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高產胡子鯰生態養殖技術,尤其涉及能夠規模化迅速養殖大量胡子鯰,提高經濟效益。
背景技術:
胡子鯰是一種溫水性小型魚類,繁殖較快,肉質嬌嫩,味道鮮美,具有一定的滋補功效而廣受消費者歡迎,是一種名優的淡水養殖魚類。野生胡子鯰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因此希望通過規模化養殖,調整漁業產業結構,幫助農民致富。然人工養殖技術并未得到深入研究和大量推廣,養殖方式大多采用粗放式養殖,如何通過調整胡子鯰的人工養殖技術,達到高產的目的,同時提高經濟效益,成為研究的主要方向。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更有效的胡子鯰人工繁殖技術,提高胡子鯰的產量,提高經濟效益。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高產胡子鯰生態養殖技術,包括以下步驟:
清理池塘并以生石灰消毒,除去雜草和有害生物后培養水質,并栽種水生植物,2周后可放養魚苗;
選擇身體健壯、規格一致的過冬魚種4月投放,每日投餌兩次,混養少量濾食性和雜食性魚類,穩定水質;
6個月后即可捕撈上市。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養殖池面積根據實際條件而定,水深1m以上,以土池結構為主;塘壩堅固無漏洞;水質清潔,無污染;按每公頃潑灑4500kg生石灰消毒后施放花生麩450kg、氨基酸肥水素22.5kg和魚壯寶3750ml培育水質;2周后注入新水,魚池1/4面積環形栽種水浮蓮、水花生等水生植物;養殖池水口以對角線設置,進水口在池水面以上,排水口選擇池塘最低處,篩網過濾,同時防止蛇、蛙、鼠等危害;注意日常檢查。
進一步所述魚種選擇和投放的具體方法如下:
魚種選擇10cm以上的過冬魚種,規格要求均一,體型端正、體質健壯、無傷病、鰭完整;投放密度為40萬尾/hm2,在4月中旬天氣晴好的中午投放。
進一步所述魚種的投喂具體方法如下:
飼料選用全價浮水性胡子鯰飼料;開始用魚苗開口飼料,投喂半個月左右,早晚投喂,投喂量在魚體重5%左右,7成飽;隨魚個體的增加,投喂飼料調整為塘角魚1號(投喂一個月左右)、2號(投喂一個月左右)、3號(投喂至捕撈期),投喂量占魚體3%-4%,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進一步所述水質管理具體方法如下:
日換水量20%-30%,保持養殖水體清潔,同時投放少量羅非魚、鳙魚、鰱魚、鯉魚等濾水性和雜食性魚類,穩定水質;及時清理池底和魚的糞便,保證水質。
進一步所述捕撈具體方法如下:
捕撈從10月下旬開始,進行適時捕撈,捕大留小,1月下旬清塘。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池塘利用率高,魚種生長發育整齊,存活率高;成本低,養殖速度快,經濟效益高。
具體實施方式
建1公頃養殖池,保證其需水量,水源無污染。檢查塘壩堅固無漏洞;按每公頃潑灑4500kg生石灰消毒后施放花生麩450kg、氨基酸肥水素22.5kg和魚壯寶3750ml。環形栽種水浮蓮、水花生等水生植物占水池1/4面積;保持水深1m以上。養殖池水口以對角線設置,進水口在池水面以上,排水口埋于池塘最低處,篩網過濾,重點防止蛇、蛙、鼠等動物危害;按時進行日常檢查。選擇10cm以上的過冬魚種,規格要求均一,體型端正、體質健壯、無傷病、鰭完整;如規格差異過大,選擇采用魚篩篩過,放養規格相對一致的一同放養。投放密度為40萬尾/hm2,在4月中旬天氣晴好的中午投放,同時投放少量羅非魚、鳙魚、鰱魚、鯉魚等濾水性和雜食性魚類,穩定水質。每天投放兩次,飼料選用全價浮水性胡子鯰飼料;開始用魚苗開口飼料,投喂量在魚體重5%左右,20分鐘吃完,魚7成飽;半個月后改為塘角魚1號;一個月后,改為投喂2號;之后調整為3號投喂至捕撈結束;投喂量占魚體3%左右。日換水量20%-30%,保持養殖水體清潔,及時清理池底和魚的糞便,保證水質。捕撈從10月下旬開始,進行適時捕撈,捕大留小,1月下旬清塘。以上養殖方式產量約在45t。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