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安全帶扣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車輛的安全帶的帶扣組件。
背景技術:
安全帶帶扣組件選擇性地連接和解開安全帶上的鎖,以將乘員固定在車輛內。安全帶扣限定槽,鎖通過槽插入。鎖定機構嚙合鎖來相對帶扣組件固定鎖。帶扣組件包括按鈕組件,按鈕組件是可壓低的,以將鎖從鎖定機構釋放,從而將鎖從帶扣組件釋放。帶扣組件中的槽一般被置于正面朝上的垂直配置中,緊鄰車輛乘員。當鎖不是置于帶扣組件內并且固定到帶扣組件時,槽是打開的,可以容納雜物,如硬幣、垃圾、液體(尤其是干燥后留下粘性殘留物的含糖液體)等,進入到帶扣組件中。進入帶扣組件內的任何雜物可能進入在帶扣組件內或以其他方式妨礙帶扣組件的操作,特別是鎖定機構和/或按鈕組件的操作。
發明內容
提供了一種用于車輛的安全帶的帶扣組件。帶扣組件包括具有第一端并沿縱軸延伸的第一板。具有第一端的第二板相對于第一板平行有間隔地聯結到第一板,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間限定間隙。按鈕組件被聯結到第一板和第二板,與第一板的第一端以及第二板的第一端相鄰。按鈕組件限定與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間的間隙對齊的槽。按鈕組件相對于第一板和第二板沿縱軸是可移動的,并且包括在垂直于縱軸的方向在關閉位置和縮回位置之間可移動的罩蓋。罩蓋處于關閉位置時覆蓋槽,處于縮回位置時與槽橫向間隔。還提供了一種用于車輛的安全帶的帶扣組件。帶扣組件包括具有第一端并且沿縱軸延伸的第一板。具有第一端的第二板相對于第一板平行有間隔地聯結到第一板,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間限定間隙。按鈕組件被聯結到第一板和第二板,與第一板的第一端以及第二板的第一端相鄰。按鈕組件包括垂直于所述縱軸延伸的板架。該板架限定與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間的間隙對齊的槽。按鈕組件相對于第一板和第二板沿縱軸是可移動的,并且包括由該板架支撐的并且在垂直于縱軸的方向在關閉位置和縮回位置之間可移動的罩蓋。罩蓋處于關閉位置時覆蓋槽,處于縮回位置時與槽橫向間隔。罩蓋包括斜邊,斜邊在罩蓋處于關閉位置時在槽上延伸。按鈕組件在與所述板架相鄰處包括通過按鈕組件的壁延伸的至少一個孔。罩蓋的斜邊被配置為當罩蓋處于關閉位置時引導液體通過所述至少一個孔。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車輛的安全帶的帶扣組件。帶扣組件包括具有第一端并且沿縱軸延伸的第一板。具有第一端的第二板相對于第一板平行有間隔地聯結到第一板,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間限定間隙。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間的間隙內放置了塊。塊在升起位置和降下位置之間沿縱軸是可移動的。按鈕組件被聯結到第一板和第二板,與第一板的第一端以及第二板的第一端相鄰。按鈕組件相對于第一板和第二板沿縱軸是可移動的。 塊包括第一垂直邊,當塊處于升起位置時,塊的上垂直邊沿縱軸與第一板的上端和第二板的上端軸向對齊,以便當塊處于升起位置時,第一板的上端和第二板的上端與塊的上垂直邊齊平。第一板和第二板的每一個包括沿縱軸延伸到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間的間隙中的多個起伏。塊包括第一側表面和第二側表面,第一側表面被配置為對應并且與第一板匹配,第二側表面被配置為對應于并與第二板匹配。同樣地,與縱軸正交的塊的橫截面基本填充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間的間隙。相應地,帶扣組件防止雜物通過槽進入帶扣組件以維持帶扣組件的適當功能,雜物包括但不限于硬幣和液體。當帶扣組件未連接到安全帶的鎖時,罩蓋跨槽滑動以覆蓋槽。 