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滾動式微噴軟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節水灌溉用噴灌器材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防滾動式微噴軟帶。
【背景技術】
[0002]微噴軟帶通常先通過擠出方法擠出圓形軟帶、再把軟帶壓成扁形、再在軟帶上邊打出I?η個出水孔,最后進行收卷。在應用時噴灌效果比較理想,但是所存在的問題:當給水進行噴灌時存在滾帶現象,由于滾帶就使噴灌孔噴射方向不定向,O?360°都可能不定在噴孔朝上方向,給噴灌造成麻煩,不利于大面積進行推廣應用。
【發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防滾動式微噴軟帶。
[0004]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本發明一種防滾動式微噴軟帶,所述軟帶截面為一橢圓形,兩側帶有防翻滾的兩翼,一體成型而成,所述橢圓形軟帶一個側面上開有多個斜線出水孔。
[0006]進一步地,所述斜線出水孔為7個,孔徑為Φ0.4-Φ0.6mm。
[0007]進一步地,所述斜線出水孔為7個,孔徑為Φ0.5mm。
[0008]進一步地,所述相鄰斜線出水孔間距為14-18_。
[0009]進一步地,所述相鄰斜線出水孔間距為16mm。
[0010]進一步地,所述兩翼寬度均為5mm?6mm。
[001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0012]本發明噴灌軟帶截面為橢圓形帶有兩翼結構,使軟帶有方向性定位,使噴灌朝一個向上方向。
[0013]本發明軟帶在噴灌時始終保持使水在帶中心線上噴灑。噴灑效果非常理想,節約了勞力、省時,省力,是非常值得廣泛推廣的噴灌器材。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中:1.軟帶,2.兩翼,3.出水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
[0017]實施例1:如圖1所示,本發明一種防滾動式微噴軟帶,所述軟帶I截面為一橢圓形,兩側帶有防翻滾的兩翼2,一體成型而成,所述橢圓形軟帶一個側面上開有多個斜線出水孔3。
[0018]所述斜線出水孔3為7個,孔徑為Φ0.5mm。
[0019]所述相鄰斜線出水孔3的間距為16mm。
[0020]所述兩翼2寬度均為5mm?6mm。兩翼作用在于防止微噴軟帶滾動。
[0021]實施例2:本例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本例所述斜線出水孔3為7個,孔徑為Φ0.4mm。所述相鄰斜線出水孔3的間距為14mm。所述兩翼2寬度均為5mm。
[0022]實施例3:本例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本例所述斜線出水孔3為7個,孔徑為Φ0.6mm。所述相鄰斜線出水孔3的間距為16mm。所述兩翼2寬度均為5mm。
【主權項】
1.一種防滾動式微噴軟帶,其特征在于:所述軟帶截面為一橢圓形,兩側帶有防翻滾的兩翼,一體成型而成,所述橢圓形軟帶一個側面上開有多個斜線出水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防滾動式微噴軟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線出水孔為7個,孔徑為ΦΟ.4-Φ0.6m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防滾動式微噴軟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線出水孔為7個,孔徑為Φ0.5mm0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防滾動式微噴軟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鄰斜線出水孔間距為 14_18mm0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防滾動式微噴軟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鄰斜線出水孔間距為 16mm0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防滾動式微噴軟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兩翼寬度均為5mm?6mm ο
【專利摘要】一種防滾動式微噴軟帶,屬于節水灌溉用噴灌器材技術領域。所述軟帶截面為一橢圓形,兩側帶有防翻滾的兩翼,一體成型而成,所述橢圓形軟帶一個側面上開有多個斜線出水孔。本實用新型噴灌軟帶截面為橢圓形帶有兩翼結構,使軟帶有方向性定位,使噴灌朝一個向上方向。本實用新型軟帶在噴灌時始終保持使水在帶中心線上噴灑。噴灑效果非常理想,節約了勞力、省時,省力,是非常值得廣泛推廣的噴灌器材。
【IPC分類】A01G25-02
【公開號】CN204317195
【申請號】CN201420790948
【發明人】高磊, 蔣義云, 蔣楠, 趙景秀, 杜寶帥
【申請人】丹東渤海節水灌溉設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5月13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