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充氣式氣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06904閱讀:23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充氣式氣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囊,尤其是一種可隨意充放氣的充氣式氣囊。
背景技術
現代生活中,可充放氣的氣囊已經得到了越來越普遍的應用,比如充氣胸罩或充氣胸罩襯墊、用于骨折外固定的氣壓墊、充氣式枕墊、充氣鞋墊、充氣墊肩,等等。
可充氣式胸罩或胸罩襯墊因其重量輕巧、大小可自由調整、使用方便等優點受到廣大女性的普遍歡迎。專利號為99243630.3、授權公告號為CN 2396649Y、名稱為“觸壓式矯正型內衣”的專利就公布了一種可充氣式胸罩。請參見圖1、圖2,該專利是這樣實現的在內衣上胸罩2的兩個罩杯21中設有兩個左右對稱的氣囊袋1,該氣囊袋包括有一大集氣室12,其內前端設有一泄氣用的泄氣閥121,而該泄氣閥121對內連接第一彈性組件122;一送氣泵11,其體積略小于該大集氣室12,其固設于該大集氣室的內部,該送氣泵11是一小集氣室114,其上設有按壓部111、一進氣閥112、一送氣閥113及第二彈性組件115,該按壓部111設于該送氣泵11外側,該進氣閥112設于該送氣泵11內側后面,而該送氣閥113則設于該送氣泵11內側前端而與該第一彈性組件122相連接,而該第二彈性組件115與該進氣閥112及該送氣閥113相連接;其中在氣囊袋1的周緣的高頻融合處開設有多個排氣孔13,可將人體所產生的體溫散出,使穿戴者不致有濕熱感覺產生;其中送氣泵11設在大集氣室12的內后端。其中第一彈性組件122及第二彈性組件115可為彈簧。當按下按壓部111時,該送氣閥113會往前推而使送氣泵11內部空氣往大集氣室12送入而膨脹,手放開時使外部空氣往送氣泵11內儲存,使罩杯21跟著膨脹,而推泄氣閥121會釋放空氣而扁縮,罩杯21也跟著扁縮,藉以調整內衣的胸罩2大小。該技術方案可以達到隨意向氣囊袋中充、泄氣的目的,克服了用嘴吹氣和左右胸罩充氣后大小不一、調整不便的缺陷。
但是,上述方案中仍然存在以下缺點1、進氣閥裝在送氣泵的腔內,裝配和維修都比較困難。
2、進氣閥、第一彈性組件、送氣閥、第二彈性組件依次首尾相連,當氣囊袋處于泄氣狀態時,彈性組件會凸顯出來,不美觀,而且進氣閥和送水閥的實施方式容易出現漏氣的情況。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裝配和維修十分方便、使用中省時省力的充氣式氣囊袋。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充氣式氣囊,包括氣囊袋、泄氣閥和固定在氣囊袋內部的送氣泵,所述送氣泵包括至少一個由彈性材料制成的彈性充氣囊,也可以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各自獨立或者相互聯通的彈性充氣囊,所述各自獨立的彈性充氣囊或相互聯通的彈性充氣囊組合周邊設置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進氣閥和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送氣閥,且彈性充氣囊分別與進氣閥和送氣閥相連通。
所述送氣泵可以為一個彈性充氣囊分別與一個進氣閥和一個送氣閥相連通;一個彈性充氣囊分別與兩個進氣閥和一個送氣閥相連通;一個彈性充氣囊分別與一個進氣閥和兩個送氣閥相連通;兩個相互連通的彈性充氣囊組合分別與一個進氣閥和一個送氣閥相連通;等等。
