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伸縮拉桿改進的制動結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37303閱讀:30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伸縮拉桿改進的制動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伸縮位桿改進的制動結構,尤指在旅行箱中可供拉出使用或縮回收藏的伸縮拉桿內以供控制各拉桿的伸縮活動與定位的制動結構。
以一般底部設有滾輪以便利使用者后拉或前推的硬殼旅行箱而言,為了在拉推使用時能方便握持而在不使用時能不占空間,均會配置有伸縮拉桿結構,使拉柄可借以順利拉出或推回,并且為使拉柄拉出至適當位置時能暫時將該狀態固定,于其伸縮拉桿的第一與第二節管間也設置有主控以下各節管伸縮狀態的制動結構。
其中以一種市售旅行箱伸縮拉桿為例,其制動結構具有一殼體,殼體上具有頂孔以及分設于相反二側的側孔,頂孔內插設可縱向活動并受主彈性組件頂推的控制件,該控制件上具上下間隔的第一斜面與第二斜面,殼體內另設有分別受第一彈性組件與第二彈性組件頂推而可橫向凸伸至第一側孔與第二側孔的第一卡掣件與第二卡掣件,該二卡掣件系上下間隔配置,且各設有分別對應至第一斜面與第二斜面的斜部。如此當伸縮拉桿上拉或下壓時,可利用控制件的第一斜面斜推第一卡掣件的斜部或是利用控制件的第二斜面斜推第二卡掣件的斜部而各令第一卡掣件或第二卡掣件自側孔縮入,以利伸縮拉桿自由拉伸或收縮。
但是,該種制動結構在組裝與使用上將有可能產生以下問題第一,由于其制動結構的零組件至少包括有由前、后殼所并組成的殼體、控制件、主彈性組件、第一卡掣件、第一彈性組件、第二卡掣件、第二彈性組件等等,不但數量多且各零組件體積又相當精小,殼體又需由前、后半殼相并卡合組成,加上彼此彈性組件又多且分散面易將零組件彈開,因此組裝上較耗時費工且不易。第二,雖然其制動結構具有反向作動的第一卡掣件與第二卡掣件而能在拉桿上拉與下推時適時卡入上、下側孔中定位,但是其卻系呈現上下分離而各別獨立動作的空間組態,也即彼此間并無互動關系,一方面造成零組件增多與分散,另一方面彼此間往往可能發生不協調而影響伸縮順暢性與定位穩固性。第三,該種具有雙卡掣件的制動結構在設計上主要系供使用在第二拉桿以下的各拉桿中而采用下壓的作動方式,欲在第一拉桿中使用時便需采用簡化成只具單一卡掣件的另一種不同構造型態的制動結構,即使如此也系利用下壓方式作動,因此無法廣泛通用。
本實用新型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伸縮拉桿改進的制動結構,其零組配件更為精簡且彼此協調性與互動性更高,而不但更便利組裝,并且能使拉桿的伸縮活動與定位更為順暢與穩定。
本實用新型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伸縮拉桿改進的制動結構,其不但可廣泛使用在伸縮拉桿中的任意二拉桿間,并且更同時可適用于上拉作動方式或是下壓作動方式的各式操控機構上。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伸縮拉桿改進的制動結構至少包括第一桿,第二桿,第三桿,其中第一桿與第二桿按常規的結構連接,其特征在于第二桿與第三桿的連接結構包括有一第一節管即第二桿;一第二節管即第三桿,管徑稍大于第一節管而可供第一節管可伸縮活動地插套其中,其近上管口之一側管壁開設有一上卡掣孔,而近下管口孔的另一相反側管壁則設有一下卡掣孔在第二節管上管口處套接有一管套
一固定組件,固定裝設于第一節管下管口處,其相對于卡掣孔處設置有一橫向貫穿的容置孔;一活動組件,活動組合在固定組件上且可相對固定組件上下升降活動,其中設有一縱向延伸的長導孔,且該長導孔鄰接固定組件的壁面成型有>形導槽;一上卡掣鈕,系配合一第一彈性組件而容置在固定組件的容置孔一端,使該上卡掣鈕能在彈性組件之頂推下被迫伸進活動組件的長導孔中,而能在第一節管相對于第二節管上拉至適當處時適時凸卡于第二節管的上卡掣孔中,且其一側設有>形導塊而能卡入前述之>形導槽中;一下卡掣鈕,系配合一第二彈性組件而容置在容置孔另一端,且與前述上卡掣鈕呈同軸前后相鄰設置而反向作動,以令該下卡掣鈕夾擠在第一彈性組件與第二彈性組件之間,在第一節管相對于第二節管下推至適當處時適時凸卡于第二節管的下卡掣孔中。
據此,當活動組件受壓而相對于固定組件下降時,其>形導槽將斜推上卡掣鈕之>形導塊,藉以迫使該上卡掣鈕自上卡掣孔橫向縮入,第一節管即可相對于第二節管收縮,直至下卡掣鈕凸卡于下卡掣孔中而獲定位。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其中