罩蓋阻擋物體進入槽。罩蓋包括斜邊,斜邊引導濺到帶扣組件上的液體通過按鈕組件的側壁中的孔,所述孔引導液體遠離帶扣組件。塊的上垂直邊與第一板的上端和第二板的上端平齊,使得能夠通過手容易找到使其通過槽的任何物體。第一板和第二板中的起伏,以及塊的對應橫截面形狀,確保小硬幣可能不會進入在塊與第一板和第二板中的一個的中間。相應地,帶扣組件的上述特征的全部確保雜物不滲透帶扣組件,從而保持帶扣組件的正常功能。從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最佳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中,本發明的上述特征和優勢以及其他特征和優勢是顯而易見的。本發明還提供了以下方案
1. 一種用于車輛的安全帶的帶扣組件,所述帶扣組件包括 第一板,其具有第一端并沿縱軸延伸;
第二板,其具有第一端并且相對于所述第一板以平行間隔開的關系聯結到所述第一板,以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間限定間隙;以及
按鈕組件,其在所述第一板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板的第一端附近聯結到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并且限定了與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間的所述間隙對齊的槽,其中,所述按鈕組件可相對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沿所述縱軸移動;
其中,所述按鈕組件包括在垂直于所述縱軸的方向上在關閉位置和縮回位置之間可移動的罩蓋,其中,所述罩蓋當處于所述關閉位置時覆蓋所述槽,當處于所述縮回位置時與所述槽橫向間隔開。2.根據方案1所述的帶扣組件,其中,所述按鈕組件包括第一半和連接到所述第
一半的第二半。3.根據方案2所述的帶扣組件,其中,所述第一半和所述第二半的至少一個限定了垂直于所述縱軸延伸的板架,其中,所述板架限定了所述槽并且支撐所述罩蓋。4.根據方案3所述的帶扣組件,其中,所述按鈕組件還包括被配置為將所述罩蓋偏置到所述關閉位置的罩蓋偏置裝置。5.根據方案4所述的帶扣組件,其中,所述罩蓋包括斜邊,所述斜邊當所述罩蓋處于所述關閉位置時在所述槽上延伸,其中,所述斜邊被配置用于將物體沿所述縱軸施加到所述斜邊的力重新引導到垂直于所述縱軸的方向以將所述罩蓋移動到所述縮回位置。6.根據方案5所述的帶扣組件,其中,所述第一半和所述第二半的至少一個在所述板架附近包括延伸通過所述按鈕組件的壁的至少一個孔,其中,所述罩蓋的斜邊被配置用于當處于所述關閉位置時引導液體通過所述至少一個孔。7.根據方案1所述的帶扣組件,其還包括被置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間的所述間隙內并且沿所述縱軸在升起位置和降下位置之間是可移動的塊。
8.根據方案7所述的帶扣組件,其中,所述塊包括當所述塊處于所述升起位置時沿所述縱軸與所述第一板的上端和所述第二板的上端軸向對齊的第一垂直邊,從而當所述塊處于所述升起位置時所述第一板的上端和所述第二板的上端與所述塊的上垂直邊齊平。9.根據方案8所述的帶扣組件,其還包括塊偏置裝置,所述塊偏置裝置被配置用于將所述塊偏置到所述升起位置,其中,所述塊被配置用于響應于由通過所述槽插入的物體沿所述縱軸施加到所述塊上的力,移動到所述降下位置中。10.根據方案7所述的帶扣組件,其中,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每一個包括沿所述延伸到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間的所述間隙中的至少一個起伏。11.根據方案10所述的帶扣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個起伏包括分別與所述第一板的平面表面和所述第二板的平面表面橫向間隔的峰。12.