所述進氣閥包括閥座、彈性元件和閥蓋,閥座底部設置的進氣孔與大氣相通,所述彈性元件位于閥座底部的進氣孔和閥蓋內頂面之間,彈性元件可以將進氣閥內部空間與外界相隔絕,所述閥座和閥蓋之間配合密封,且在密封面上設置有一通道將進氣閥內腔與彈性充氣囊內腔相連通。
所述送氣閥包括閥座、彈性元件和閥蓋,閥座底部的氣孔通過通道將送氣閥內腔與彈性充氣囊內腔相連通,彈性元件位于閥座底部的氣孔和閥蓋內頂面之間,在閥蓋的頂面上設置有一個或一個以上與氣囊袋內腔相通的送氣孔。
所述泄氣閥包括閥座、泄氣按鈕、彈簧和彈性密封圈,泄氣按鈕插在閥座的內孔中,它包括按鈕頭、按鈕桿和密封圈槽,閥座的內孔包括外段孔和內段孔,外段孔的孔徑比內段孔靠近外段孔一端的孔徑大,其中按鈕頭位于閥座內孔的外段孔外端,密封圈槽設在按鈕桿的尾端且位于閥座內段孔中,一個彈性密封圈即裝于此密封圈槽中;還有一個壓縮彈簧置于按鈕頭的里平面和閥座的外段孔的底面之間。
所述氣囊袋由塑膠薄膜制成,優選為彈性與韌性俱佳的塑膠材料,比如聚胺脂、聚氯乙烯,等等。其中由于聚胺脂材料韌性佳、性強穩定、抗拉、強度好、彈性好,而且是環保型材料,因此是最優選擇。
所述塑膠薄膜或聚胺脂薄膜制成的氣囊袋外表面可以貼合一層針織布,這樣能使其和人體接觸時的觸感好。
所述進氣閥閥座內腔的底部、進氣孔的上方可以設置閥片,所述彈性元件置于閥片與閥蓋的內頂面之間。
所述進氣閥、送氣閥中的彈性元件材料可以為塑膠材料,優選為聚胺脂。所述進氣閥和送氣閥中的彈性元件是一個下底中心帶有一個小孔的圓柱杯狀體,該小孔的下面還與一個半圓球體相接,送氣閥中彈性元件的半圓球體大小與閥座的氣孔相配合。
所述進氣閥和送氣閥中的彈性元件也可以為壓縮彈簧。
所述彈性充氣囊包括一個用彈性材料制成的、半球狀的薄壁空心容器,該容器底面的四周還具有適當寬度的邊緣,該邊緣與氣囊袋的內面固定在一起,形成一個封閉的空腔,固定的方式可以采用高周波或超音波。
所述彈性充氣囊中的半球狀的薄壁空心容器還可與一個空心球體的切片部分相對接而形成一個密封容器,這樣由于空腔容積的增大和空心容器彈性的增強,會使充氣的效果更佳。
所述進氣閥的閥蓋和半球狀的薄壁空心容器是連接在一起的。
所述彈性充氣囊可根據需要設置在氣囊袋內部任意位置,所述進氣閥、送氣閥可設置在彈性充氣囊周邊的任意位置。
并且,所述的充氣式氣囊,可以用作胸罩襯墊,可根據需要用在胸罩的任意位置,較好的是,位于胸罩的下方。同理,這種襯墊可用在充氣式鞋底,也可用作骨折外固定的氣壓墊、充氣式枕墊、充氣墊肩、人造乳房,等等。
從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1.由于氣囊的形狀規則、簡單,所以制造更為容易,質量也容易保證;2.進氣閥和排氣閥分別設置于彈性充氣囊的外部周邊位置,彈性元件均設置在進氣閥和排氣閥內部,在氣囊袋泄氣狀態下不會凸顯出來,同時也解決了漏氣的情況;3.本實用新型中的三種閥都在彈性充氣囊的外面,使裝配和維修、更換零件均十分方便。


圖1是背景技術的立體分解圖;圖2是背景技術俯視的內部剖視示意圖;圖3是為表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內部結構,將氣囊袋中的一片取掉后所看到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中的A-A剖視示意圖;圖5是圖4中的進氣閥蓋之仰視示意圖;圖6是圖5的C-C剖面示意圖;圖7是圖3中的B-B剖視示意圖;圖8是本實施例襯墊在胸罩中的位置示意圖;圖9是本實施例按壓彈性充氣囊時的內部狀態圖;圖10是本實施例放開彈性充氣囊時的內部狀態圖;圖11是本實施例按下泄氣按鈕時的狀態圖;圖12是為表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內部結構,將氣囊袋中的一片取掉后所看到的結構示意圖;圖13是圖12中的D-D剖面示意圖;圖14是圖12中的E-E剖面示意圖;圖15是本實施例在實施骨折外固定時的使用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是一個充氣式胸罩襯墊。