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養殖設備,具體說是一種稻谷翻攪裝置。
背景技術:
肉雞的養殖業中,傳統的散養模式成本較低,設備較為簡單,因此該模式的采用仍較為普遍。在該傳統的養殖模式中,一般將預處理的稻谷直接撒在雞舍的地面上,并配合機械化的飼料喂養設備,以此完善該喂養模式。
目前,撒在地面上的喂養方式雖然豐富和補充了飼料喂養的缺陷,但是該方式也帶來了一些結束缺陷,如,撒在地面上的稻谷隨著喂養次數的增多,需要將稻谷進行翻攪,以更好的喂養肉雞,提高喂養的效率,而且可表面稻谷的板結發酵,給雞舍帶來感染。現有的稻谷翻攪裝置均采用傳統的晾曬谷米的翻攪工具,該工具的使用效率較低,雖然能對稻谷進行基本的翻攪,但是無法對稻谷進行充分的攪拌,容易導致稻谷的板結發酵。
為此,申請人結合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了一種新的技術方案,并提供了一種新型的稻谷翻攪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便是提供一種稻谷翻攪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包括翻齒,對稻谷進行初步的翻轉。固定在翻齒右端的主桿,所述主桿的右端固定連接有圓弧形的推桿,在使用時,可將圓弧形的推桿置于身體的前側,并利用身體推動該裝置,較為省力。在主桿的上端設有固定座,該固定座的上端通過轉軸連接有擺桿,該擺桿的右端設有把手,所述擺桿的左端通過轉軸連接有豎向連接桿,該豎向連接桿的中間通過轉軸與主桿連接、下端通過轉軸連接有橫桿,所述橫桿的下端設有攪齒。通過上述的結構,可一邊行走一邊對稻谷進行攪拌,以實現對稻谷進行充分的翻攪。
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翻齒和攪齒的配合可對稻谷進行充分的翻攪,避免了稻谷的板結,避免了稻谷的浪費,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附圖說明
現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翻齒2、主桿,3、推桿,4、固定座,5、擺桿,6、把手,7、連接桿,8、橫桿,9、攪齒。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包括翻齒1,固定在翻齒1右端的主桿2,所述主桿2的右端固定連接有圓弧形的推桿3,在主桿2的上端設有固定座4,該固定座4的上端通過轉軸連接有擺桿5,該擺桿5的右端設有把手6,所述擺桿5的左端通過轉軸連接有豎向連接桿7,該豎向連接桿7的中間通過轉軸與主桿2連接、下端通過轉軸連接有橫桿8,所述橫桿8的下端設有攪齒9。
工作原理:將推桿3置于身體的前側,一手握住主桿2并把握方向,另一首握住擺桿5的把手6并不斷的擺動,以帶動攪齒9來回擺動,最終實現對稻谷的一次性充分的翻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