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內穿式皮帶扣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01111閱讀:129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內穿式皮帶扣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皮帶扣,尤指一種可將皮帶快速配置于皮帶頭上以便于皮帶穩固定位、方便置換,同時又不影響皮帶品質的內穿式皮帶扣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采用皮帶扣的皮帶與皮帶頭接合的方式,是以爪接的方式,如圖1所示,是現有的皮帶扣剖面示意圖,主要是利用壓接組件10a的定位爪11a將皮帶20a插刺固定在容置區12a,達到皮帶與皮帶頭兩者接合的目的。
但是,上述皮帶扣在使用上存在以下缺點一、如圖1,在上述壓接組件10a的定位爪11a將皮帶20a插刺固定在容置區12a的過程中;當扳動壓接組件10a固定皮帶20a時,定位爪11a的爪尖會帶動皮帶20a,使皮帶20a原本應保留于容置區12a的長度變短,如果所用的皮帶20a材質不夠密實,在使用一段時間后,皮帶20a會因定位爪11a的爪尖破壞皮帶20a,造成皮帶20a脫離皮帶頭1a;另外,就定位爪11a的生產加工而言,不但費時、費工,而且費料。
二、由于上述固定皮帶20a的方式,是利用壓接組件10a的定位爪11a爪接,因此爪接皮帶20a時所承受的力量,便完全落在定位爪11a和樞接組件13a上,所以定位爪11a及樞接組件13a必須相應對變厚變粗才足以承受負荷,由于限位柱14a與樞接組件13a之間所形成的皮帶進出口15a的空間作為皮帶20a進出用,空間大小固定,因而當定位爪11a及樞接組件13a相應變厚變粗時,既增加了整體皮帶扣的厚度;同時又會使樞接組件13a與皮帶20a之間自然產生多余的空間,增加了整條皮帶扣的厚度;因此,當使用者從坐姿變換到站姿時,會因皮帶頭1a過厚,而擦撞桌子邊緣,損壞皮帶頭1a的表面或桌子邊緣;而且皮帶扣若太厚重,也隨之欠缺美感,得不到消費者的喜愛。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內穿式皮帶扣。可將皮帶快速配置于皮帶頭上以便于皮帶穩固定位、方便置換,無論皮帶的材質緊密與否,均能穩固接合,不但減少材料及制造成本,更能提高皮帶扣整體的外觀美感。
具體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內穿式皮帶扣,其特點在于包含一配置于皮帶30與皮帶頭20之間的組接裝置10,該組接裝置10具有一設在皮帶頭20上的樞接定位體11及一于一側樞接定位體11并于另一側夾持皮帶30的掣動件12,其中,在該樞接定位體11對應皮帶頭20端緣處設有供掣動件12位移的限位區13,且于掣動件12上對應皮帶30表面處設有一可扣持皮帶30孔31的定位柱14;上述該掣動件12是由一壓掣板15、兩分別設于壓掣板15兩側的定位部16、16’及一配置于兩定位部16、16’之間的橫桿17所構成,其中,該定位部16、16’的自由端分別向外延伸有一迫緊端18、18’,并于該迫緊端18、18’之間分別開設有一通孔181及一螺孔181’,并于樞接定位體11上開設有一對應于通孔181及螺孔181’的通道111,一具中空狀的彈性組件19穿入通孔181中,在通道111內與螺孔181’相通并抵掣于迫緊端18、18’,以鎖固件191置于彈性組件19內,對通孔181及螺孔181’進行定位鎖固。
上述該鎖固件191具有一可穿設彈性組件19內的桿身192及一設于桿身192一端的鎖固端193,其中,該桿身192自由端具有一可螺接在螺孔181’內的螺接端194。
上述該皮帶頭20于對應定位體11外側緣處分別設有一擋緣21、21’,并于擋緣21、21’上分別開設有可供迫緊端18、18’卡掣定位的迫緊槽22、22’。


圖1、是現有的皮帶扣剖面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外觀立體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4A、4B,是本實用新型皮帶頭與皮帶之間的使用狀態結構剖面示意圖。
圖5A、5B,是本實用新型皮帶頭的使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以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闡述,但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并不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請參閱圖2、3所示,本實用新型外觀立體及結構分解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內穿式皮帶扣,采用樞接方式在皮帶30與皮帶頭20之間配置組接裝置10,由組接裝置10將皮帶30快速配置于皮帶頭20上以便于皮帶30穩固定位、方便置換。該組接裝置10具有一設在皮帶頭20上的樞接定位體11,一于一側樞接定位體11并于另一側夾持皮帶30的掣動件12,在樞接定位體11對應皮帶頭20端緣處設置供掣動件12位移的限位區13,以使掣動件12與樞接定位體11軸轉順暢。