請參見圖3,該襯墊包括一個密閉的氣囊袋5,該氣囊袋5由兩片形狀、大小完全相同的聚胺脂薄膜片通過高周波密封,且兩薄膜片的外表面與針織布相貼合;所述氣囊袋5的一個薄膜片的內表面上固定有一個氣泵3,氣泵3配置有彈性充氣囊31、彈性充氣囊的邊緣34、進氣閥33和送氣閥32;所述彈性充氣囊31由一個用彈性材料制成的、半球狀的薄壁空心容器311與一個空心球體的切片部分312采用超音波相對接而形成一個密封容器,該容器兩部分的接合面的周邊還設置有適當寬度的邊緣34,所述切片部分312外表面與氣囊袋5的內表面通過高周波固定在一起;請參見圖4~6,所述進氣閥33包括閥座335、閥片331、彈性元件332和閥蓋333;其中,閥座335是底部帶有一個與大氣相通的進氣孔3351的圓柱狀空心容器,其底部固定在上述半球狀的薄壁空心容器的邊緣34上;閥蓋333是一個倒圓柱杯狀容器,與半球狀的薄壁空心容器311相連接,閥蓋333的內徑和閥座335的外徑緊配合密封,在該密封面上還有一條使閥座內腔與半球狀的薄壁空心容器311內腔相通的通道336;閥片331呈圓片狀,位于閥座335內腔的底部、進氣孔3351的上方;彈性元件332位于閥片331和閥蓋333內頂面之間;在進氣閥33的閥蓋333的內部緊套一個內蓋334,該內蓋的頂部包含一個孔3342和一個與該孔相通的橫槽3341,其側壁上也有一個與橫槽3341相通的豎槽3343,并且在閥蓋333側壁上和半球狀的薄壁空心容器311的側壁上與豎槽3343末端相對應的位置處開有一個缺口3331,從而形成一個閥座335的內腔與彈性充氣囊31內腔相通的通道。
所說的送氣閥32包括閥座321、彈性元件323和閥蓋324;其中,閥座321是底部帶有一個與氣孔3211的圓柱狀空心容器,其底部固定在上述半球狀的薄壁空心容器的邊緣34上;氣孔3211通過通道322與半球狀的薄壁空心容器311內腔相通的;閥蓋324是一個倒圓柱杯狀容器,閥蓋324的內徑和閥座321的外徑緊配合密封,在閥蓋324的頂面上含有至少一個與氣囊袋5內腔相通的送氣孔3241;彈性元件323位于閥座321底部氣孔3211和閥蓋324內頂面之間;還有一個泄氣閥4,請參見圖7,它包括閥座44、泄氣按鈕42、彈簧41和彈性密封圈43;其中,閥座44是一個倒圓柱杯狀的容器,該容器底面的四周還具有適當寬度的邊緣441,該邊緣與氣囊袋5薄膜片的內表面固定在一起,閥座44的內孔包含兩段,外面的一段為圓柱孔442,里面的一段為錐尖向外的錐臺443;泄氣按鈕42插在閥座44的內孔中,它包括按鈕頭421、按鈕桿422和密封圈槽423,其中按鈕頭421位于閥座44內孔的外段圓柱孔442的外端,密封圈槽423設在按鈕桿422的尾端且位于閥座44內孔里段的錐臺443中,一個彈性密封圈43即裝于此密封圈槽423中,還有一個彈簧41置于按鈕頭421的里平面和閥座44的圓柱孔442底面之間,安裝時,先將彈簧41裝到泄氣按鈕42的按鈕桿422上,然后將泄氣按鈕42插入泄氣閥4的閥座44,通過按壓按鈕頭421壓縮彈簧41,使密封圈槽423伸出閥座的內孔,然后將彈性密封圈43套入密封圈槽423中,放開按鈕頭,彈性密封圈卡在閥座44內孔里段的錐臺443中;上面所說的進氣閥33和送氣閥32中的彈性元件332、323是一個用聚胺酯制成的、下底中心帶有一個小孔的圓柱杯狀體,該小孔的下面還與一個中空的半圓球體相接;進氣閥33的閥蓋333、閥座335和送氣閥32的閥蓋324、閥座321由聚胺酯材料制成,且進氣閥33和送氣閥32與彈性充氣囊的邊緣34之間采用高周波的方式固定;氣泵3中的進氣閥33和送氣閥32分別置于彈性充氣囊31的橫向對稱軸線的左右兩側,并且彈性充氣囊31四周的邊緣外廓呈倒圓的菱形;請參見圖8,是襯墊在胸罩中的位置示意圖;請參見圖9,當按下彈性充氣囊31時,腔內的氣體分別流向送氣閥32和進氣閥33,流向進氣閥33的氣體經過通道336進入進氣閥33內,并擠壓彈性元件332和閥片331,使閥片331與閥座335內腔的底部配合更加