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卷煙機煙梗收集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煙草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卷煙機煙梗收集裝置。
背景技術:
在煙支卷制成型過程中,需要將煙絲包裹到卷煙紙內形成煙條。然而,在煙絲包裹過程中,煙絲中可能含有煙梗(較大的梗絲),煙梗一旦被包裹到卷煙紙內,很容易刺破卷煙紙,造成煙支破損而影響外觀。因此,煙絲在進入成型階段之前,首先需要將煙梗從煙絲中分離出來。分離出來的煙梗通常會被集中回收,圖1示出的是現有技術中專用于集中回收煙梗的裝置。如圖1所示,該裝置包括集斗1’,中空且兩端通透。集斗I’的頂部具有一個敞口端I’-1,底部具有一個漸縮端I’-2。分離裝置A的煙梗排出口 A-1設置在敞口端I’-1中。該裝置的工作原理是:分離裝置A上方作用有一股負壓吸風,下方通大氣,使分離裝置A內產生一股具有向上吸力的氣流,由于煙絲和煙梗的重量、密度及受風面積不同,其懸浮速度也不同,在氣流作用下,較輕的煙絲通過分離裝置A向上進入卷煙機卷制成型,較重的煙梗及雜物落入集斗I’中集中回收,從而將煙絲和煙梗分離開。改變分離裝置A的氣流速度可以控制煙梗的分離量。目前,各廠家為了提高煙梗回收效率,通常會都采用煙梗集中回收方式,在集斗I’底部的漸縮端I’ -2處連接一個負壓吸風管路(圖中未示出),使該負壓吸風管路與漸縮端1’-2相連通。負壓風機產生的負壓氣流通過負壓吸風將落入集斗的煙梗被吸走,集中回收。但是,上述專用于集中回收煙梗的裝置至少存在以下缺點:1、在生產過程中,由于分離裝置A所提供的分離氣流與負壓吸風管路所提供的負壓氣流的方向相反,而且位于同一個通道內,因此,負壓吸風管路所提供的負壓氣流會對分離裝置A所提供的分離氣流產生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從而導致分離裝置A的煙梗分離效率降低。2、當生產過程中遇到除梗風道堵塞或需要對煙梗中的雜物進行辨別的時候,操作人員只能拆除集斗I’,這樣不僅有可能對操作人員造成傷害,還會造成操作現場混亂,浪費時間和人力。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卷煙機煙梗收集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負壓吸風管路所提供的負壓氣流會對分離裝置所提供的分離氣流產生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而使分離效率降低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卷煙機煙梗收集裝置,包括:集斗和負壓吸風管路,所述集斗的頂部具有敞口端,底部具有漸縮端;分離裝置的煙梗排出口設置在所述敞口端中,所述負壓吸風管路與所述漸縮端相連通;其中,還包括用于阻斷離所述分離裝置所產生的分離氣流與所述負壓吸風管路所產生的負壓氣流的隔板,所述隔板傾斜地設置在所述分離裝置的煙梗排出口與所述漸縮端之間的所述集斗的內側壁上,并且,所述隔板的一側與其相對的所述集斗的除梗側壁之間具有一個間隙,該間隙形成除梗通道。進一步地,所述隔板相對于水平面的傾斜角的范圍為50° — 65°。進一步地,還包括可翻轉機構,所述集斗的除梗側壁能夠通過所述可翻轉機構進行翻轉;正常情況下,所述除梗側壁與其它的側壁形成外圍封閉的所述集斗;需要查看煙梗中的異物情況或除梗通道堵塞的時候,所述除梗側壁沿所述可翻轉機構翻轉至與所述隔板相貼合在一起,所述除梗通道阻斷。進一步地,所述可翻轉機構包括橫軸,所述橫軸的兩端分別通過固定件固定在所述集斗的與所述除梗側壁相鄰的側壁邊沿。進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之間的所述橫軸部分固定設置在所述除梗側壁的外側壁上。進一步地,還包括鎖合機構,所述除梗側壁通過所述鎖合機構與所述隔板鎖合在一起。進一步地,所述鎖合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除梗側壁的斜面以及與該斜面相契合的設置在所述隔板的另一斜面。進一步地,所述鎖合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除梗側壁的臺階以及與該臺階相契合的設置在所述隔板的另一臺階。