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軟體假餌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假餌,尤其涉及一種軟體假餌。
【背景技術】
[0002] 現有市面上的假餌,尤其是采用軟質材料制成的假餌,由于其主要用來誘捕較小 的魚類,因此魚餌也相對較小,內部沒有復雜的結構作為支撐,體積較小,因此平衡性不好, 在水中形態單一,不能根據水流的變化或者拉線的快慢產生不同的姿態來吸引魚類注意。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軟體假餌。
[0004]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軟體假餌,包括頭 部、中部和尾部,其特征在于:頭部、中部和尾部為一體結構,頭部〗而面的中心開設有魚鉤 孔;頭部上設置有螺旋葉片,螺旋葉片分為左螺旋葉片和右螺旋葉片,左螺旋葉片和右螺旋 葉片對稱設置;左螺旋葉片向頭部的前方傾斜,右螺旋葉片向頭部的后方傾斜;左螺旋葉片 和右螺旋葉片傾斜的角度為30~45°;左螺旋葉片和右螺旋葉片的底面和中部之間分別設 置有左連接件和右連接件;
[0005] 中部的外徑從下向上逐漸減小;中部的外表面上均勻分布有多條紋路,中部被多 條紋路分割成多節;尾部為扁平的鉤狀。
[0006] 頭部、中部和尾部的內部鑲嵌有熒光顆粒。
[0007] 左連接件和右連接件均為三角形。
[0008] 本實用新型在水里會隨著水流的轉動帶動螺旋葉片引起假餌的旋轉,從而使假餌 的形態多變,吸引魚類注意,螺旋葉片的設置也增加了假餌的平衡性;此外,在假餌內部設 置熒光粉,在水下會根據水的光線折射出不同的光線,大大提高了其誘捕的成功率。
【附圖說明】
[0009]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0]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1] 圖2為圖1的仰視圖。
[0012] 圖中:1、頭部;2、中部;3、尾部;4、魚鉤孔;5、左螺旋葉片;6、右螺旋葉片;7、左連接 件;8、右連接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13]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采用軟體材料例如硅膠等材料制成,包括頭部1、中 部2和尾部3,頭部1、中部2和尾部3為一體結構,頭部1纟而面的中O開設有魚鉤孔4;頭部上設 置有螺旋葉片,螺旋葉片分為左螺旋葉片5和右螺旋葉片6,左螺旋葉片5和右螺旋葉片6對 稱設置;左螺旋葉片5向頭部1的前方傾斜,右螺旋葉片6向頭部1的后方傾斜;左螺旋葉片5 和右螺旋葉片6底面和中部之間分別設置有左連接件7和右連接件8;這樣當通過魚鉤孔4將 假餌固定在魚鉤上后,假餌放入水中后,左螺旋葉片5和右螺旋葉片6會隨著水流方向的轉 換進行轉動,從而變換不同的姿態。更為優化地,將左螺旋葉片5和右螺旋葉片6傾斜的角度 為30~45°,這樣左螺旋葉片5和右螺旋葉片6傾斜后旋轉帶動的水流更大,效果更好。
[0014]中部2的外徑從下向上逐漸減小;中部2的外表面上均勻分布有多條紋路,中部2被 多條紋路分割成多節;尾部3為扁平的鉤狀。
[0015]中部2的外徑從下向上逐漸減小;中部2的外表面上均勻分布有多條紋路,中部2被 多條紋路分割成多節,尾部3為扁平的鉤狀,魚鉤從魚鉤孔穿進,最終從尾部處穿出,隱蔽性 高。這種結構設計是為了提高假餌整體仿真的逼真度,也可以進一步起到增加假餌誘捕魚 類的成功機率。
[0016] 頭部1、中部2和尾部3的內部鑲嵌有熒光顆粒,在水下會根據水的光線折射出不同 的光線,吸引魚群的注意,提高誘捕的成功率。
[0017] 連接件起到了穩定螺旋葉片的效果,本實用新型將左連接件7和右連接件8均設計 為三角形,連接更穩固。
[0018] 本實用新型的魚餌主要用于釣取翹嘴、鯰魚、梭魚、黑魚,下面通過具體垂釣過程 中的一組數據來證明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效果更優。
