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減震防扭傷鞋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制鞋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減震防扭傷鞋底。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鞋子的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鞋作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必備品,它具有保暖驅寒、承受摩擦沖擊、防滑減震的作用,從而對人體足部施以保護。鞋主要由鞋面和鞋底構成,鞋子是否舒適,首先取決于鞋底,鞋底是鞋與地面直接接觸的部分,它直接受到地面的摩擦沖擊,同時將地面的反作用力傳遞給足部。鞋底從上到下包括內底、中底和大底。對于部分鞋來說,尤其是對于運動鞋來說,人們希望雙腳在運動中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護,減少震動帶來的傷害,以實現鍛煉或競技的目的,減震鞋底的出現滿足了這種要求,減震結構不僅可以緩沖運動中地面對腳的劇烈沖擊力,還有助于提高舒適感, 減輕疲勞感。目前運動鞋的緩沖減震功能主要是利用緩沖吸震功能材料來實現的,但這些緩沖吸震功能材料在取得較好的緩震功能的同時,也極大的削弱了運動鞋的穩定性能。如常見的鞋底減震設計為根據空氣動力學原理的全封閉式減震氣囊,然而減震氣囊密封一旦被破壞,空氣泄漏,便失去了減震效果,并且減震氣囊又厚又軟,當鞋底將地面沖擊力傳給足底時,減震氣囊易歪斜,不能進行校正,無法使鞋底恢復原狀保護足部不被扭傷;也有使用 EVA高彈材料制作中底的,其減震效果僅僅依靠中底自身具有彈性而起到減震作用,其減震效果并不大,并且也不具有防扭功能。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減震防扭傷鞋底,它既具有優良的減震功能, 有效吸收、消除地面對足部的沖擊力,又能自動恢復原形,防止鞋底過度變形,避免足部扭傷。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第一個技術方案是一種減震防扭傷鞋底,從下往上包括有大底、中底和內底,其關鍵在于,在中底和內底之間還設置有抗扭骨架,所述抗扭骨架是TPU材質,所述抗扭骨架至少位于鞋底前掌和后跟之間的鞋腰部;在抗扭骨架的兩側分別沿著此處相對應的中底和內底表面緊貼彎曲延伸有定位片,定位片分為上定位片和下定位片,其中的上定位片從內底的底面兩側,緊貼彎曲延伸至內底的兩外側壁,下定位片從中底的上表面兩側緊貼彎曲延伸至中底的兩外側壁;所述上定位片和下定位片交錯分布,并且上定位片和下定位片在上下方向上部分地重疊交叉。本發明的第二個技術方案在于,進一步地,所述上、下定位片從鞋底的寬度方向向外延伸,然后分別向上和向下地折彎翹曲,具有中部鏤空的上、下定位片呈類U環形,所述上、下定位片U環的兩支腳朝向鞋底的中央部。本發明的第三個技術方案在于,進一步地,所述上、下定位片U環的兩支腳交錯布置,使每一個所述定位片的每一個支腳的兩側是相反方向的定位片的支腳。本發明的第四個技術方案在于,進一步,地所述抗扭骨架從鞋腰部延伸至后跟,所述上、下定位片將所述大底和中底的后跟環繞。本發明的第五個技術方案在于,進一步,所述抗扭骨架還從鞋腰部向前延伸至前掌,所述上、下定位片將大底和中底前掌的兩側緊貼嵌合,在與鞋底前掌相對應部位的抗扭骨架的中央部開設有缺口,使抗扭骨架僅布置在前掌的兩側邊緣部。本發明的第六個技術方案在于,進一步,所述中底的后半部開設有貫通中底上、下表面的鏤空部,在中底的上表面上設置有環繞鏤空部的環形凹槽。本發明的第七個技術方案在于,進一步,所述中底的兩側周邊形狀與所述U環的圓弧端形狀相適配,所述中底的上表面上設置有貫通中底左右兩側的橫向凹槽,橫向凹槽的兩端位于中底兩側周邊上相鄰圓弧的交接凹處。本發明的第八個技術方案在于,進一步,所述大底是橡膠材質,大底的兩側周邊形狀與所述中底的兩側周邊形狀相適,在大底上設置有大底槽,大底槽的槽口位置與所述橫向凹槽的槽口位置相對應。本發明的第九個技術方案在于,進一步,在所述中底的上表面兩側,設置有與所述下定位片形狀相適配的半環形凹槽。本發明的第十個技術方案在于,進一步,所述中底和內底是EVA材質,所述內底的上表面呈與足底相適的弧形,內底的周邊具有向上延伸的側壁。