進一步地,所述除梗側壁的兩側設置有兩擋板。進一步地,所述隔板的兩側分別設置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固定設置在所述集斗的與所述除梗側壁相鄰的側壁內。基于上述技術方案中的任一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至少可以產生如下技術效果:由于本實用新型在現有集斗的結構基礎上,增設了一塊隔板,以將分離裝置所產生的分離氣流與負壓吸風管路所產生的負壓氣流進行隔離,使這兩種氣流在隔板處被阻斷,而相互之間不會產生影響,從而克服了現有技術中負壓吸風管路所提供的負壓氣流會對分離裝置所提供的分離氣流產生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而使分離效率降低的缺點。而且,本實用新型還將隔板傾斜設置,還預留出了除梗通道,因此,不僅消除了負壓吸風管路所產生的負壓氣流對分離氣流的影響,而且還會提高回收效率。與現有的回收煙梗裝置相比,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負壓吸風管路所產生的負壓氣流對分離氣流存在影響的問題。除此之外,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至少還存在以下優點:1、由于本實用新型還設置了可翻轉機構,集斗的除梗側壁能夠通過可翻轉機構進行水平翻轉,正常情況下,除梗側壁與其它的側壁形成外圍封閉的集斗;在生產過程中若需要查看煙梗中的異物情況或除梗通道堵塞需要清理除梗通道的時候,本實用新型可以將除梗側壁沿可翻轉機構翻轉至與隔板相貼合在一起,使除梗通道阻斷,因此落到隔板上的煙梗,依次沿著隔板、除梗側壁,落入其下方的收集桶內,從而可以在不影響生產的情況下及時查看收集桶內煙梗情況或清理管道工作,避免了現有技術中需要拆除集斗而造成的對人員的傷害以及造成時間上的浪費。而且,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隨時查看收集桶內的煙梗情況,以便實時掌控煙梗分離的情況,將消耗減至最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為現有技術中卷煙機煙梗收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卷煙機煙梗收集裝置在正常收集煙梗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卷煙機煙梗收集裝置在查看煙梗中異物的時候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除梗側壁和隔板相鎖合的一種狀態示意圖;圖中標記:1’、集斗;1’ -1、敞口端;1’ _2、漸縮端;1、集斗;1_1、敞口端;1_2、漸縮端;1_3、方筒;1_4、除梗側壁;1-4-1、臺階;2、隔板;2-1、連接板;2_2、斜面;3、除梗通道;
4、可翻轉機構;4-1、橫軸;4-2、固定件;5、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圖2和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卷煙機煙梗收集裝置的一個實施例,如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卷煙機煙梗收集裝置包括集斗I和負壓吸風管路(圖中未示出)。其中,集斗I中空且兩端通透,頂部具有一個敞口端1-1,底部具有一個漸縮端1-2。與現有技術相同,分離裝置A的煙梗排出口 A-1設置在敞口端1-1中,負壓吸風管路與漸縮端1-2相連通。分離裝置A提供的分離氣流將合格的煙絲向上吸走,而煙梗便會由于分離氣流的分層作用位于較下方的位置。在負壓吸風管路的吸力的作用下,煙梗落入漸縮端1-2,并從所述負壓吸風管路被集中吸走,從而實現煙梗的收集。本實施例中,集斗I包括方筒1-3,方筒1-3具有四個側壁,上下兩端通透。漸縮端1-2設置在方筒1-3的底端,并且漸縮端1-2與方筒1-3的底端相連通。顯然,集斗I還可以采用其它的形狀,比如具有三個側壁的方筒或大于四個側壁的方筒,甚至還可以是圓筒。