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鞋后跟帶防震裝置的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鞋,特別是指鞋跟具有減震作用的鞋。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鞋種類雖然很多,通常鞋的鞋跟都不具有彈性減震作用,其整個鞋跟一體設置,結構單一,這種鞋存在以下一些問題1、鞋跟對路面產生硬性碰撞會對人體產生較大不良的震動,對足部關節和身體健 康不利;2、鞋跟易摩損。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ー種具有減震作用的新型的鞋后跟帶防震裝置的鞋。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鞋后跟帶防震裝置的鞋,包括有鞋底和鞋幫,所述鞋底上固定設置有鞋后跟,其特征在干所述鞋后跟包括有與鞋底連接的支撐部、與地面接觸的踩踏部和位于支撐部和踩踏部之間的連接部,所述支撐部和踩踏部為硬質橡膠制成,所述連接部為彈性件,所述支撐部、踩踏部和連接部之間設置有導向伸縮機構。通過采用上述方案,我們可以在鞋跟具有減震作用,從而使鞋跟對路面產生硬性碰撞時不會對人體產生較大不良的震動,對足部關節和身體健康有利。本實用新型的進ー步設置是所述導向伸縮機構包括有伸縮桿和伸縮套,所述伸縮桿固定設置在支撐部或踩踏部上,所述伸縮套固定設置在踩踏部或支撐部上,伸縮桿端部套設在伸縮套內并隨連接部的弾性伸縮構成導向伸縮配合;所述連接部為彈簧,其一端與支撐部固定連接,另一端與踩踏部固定連接。進ー步設置的目的是使產品性能更優越,減震效果更好且不影響走路。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描述。
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一種鞋后跟帶防震裝置的鞋,包括有鞋底I和鞋幫2,所述鞋底I上固定設置有鞋后跟3,所述鞋后跟3包括有與鞋底I連接的支撐部31、與地面接觸的踩踏部32和位于支撐部31和踩踏部32之間的連接部33,所述支撐部31和踩踏部32為硬質橡膠制成,所述連接部33為彈性件,所述支撐部31、踩踏部32和連接部33之間設置有導向伸縮機構4,通過采用上述方案,我們可以在鞋跟具有減震作用,從而使鞋跟對路面產生硬性碰撞時不會對人體產生較大不良的震動,對足部關節和身體健康有利。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導向伸縮機構4包括有伸縮桿41和伸縮套42,所述伸縮桿41固定設置在支撐部31上,所述伸縮套42固定設置在踩踏部32上,伸縮桿41端部套設在伸縮套42內并隨連接部33的弾性伸縮構成導向伸縮配合;所述連接部33為彈簧,其一端與支撐部31固定連接,另一端與踩踏部32固 定連接。
權利要求1.一種鞋后跟帶防震裝置的鞋,包括有鞋底和鞋幫,所述鞋底上固定設置有鞋后跟,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后跟包括有與鞋底連接的支撐部、與地面接觸的踩踏部和位于支撐部和踩踏部之間的連接部,所述支撐部和踩踏部為硬質橡膠制成,所述連接部為彈性件,所述支撐部、踩踏部和連接部之間設置有導向伸縮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鞋后跟帶防震裝置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伸縮機構包括有伸縮桿和伸縮套,所述伸縮桿固定設置在支撐部或踩踏部上,所述伸縮套固定設置在踩踏部或支撐部上,伸縮桿端部套設在伸縮套內并隨連接部的彈性伸縮構成導向伸縮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鞋后跟帶防震裝置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為彈簧,其一端與支撐部固定連接,另一端與踩踏部固定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鞋,特別是指鞋跟具有減震作用的鞋。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鞋后跟帶防震裝置的鞋,包括有鞋底和鞋幫,所述鞋底上固定設置有鞋后跟,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后跟包括有與鞋底連接的支撐部、與地面接觸的踩踏部和位于支撐部和踩踏部之間的連接部,所述支撐部和踩踏部為硬質橡膠制成,所述連接部為彈性件,所述支撐部、踩踏部和連接部之間設置有導向伸縮機構。通過采用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減震作用的新型的鞋后跟帶防震裝置的鞋。
文檔編號A43B21/32GK202364942SQ201120510960
公開日2012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9日
發明者孫立燕, 溫媛瑛, 王振滔 申請人:浙江奧康鞋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