[0019] 該實驗選取上述的四種魚各30條(隨意選取的體重均為1-8斤),把選取的魚放于 100平米的魚池內,實驗時間為30分鐘,對于四種魚中的各30條魚,測試安裝有本實用新型 的魚餌與未安裝本實用新型的普通魚餌的魚咬餌的數量,該實驗的實驗數據如下:
[0020] 1、翹嘴實驗:
[0021] 首先選用安裝有本實用新型的假餌進行實驗,30只翹嘴有24只咬住了安裝本實用 新型的假餌,咬餌數量占總數的24/30。
[0022] 其次選用普通假餌進行實驗,30只翹嘴中咬餌的數量為19只,咬餌數量占總數的 19/30;
[0023] 2、鯰魚實驗:
[0024]首先選用安裝有本實用新型的假餌進行實驗,30只鯰魚有26只咬住了安裝本實用 新型的假餌,咬餌數量占總數的26/30。
[0025]其次選用普通假餌進行實驗,30只鯰魚中咬餌的數量為17只,咬餌數量占總數的 17/30;
[0026] 3、梭魚實驗:
[0027]首先選用安裝有本實用新型的假餌進行實驗,30只梭魚有23只咬住了安裝本實 用新型的假餌,咬餌數量占總數的23/30。
[0028] 其次選用普通假餌進行實驗,30只梭魚中咬餌的數量為16只,咬餌數量占總數的 16/30;
[0029] 4、黑魚實驗:
[0030]首先選用安裝有本實用新型的假餌進行實驗,30只黑魚有26只咬住了安裝本實用 新型的假餌,咬餌數量占總數的26/30。
[0031]其次選用普通假餌進行實驗,30只黑魚中咬餌的數量為18只,咬餌數量占總數的 18/30〇
[0032]上述實驗數據的列表如下:
【主權項】
1. 一種軟體假餌,包括頭部(1)、中部(2)和尾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頭部(1)、中部 (2)和尾部(3)為一體結構,所述頭部(1)端面的中心開設有魚鉤孔(4);所述頭部(1)上設置 有螺旋葉片,螺旋葉片分為左螺旋葉片(5)和右螺旋葉片(6 ),左螺旋葉片(5)和右螺旋葉片 (6)對稱設置;所述左螺旋葉片(5)向頭部(1)的前方傾斜,右螺旋葉片(6)向頭部(1)的后方 傾斜;所述左螺旋葉片(5)和右螺旋葉片(6)的底面和中部(2)之間分別設置有左連接件(7) 和右連接件(8); 所述中部(2)的外徑從下向上逐漸減小;所述中部(2)的外表面上均勻分布有多條紋 路,中部(2)被多條紋路分割成多節;所述尾部(3)為扁平的鉤狀。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體假餌,其特征在于:所述頭部(1)、中部(2)和尾部(3)的內 部鑲嵌有熒光顆粒。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體假餌,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螺旋葉片(5)和右螺旋葉片(6) 傾斜的角度為30~45°。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體假餌,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連接件(7)和右連接件(8)均為 三角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軟體假餌,包括頭部、中部和尾部,頭部、中部和尾部為一體結構,頭部端面的中心開設有魚鉤孔;頭部上對稱設置左螺旋葉片和右螺旋葉片;左螺旋葉片向頭部的前方傾斜,右螺旋葉片向頭部的后方傾斜;左螺旋葉片和右螺旋葉片相對頭部的另一面分別設置有左連接件和右連接件;中部從頭部沿尾部的方向外徑逐漸減小;中部被表面均勻分布多條紋路分割成多節;尾部為扁平的鉤狀。本實用新型增加了假餌的平衡性,在水里會隨著水流的轉動帶動螺旋葉片引起假餌的旋轉;此外,在假餌內部設置熒光粉,在水下會根據水的光線折射出不同的光線,大大提高了其誘捕的成功率。
【IPC分類】A01K85/12
【公開號】CN205213915
【申請號】CN201521041320
【發明人】張子亮
【申請人】威海市威恒漁具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11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