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流體壓操控式行李箱拉桿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37011閱讀:41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流體壓操控式行李箱拉桿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行李箱拉桿裝置,尤指一種流體壓操控式的行李箱拉桿裝置。
查一般行李箱拉桿裝置在帶輪行走的行李箱商品領域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因為拉桿結構的良窳與否,對于行李箱的質量及價格有莫大的關連,于是業者常在行李箱的拉桿裝置上推陳出新,造成行李箱拉桿的構造的變化五花八門,大體上而言,拉桿可分為單段或兩段拉桿裝置,甚至多段拉桿以及無段拉桿,其中以多段拉桿及無段拉桿的構造較為復雜,因而使拉桿裝置的成本提高不少,且故障率也因之大幅增高,消費者抱怨之聲也不少,使業者苦無解決之道。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解決上述習用行李箱拉桿裝置的諸缺點,而提供一種流體壓操控式的行李箱拉桿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流體壓操控式行李箱拉桿裝置,其構造簡單,操作便捷又不易故障。
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流體壓操控式行李箱拉桿裝置,其操作功能可與無段拉桿裝置相媲美,且其構造較一般無段變化的拉桿裝置更為簡化而具實用性。
本實用新型為了達成上述的目的、功效及特點,其所采行的技術手段包括一設在行李箱后側上的外管,一可在外管內自由伸縮滑動的內管,一設于內管下端的主活塞,一設于主活塞內的副活塞,該副活塞可受拉桿握把的按鈕操控而在該主活塞內行上下垂直方向滑動,藉該副活塞的上下垂直方向的滑動,以控制內管下端的主活塞的閥門的啟閉,因而控制內管在外管內的滑行行程,以達到無段變化的行李箱拉桿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功效及特點,將佐以如下較佳實施例的
而益加明了。
圖式簡單說明圖1為本實用新型流體壓操控式行李箱拉桿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行李箱拉桿的第一使用狀態的剖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行李箱拉桿的第二使用狀態的剖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行李箱拉桿的第一使用狀態的剖視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行李箱拉桿的第二使用狀態的剖視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三較佳實施例的行李箱拉桿的第一使用狀態的剖視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三較佳實施例的行李箱拉桿的第二使用狀態的剖視圖。
主要部分代表符號10拉桿握把 11按鈕 20兩剛性牽引件21下端部 30兩內管 32兩主活塞33第一氣密式封圈 34第二氣密式封圈 35上段氣道35v垂直氣道35h水平氣道36下段氣道36h水平氣道36v垂直氣道37、37A、37B中央凹孔38螺塊 40兩外管 401上段氣室402下段氣室41上、下蓋圈 411封圈50兩副活塞 51下端部 54彈簧53、55兩氣密式封圈 60單向氣閥本實用新型的流體壓操控式行李箱拉桿裝置,其主要技術手段是利用流體壓(即氣壓或液體)控制拉桿的上下行程,此間為說明方便計本實用新型下列敘述說明中,以氣壓操控式行李箱拉桿為具體實施例,即以外管作為氣壓缸,而在內管下端設置一主活塞,該主活塞的行程啟閉,乃由行李箱拉桿裝置上的按鈕的按壓操控以控制主活塞的上下行程,因而控制拉桿的伸縮高度及其定位。
茲參閱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流體壓操控式行李箱拉桿裝置,主要包括一拉桿握把10,一設在握把10上的按鈕11,一與按鈕連動并伸入兩內管30的兩剛性牽引件20,一設在行李箱后側的兩外管40,一可在外管內自由滑行的兩內管30,一設在兩內管下端的兩主活塞32及一設在兩主活塞32內的兩副活塞50,設在主活塞32外周的第一氣密式封圈33、第二氣密式封圈34,一設在主活塞32內的上段氣道35及下段氣道36(參閱圖2),其中該外管40為達到氣密式的氣缸條件,在外管40的上、下兩端皆設置封圈411,并以上、下端蓋41-41予以螺固之。另主活塞32乃藉其上端的小徑部31螺固在內管30的下端,而副活塞50是插設于主活塞32的中央凹孔37內,副活塞50的外周套設兩個氣密式封圈53、55,副活塞50的上端部51是與剛性牽引件20的下端部21螺固在一起,而剛性牽引件20的上端則與拉桿10的按鈕11連設在一起,另副活塞50的下端與主活塞32的中央凹孔37之間設置一彈簧54,中央凹孔37的下端為開放狀并以一螺塊38予以鎖固,以控制副活塞的兩氣密式封圈,經常保持在上述的上段氣道35的水平氣道35h與下段氣道36的水平氣道36h之間,以將主活塞32的上、下段氣室401及402予以阻隔,以使拉桿的按鈕11在未按壓前,外管的上段氣室401與下段氣室402互不相通,使主活塞停留在原位不動,亦即內管30處在定點。當拉桿的按鈕被按壓后,經由剛性牽引件20將副活塞50往下壓,彈簧54受壓,此時,副活塞50的兩氣密式封圈53往下降至下段氣道36的水平氣道36h的下方,如圖3所示,則上段氣道35與下段氣道36的氣流可經由上段氣道35的垂直氣道35V、水平氣道35h、中央凹孔37、下段氣道36的水平氣道36h,而經垂直氣道36V,使外管的上段氣室401與下段氣室402相通,于是在按壓拉桿的按鈕11之下,可令內管30伸縮于外管40內,亦即行李箱的拉桿可任意伸縮,而于按鈕松開時,令內管30可止住于外管40的任意點,換言之,本實用新型的流體壓操控式行李箱拉桿裝置可為一種無段控制的拉桿裝置。