根據方案11所述的帶扣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個起伏包括多個起伏,其中, 所述第一板上的所述多個起伏的相鄰峰彼此成平行間隔開的關系,間隔距離小于或等于15 毫米,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板上的所述多個起伏的相鄰峰彼此成平行間隔開的關系,間隔距離小于或等于15毫米。13.根據方案12所述的帶扣組件,其中,所述塊包括第一側表面和第二側表面, 所述第一側表面被配置為對應于所述第一板并與所述第一板匹配,所述第二側表面被配置為對應于所述第二板并與所述第二板匹配,從而所述塊正交于所述縱軸的橫截面基本填充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間的所述間隙。14.根據方案13所述的帶扣組件,其中,所述第一板上的所述多個起伏的每一個與所述第二板上的所述多個起伏的一個相對放置。15.根據方案1所述的帶扣組件,其還包括被聯結到并且被配置用于支撐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基底。16.根據方案15所述的帶扣組件,其還包括鎖定機構,所述鎖定機構包括鎖定條,所述鎖定條被聯結到所述第二板并且響應于所述按鈕組件沿所述縱軸的移動在相對于所述縱軸的橫向方向上在解鎖位置和鎖定位置之間是可移動的,其中,所述鎖定條包括突片,所述突片當所述鎖定條處于所述解鎖位置時與所述第一板橫向間隔,并且當所述鎖定條處于所述鎖定位置時延伸通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每一個中的鎖定槽。17.根據方案16所述的帶扣組件,其還包括鎖定偏置裝置,所述鎖定偏置裝置互連所述鎖定條和所述基底并且被配置用于將所述鎖定條偏置到所述鎖定位置。18.根據方案17所述的帶扣組件,其中,所述按鈕組件包括嚙合所述鎖定條的輪廓,其中,所述輪廓響應于所述按鈕組件沿所述縱軸的向下移動相對于所述縱軸橫向移動所述鎖定條到所述解鎖位置中。19. 一種用于車輛的安全帶的帶扣組件,所述帶扣組件包括 第一板,其具有第一端并且沿縱軸延伸;
第二板,其具有第一端并且相對于所述第一板以平行間隔開的關系聯結到所述第一板,以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間限定間隙;以及
按鈕組件,所述按鈕組件在所述第一板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板的第一端附近被聯結到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并且包括垂直于所述縱軸延伸的板架,其限定了與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間的所述間隙對齊的槽,其中,所述按鈕組件相對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沿所述縱軸是可移動的;
其中,所述按鈕組件包括由所述板架支撐的并且在垂直于所述縱軸的方向上在關閉位置和縮回位置之間可移動的罩蓋,所述罩蓋當處于所述關閉位置時覆蓋所述槽,所述罩蓋當處于所述縮回位置時與所述槽橫向間隔開;
其中,所述罩蓋包括斜邊,所述斜邊當所述罩蓋處于所述關閉位置時在所述槽上延伸;
以及
其中,所述按鈕組件在鄰近所述板架處包括通過所述按鈕組件的壁延伸的至少一個孔,所述罩蓋的斜邊被配置用于當所述罩蓋處于所述關閉位置時引導液體通過所述至少一個孔。20. 一種用于車輛的安全帶的帶扣組件,所述帶扣組件包括 第一板,其具有第一端并且沿縱軸延伸;
第二板,其具有第一端并且相對于所述第一板以平行間隔開的關系聯結到所述第一板,以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間限定間隙;
塊,所述塊被置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間的所述間隙內并且在升起位置和降下位置之間沿所述縱軸是可移動的;
