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生物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茶樹種子的發芽方法。
背景技術:
茶樹,山茶科、山茶屬灌木或小喬木,嫩枝無毛。葉革質,長圓形或橢圓形。茶樹的葉子可制茶(有別于油茶樹),種子可以榨油,茶樹材質細密,其木可用于雕刻。分布主要集中在南緯16度至北緯30度之間,茶樹喜歡溫暖濕潤氣候,平均氣溫10℃以上時芽開始萌動,生長最適溫度為20~25℃;年降水量要在1000毫米以上;喜光耐陰,適于在漫射光下生育;一生分為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樹齡可達一二百年,但經濟年齡一般為40~50年。我國西南部是茶樹的起源中心,目前世界上有60個國家引種了茶樹。在熱帶地區也有喬木型茶樹高達15-30米,基部樹圍1.5米以上,樹齡可達數百年至上千年。現有技術中,茶樹的種子發芽率低,成活率低,為了提高成活率,需要一種新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茶樹種子的發芽方法。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本發明將茶籽用刀片輕輕在種皮上割開一條縫隙,以增強其通透性,隨機挑選10顆茶籽置于培養皿中加入適量的蒸餾水,將培養皿放入20℃恒溫培養箱中,觀察并記錄萌發情況,以完整茶籽為對照。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發明是一種茶樹種子的發芽方法,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能夠有效的提高茶樹種子的發芽率,提高成活率,具有推廣應用的價值。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本發明將茶籽用刀片輕輕在種皮上割開一條縫隙,以增強其通透性,隨機挑選10顆茶籽置于培養皿中加入適量的蒸餾水,將培養皿放入20℃恒溫培養箱中,觀察并記錄萌發情況,以完整茶籽為對照。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