緊密,于是氣體不能流出進氣閥33外;而流向送氣閥32的氣體經過通道322流入閥座321的氣孔3211中,并在此擠壓彈性元件323,彈性元件323被擠壓后向上壓縮,從而在氣孔3211與彈性元件323之間產生縫隙,于是氣體流入送氣閥32中,并通過送氣孔3241進入氣囊袋5中,于是氣囊袋5就膨脹了一點;請參見圖10,當放開彈性充氣囊31時,則彈性充氣囊31藉由本身材質的回復力產生一負壓的吸力,進而使外部的空氣在進氣孔處擠壓進氣閥33內部的閥片331,于是置于閥片331上的彈性元件被壓縮,這樣閥片331與閥座335的內腔底面之間就產生了空隙,于是外部的空氣由空隙進入進氣閥33,并經過通道336流入彈性充氣囊31中,直至彈性充氣囊回復原狀。這樣不斷地按壓和放開彈性充氣囊31,外部的空氣就能不斷地經過進氣閥33進入彈性充氣囊31,并通過送氣閥32進入氣囊袋5中,直至達到需要的大小為止;需要泄氣時,請參見圖11,按下泄氣按鈕42上的按鈕頭421,按鈕頭421通過壓縮彈簧41進入閥座44內孔的外段圓柱孔442中,于是彈性密封圈423隨著泄氣按鈕42的移動而向氣囊袋5內移動,這樣彈性密封圈423與閥座44內孔里段的錐臺443之間就不再處于密封狀態,由于氣囊袋5內部氣壓大于外部氣壓,于是氣囊袋5內的氣體就從泄氣閥4中流出。當手放開按鈕頭時,泄氣按鈕受彈簧41回彈而回復到原狀態,于是泄氣閥4重新形成密封。隨著氣囊袋5的充氣和放氣,胸罩也隨之變大或變小;實施例2本實施例是用于骨折外固定的氣壓墊。請參見圖12,該氣壓墊9包括一個密閉的氣囊袋6,所述氣囊袋6的內部固定有一個氣泵7,所述氣泵7包括一個彈性充氣囊71、彈性充氣囊的邊緣74、一個進氣閥73和兩個送氣閥72;氣囊袋6由兩個聚氯乙烯的圓形薄膜片通過超音波粘結固定而成,也可以制成其它形狀;所述彈性充氣囊71包括一個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半球狀的薄壁空心容器711,該容器的周邊還設置有適當寬度的邊緣74,所述邊緣與氣囊袋6的內表面通過超音波固定在一起,;請參見圖13,所述進氣閥73包括閥座735、彈性元件732和閥蓋733;其中,閥座735是底部帶有一個與大氣相通的進氣孔7351的圓柱狀空心容器,其底部固定在上述半球狀的薄壁空心容器的邊緣74上;閥蓋733是一個倒圓柱杯狀容器,與半球狀的薄壁空心容器711相連接,閥蓋733的內徑和閥座735的外徑緊配合密封,還有一條使閥座內腔與半球狀的薄壁空心容器711內腔相通的通道736穿過閥蓋733和閥座735;彈性元件732位于閥座735底部的進氣孔7351和閥蓋733內頂面之間;所說的送氣閥72包括閥座721、彈性元件723和閥蓋724;其中,閥座721是底部帶有一個與氣孔7211的圓柱狀空心容器,其底部固定在上述半球狀的薄壁空心容器的邊緣74上;氣孔7211通過通道722與半球狀的薄壁空心容器711內腔相通的;閥蓋724是一個倒圓柱杯狀容器,閥蓋724的內徑和閥座721的外徑緊配合密封,在閥蓋724的頂面上含有三個與氣囊袋6內腔相通的送氣孔7241;彈性元件723位于閥座721底部氣孔7211和閥蓋724內頂面之間,還有一個泄氣閥8,請參見圖14,它包括閥座84、泄氣按鈕82、彈簧81和彈性密封圈83;其中,閥座84是一個倒圓柱杯狀的容器,該容器底面的四周還具有適當寬度的邊緣841,該邊緣與氣囊袋6薄膜片的內表面固定在一起,閥座84的內孔包含兩段,外面的外段圓柱孔842,里面的內段孔,內段孔包括一凸環844和一圓柱孔843;泄氣按鈕82插在閥座84的內孔中,它包括按鈕頭821、按鈕桿822和密封圈槽823,其中按鈕頭821位于閥座84內孔的外段圓柱孔842的外端,密封圈槽823設在按鈕桿822的尾端且位于閥座84內孔的內段圓柱孔843中,一個彈性密封圈83即裝于此密封圈槽823中,且剛好卡在凸環844處;還有一個彈簧81置于按鈕頭821的里平面和閥座84的圓柱孔842的底面之間;安裝時,先將彈簧81套到泄氣按鈕82的按鈕桿