此間應予補充說明,乃本實用新型具有流體壓缸功能的外管40,基本上,其上段氣室401與下段氣室402之間應為氣密式空間構造,惟為方便起見,可于外管40的底部設置一單向氣閥60,以便外管40內的氣壓不足時,可經由外部單向氣閥60予以充氣而補充之。
本實用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如圖4及圖5所示,其構造大體上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惟上段氣室401為氣密式空間,而下段氣室402則為非氣密式空間,故將第一實施例設于外管40底部的單向氣閥60及外管40的下封圈411、下端蓋41均予以省略,即使下段氣室402可與大氣相通,如將其他配件予以適當調整配合,乃不失為一可行的實施例。
本實用新型第三較佳實施例,如圖6及圖7所示,其主要構造與第一實施例大體上相同,惟其操控方向適與之相反,即第一實例的操控方式為“下壓”操作式,而本實施例則為“上拉”操作式,于是將副活塞50的作用彈簧54改設在中央凹孔的上端,并將中央凹孔37A的上端部開口37B予以縮小,僅可供剛性牽引件20通過即可,因而使本實施例的主活塞32可達到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功效,故本實施例乃不失為一可行實施例。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流體壓操控式行李箱拉桿裝置,由于構造較習用無段式拉桿裝置簡單,組裝置易,且不易故障,整個拉桿裝置的空間形態完全創新,又頗具產業上的利用性,應符合新型專利要件,并依法提出申請。
權利要求1.一種流體壓操控式行李箱拉桿裝置,包括一拉桿握把,一設在握把上的按鈕,一設在行李箱后側的兩外管,一可在兩外管內自由滑行的兩內管,其特征在于一設在兩內管下端的兩主活塞及一設在兩主活塞內可受拉桿握把的按鈕操控而在該主活塞內行上下垂直方向滑動,以控制內管下端的主活塞的閥門的開關狀態的兩副活塞,因而控制內管在外管內的伸縮行程,以達到無段控制的行李箱拉桿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流體壓操控式行李箱拉桿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進一步包括一與按鈕連動并伸入兩內管的剛性牽引件,設在主活塞外周的一第一封圈、第二封圈,一設在主活塞內的上段通道及下段通道,該副活塞的外周套設兩個封圈,副活塞的上端部是與剛性牽引件連接在一起,而剛性牽引件的上端則與拉桿的按鈕連設在一起,另副活塞的下端與主活塞的中央凹孔的間設置一彈簧,以控制副活塞的第二封圈,經常保持在上述的上段通道的水平通道與下段通道的水平通道的間,以將主活塞的上、下段通道予以阻隔,以使拉桿的按鈕在未按壓前,外管的上段流體室與下段流體室互不相通,可使主活塞停留在原位使拉桿處在定點。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流體壓操控式行李箱拉桿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剛性牽引件為行李箱拉桿握把的操作方式為下壓式,且其主活塞內的中央凹孔上方為開放式構造。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流體壓操控式行李箱拉桿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剛性牽引件為行李箱拉桿握把的操作方式為上拉式,且其主活塞內的中央凹孔下方為開放式構造。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流體壓操控式行李箱拉桿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外管的底部進一步設置一單向流體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流體壓操控式行李箱拉桿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外管的上、下段流體室皆為氣密式。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流體壓操控式行李箱拉桿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外管的下段流體室為非氣密式。
專利摘要一種流體壓操控式行李箱拉桿裝置,其主要包括利用外管作為一氣/液壓缸,而在內管下端設置一主活塞,該主活塞的行程啟閉,乃由行李箱拉桿裝置上的按鈕的按壓操控以控制主活塞的上下行程,因而控制拉桿的伸縮高度及其定位。
文檔編號A45C13/26GK2434933SQ00234360
公開日2001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00年5月12日 優先權日2000年5月12日
發明者郭忠賢 申請人:喬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