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提高成活率的鰻魚養殖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163971閱讀:1109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涉及一種提高成活率的鰻魚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鰻魚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具有補虛養血、祛濕、抗癆等功效,是久病、虛弱、貧血、肺結核等病人的良好營養品。其肝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是夜盲人的優良食品。它還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e,含量分別是普通魚類的60倍和9倍。其脊椎骨幾乎具備了完美鈣源所需的一切,由此為國內外科學家所尊崇,被公認為“理想的天然生物鈣源”、“人類鈣質的天然供給者”。但是天然的鰻魚資源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人類的消費需求,因此鰻魚的養殖業也進入了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可是現有的育苗方法普遍孵出率低,且易感染腸道性疾病。因此如何提高育苗效率是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提高成活率的鰻魚養殖方法,具有生長速度快,免疫力強和提高了成活率等特點。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提高成活率的鰻魚養殖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1)池塘選擇:

池塘呈長方形,面積為6-12畝,池深1.4-1.7米,放養前應挖除池塘內過多的淤泥,平整池底,修好池埂和進、排水口;

(2)魚種放養:

投放前,先將鰻種包裝袋放入水中浸泡20分鐘-30分鐘,以適應水溫,袋內外溫差小于5℃時才能拆袋,然后用小水盆向袋內倒入2盆-3盆池水,使鰻種從高溶氧狀態逐步適應低溶氧狀態,投放的鰻種要求體色青灰、肌膚豐潤、富有彈性、游泳活躍,同池鰻種規格要整齊一致,放養密度為每1000平方米可投放4000尾~5000尾;

(3)飼料投喂:

投餌為專用配合飼料,每50公斤專用配合飼料中添加多維素50克-60克、魚肝油1.5公斤-2公斤,粗蛋白質含量必須在40%以上,投喂時要實行“四定”原則,即定質、定量、定時、定位;

(4)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巡池,觀察鰻魚活動與攝食狀況,平時每10天-15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換水量為全池的10%,同時注意池塘的ph值在7-8.5之間。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專用配合飼料包括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粗灰分、鈣、磷。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步驟(2)中,所述水的溫度為20℃~28℃。

本發明的一種提高成活率的鰻魚養殖方法,具有生長速度快,免疫力強和提高了成活率等特點。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本發明一種提高成活率的鰻魚養殖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1)池塘選擇:

池塘呈長方形,面積為6-12畝,池深1.4-1.7米,放養前應挖除池塘內過多的淤泥,平整池底,修好池埂和進、排水口;

(2)魚種放養:

投放前,先將鰻種包裝袋放入水中浸泡20分鐘-30分鐘,以適應水溫,袋內外溫差小于5℃時才能拆袋,然后用小水盆向袋內倒入2盆-3盆池水,使鰻種從高溶氧狀態逐步適應低溶氧狀態,投放的鰻種要求體色青灰、肌膚豐潤、富有彈性、游泳活躍,同池鰻種規格要整齊一致,放養密度為每1000平方米可投放4000尾~5000尾;

(5)飼料投喂:

投餌為專用配合飼料,每50公斤專用配合飼料中添加多維素50克-60克、魚肝油1.5公斤-2公斤,粗蛋白質含量必須在40%以上,投喂時要實行“四定”原則,即定質、定量、定時、定位;

(6)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巡池,觀察鰻魚活動與攝食狀況,平時每10天-15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換水量為全池的10%,同時注意池塘的ph值在7-8.5之間。

進一步說明,所述專用配合飼料包括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粗灰分、鈣、磷,所述步驟(2)中,所述水的溫度為20℃~28℃。

在進一步說明,水質調節:水質調控以生石灰、殺蟲藥為主。下雨后、加水后一般以生石灰調節水質,一發現水中浮游動物破壞水質,即用殺蟲劑殺死,以調節水質。每畝池塘根據投放時間及鰻魚起捕時間畝投放鳙魚夏花150-1000尾,黃顙魚苗200-1000尾,可以用來凈化水質,降低池水有機質含量。

病害防治:鰻魚養殖的一般病害是以防為主,即通過水質調控為主的綜合防治手段。但也會出現以下病害:①小瓜蟲病:病原體是小瓜蟲的幼體或成體,發病魚體體表有白點、病魚少攝食或不攝食,治療方法為生姜汁30ppm,辣椒3ppm。隔天一次連續下3-4次。②水霉病:病原體為水霉菌絲,一般魚體外表有擦破并在水溫較低時發生,治療方法為100ppm食鹽、3ppnm小蘇打,隔天一次,連續下2-3次。

分池養殖:小鰻魚在同一池養殖一段時間后,會出現因吃不到食或由于專吃浮游動物致使大小兩極分化的現象,故養鰻池應在適當的時候進行分池,分池一般有大中分小、小中分大,或分大中小三種分池形式。分池后小的應提高餌料檔次,大的應加強養殖管理,盡量早出售,降低全場鰻魚養殖出售平均周期。全程質量監控:1、每次放苗、分池都需邀請入境檢疫局或日后收購部門前來攝像記錄。2、養殖日記派專人記錄,包括投餌、用藥、死魚、天氣、分池、出售記錄等,每一個月上報給收購單位和檢疫局。本發明提供一種提高成活率的鰻魚養殖方法,具有生長速度快,免疫力強和提高了成活率等特點。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所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



技術特征: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一種提高成活率的鰻魚養殖方法,包括下列步驟:(1)池塘選擇;(2)魚種放養;(3)飼料投喂;(4)日常管理,本發明提供一種提高成活率的鰻魚養殖方法,具有生長速度快,免疫力強和提高了成活率等特點。

技術研發人員:陸建平;杜偉林;濮衛峰;王伯根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蘇州蘇湘特種水產養殖場
技術研發日:2017.05.15
技術公布日:2017.10.0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