822上,然后插入閥座84的內孔中,通過按壓按鈕頭821壓縮彈簧81,使密封圈槽823從閥座84的內孔伸出,然后將彈性密封圈83裝入密封圈槽823中,放開按鈕頭821,彈簧81回彈,密封圈槽即與凸環84貼合密封;上面所述進氣閥73和送氣閥72中的彈性元件732、723采用聚氯乙烯制成,底部為圓片狀,且其直徑大于進氣閥73的進氣孔7351和送氣閥72的氣孔7211直徑,上部與一圓柱體相接;氣泵7中的一個進氣閥73和兩個送氣閥72分別分布于彈性充氣囊71的周邊位置,進氣閥73和送氣閥72與彈性充氣囊的邊緣74之間采用超音波固定;請參見圖15,以股骨骨折為例,選用斯氏針或克氏針先行股骨踝上牽引,5-7天消腫后結合手法,整復骨折的前后和側方移位,再取適當4塊股骨夾板91,4個平固定墊92,2個圓形氣壓墊9,向氣壓墊9中充足氣體用膠布條螺旋形纏裹,將固定墊92與氣壓墊9固定在夾板91的適當位置上,固定好后將氣壓墊9的氣放盡待用,再按事先準確測定的氣壓位置,先將一塊夾板91放在骨折的移位傾向側,再放一塊在對側,其余兩塊根據具體情況先后安放,原則是先輔移位傾向側,放好后同時以繃帶環形或螺旋形纏縛、用扎帶扎縛,內外側夾板91下端之中部應做一勾口,使呈U形,以備斯氏針或克氏針通過,透視檢查情況,如有移位,通過按壓氣壓墊9上的彈性充氣囊71向有關氣壓墊9充氣,推動氣壓墊9擠壓骨折復位,移位矯正后,2~3周再復查,如有移位再按上法調節,使用方便實用,而且減輕了病人的痛苦。
盡管本實用新型已作了詳細的說明并引證了一些具體實例,但對于本領域技術熟練人員來說,只要不離開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可作各種變化或修正是顯然的,都應包括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充氣式氣囊,包括氣囊袋、泄氣閥和固定在氣囊袋內表面的送氣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氣泵包括至少一個由彈性材料制成的彈性充氣囊,所述各彈性充氣囊周邊設置有至少一個進氣閥和至少一個送氣閥,且彈性充氣囊分別與進氣閥和送氣閥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充氣式氣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閥包括閥座、彈性元件和閥蓋,閥座底部設置的進氣孔與大氣相通,所述彈性元件位于閥座底部的進氣孔和閥蓋內頂面之間,所述閥座和閥蓋之間配合密封,且設置有一通道將進氣閥內腔與彈性充氣囊內腔相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充氣式氣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氣閥包括閥座、彈性元件和閥蓋,閥座底部的氣孔通過通道將送氣閥內腔與彈性充氣囊內腔相連通,彈性元件位于閥座底部的氣孔和閥蓋內頂面之間,在閥蓋的頂面上含有至少一個與氣囊袋內腔相通的送氣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充氣式氣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氣閥包括閥座、泄氣按鈕、彈簧和彈性密封圈,泄氣按鈕插在閥座的內孔中,它包括按鈕頭、按鈕桿和密封圈槽,閥座的內孔包括外段孔和內段孔,外段孔的孔徑比內段孔靠近外段孔一端的孔徑大,其中按鈕頭位于閥座內孔的外段孔外端,密封圈槽設在按鈕桿的尾端且位于閥座內段孔中,一個彈性密封圈裝于此密封圈槽中;還有一個壓縮彈簧置于按鈕頭的里平面和閥座的外段孔的底面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充氣式氣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囊袋由塑膠薄膜制成。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充氣式氣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囊袋由聚胺脂薄膜制成。
