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二次輔助吸種自擾動排種盤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15537閱讀:700來源:國知局
二次輔助吸種自擾動排種盤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氣吸式排種器的二次輔助吸種自擾動排種盤。二次輔助吸種自擾動排種盤包括盤體,在盤體上設置有安裝孔、定位孔、充種型孔、攪種槽及清種槽;盤體中心設置有安裝孔,安裝孔外圍設置有定位孔;盤體周邊均勻分布有多個充種型孔,每個充種型孔內側對應設置有攪種槽;盤體背面設置有與排種器的清種輪嚙合的清種槽,清種槽與充種型孔位置對應。該排種盤能夠在作業過程中將靜止的種堆擾動起來,降低種間阻力,使單個種子脫離種堆的束縛,易于吸附在排種盤上,攪種槽能夠將未被吸附的種子帶至一定高度落下,使漏充的種孔獲得二次充種的機會,從而有效的提高排種器的充種性能,避免漏播和空穴。
【專利說明】
二次輔助吸種自擾動排種盤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排種盤,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氣吸式排種器的二次輔助吸種自 擾動排種盤,屬于農業機械領域。
【背景技術】
[0002] 氣吸式排種器因其高速、精密的特點,成為了大粒種子精密播種技術的重點發展 方向。充種是氣吸式排種器工作過程的第一個環節,也是后續各環節的基礎。其工作原理是 利用擾種裝置將種子擾動至"沸騰"狀態,以降低種間阻力,而后利用氣流在排種盤上的充 種型孔兩側形成壓力差,將種子吸附在排種盤上,種子隨排種盤轉動脫離密集堆積的種群, 并由排種器排出。如果該環節失敗,即使后續環節順利,也必然會造成空穴、漏播。
[0003] 隨著播種機作業速度和排種器轉速的提升,充種型孔處氣流力作用時間縮短、種 子充填幾率降低,易造成漏播甚至出現連續空穴,嚴重影響播種機作業質量。因此,充種性 能是限制氣吸式排種器作業速度提升的"瓶頸"。 【實用新型內容】
[0004] 為了解決大粒種子氣吸式精密排種器在高速作業情況下充種時間短,容易造成種 孔漏充而形成漏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氣吸式排種器的二次輔助吸種自擾動 排種盤。
[0005]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6] -種二次輔助吸種自擾動排種盤,包括盤體,在盤體上設置有安裝孔、定位孔、充 種型孔、攪種槽及清種槽;盤體中心設置有安裝孔,安裝孔外圍設置有定位孔;盤體周邊均 勻分布有多個充種型孔,每個充種型孔內側對應設置有攪種槽;盤體背面設置有與排種器 的清種輪嚙合的清種槽,清種槽與充種型孔位置對應。
[0007] 上述二次輔助吸種自擾動排種盤,攪種槽在盤體邊緣均勻分布,攪種槽邊緣包括 依次連接的曲線AF、曲線AB、曲線BC、曲線CD、曲線ED和曲線EF,曲線AF、曲線AB、曲線EF和曲 線DE均為圓弧,曲線AF與充種型孔同心設置,曲線CD為二次投種擬合曲線,曲線BC為過渡曲 線。
[0008] 上述二次輔助吸種自擾動排種盤,攪種槽的底面長度大于種子平均長度的2倍,攪 種槽底面寬度大于種子的平均長度,攪種槽的深度為種子平均厚度的1/2。
[0009] 上述二次輔助吸種自擾動排種盤,充種型孔為30-40個,充種型孔在盤體邊緣均勻 分布,且充種型孔截面為圓形。
[0010] 上述二次輔助吸種自擾動排種盤,清種槽整體呈矩形,其中一邊為圓弧狀。
[0011] 上述二次輔助吸種自擾動排種盤,定位孔有2個,位于安裝孔兩側,兩個定位孔到 安裝孔中心的距離相等。
[0012]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該排種盤能夠在作業過程中將靜止的種堆擾動起來,降 低種間阻力,使單個種子脫離種堆的束縛,易于吸附在排種盤上,攪種槽能夠將未被吸附的 種子帶至一定高度落下,使漏充的種孔獲得二次充種的機會,從而有效的提高排種器的充 種性能,避免漏播和空穴。
【附圖說明】

[0013]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4]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示意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后視不意圖;
[0016] 圖3是本實用新型攪種槽結構示意圖;
[0017]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三維效果圖。
[0018] 圖中:1、盤體,2、充種型孔,3、攪種槽,4、定位孔,5、安裝孔,6、清種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9]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參照附圖并舉實施 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0] 參考圖1、圖2及圖,4,一種二次輔助吸種自擾動排種盤,包括盤體1,在盤體1上設 置有安裝孔5、定位孔4、充種型孔2、攪種槽3及清種槽6;盤體1中心設置有安裝孔5,安裝孔5 外圍設置有定位孔4;盤體1周邊均勻分布有多個充種型孔2,每個充種型孔2內側對應設置 有攪種槽3;盤體1背面設置有清種槽6,清種槽6與充種型孔2位置對應。