圖1系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分解結構立體圖;圖2系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組合結構立體圖;圖3系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第一節管相對于第二節管拉伸并藉上卡掣鈕卡扣上卡掣孔而定位的軸向剖視結構圖;圖4系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令上卡掣鈕自上卡掣孔縮入并使第一節管相對于第二節管下壓的軸向剖視結構圖;圖5系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于第一節管相對于第二節管下推至底時令下卡掣鈕卡扣于下卡掣孔而定位的軸向剖視結構圖;圖6系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分解結構立體圖;圖7系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第一節管相對于第二節管拉伸并藉上卡掣鈕卡扣上卡掣孔而定位的軸向剖視結構圖;圖8系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令上卡掣鈕自上卡掣孔縮入并使第一節管相對于第二節管下壓的軸向剖視結構圖;圖9系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分解結構立體圖;
圖10系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第一節管相對于第二節管拉伸并藉上卡掣鈕卡扣上卡掣孔而定位的軸向剖視結構圖。
請參閱
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伸縮拉桿改進的制動結構的第一實施例結構的分解立體圖,其主要可適用于旅行箱或者甚至是任何需要便利拉出使用與縮回收藏的任意適當裝置的伸縮拉桿上,其結構基本上包括有一第一節管1、一第二節管2、一固定組件3、一活動組件4、一上卡掣鈕5與一下卡掣鈕6,其中第一節管1,該第一節管1下管口10的兩兩相對側邊各設有穿孔100與定位孔101。
第二節管2,其管徑稍大于第一節管1而可供第一節管1可伸縮活動地插套其中,其近上管口20的一側管壁開設有上卡掣孔200與扣孔201,而下管口22的相反側管壁則開設有下卡掣孔220。上管口20處可另插套有一管套21,該管套21相對二側各成型有一彈性扣鈕210以卡扣于扣孔201中而結合在上管口20處。
固定組件3,其頂部形成有與第一節管1管徑相當的環槽30,且二相對槽壁各成型有一凸扣300,使第一節管1能插入該環槽30中并藉其定位孔101受凸扣300所卡扣而能使該固定組件3結合在第一節管1下管口10處,該固定組件3寬徑與第二節管2管徑相當,當第一節管1插入第二節管2后該固定組件3系位在套管21下方,而即使上拉至最高處也將受套管21的阻擋而不致向外脫出。此外,該固定組件3上另設置有橫向貫穿延伸的一貫孔31與相對于前述卡掣孔200的一容置孔33,以及與容置孔33垂直交叉相通的活動槽32。
活動組件4,設置有縱向延伸適當長度之一長導孔40,且該長導孔40鄰接固定組件3之二側壁面各成型有具上斜面410與下斜面411之一>形導槽41。該活動組件4插設于固定組件3的活動槽32中,并以一銷桿102貫穿其長導孔40、固定組件3的穿孔31與第一節管1的穿孔100,使活動組件4能與固定組件3相結合并能相對于固定組件3穩定地升降活動,并同時使固定組件3、活動組件4能結合在第一節管1下管口10。
上卡掣鈕5,系具有凹槽52以供容納第一彈性組件50并整個容置在固定組件3的容置孔33一端中,使該卡掣鈕5能被伸進活動組件4的長導孔40中而能適時凸卡于第二節管2的卡掣孔200中,且其二側各設有具上斜面510與下斜面511一>形導塊51而卡入于前述活動組件4所設之>形導槽41中。
下卡掣鈕6,系配合第二彈性組件60而容置在容置孔33另一端,且與前述上卡掣鈕5呈同軸前后相鄰設置,亦即令該下卡掣鈕6夾擠在第一彈性組件50與第二彈性組件60之間,而與上卡掣鈕5呈相反之作動方向,以供適時凸卡于第二節管2的下卡掣孔220中。
上述結構可知,當欲組裝出該制動結構時可預先將固定組件3、活動組件4、上卡掣鈕5、第一彈性組件50、下卡掣鈕6以及第二彈性組件60初步組合成單一的獨立組合組件。而后再將第一節管1插入固定組件3并穿設銷桿102后即可將前述的獨立組合組件安裝在第一節管1上而完成預組合,如圖2所示。之后再將套管21套入該預組合的第一節管1上后,即可將第一節管1直接插入第二節管2中,藉由迫使套管21卡合于上管口20上,即可輕易將該第一、第二節管1、2相組接一起。