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本發明第一個技術方案,抗扭骨架承托在中底和內底之間的鞋腰部,并且將中底和內底鞋腰部的周邊貼合承托,這種抗扭骨架首先是減震元件,其底面能防止從下往上的沖擊力直接透過中底、內底傳給足底,而上、下定位片為翹曲狀,具有擴張和收縮性,彈性較大,也具有緩沖形變功能,降低鞋底單邊側面受力時的斜沖擊力;抗扭骨架另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防止鞋底過度扭曲而扭傷足部,上、下定位片上、下交錯地設置,將中底和內底鞋腰部的周邊貼合承托,提高了中底和內底的整體結構性,使容易產生變形和扭轉的鞋腰部得到加強,并具有回彈恢復性能,當鞋底受力不平衡,在單邊受力的時候,頂層的內底也會隨之傾向受力的一邊,而上、下定位片又起到了抓住上下兩層內底和中底的作用,使頂層內底傾向受力一邊之后,通過中底而具有一個迅速恢復原狀的力;抗扭骨架是TPU材質,具有一定的硬度,同時又有極好的彈性,當抗扭骨架受力變形到一定程度時不再變形而是利用吸收的力和自身的反彈力恢復,減少鞋底過度變形,防止腳踝扭傷。由于本發明具有起承托、定型、回彈和穩定作用的抗扭骨架,就可采用高彈材料制作中底和內底,具有良好的減震功能,再加上大底和運用其它減震結構,就可實現更優良的減震功能,既有效吸收、消除地面對足部的沖擊力,又能自動恢復原形,防止鞋底過度變形,維持鞋底穩定,避免足部扭傷。通過本發明第二個技術方案,使抗扭骨架既輕便,保持定位片較高的強度,又提高了定位片結構彈性,使定位片的承托能力、減震性、張緊力和回彈性更好。通過本發明第三個技術方案,使定位片半環相錯,進一步提高了中底和內底的整體結構性和回彈性。通過本發明第四個技術方案,抗扭骨架將鞋底的后跟部也進一步加強和承托,減少扭轉沖擊對腳后跟的影響,并避免具有減震鏤空結構的后跟被直接沖擊。通過本發明第五個技術方案,抗扭骨架的定位片將鞋底的大部分(除鞋尖以外) 環繞,實現對鞋底的全方位保護和抗扭轉,而抗扭骨架在前掌中央部的缺口,使高彈內底和中底直接接觸,有利于前掌減震下陷,提高舒適性。通過本發明第六個技術方案,鞋底后部具有鏤空結構,在人體踵心部位向內凹陷, 當受到垂直方向力時,架空的中底有足夠的空間進行形變,具有良好的減震性能。通過本發明第七個技術方案,圓弧周邊和橫向凹槽使鞋底更能夠靈活扭轉,對腳部具有良好的保護性能。通過本發明第八個技術方案,使鞋底具備耐磨防滑功能,并且進一步增加鞋底的靈活扭轉性。通過本發明第九個技術方案,使下定位片可牢固地與中底嵌合,有利于發揮穩定運動功能,具有更佳的抗扭轉性。通過本發明第十個技術方案,EVA構成高彈性的中底和內底,并且內底與足底接觸的表面是與足底相適的弧形結構,穿著舒適,受力時有足夠的空間進行形變,具有良好的減震性能。因而本發明既具有優良的減震功能,有效吸收、消除地面對足部的沖擊力,又能自動恢復原形,防止鞋底過度變形,避免足部扭傷,維持人體平衡和運動穩定性。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抗扭骨架的主視圖。圖3是本發明抗扭骨架的俯視圖。圖4是本發明的拆分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中底和大底的主視圖。圖6是圖5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如圖1和圖4所示,一種減震防扭傷鞋底,從下往上包括有大底1、中底2和內底 4,中底2和內底4是由EVA材質構成的高彈性中底和內底,當然中底2和內底4也可采用 MD等材料,內底4的上表面呈與足底相適的弧形,內底4的周邊具有向上延伸的側壁,穿著舒適。大底1是由耐磨防滑的橡膠材料制成,在大底1的中后部具有向下凹陷入的凹部,凹部用于安裝中底2和抗扭骨架3,抗扭骨架3設置中底2和內底4之間,抗扭骨架3是具有適當強度和彈性的TPU材料,其硬度大于中底2和內底4,抗扭骨架3從鞋底的前掌,經過鞋腰部延伸至后跟。在抗扭骨架3的兩側分別沿著此處相對應的中底2和內底4表面緊貼彎曲延伸有定位片,定位片分為上定位片31和下定位片32,其中的上定位片31從內底4的底面兩側緊貼彎曲延伸至內底4的兩外側壁41,下定位片32從中底2的上表面兩側緊貼彎曲延伸至中底2的兩外側壁沈;上、下定位片31、32將大底1和中底2的后跟環繞,抗扭骨架3還從鞋腰部向前延伸至前掌,上、下定位片31、32將內底4和中底2前掌的兩側緊貼嵌合。