[0021] 參考圖3,攪種槽3在盤體1邊緣均勻分布,攪種槽3邊緣包括依次連接的曲線AF、曲 線AB、曲線BC、曲線CD、曲線ED和曲線EF,曲線AF、曲線AB、曲線EF和曲線DE均為圓弧,曲線AF 與充種型孔2同心設置,曲線CD為二次投種擬合曲線,曲線BC為過渡曲線,其中二次投種擬 合曲線的公式如下:
[0022]
,1?為漸開線的基圓半徑,R =72.5到92.5。
[0023]本實施例中,攪種槽3的底面長度大于種子平均長度的2倍,攪種槽3底面寬度大于 種子的平均長度,攪種槽3的深度為種子平均厚度的1/2。這種尺寸可以保證一到兩粒種子 被帶出種堆一定距離后落下,防止無種子帶出或種子帶出后不能下落。
[0024] 本實施例中,充種型孔2為30-40個,充種型孔2在盤體1邊緣均勻分布,且充種型孔 2截面為圓形。排種器工作時,盤體1順時針轉動,充種型孔2隨盤體1轉動,經過盤體1底部種 堆時,將種子吸附在充種型孔2上面,充種型孔2數目由排種盤轉速和排種粒距共同確定。
[0025] 本實施例中,清種槽6整體呈矩形,其中一邊為圓弧狀,清種槽6與排種器的清種輪 嚙合,工作時,為防止碎種子及雜質顆粒等卡在充種型孔2內影響充種,通過清種輪與清種 槽6的嚙合將碎種子及雜質顆粒頂出。
[0026] 本實施例中,定位孔4有2個,位于安裝孔5兩側,兩個定位孔4到安裝孔5中心的距 離相等。排種盤工作時,排種器軸法蘭盤上的定位銷插入定位孔4內,當排種器軸轉動時,通 過法蘭盤上的定位銷帶動盤體1轉動,從而完成吸種、帶種轉動和投種等動作。
[0027] 本實用新型能夠在作業過程中隨排種器軸轉動,在轉動至種堆內時,攪種槽3可增 大盤體1的攪動能力,將種子堆攪動至"沸騰"狀態,降低種間阻力,使單個種子易于脫離種 堆的束縛而被吸附在充種型孔2上,每個攪種槽3都可將種堆中的一到兩粒種子帶出,并在 脫離種堆一定距離后落下,如果充種型孔2在前面過程中未吸附上種子,種子下落過程中會 經過充種型孔2并完成二次充種,降低漏充率。
[0028]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個案,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作其它形式 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 變化的等效實施方式。但是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依據本實用新型的 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皆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 專利保護范圍。
【主權項】
1. 一種二次輔助吸種自擾動排種盤,包括盤體,其特征在于:在盤體上設置有安裝孔、 定位孔、充種型孔、攪種槽及清種槽;盤體中心設置有安裝孔,安裝孔外圍設置有定位孔;盤 體周邊均勻分布有多個充種型孔,每個充種型孔內側對應設置有攪種槽;盤體背面設置有 與排種器的清種輪嚙合的清種槽,清種槽與充種型孔位置對應。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二次輔助吸種自擾動排種盤,其特征在于:攪種槽在盤體邊緣均 勻分布,攪種槽邊緣包括依次連接的曲線AF、曲線AB、曲線BC、曲線CD、曲線ED和曲線EF,曲 線AF、曲線AB、曲線EF和曲線DE均為圓弧,曲線AF與充種型孔同心設置,曲線CD為二次投種 擬合曲線,曲線BC為過渡曲線。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二次輔助吸種自擾動排種盤,其特征在于:攪種槽的底面長度大 于種子平均長度的2倍,攪種槽底面寬度大于種子的平均長度,攪種槽的深度為種子平均厚 度的1/2。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二次輔助吸種自擾動排種盤,其特征在于:充種型孔為30-40個, 充種型孔在盤體邊緣均勻分布,且充種型孔截面為圓形。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二次輔助吸種自擾動排種盤,其特征在于:清種槽整體呈矩形, 其中一邊為圓弧狀。6. 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二次輔助吸種自擾動排種盤,其特征在于:定位孔有2 個,位于安裝孔兩側,兩個定位孔到安裝孔中心的距離相等。
【文檔編號】A01C7/20GK205694205SQ201620603063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0日
【發明人】史嵩, 付乾坤, 周紀磊, 薦世春, 劉虎
【申請人】山東省農業機械科學研究院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