由此可知,本實用新型制動結構所采用的零組件不擔數量較少,并且彼此間配合度與協調性較高,故不但在生產流程上可循序漸近而有系統地分階段快速完成組裝,減少人力工時的不當耗費,且由于由固定組件3、活動組件4、上卡掣鈕5、第一彈性組件50、下卡掣鈕6以及第二彈性組件60可預先組合成單一的獨立組合組件而非散裝在第一節管1上,同時該組合組件也可預先安裝在第一節管1上而不受第二節管2所影響,因此該獨立組合組件、第一節管1、第二節管2可分別制造、組裝、儲料與運輸,待最后再如前所述地予以組合,即可輕易且快速地完成拉桿的組接作業,故可大幅提高生產效率。
前實施例的伸縮拉桿至少包括有三節拉桿,而其第一節管1與第二節管2可以是除第一拉桿外其它相插接的任意二拉桿,例如本實施例中分別為第二與第三拉桿。
而在使用上,當使用者將伸縮拉桿拉起而使第一節管1將相對于第二節管2抽拉而出,直至其固定組件3頂住套管21時,如圖3所示,上卡掣鈕5之>形導塊51將與活動組件4>形導槽41相卡合,故在第一彈性組件50與第二性組件60彈力頂推下,該上卡掣鈕5將凸卡于上卡掣孔200,不輕易縮回,以保持第一節管1相對于第二節管2呈拉出的穩固定位狀態。當將伸縮拉桿下推時而頂壓活動組件4時,如圖4所示,其上斜面410將滑順地斜推上卡掣鈕5之上斜面511而迫其橫向后縮以迅速脫離上卡掣孔200,并壓縮第一、第二彈性組件50、60而使其產生較高的復位彈力,如此第一節管1即可自由縮入第二節管2內,直至其下卡掣鈕6下移至下卡掣孔220處而能在具有較高彈性勢能的二彈性元件彈力頂推下卡入孔中而定位,如圖5所示,使伸縮拉桿此時保持固定的收縮狀態。亦即整支伸縮拉桿的收縮過程在操作上將相當穩定順暢。
如圖6至圖8所示,若伸縮拉桿的拉桿數目又增加至最少具有四支時的第二實施例時,同理,其第三拉桿即為所述第一節管1,而第四拉桿則為所述第二節管2,且所采用的制動機構與操作原理均與前例相同。依此類推。
另值得特別注意是,本實用新型實際上更可適用在伸縮拉桿的第一拉桿與第二拉桿上,如圖9、10所示,其僅需令其活動組件4所設的接孔42與受拉柄7按壓機構70所操縱的作動作相組接即可,而該作動件可采用如圖中所示的軟質鋼絲繩700,而采用上拉方式拉升該活動組件4,由于上卡掣鈕5之>形導塊51與活動組件4之>形導槽41均另分別設有下斜面511與下斜面411,故可藉由下斜面411斜推下斜面511來達到令上卡掣鈕5縮入效果。然而,該作動件亦可采用硬質鋼線,其不但同樣亦可采用上拉方式拉升活動組件4,并且還可采用下推方式推壓該活動組件4,以利用上斜面410斜推上斜面510而令上卡掣鈕5縮入。
換句話說,由固定組件3、活動組件4、上卡掣鈕5、第一彈性組件50、下卡掣鈕6以及第二彈性組件60所組合成的制動結構不但可適用在伸縮拉桿的第二拉桿以下作被動性的動作,并且亦可適用在第一拉桿上而作主動性的動作,尤其更能廣用在上拉或者是下壓方式作用的各式伸縮拉桿上而更為靈活。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之一較佳可行實施例,并非因此即拘限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故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化,直接或間接運用于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應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伸縮拉桿改進的制動結構,至少包括第一桿,第二桿,第三桿,其中第一桿與第二桿按常規的結構連接,其特征在于第二桿與第三桿的連接結構包括有一第一節管即第二桿;一第二節管即第三桿,管徑稍大于第一節管而可供第一節管可伸縮活動地插套其中,其近上管口之一側管壁開設有一上卡掣孔,而近下管口孔的另一相反側管壁則設有一下卡掣孔在第二節管上管口處套接有一管套;一固定組件,固定裝設于第一節管下管口處,其相對于卡掣孔處設置有一橫向貫穿的容置孔;一活動組件,活動組合在固定組件上且可相對固定組件上下升降活動,其中設有一縱向延伸的長導孔,且該長導孔鄰接固定組件的壁面成型有>形導槽;一上卡掣鈕,系配合一第一彈性組件而容置在固定組件的容置孔一端,使該上卡掣鈕能在彈性組件之頂推下被迫伸進活動組件的長導孔中,而能在第一節管相對于第二節管上拉至適當處時適時凸卡于第二節管的上卡掣孔中,且其一側設有>形導塊而能卡入前述之>形導槽中;一下卡掣鈕,系配合一第二彈性組件而容置在容置孔另一端,且與前述上卡掣鈕呈同軸前后相鄰設置而反向作動,以令該下卡掣鈕夾擠在第一彈性組件與第二彈性組件之間,在第一節管相對于第二節管下推至適當處時適時凸卡于第二節管的下卡掣孔中。