按鈕組件,所述按鈕組件在所述第一板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板的第一端附近被聯結到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其中,所述按鈕組件相對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沿所述縱軸是可移動的;
其中,所述塊包括第一垂直邊,當所述塊處于升起位置時,所述塊的所述上垂直邊沿所述縱軸與所述第一板的上端和所述第二板的上端軸向對齊,以便當所述塊處于所述升起位置時,所述第一板的上端和所述第二板的上端與所述塊的上垂直邊齊平;
其中,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每一個包括沿所述縱軸延伸到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間的所述間隙中的多個起伏;以及
其中,所述塊包括第一側表面和第二側表面,所述第一側表面被配置為對應于所述第一板并且與所述第一板匹配,所述第二側表面被配置為對應于所述第二板并與所述第二板匹配,從而與所述縱軸正交的所述塊的橫截面基本填充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間的所述間隙。
圖1是帶扣組件的示意性透視圖。圖2是帶扣組件的示意性局部透視圖。圖3是帶扣組件的放大透視圖。圖4是帶扣組件的示意性局部上橫截面圖。圖5是帶扣組件的示意性局部透視圖,其示出罩蓋處于關閉位置。圖6是帶扣組件的示意性局部透視圖,其示出罩蓋處于縮回位置。圖7是圖1和圖6所示的沿切割線7-7的帶扣組件的示意性橫截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考附圖,其中,幾個圖中相同標記指示相同部分,在20處一般地示出帶扣組件。帶扣組件20用于車輛的安全帶(未示出)。帶扣組件20接納鎖板21,鎖板21連接到安全帶。帶扣組件20可釋放地將鎖板21固定到帶扣組件20以約束車輛的乘員。參考圖1至3和7,帶扣組件20包括第一板22。第一板22沿帶扣組件20的縱軸 M延伸。帶扣組件20還包括第二板沈。第二板沈被聯結到第一板22。第二板沈相對于第一板22平行有間隔地排列以限定第一板22和第二板沈之間的間隙觀,如圖4所示。 第一板22和第二板沈可以以任何適當方式聯結在一起,所述任何適當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緊固件、聯鎖槽和突片、卡扣連接(snap fit connection)等。參考圖1、3和5-7,帶扣組件20還可以包括基底30。基底30被聯結到并被配置用于支撐第一板22和第二板26。基底30保持第一板22和第二板沈的相對位置,其間具有適當的間隙觀。基底30可被配置為包括適合于特定車輛設計參數的任何大小和/或形狀,并且可以包括緊固件、聯鎖槽和突片、或能夠固定第一板22和第二板沈的相對位置的某其他設備。參考圖1、2_3和7,帶扣組件20還包括按鈕組件32。按鈕組件32被聯結到第一板22和第二板26,與第一板22的第一端和第二板沈的第一端相鄰,第一板22的第一端以下被稱為第一板22的上端34,第二板沈的第一端以下被稱為第二板沈的上端36。第一板22的上端34和第二板沈的上端36 —般可被分別限定為第一板22和第二板沈的垂直上邊。按鈕組件32相對于第一板22和第二板沈沿縱軸M是可移動的。因此,按鈕組件32可被分別在第一板22和第二板沈上從中立位置垂直向下手動推動到按下位置。釋放后,按鈕組件32自動返回到中立位置。按鈕組件32限定槽38,如圖7所示,槽38與第一板22和第二板沈之間的間隙觀對齊。更具體地,按鈕組件32包括第一半40和第二半42。第一半40被連接到第二半 42來限定套管43。第一半40和第二半42是一般沿平面分解,該平面沿縱軸M延伸。第一半40和第二半42可以以任何適當的方式連接在一起,所述任何適當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多個緊固件或卡扣連接。參考圖2-3和7,第一半40和第二半42中的至少一個限定垂直于縱軸M延伸的板架(ledge) 44。板架44限定槽38。