上述掣動件12是由一壓掣板15、兩分別設于壓掣板15兩側的定位部16、16’,及一配置在兩定位部16、16’之間的橫桿17所構成,為了同時增強掣動件12與樞接定位體11之間的穩固軸轉定位效果,在前述定位部16對應限位區13的自由端向外延伸有一迫緊端18,而定位部16’的自由端亦向外延伸有一迫緊端18’,在上述迫緊端18、18’之間分別開設有一通孔181及一螺孔181’,并于樞接定位體11上開設有一對應于通孔181及螺孔181’的通道111,將一具有中空狀的彈性組件19穿入通孔181中,在通道111內與螺孔181’相通,抵掣于迫緊端18’,以鎖固件191置于彈性組件19內,其中,該鎖固件191具有一可穿設彈性組件19的桿身192及一設于桿身192一端的鎖固端193所構成,當前述鎖固件191置于彈性組件19內,并將桿身192自由端所設的螺接端194配置于螺孔181’內時,先將皮帶頭20上對應定位體11外側緣處所設的擋緣21、21’分別開設迫緊槽22、22’以供迫緊端18、18’卡掣定位后,再將鎖固端193上的凹槽195以旋轉工具(圖中未示)對通孔181及螺孔181’進行定位鎖固,進而將螺接端194螺接在螺孔181’內。
如圖4A、4B、5A、5B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皮帶頭與皮帶之間的使用狀態結構剖面示意圖、本實用新型皮帶頭的使用示意圖完成前述整體皮帶扣的安裝后,若使用者欲穿著褲子緊系于身體腰部(圖中未示),因為原先使用者所購買的皮帶30并非完全符合每個使用者的腰部尺寸,此時使用者僅需施力于掣動件12上的定位部16、16’,由該定位部16、16’壓縮彈性組件19,讓迫緊端18、18’分別脫離迫緊槽22、22’的卡制,使迫緊端18、18’分別位移于限位區13內及迫緊槽22’外側壁,并以橫桿17為中心緊密卡掣迫緊槽22、22’內外側壁向上軸轉,使得壓掣板15與皮帶頭20之間形成開啟狀態,此時再將符合人體腰部尺寸的皮帶30長度置入皮帶頭20與壓掣板15之間并抵掣樞接定位體11后,再藉反向施力于定位部16、16’,使迫緊端18位移滑入至限位區13內,并以橫桿17為中心使迫緊端18、18’分別脫離迫緊槽22、22’內側壁的緊密卡掣而向下軸轉,此時釋放施力使原本呈壓縮狀態的彈性組件19因彈性力得以回復,使得迫緊端18、18’能回復至原先卡制于迫緊槽22、22’的位置,最后再以皮帶頭20表面處所設的定位柱14卡制皮帶30的孔31,使其呈穩固定位的實施狀態,由此,構成一種可快速更換皮帶30且不致損傷皮帶30品質的內穿式皮帶扣。
權利要求1.一種內穿式皮帶扣,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配置于皮帶(30)與皮帶頭(20)之間的組接裝置(10),該組接裝置(10)具有一設在皮帶頭(20)上的樞接定位體(11)及一于一側樞接定位體(11)并于另一側夾持皮帶(30)的掣動件(12),其中,在該樞接定位體(11)對應皮帶頭(20)端緣處設有供掣動件(12)位移的限位區(13),且于掣動件(12)上對應皮帶(30)表面處設有一可扣持皮帶(30)孔(31)的定位柱(1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穿式皮帶扣,其特征在于該掣動件(12)是由一壓掣板(15)、兩分別設于壓掣板(15)兩側的定位部(16、16’)及一配置于兩定位部(16、16’)之間的橫桿(17)所構成,其中,該定位部(16、16’)的自由端分別向外延伸有一迫緊端(18、18’),并于該迫緊端(18、18’)之間分別開設有一通孔(181)及一螺孔(181’),并于樞接定位體(11)上開設有一對應于通孔(181)及螺孔(181’)的通道(111),一具中空狀的彈性組件(19)穿入通孔(181)中,在通道(111)內與螺孔(181’)相通并抵掣于迫緊端(18、18’),以鎖固件(191)置于彈性組件(19)內,對通孔(181)及螺孔(181’)進行定位鎖固。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穿式皮帶扣,其特征在于該鎖固件(191)具有一可穿設彈性組件(19)內的桿身(192)及一設于桿身(192)一端的鎖固端(193),其中,該桿身(192)自由端具有一可螺接在螺孔(181’)內的螺接端(194)。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穿式皮帶扣,其特征在于該皮帶頭(20)于對應定位體(11)外側緣處分別設有一擋緣(21、21’),并于擋緣(21、21’)上分別開設有可供迫緊端(18、18’)卡掣定位的迫緊槽(22、2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皮帶扣,尤指一種可將皮帶快速配置于皮帶頭上以便于皮帶穩固定位、方便置換,同時又不影響皮帶品質的內穿式皮帶扣結構。其包含一配置于皮帶與皮帶頭之間的組接裝置,該組接裝置具有一設在皮帶頭上的樞接定位體及一于一側樞接定位體并于另一側夾持皮帶的掣動件,其中,在該樞接定位體對應皮帶頭端緣處設有供掣動件位移的限位區,且于掣動件上對應皮帶表面處設有一可扣持皮帶孔的定位柱。本實用新型可將皮帶快速配置于皮帶頭上以便于皮帶穩固定位、方便置換,無論皮帶的材質緊密與否,均能穩固接合,不但減少材料及制造成本,更能提高皮帶扣整體的外觀美感。
文檔編號A44B11/00GK2707071SQ200420023788

公開日2005年7月6日 申請日期2004年6月16日 優先權日2004年6月16日
發明者陳怡秀 申請人:陳怡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