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伸縮拉桿改進的制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相對于二側各成型有一彈性扣鈕,而第二節管近上管口處的相對二管壁則設有扣孔,套管可藉彈性扣鈕卡扣于扣孔中而結合在第二節管上管口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伸縮拉桿改進的制動結構,其特征在于,第一節管近下管口的相對二管壁設有穿孔,所述固定組件上相對應處也設有一貫孔,通過銷桿貫穿該穿孔、貫孔以及活動組件的長導孔中而將固定組件、活動組件與第一節管三者相結合。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伸縮拉桿改進的制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組件與套管寬徑相當而當其在第二節管中升至最高時能受頂于套管,所述固定組件頂部設有與第一節管管徑相當的環槽,且二相對槽壁各成型有一凸扣,所述近下管口之二側管壁各設有定位孔的第一節管能插入環槽中,藉凸扣卡扣于定位孔中而與固定組件扣固結合。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伸縮拉桿制動改進的制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組件中設置有與橫向容置孔垂直相通的縱向活動槽,以供活動組件具>形導槽的一端能插入其中而與上卡掣鈕之>形導塊相活動卡合。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伸縮拉桿改進的制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桿與第二桿的連接結構包括有一第一節管即第二桿,其中的活動組件連接至拉柄按壓機構之作動件;一第二節管即第二桿,管徑稍大于第一節管而可供第一節管可伸縮活動地插套其中,其近上管口之一側管壁開設有一上卡掣孔,而近下管口孔的另一相反側管壁則設有一下卡掣孔,在第二節管上管口處套接有一管套;一固定組件,固定裝設于第一節管下管口處,其相對于卡掣孔處設置有一橫向貫穿的容置孔;一活動組件,活動組合在固定組件上且可相對固定組件上下升降活動,其中設有一縱向延伸的長導孔,且該長導孔鄰接固定組件的壁面成型有>形導槽;一上卡掣鈕,系配合一第一彈性組件而容置在固定組件的容置孔一端,使該上卡掣鈕能在彈性組件之頂推下被迫伸進活動組件的長導孔中,而能在第一節管相對于第二節管上拉至適當處時適時凸卡于第二節管的上卡掣孔中,且其一側設有>形導塊而能卡入前述之>形導槽中;一下卡掣鈕,系配合一第二彈性組件而容置在容置孔另一端,且與前述上卡掣鈕呈同軸前后相鄰設置而反向作動,以令該下卡掣鈕夾擠在第一彈性組件與第二彈性組件之間,在第一節管相對于第二節管下推至適當處時適時凸卡于第二節管的下卡掣孔中。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伸縮拉桿改進的制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動件可為硬質鋼絲繩,且以上拉方式拉升該活動組件。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伸縮拉桿改進的制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動件可為硬質鋼線,且以下推方式推壓該活動組件。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伸縮拉桿改進的制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質鋼線可以上拉方式拉升該活動組件。
專利摘要一種伸縮拉桿改進的制動結構,其中活動組件可升降地插組于固定組件中,上、下卡掣鈕與二彈性組件系同軸前后設置于固定組件中并穿入活動組件,使上、下卡掣鈕能在拉桿拉伸與收縮時分別卡入上、下卡掣鈕中定位,該活動組件與上卡掣鈕相對處分設有>形導槽與導塊,使活動組件不論是受到上拉或下壓均能斜推該上卡掣鈕而令其縮回。該結構不但更便利組裝,且拉桿的伸縮活動與定位更順暢與穩定。
文檔編號A45C13/26GK2427111SQ00235968
公開日2001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00年6月13日 優先權日2000年6月13日
發明者郭忠賢 申請人:喬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