由于現有技術中的卷煙機煙梗收集裝置在生產過程中主要是利用分離裝置A所提供的分離氣流,使不同重量的煙梗和煙絲在氣流中處于不同的懸浮速度進行分離。然而,負壓吸風管路所提供的負壓氣流與分離氣流的方向相反,而且位于同一通道內,因此,負壓吸風管路所提供的負壓氣流勢必會對分離裝置A所提供的分離氣流產生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從而導致分離裝置A的分離效率降低。針對該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卷煙機煙梗收集裝置還包括隔板2,隔板2傾斜地設置在分離裝置A的煙梗排出口 A-1與漸縮端1-2之間的集斗I的內側壁上,用于阻斷分離裝置A所產生的分離氣流與負壓吸風管路所產生的負壓氣流。設置了隔板2以后,分離裝置A所產生的分離氣流與負壓吸風管路所產生的負壓氣流被阻斷了,相互之間不會產生影響。并且,隔板2的一側與其相對的集斗I的除梗側壁1-4之間具有一個間隙,該間隙形成了煙梗落入漸縮端1-2的通道,即除梗通道3。于是,分離裝置A的煙梗排出口 A-1排出的煙梗會落入傾斜的隔板2上,并沿著傾斜的隔板2從除梗通道3落入漸縮端1-2,最后被所述負壓吸風管路提供的向下的負壓氣流吸走。上述實施例中,隔板2相對于水平面的傾斜角的角度范圍主要由煙梗與隔板2之間的摩擦力大小以及集斗I的高度確定,最好是在50° — 65°的角度范圍內。上述各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卷煙機煙梗收集裝置還包括可翻轉機構4,集斗I的除梗側壁1-4能夠通過可翻轉機構4進行翻轉(如圖3所示)。正常情況下,除梗側壁1-4處于關閉狀態,與其它的側壁形成外圍封閉的集斗I。煙梗落在隔板2上后,沿著傾斜設置的隔板2滑入漸縮端1-2,最后被負壓吸風管路集中吸走。當煙絲中發現有其他異物的時候,需要查看煙梗中的異物情況或者是除梗通道3堵塞的時候,可以將除梗側壁1-4沿可翻轉機構4進行翻轉,翻轉至與隔板2相貼合在一起,此時由于煙梗落入漸縮端1-2的除梗通道3被完全阻斷,因此落到隔板2上的煙梗,依次沿著隔板2、除梗側壁1-4,落入其下方的收集桶(圖中未示出)內,以定時查看收集桶內煙梗情況或清理管道工作。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兩種煙梗收集方式,克服了現有的煙梗收集裝置在生產過程中在需要對煙梗中雜物進行辨別或除梗通道堵塞時候無法及時對煙梗收集裝置進行及時排查的缺陷。而且,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隨時查看收集桶內的煙梗情況,以實時掌控煙梗的情況,將消耗減至最低。實質上,可翻轉機構4包括橫軸4-1,橫軸4-1的兩端分別通過固定件4_2固定在集斗I上與除梗側壁1-4相鄰的側壁邊沿。每一個固定件4-2上設置有軸孔,軸孔中設置有例如軸承類的轉動連接件,與橫軸4-1轉動連接。此外,固定件4-2之間的橫軸4-1部分固定設置(螺栓連接的方式)在除梗側壁1-4的外側壁上,于是除梗側壁1-4便可以隨著橫軸4-1的轉動而發生轉動。當然,使用其它固定連接方式(例如焊接)以替代上述公開的連接方式的技術方案也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上述實施例中,除梗側壁1-4的兩側設置有兩擋板5,擋板5與除梗側壁1-4之間未在同一個平面內,對煙梗的運行軌跡起到限位作用。上述各實施例中,隔板2的兩側分別設置有連接板2-1,連接板2-1固定設置(圖中示出的是螺栓連接方式)在集斗I的與除梗側壁1-4相鄰的側壁內。當然,使用其它固定連接方式(例如焊接)以替代上述公開的連接方式的技術方案也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上述各實施例中,除梗側壁1-4通過鎖合機構與隔板2貼合在一起,使用鎖合機構的目的在于:在除梗側壁1-4翻轉至與隔板2位于同一平面的時候,將除梗側壁1-4與隔板2鎖死在同一個平面內。鎖合機構可以包括設置在除梗側壁1-4的斜面1-4-1以及與該斜面1-4-1相契合的設置在隔板2的另一斜面2-2 (如圖4所示),還可以在斜面1-4-1和斜面2-2上分別設置小突起,以增加兩斜面之間的摩擦,從而起到更好的鎖合效果。鎖合機構也可以包括設置在除梗側壁1-4的臺階以及與該臺階1-4-1相契合的設置在隔板2的另一臺階。