抗扭骨架3承托在中底2和內底4之間,并且將中底2和內底4周邊的大部分除鞋尖以外貼合環繞,抗扭骨架不但形成減震元件,防止沖擊力直接透過中底、內底傳給足底,而且使容易產生變形和扭轉的鞋腰部得到加強,并具有回彈恢復能力。在與鞋底前掌相對應部位的抗扭骨架3的中央部開設有缺口 33,使抗扭骨架3僅布置在前掌的兩側邊緣部。抗扭骨架 3的定位片將鞋底的前掌部承托,實現對鞋底的全方位保護和抗扭轉,而抗扭骨架3在前掌中央部的缺口 33,使高彈內底4和中底2直接接觸,有利于前掌減震下陷,提高舒適性。如圖1至圖4所示,上、下定位片31、32從鞋底的寬度方向向外延伸,然后分別向上和向下地折彎翹曲,上、下定位片31、32的中部具有鏤空,使得定位片呈類U環形,上、下定位片31、32U環的兩支腳朝向鞋底的中央部,U環形的定位片既具有較高的強度,又提高了定位片結構彈性,使定位片的承托能力、減震性、張緊力和回彈性更好。在鞋底后端的上、 下定位片31、32的U環兩支腳在根部之間的距離小于兩支腳另一端之間距離,即定位片根部較窄,端部較寬,這樣利于在后跟部較狹小的位置內設置較大的定位片;而其余位置的上、下定位片31、32的U環兩支腳在根部之間的距離大于兩支腳另一端之間距離,即定位片根部較寬,端部較窄。上、下定位片31、32U環的兩支腳交錯布置,使每一個所述定位片的每一個支腳的兩側是相反方向的定位片的支腳,這樣就使得上定位片31和下定位片32交錯分布,并且上定位片31和下定位片32在上下方向上部分地重疊交叉。由于上、下定位片31、32上、下交錯地設置,提高了中底2和內底4的整體結構性,當鞋底受力不平衡,在單邊受力的時候,頂層的內底4也會隨之傾向受力的一邊,而抗扭骨架3的上、下定位片31、32又起到了抓住上下兩層內底4和中底2的作用,使頂層內底4傾向受力一邊之后,通過中底2而具有一個迅速恢復原狀的力;抗扭骨架3具有一定的硬度,同時又有極好的彈性,當抗扭骨架3受力變形到一定程度時不再變形而是利用吸收的力和自身的反彈力恢復,減少鞋底過度變形,防止腳踝扭傷。在中底2的上表面兩側,設置有與所述下定位片32形狀相適配的半環形凹槽25, 使下定位片32可牢固地與中底2嵌合,有利于發揮穩定運動功能,具有更佳的抗扭轉性。如圖4至圖6所示,中底2的后半部開設有貫通中底2上、下表面的鏤空部21,鏤空部21由兩個椎形孔構成,椎形孔的長軸平行于鞋底的長度方向,椎形孔的小端指向鞋尖方向。由于鞋底后部具有鏤空部21,在人體踵心部位向內凹陷,當受到垂直方向力時,架空的中底2有足夠的空間進行形變,具有良好的減震性能。在中底2的上表面上還設置有環繞鏤空部21的環形凹槽22,環形凹槽22進一步提高了后跟部的緩震性能,并增加了后跟的靈活性。中底2的兩側周邊形狀與所述U環的圓弧端形狀相適配,所述中底的上表面上設置有貫通中底2左右兩側的橫向凹槽23,橫向凹槽23的兩端位于中底2兩側周邊上相鄰圓弧的交接凹處,在鏤空部21的后方,設置有與橫向凹槽23貫通的縱向凹槽24,圓弧周邊和凹槽使鞋底更能夠靈活扭轉,對腳部具有良好的保護性能。如圖4至圖6所示,大底1的兩側周邊形狀與所述中底2的兩側周邊形狀相適,具有圓弧周邊,在大底1上設置有大底槽11,大底槽11的槽口位置與中底2上的橫向凹槽23的槽口位置相對應。上述結構使得本實施例所提供的鞋底既具有優良的減震功能,有效吸收、消除地面對足部的沖擊力,又能自動恢復原形,防止鞋底過度變形,避免足部扭傷,維持人體平衡和運動穩定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減震防扭傷鞋底,從下往上包括有大底(1)、中底( 和內底G),其特征在于 在中底( 和內底(4)之間還設置有抗扭骨架(3),所述抗扭骨架C3)是TPU材質,所述抗扭骨架(3)至少位于鞋底前掌和后跟之間的鞋腰部;在抗扭骨架(3)的兩側分別沿著此處相對應的中底( 和內底(4)表面緊貼彎曲延伸有定位片,定位片分為上定位片(31)和下定位片(32),其中的上定位片(31)從內底(4)的底面兩側緊貼彎曲延伸至內底(4)的兩外側壁(41),下定位片(3 從中底( 的上表面兩側緊貼彎曲延伸至中底O)的兩外側壁06);所述上定位片(31)和下定位片(3 交錯分布,并且上定位片(31)和下定位片(32) 在上下方向上部分地重疊交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震防扭傷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定位片(31、32)從鞋底的寬度方向向外延伸,然后分別向上和向下地折彎翹曲,具有中部鏤空的上、下定位片 (31,32)呈類U環形,所述上、下定位片(31、32)U環的兩支腳朝向鞋底的中央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減震防扭傷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定位片(31、32)U 環的兩支腳交錯布置,使每一個所述定位片的每一個支腳的兩側是相反方向的定位片的支腳。