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害蟲誘殺小器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誘滅蟑螂器。
背景技術:
蟑螂超強的環境適應能力及超強的繁殖能力使其有“打不死的小強”的稱號。蟑螂多見于食堂、雜物間等地域中,其傳播疾病,啃噬物件,人們對其深惡痛絕,現有技術中的誘滅蟑螂器大都采用毒餌誘殺或餌料加電擊的方法進行誘殺。毒餌誘殺會在空氣中產生有害氣體,長期吸入會對人們身體造成慢性傷害;餌料加電擊的方法誘殺時會產生火花,會產生一定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造價低廉且無任何安全隱患的誘滅蟑螂器。誘滅蟑螂器,其為一個由外盤沿、內盤沿及內盤底組成的敞口、平底的圓盤形誘滅蟑螂器。
所述外盤沿為和內盤沿外側上沿邊連接的外盤沿,外盤沿外側下沿邊和內盤底部的下底面底部持平,外盤沿外側下沿邊以揚角30度的坡度延展至外盤沿內側上沿邊,外盤沿內側上沿邊和內盤沿外側上沿邊連接,外盤沿的上表面為布防滑砂的糙面,以利于蟑螂的通過。
所述內盤沿的內盤沿外側上沿邊和外盤沿內側上沿邊相連,內盤沿外側上沿邊以抑角50度的坡度下延至內盤沿內側下沿邊,內盤沿內側下沿邊和內盤底相連,內盤沿外側上沿邊和內盤沿內側下沿邊的長度以三至五厘米為宜,內盤沿表面圓潤光滑,可保證蟑螂被餌料引誘至內盤底無法逃脫。
所述內盤底為和內盤沿內側下沿邊和相連的內盤底,通過在內盤底放置餌料引誘蟑螂,最后達到誘滅蟑螂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誘滅蟑螂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誘滅蟑螂器的實施例,如圖所示,1為誘滅蟑螂器,2為外盤沿,外盤沿2和內盤沿3外側上沿邊連接,外盤沿2外側下沿邊和內盤底4底部的下底面底部持平,外盤沿2外側下沿邊以揚角30度的坡度延展至外盤沿2內側上沿邊,外盤沿2內側上沿邊和內盤沿3外側上沿邊連接,外盤沿的上表面為布滿防滑砂的糙面;內盤沿3的內盤沿外側上沿邊和外盤沿2內側上沿邊相連,內盤沿外側上沿邊以抑角50度的坡度下延至內盤沿2內側下沿邊,內盤沿2內側下沿邊和內盤底3相連。
本發明使用時,將誘滅蟑螂器放置在有蟑螂出沒的區域,因為外盤沿外側下沿邊和內盤底底部的下底面底部持平,在因為外盤沿外側下沿邊以揚角30度的坡度延展至外盤沿內側上沿邊,外盤沿的上表面又為布防滑砂的糙面,所以在放置誘滅蟑螂器內盤底上誘餌氣味的引誘下,蟑螂會很容易的通過外盤沿和內盤沿達到誘滅蟑螂器內盤底上的誘餌處,擋蟑螂返回時,因為和內盤底相連的內盤沿內側下沿邊和內盤沿外側上沿邊呈50度揚角狀態,且其長度在三至五厘米之間,大大大于蟑螂的長度,所以在表面圓潤光滑內盤沿的阻擋下,蟑螂是無法從誘滅蟑螂器內逃出的。本發明結構簡單,造價低廉,放置方便,更是消除了藥物及電擊滅蟑的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