還可以將除梗側壁1-4的長度加長,在除梗側壁1-4翻轉下來的時候,由于除梗側壁1-4的伸出的部分貼合在隔板2的底部,在這種情況下不需要另外增設鎖合機構也可以起到鎖合的作用。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修改或者對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卷煙機煙梗收集裝置,包括: 集斗和負壓吸風管路,所述集斗的頂部具有敞口端,底部具有漸縮端;分離裝置的煙梗排出口設置在所述敞口端中,所述負壓吸風管路與所述漸縮端相連通;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用于阻斷離所述分離裝置所產生的分離氣流與所述負壓吸風管路所產生的負壓氣流的隔板,所述隔板傾斜地設置在所述分離裝置的煙梗排出口與所述漸縮端之間的所述集斗的內側壁上,并且,所述隔板的一側與其相對的所述集斗的除梗側壁之間具有一個間隙,該間隙形成除梗通道。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相對于水平面的傾斜角的范圍為50° — 65°。
3.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可翻轉機構,所述集斗的除梗側壁能夠通過所述可翻轉機構進行翻轉; 正常情況下,所述除梗側壁與其它的側壁形成外圍封閉的所述集斗; 需要查看煙梗中的異物情況或除梗通道堵塞的時候,所述除梗側壁沿所述可翻轉機構翻轉至與所述隔板相貼合在一起,所述除梗通道阻斷。
4.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翻轉機構包括橫軸,所述橫軸的兩端分別通過固定件固定在所述集斗的與所述除梗側壁相鄰的側壁邊沿。
5.按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件之間的所述橫軸部分固定設置在所述除梗側壁的外側壁上。
6.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鎖合機構,所述除梗側壁通過所述鎖合機構與所述隔板鎖合在一起。
7.按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鎖合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除梗側壁的斜面以及與該斜面相契合的設置在所述隔板的另一斜面。
8.按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鎖合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除梗側壁的臺階以及與該臺階相契合的設置在所述隔板的另一臺階。
9.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梗側壁的兩側設置有兩擋板。
10.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的兩側分別設置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固定設置在所述集斗的與所述除梗側壁相鄰的側壁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卷煙機煙梗收集裝置,包括集斗和負壓吸風管路,所述集斗的頂部具有敞口端,底部具有漸縮端;分離裝置的煙梗排出口設置在所述敞口端中,所述負壓吸風管路與所述漸縮端相連通;還包括用于阻斷離所述分離裝置所產生的分離氣流與所述負壓吸風管路所產生的負壓氣流的隔板,所述隔板傾斜地設置在所述分離裝置的煙梗排出口與所述漸縮端之間的所述集斗的內側壁上,并且,所述隔板的一側與其相對的所述集斗的除梗側壁之間具有一個間隙,該間隙形成除梗通道。本實用新型不僅能夠消除負壓吸風管路所產生的負壓氣流對分離氣流的影響,而且還能提高回收效率。
文檔編號A24C5/00GK202919020SQ2012206162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0日
發明者邱勇杰, 謝詩輝, 黃夏妮, 劉 東, 江志革 申請人:龍巖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