實施方式】
[0007]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事例對本發明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0008]實施例1:一種辣木扦插育苗,其具體步驟如下:
1.采枝剪枝:采2年生健壯、無病蟲害的辣木枝條,剪成長20厘米,帶有2?3個節的插條;
2.激素浸泡:用奈乙酸(NAA)或吲哚丁酸(IBA)的植物激素浸泡處理6?小時,植物激素的濃度為190mg/L;
3.扦插:在整好的沙床上用小鏟開18厘米深的溝,將處理好的插條按8厘米的株距斜擺入溝內,插條與沙面呈45度,覆沙,插條入沙深度為其長的2/3,行距為10厘米左右;
4.水分管理:插后每天淋透水2次,使基質水分保持在55%;
5.搭棚遮蔭:用遮陽網搭棚遮蔭,避免陽光直射,棚內溫度為26V ;
6.揭去遮陽網:插條發芽生根后陸續揭去遮陽網,插條培育150天后可移栽。
[0009]本次扦插育苗根莖出根率達92.8%。
[0010]實施例2:—種辣木扦插育苗,其具體步驟如下:
1.采枝剪枝:采2年生健壯、無病蟲害的辣木枝條,剪成長25厘米,帶有2?3個節的插條;
2.激素浸泡:用奈乙酸(NAA)或吲哚丁酸(IBA)的植物激素浸泡處理8小時,植物激素的濃度為180mg/L;
3.扦插:在整好的沙床上用小鏟開18厘米深的溝,將處理好的插條按9厘米的株距斜擺入溝內,插條與沙面呈48度,覆沙,插條入沙深度為其長的2/3,行距為12厘米左右;
4.水分管理:插后每天淋透水2次,使基質水分保持在58%;
5.搭棚遮蔭:用遮陽網搭棚遮蔭,避免陽光直射,棚內溫度為28V ;
6.揭去遮陽網:插條發芽生根后陸續揭去遮陽網,插條培育150天后可移栽。
[0011]本次扦插育苗根莖出根率達85.3%。
[0012]實施例3:—種辣木扦插育苗,其具體步驟如下:
I.采枝剪枝:采3年生健壯、無病蟲害的辣木枝條,剪成長30厘米,帶有3個節的插條;
2.激素浸泡:用奈乙酸(NAA)或吲哚丁酸(IBA)的植物激素浸泡處理10小時,植物激素的濃度為170mg/L;
3.扦插:在整好的沙床上用小鏟開18厘米深的溝,將處理好的插條按10厘米的株距斜擺入溝內,插條與沙面呈50度,覆沙,插條入沙深度為其長的2/3,行距為15厘米左右;
4.水分管理:插后每天淋透水2次,使基質水分保持在60%;
5.搭棚遮蔭:用遮陽網搭棚遮蔭,避免陽光直射,棚內溫度為30V ;
6.揭去遮陽網:插條發芽生根后陸續揭去遮陽網,插條培育150天后可移栽。
[0013] 本次扦插育苗根莖出根率達90.4%。
【主權項】
1.一種辣木扦插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I)采枝剪枝:采2?3年生健壯、無病蟲害的辣木枝條,剪成長20?30厘米,帶有2?3個節的插條; (2 )激素浸泡:用奈乙酸(NAA )或吲哚丁酸(I BA)的植物激素浸泡處理6?1小時,植物激素的濃度為170mg/L?190mg/L; (3)扦插:在整好的沙床上用小鏟開18厘米深的溝,將處理好的插條按8?10厘米的株距斜擺入溝內,插條與沙面呈45?50度,覆沙,插條入沙深度為其長的2/3,行距為10?15厘米左右; (4 )水分管理:插后每天淋透水2次,使基質水分保持在55%?6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步驟(5)搭棚遮蔭:用遮陽網搭棚遮蔭,避免陽光直射,棚內溫度為26 0C?30 °C。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步驟(6)揭去遮陽網:插條發芽生根后陸續揭去遮陽網,插條培育150天后可移栽。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辣木扦插育苗方法,屬于林木育苗技術領域,包括采枝剪枝、激素浸泡、扦插、水分管理、搭棚遮蔭、揭去遮陽網6個具體步驟,有效解決了開展辣木人工種植出現有效成分減少,生長緩慢的缺陷,其有益效果是:取材方便,工序簡單,出根率達85%~95%,而且遺傳基因不變異,移栽后,更達到速生、穩產、高產,可以為大面積辣木人工栽培提供充足優質無性系苗。
【IPC分類】A01G1/00, A01G31/00
【公開號】CN105706874
【申請號】CN201610092950
【發明人】黃振忠
【申請人】黃振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