槽38的方向使得允許物體例如安全帶的鎖板21沿平行于縱軸M的路徑通過進入第一板22和第二板沈之間的間隙觀中。參考圖2-3和5-7,按鈕組件32包括罩蓋(door)46。如圖所示,板架44支撐罩蓋 46,罩蓋46在板架44的垂直上表面上滑動。罩蓋46在垂直于縱軸M的方向上是可移動的。罩蓋46在圖5所示的關閉位置和圖6所示的縮回位置之間移動。當處于關閉位置時, 罩蓋46覆蓋槽38。相應地,罩蓋46阻擋包括但不限于硬幣、回形針等的雜物通過槽38進入到間隙觀中。當處于縮回位置時,罩蓋46與槽38橫向間隔,從而容納物體例如安全帶的鎖板21,通過槽38插入到間隙28中。參考圖2和3,按鈕組件32還包括罩蓋偏置裝置48。罩蓋偏置裝置48被配置為將罩蓋46偏置到關閉位置中。如圖所示,罩蓋偏置裝置48包括相對于縱軸M在罩蓋46 和套管43的側壁之間橫向放置的盤簧。罩蓋46和/或套管43可以包括用于對齊罩蓋偏置裝置48并固定罩蓋偏置裝置48的相對位置的各種結構特征。應當理解,罩蓋偏置裝置 48可以包括此處未示出或描述的能夠將罩蓋46偏置到關閉位置中的某其他設備。參考圖2、3和5-7,罩蓋46包括斜邊50。當罩蓋46處于關閉位置時,斜邊50在槽38上延伸。斜邊50被配置用于將物體沿縱軸M施加到斜邊50的力重新引導到垂直于縱軸M的方向以將罩蓋46移動到縮回位置。因此,當鎖板21被到插入按鈕組件32中時, 鎖板21接觸罩蓋46的斜邊50。向鎖板21施加力向罩蓋46的斜邊53上給予了力。罩蓋 46的斜邊50將該力分解成沿縱軸M方向的垂直分量和垂直于縱軸M方向的水平或橫向分量。該力的橫向分量作用于罩蓋46以移動罩蓋46到縮回位置中,從而允許鎖板21通過槽38進入間隙觀中。將鎖板21取走后,罩蓋偏置裝置48將罩蓋46移回到關閉位置以關閉槽38。參考圖1-3和7,按鈕組件32包括延伸通過套管43的側壁M的至少一個孔52。 更具體地,有按鈕組件32的第一半40和第二半42中的至少一個包括與板架44相鄰的延伸通過按鈕組件32的側壁M的至少一個孔52。按鈕組件32的側壁M —般可被限定為套管43的垂直延伸壁。正如圖5所示,孔52 —般置于與板架44水平或高度等于或低于板架 44。因此,孔52和板架44可以沿縱軸M軸向對齊,或者孔52可以在板架44下被垂直偏移。罩蓋46的斜邊50被配置用于當處于關閉位置時引導液體通過孔52。更具體地,罩蓋 46的斜邊50適于將液體垂直向下引導遠離槽38。相應地,由于孔52被置于板架44處或低于板架44,罩蓋46在板架44上垂直放置,罩蓋46的斜邊50將液體引導到孔52,并允許重力流通過孔52將液體從帶扣組件20排出和遠離帶扣組件20。將液體從帶扣組件20排出防止殘留物在帶扣組件20內積聚,這可能會對帶扣組件20的性能產生負面影響。孔52 可以包括適合于車輛的特定設計的孔52的任何合適的大小、形狀、配置和/或數量。參考圖3和7,帶扣組件20還包括塊56。塊56被置于第一板22和第二板沈之間的間隙觀內。塊56沿縱軸M在升起位置和降下位置之間是可移動的。如圖6最佳所示,塊56包括第一邊,第一邊以下被稱為塊56的上垂直邊58,其當塊56處于升起位置時沿縱軸M與第一板22的上端34和第二板沈的上端36軸向對齊。因此,第一板22的上端34和第二板沈的上端36當塊56處于升起位置時與塊56的上垂直邊齊平。當帶扣組件20從鎖板21斷開時,塊56被置于升起位置。塊56被配置用于響應于被通過槽38插入的物體例如安全帶的鎖板21沿縱軸M施加到塊56的力,移動到下降位置。將鎖板21插入到間隙觀后,鎖板21垂直向下使塊56移動到下降位置。參考圖3和7,帶扣組件20還包括塊偏置裝置60。塊偏置裝置60被配置用于將塊56偏置到升起位置。如圖所示,塊偏置裝置60包括盤簧,該盤簧由第一板22和第二板沈支撐并且在與縱軸M平行的一般垂直向上的方向上偏向塊56。然而,應當理解,塊偏置裝置60可以包括此處未示出或描述的能夠將塊56偏置到升起位置的某其他設備。再次參考圖4,第一板22和第二板沈的每一個包括至少一個起伏62。如圖所示, 第一板22和第二板沈的每一個包括多個起伏62。起伏62沿縱軸M延伸,并且還延伸到第一板22和第二板沈之間的間隙觀中。如圖所示,第一板22和第二板沈的每一個包括三個起伏62。然而,應當理解,第一板22和第二板沈可以包括滿足任何特定設計要求所需的任何數量的起伏62。