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產品用架子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農用晾曬架。
背景技術:
種子收獲后,因含水量高不易保存,必須進行一定的風干晾曬脫水過程,以往的做法是將種子鋪于夯實的土地、柏油或水泥地面進行晾曬脫水,這樣的處理往往因晾曬表面粗糙雜質多等因素造成種子的含雜量增加;種子晾曬主要為自然風干燥,以便后期儲存。對現有的干燥方式進行改進一般依賴于全新的設備改進,對于自然風干的方式上的改進較少。于是市面上出現了采用晾曬架進行種子晾曬,從目前市面上晾曬架的結構看,其只能實現一層種子的晾曬,使得晾曬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農用晾曬架,解決了種子晾曬架難以自動控制,無法智能應對天氣變化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農用晾曬架,包括底座、頂蓋、轉軸、控制箱和料盤;所述轉軸的上端固定在頂蓋上,轉軸的下端伸入底座中;所述底座內還固定有電機;所述電機通過皮帶來驅動所述轉軸;所述底座上安裝有兩根相對的轉軸;每根轉軸上均套裝有多個料盤;所述轉軸與料盤的軸向平行;兩根轉軸上的料盤間隔排列成層狀結構;所述電機帶動兩根轉軸上的料盤分別向外側打開;所述底座內還設有所述控制箱;所述頂蓋上還設有濕度傳感器;所述濕度傳感器通過線路與控制箱相連;所述控制箱通過線路連接電機;所述頂蓋上還設有帆布棚;所述帆布棚包括圓形鋼圈和帆布;所述帆布裁剪成筒狀結構;筒狀結構的一端包裹縫合在鋼圈上,其另一端固定在頂蓋的外沿上;所述頂蓋上還設有用于捆扎帆布棚的搭扣。
優選的是,所述圓形鋼圈的直徑尺寸與頂蓋的直徑尺寸相同;所述帆布棚的表面上還設有平行于其軸的拉鏈。
優選的是,所述料盤為圓盤狀的盛料容器;在料盤內還設有一層篩網層;兩根轉軸上的料盤向同側方向打開;所述底座上還設有護欄;所述護欄位于料盤打開方向的另一側;所述頂蓋上還設有透氣口。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種農用晾曬架,其結構簡單,通過電機驅動實現自動打開,而且采用穿插的層狀結構,節約了大量的結構空間,使得通風方便;增設的感應裝置能夠及時的感知天氣變化并進行自動回收,具有省時省力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農用晾曬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農用晾曬架在帆布棚放下后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底座;2、頂蓋;3、轉軸;4、控制箱;5、料盤;6、電機;8、濕度傳感器;9、帆布棚;10、搭扣;11、篩網層;12、拉鏈;13、護欄;14、透氣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請參閱附圖1和2,本發明實施例包括:
一種農用晾曬架,包括底座1、頂蓋2、轉軸3、控制箱4和料盤5;所述轉軸3的上端固定在頂蓋2上,轉軸3的下端伸入底座1中;所述底座1內還固定有電機6;所述電機6通過皮帶來驅動所述轉軸3;所述底座1上安裝有兩根相對的轉軸3;每根轉軸3上均套裝有多個料盤5;所述轉軸3與料盤5的軸向平行;兩根轉軸3上的料盤5間隔排列成層狀結構;所述電機6帶動兩根轉軸上的料盤5分別向外側打開;所述底座1內還設有所述控制箱4;所述頂蓋2上還設有濕度傳感器8;所述濕度傳感器8通過線路與控制箱相連;當天氣變化時,頂蓋2上的濕度傳感器8就會感知到空氣濕度的變化,控制箱7就會控制電機6在雨水下落之前就進行自動控制,將料盤回收,避免種子被淋濕。所述控制箱4通過線路連接電機6;所述頂蓋2上還設有帆布棚9;所述帆布棚9包括圓形鋼圈和帆布;所述帆布裁剪成筒狀結構;筒狀結構的一端包裹縫合在鋼圈上,其另一端固定在頂蓋的外沿上;所述頂蓋2上還設有用于捆扎帆布棚9的搭扣10。當農用晾曬架回收到倉庫中后,通過帆布棚9可以將內部保護起來,防止大風或者雨水將種子破壞。所述圓形鋼圈的直徑尺寸與頂蓋的直徑尺寸相同;所述帆布棚9的表面上還設有平行于其軸的拉鏈12。所述料盤5為圓盤狀的盛料容器;在料盤內還設有一層篩網層11;兩根轉軸上的料盤5向同側方向打開;所述底座上還設有護欄13;所述護欄13位于料盤打開方向的另一側;所述頂蓋2上還設有透氣口14。通過電機6的轉動,兩條皮帶分別帶動兩根轉軸產相對的反向轉動,因此分別安裝在不同轉軸上的料盤也就產生了向兩側打開的運動,為了節省結構空間,兩根轉軸3上的料盤5采用間隔的穿插排列方法。該農用晾曬架,其結構簡單,通過電機驅動實現自動打開,而且采用穿插的層狀結構,節約了大量的結構空間,使得通風方便;增設的感應裝置能夠及時的感知天氣變化并進行自動回收,具有省時省力等優點。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