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機械拋秧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66106閱讀:65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機械拋秧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適用于缽體水稻秧苗的機械拋秧裝置,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
近年來采用塑料秧盤培育缽體秧苗及拋秧移栽技術在水稻生產中得到日益廣泛地推廣。實踐證明,應用這項技術可以培育壯秧及淺栽,既有利于水稻增產,又可以大大減輕勞動強度,節省勞力。但是人工拋秧移栽時,布秧的均勻性難以掌握,并且效率較低。為此,專利號為ZL95226850.7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拋秧機。該拋秧機將拋秧裝置安裝在國產插秧機底盤上。拋秧裝置主要由供秧斗、拋盤、機架構成。工作時,將缽體秧苗通過供秧斗放入高速旋轉的拋盤中,缽體秧苗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從拋盤傾斜向上拋出,然后落入水田中,實現淺栽。這種拋秧機布秧均勻性好,工作效率高。然而,由于拋盤轉軸處于垂直狀態,缽體秧苗拋出時與水平面的夾角較小,因而拋出的高度較低,落秧的直立度較差,容易產生漂秧,影響秧苗移栽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機械拋秧裝置的不足之處,提出一種既可保持機械拋秧均勻性及高效率,又可明顯改善落秧直立度,從而避免漂秧,保證秧苗移栽質量的機械拋秧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機械拋秧裝置包括機架、供秧斗、拋盤、拋盤護罩、拋盤軸、軸承座、皮帶輪,所述供秧斗位于拋盤上方,與機架或拋盤護罩固定連接,所述拋盤位于拋盤護罩內,與拋盤軸固定連接,所述拋盤軸與鉛垂線成5°-25°的安裝角,該安裝角較理想的范圍是10°-20°。
由于這種機械拋秧裝置的拋盤軸與鉛垂線成5°-25°的安裝角,因此缽體秧苗拋出時與水平面的夾角較大,拋出的高度較高,落秧直立度明顯改善,不容易產生漂秧,從而既工作效率高、布秧均勻性好,又切實保證了秧苗移栽質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1中的機械拋秧裝置包括機架1、供秧斗2、拋盤3、拋盤護罩4、拋盤軸5、軸承座6、皮帶輪7。供秧斗2位于拋盤3上方,與拋盤護罩4固定連接。拋盤3位于拋盤護罩4內,與拋盤軸5固定連接。軸承座6與拋盤護罩均固定在底部的機架1上。拋盤軸5與鉛垂線成15°的安裝角。該裝置的機架安裝在插秧機底盤上,由插秧機輸出動力,通過皮帶輪7帶動拋盤3轉動。拋盤的轉速控制在500-650轉/分鐘較為適宜。此時,缽體秧苗拋高達1.85米左右,落下時秧苗直立度較好,基本避免了漂秧現象,保證了秧苗的移栽質量,有利于水稻的增產。
權利要求1.一種機械拋秧裝置,包括機架、供秧斗、拋盤、拋盤護罩、拋盤軸、軸承座、皮帶輪,所述供秧斗位于拋盤上方,與機架或拋盤護罩固定連接,所述拋盤位于拋盤護罩內,與拋盤軸固定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拋盤軸與鉛垂線成5°-25°的安裝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械拋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拋盤軸與鉛垂線成10°-20°的安裝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械拋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拋盤的轉速控制在500-650轉/分鐘。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適用于水稻缽體秧苗的機械拋秧裝置,包括機架、供秧斗、拋盤、拋盤護罩、拋盤軸、軸承座、皮帶輪。供秧斗位于拋盤上方,與機架或拋盤護罩固定連接。拋盤位于拋盤護罩內,與拋盤軸固定連接。拋盤軸與鉛垂線成5°-25°的安裝角。使用本實用新型的拋秧裝置,落秧直立度較好,基本避免了漂秧現象,從而既工作效率高、布秧均勻性好,又切實保證了秧苗移栽質量,有利于水稻的增產。
文檔編號A01C11/02GK2317613SQ972477
公開日1999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1997年11月14日 優先權日1997年11月14日
發明者蔣永寧, 趙季紅 申請人:江蘇省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站, 無錫市農業機械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