如圖所示,起伏62包括個一般弧形,凹塑造成觀的間隙擴大。然而,應當理解,62的起伏可以包括一些其他形狀,包括但不限于例如此處未示出或描述的三角形狀。第一板22和第二板沈中的起伏62的每一個包括峰64。峰64分別與第一板22 的平面表面66以及第二板沈的平面表面68橫向間隔。換言之,第一板22的起伏62的峰 64與第一板22的平面表面66橫向間隔,第二板沈的起伏62的峰64與第二板沈的平面表面68橫向間隔。第一板22上的多個起伏62的相鄰峰64可以彼此平行間隔,偏移距離 70小于或等于15毫米。第二板沈上的多個起伏62的相鄰峰64可以彼此平行間隔,偏移距離70小于或等于15毫米。使第一板22和第二板沈的每一個上的峰64與相鄰峰64間隔15毫米或以下距離,確保了即使是小如一分錢硬幣和/或一角硬幣都不適合起伏62之間。應當理解,偏移距離70可以與此處具體所述不同。如圖所示,第一板22上的多個起伏62的每一個被與第二板沈上的多個起伏62 的一個相對放置。然而,應該理解,起伏62不需要放置地彼此直接交叉,替代地可以交錯排列。塊56包括第一側表面72,第一側表面72被配置為對應于第一板22并且與第一板22匹配。塊56還包括第二側表面74,第二側表面74被配置為對應于第二板沈并且與第二板沈匹配。相應地,塊56垂直于縱軸M的橫截基本填充了第一板22和第二板沈之間的間隙28。因為塊56基本填充了第一板22和第二板沈之間的間隙觀,任何通過槽38 落下的物體都被阻止通過塊56。另外,第一板22和第二板沈中的起伏62,以及塊56的對應形狀,確保了一定長度的物體被與第一板22和/或第二板沈間隔開,以放置物體進入塊 56與第一板22或第二板沈之間。這是因為足夠長度即15毫米遠或更大的物體被迫接觸起伏62的一個或多個,從而將物體與第一板22的平面表面66或第二板沈的平面表面68 間隔開。再次參考圖3和5,帶扣組件20還包括鎖定機構76。如圖所示,鎖定機構76可以包括鎖定條78,鎖定條78被聯結到第二板26。鎖定條78在解鎖位置和鎖定位置之間是可移動的。鎖定條78響應于按鈕組件32沿縱軸M的移動在相對于縱軸M的橫向方向上移動。按鈕組件32包括嚙合鎖定條78的輪廓(cam)80。如圖所示,輪廓80包括套管43 的相對壁中的三角切塊82。鎖定條78包括在通過三角切塊82的相反方向延伸并且嚙合三角切塊82的一對桿84。此外,鎖定條78的桿84被置于由第一板22限定的橫向槽86中。 因此,鎖定條78只可以朝向或遠離第一板22在相對于縱軸M的橫向方向上移動。按鈕組件32的垂直移動促使鎖定條78的桿84嚙合三角切口 82的斜邊,從而輪廓80相對于縱軸 24橫向移動鎖桿78,S卩,遠離第一板22,并且響應于按鈕組件32沿縱軸M的向下移動進入解鎖位置。帶扣組件20還包括鎖定偏置裝置88。鎖定偏置裝置88互連鎖定條78和基底30。 鎖定偏置裝置88被配置用于將鎖定條78偏置到鎖定位置中,即,朝向第一板22。如圖所示,鎖定偏置裝置88包括在基底30和鎖定條78之間延伸并且互聯基底30和鎖定條78的彈簧條。然而,應當理解,鎖定偏置裝置88可以包括此處未示出或描述的能夠將鎖定條78 向第一板22偏置到鎖定位置的一些其他裝置。鎖定條78包括突片(tab)90。突片90從鎖定條78向第一板22和第二板沈延伸。當鎖定條78處于解鎖位置時,突片90與第一板22橫向間隔。當鎖定條78處于鎖定位置時,突片90延伸通過第一板22和第二板沈的每一個中的鎖槽92。在使用過程中,鎖板21被通過槽38插入,并且嚙合塊56。56塊當處于升起位置時防止鎖定條78上的突片90延伸通過第一板22中的鎖定槽92。由于鎖板21被向下推入到間隙觀中,塊56被向下推動,直到不再嚙合鎖定條78上的突片90。一旦鎖定條78上的突片90不再被塊56阻擋,突片90自由移動到鎖定位置中,其中,突片90通過鎖板21中的通道94,與鎖板21和第一板22中的鎖定槽92聯鎖嚙合。當向下按下按鈕組件32后,輪廓 80移動鎖定條78到鎖定位置中,從而釋放突片90和鎖板21之間的聯鎖嚙合,使得鎖板21 退出。應當理解,鎖定機構76可以包括能夠從帶扣組件20解鎖鎖板21的任何機構,并且可以不同于此處所示和描述的那樣被配置和操作。 盡管已詳細描述了本發明的最佳實施方式,熟悉本發明涉及領域的技術人員將意識到,在所附權利要求的范圍內,可以有實踐本發明的各種替代設計和實施例。