7.根據權利要求5、6所述的充氣式氣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膠薄膜或聚胺脂薄膜制成的氣囊袋外表面貼合一層針織布。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充氣式氣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閥閥座內腔的底部、進氣孔的上方設置有閥片,所述彈性元件置于閥片與閥蓋的內頂面之間。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充氣式氣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閥中的彈性元件材料為聚胺酯。
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充氣式氣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氣閥中的彈性元件材料為聚胺酯。
11.根據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充氣式氣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閥和送氣閥中的彈性元件是一個下底中心帶有一個小孔的圓柱杯狀體,該小孔的下面還與一個半圓球體相接。
12.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充氣式氣囊,其特征在于所說的進氣閥和送氣閥中的彈性元件為壓縮彈簧。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充氣式氣囊,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彈性充氣囊包括一個用彈性材料制成的、半球狀的薄壁空心容器,該容器底面的四周還具有適當寬度的邊緣,該邊緣與氣囊袋的內面固定在一起,形成一個封閉的空腔。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充氣式氣囊,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彈性充氣囊中的半球狀的薄壁空心容器還與一個空心球體的切片部分相對接而形成一個密封容器。
1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充氣式氣囊,其特征在于所說的進氣閥的閥蓋和半球狀的薄壁空心容器相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充氣式氣囊,包括氣囊袋、泄氣閥和固定在氣囊袋內表面的送氣泵,所述送氣泵包括至少一個由彈性材料制成的彈性充氣囊,所述各彈性充氣囊周邊設置有至少一個進氣閥和至少一個送氣閥,且彈性充氣囊分別與進氣閥和送氣閥相連通。本實用新型的充氣式氣囊,結構簡單、制造容易,裝配、維修及更換零件均十分方便,使用省時省力。
文檔編號A41C3/14GK2765493SQ2005201079
公開日2006年3月22日 申請日期2005年5月13日 優先權日2004年10月20日
發明者林明玎, 荘瑞英, 蓋幼君, 黃貞瑩 申請人:林明玎, 荘瑞英, 蓋幼君, 黃貞瑩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