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震防扭傷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扭骨架從鞋腰部延伸至后跟,所述上、下定位片(31、3幻將所述大底(1)和中底O)的后跟環繞。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減震防扭傷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扭骨架C3)還從鞋腰部向前延伸至前掌,所述上、下定位片(31、32)將大底(1)和中底(2)前掌的兩側緊貼嵌合,在與鞋底前掌相對應部位的抗扭骨架C3)的中央部開設有缺口(33),使抗扭骨架(3)僅布置在前掌的兩側邊緣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震防扭傷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O)的后半部開設有貫通中底(2)上、下表面的鏤空部(21),在中底O)的上表面上設置有環繞鏤空部的環形凹槽02)。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減震防扭傷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的兩側周邊形狀與所述U環的圓弧端形狀相適配,所述中底的上表面上設置有貫通中底( 左右兩側的橫向凹槽(23),橫向凹槽03)的兩端位于中底(2)兩側周邊上相鄰圓弧的交接凹處。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減震防扭傷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1)是橡膠材質,大底(1)的兩側周邊形狀與所述中底的兩側周邊形狀相適,在大底(1)上設置有大底槽 (11),大底槽(11)的槽口位置與所述橫向凹槽03)的槽口位置相對應。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減震防扭傷鞋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底的上表面兩側,設置有與所述下定位片(3 形狀相適配的半環形凹槽05)。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9任一種所述的減震防扭傷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2)和內底(4)是EVA材質,所述內底(4)的上表面呈與足底相適的弧形,內底(4)的周邊具有向上延伸的側壁。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減震防扭傷鞋底,從下往上包括有大底、中底和內底,其特征在于在中底和內底之間還設置有抗扭骨架,所述抗扭骨架是TPU材質,所述抗扭骨架至少位于鞋底前掌和后跟之間的鞋腰部;在抗扭骨架的兩側分別沿著此處相對應的中底和內底表面緊貼彎曲延伸有定位片,定位片分為上定位片和下定位片,其中的上定位片從內底的鞋腰部的底面兩側,緊貼彎曲延伸至內底的鞋腰部的兩外側壁,下定位片從中底的鞋腰部的上表面兩側緊貼彎曲延伸至中底的鞋腰部的兩外側壁。本發明既具有優良的減震功能,有效吸收、消除地面對足部的沖擊力,又能自動恢復原形,防止鞋底過度變形,避免足部扭傷,維持人體平衡和運動穩定性。
文檔編號A43B13/18GK102349726SQ20111032635
公開日2012年2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1日
發明者丁思博, 丁思恩, 杜劍東, 鄭藝文, 鄭榮大 申請人: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