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車輛的安全帶的帶扣組件,所述帶扣組件包括 第一板,其具有第一端并沿縱軸延伸;第二板,其具有第一端并且相對于所述第一板以平行間隔開的關系聯結到所述第一板,以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間限定間隙;以及按鈕組件,其在所述第一板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板的第一端附近聯結到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并且限定了與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間的所述間隙對齊的槽,其中,所述按鈕組件可相對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沿所述縱軸移動;其中,所述按鈕組件包括在垂直于所述縱軸的方向上在關閉位置和縮回位置之間可移動的罩蓋,其中,所述罩蓋當處于所述關閉位置時覆蓋所述槽,當處于所述縮回位置時與所述槽橫向間隔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扣組件,其中,所述按鈕組件包括第一半和連接到所述第一半的第二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扣組件,其中,所述第一半和所述第二半的至少一個限定了垂直于所述縱軸延伸的板架,其中,所述板架限定了所述槽并且支撐所述罩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扣組件,其中,所述按鈕組件還包括被配置為將所述罩蓋偏置到所述關閉位置的罩蓋偏置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帶扣組件,其中,所述罩蓋包括斜邊,所述斜邊當所述罩蓋處于所述關閉位置時在所述槽上延伸,其中,所述斜邊被配置用于將物體沿所述縱軸施加到所述斜邊的力重新引導到垂直于所述縱軸的方向以將所述罩蓋移動到所述縮回位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帶扣組件,其中,所述第一半和所述第二半的至少一個在所述板架附近包括延伸通過所述按鈕組件的壁的至少一個孔,其中,所述罩蓋的斜邊被配置用于當處于所述關閉位置時引導液體通過所述至少一個孔。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扣組件,其還包括被置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間的所述間隙內并且沿所述縱軸在升起位置和降下位置之間是可移動的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帶扣組件,其中,所述塊包括當所述塊處于所述升起位置時沿所述縱軸與所述第一板的上端和所述第二板的上端軸向對齊的第一垂直邊,從而當所述塊處于所述升起位置時所述第一板的上端和所述第二板的上端與所述塊的上垂直邊齊平。
9.一種用于車輛的安全帶的帶扣組件,所述帶扣組件包括 第一板,其具有第一端并且沿縱軸延伸;第二板,其具有第一端并且相對于所述第一板以平行間隔開的關系聯結到所述第一板,以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間限定間隙;以及按鈕組件,所述按鈕組件在所述第一板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板的第一端附近被聯結到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并且包括垂直于所述縱軸延伸的板架,其限定了與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間的所述間隙對齊的槽,其中,所述按鈕組件相對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沿所述縱軸是可移動的;其中,所述按鈕組件包括由所述板架支撐的并且在垂直于所述縱軸的方向上在關閉位置和縮回位置之間可移動的罩蓋,所述罩蓋當處于所述關閉位置時覆蓋所述槽,所述罩蓋當處于所述縮回位置時與所述槽橫向間隔開;其中,所述罩蓋包括斜邊,所述斜邊當所述罩蓋處于所述關閉位置時在所述槽上延伸;以及其中,所述按鈕組件在鄰近所述板架處包括通過所述按鈕組件的壁延伸的至少一個孔,所述罩蓋的斜邊被配置用于當所述罩蓋處于所述關閉位置時引導液體通過所述至少一個孔。
10. 一種用于車輛的安全帶的帶扣組件,所述帶扣組件包括 第一板,其具有第一端并且沿縱軸延伸;第二板,其具有第一端并且相對于所述第一板以平行間隔開的關系聯結到所述第一板,以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間限定間隙;塊,所述塊被置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間的所述間隙內并且在升起位置和降下位置之間沿所述縱軸是可移動的;按鈕組件,所述按鈕組件在所述第一板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板的第一端附近被聯結到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其中,所述按鈕組件相對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沿所述縱軸是可移動的;其中,所述塊包括第一垂直邊,當所述塊處于升起位置時,所述塊的所述上垂直邊沿所述縱軸與所述第一板的上端和所述第二板的上端軸向對齊,以便當所述塊處于所述升起位置時,所述第一板的上端和所述第二板的上端與所述塊的上垂直邊齊平;其中,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每一個包括沿所述縱軸延伸到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間的所述間隙中的多個起伏;以及其中,所述塊包括第一側表面和第二側表面,所述第一側表面被配置為對應于所述第一板并且與所述第一板匹配,所述第二側表面被配置為對應于所述第二板并與所述第二板匹配,從而與所述縱軸正交的所述塊的橫截面基本填充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間的所述間隙。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安全帶扣。具體地,帶扣組件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在其間限定間隙。按鈕組件限定與所述間隙對齊的槽,并且聯結到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用于沿所述第一板的縱軸移動。所述按鈕組件包括相對于所述縱軸在覆蓋所述槽的關閉位置和與所述槽間隔的縮回位置之間是橫向可移動的罩蓋。所述罩蓋包括直角板架,所述直角板架當所述罩蓋處于所述關閉位置時引導液體通過所述按鈕組件的側壁中的至少一個孔。塊被置于所述間隙內。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限定沿所述縱軸延伸到所述間隙中的起伏。所述塊與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中的所述起伏匹配來填充所述間隙。
文檔編號A44B11/25GK102247035SQ201110130260
公開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9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19日
發明者M. 維爾金 O. 申請人:通用汽車環球科技運作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