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置換減震片的鞋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減震功能的鞋底,特別涉及一種可置換減震片的鞋底,從而可調節減震強度的鞋底。
背景技術:
鞋子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用品,鞋底是鞋子的重要部件,人在走路時腳部對地面有作用力,地面對腳部又會產生反作用力,使腳部產生酸痛和不舒適感。普通鞋底一般沒有減震設計,這樣的鞋底不能緩釋地面對腳部產生的反作用力,穿著缺乏舒適感,長時間的行走易對腳部造成損傷,目前市場上也有具有減震鞋底的鞋子,但是這種鞋子只有一種減震強度,從而就只能適應一種活動環境,而現代人的活動種類繁多,如辦公室工作、逛街和運動等等,多種活動可能發生在同一天,有的人不得不備好另外一雙或者幾雙鞋。另外,目前市場上的減震鞋底的減震效果相對較差,且制作工藝復雜,效率低,耗費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置換減震片的鞋底,可通過更換減震片來適應多種活動。本發明的可置換減震片的鞋底,包括大底、中底和位于所述大底和中底之間的減震片,所述中底設有一由鞋后跟開始向鞋尖方向延伸的用于容置所述減震片的凹槽,所述凹槽在所述鞋后跟處敞開使得所述大底和中底貼合后在腳后跟處形成供所述減震片插入和拉出的開口。作為優選,所述減震片的兩個側面上設有若干凸起。進一步的,所述凸起為圓柱形。進一步的,所述中底的凹槽的槽壁上設有與所述減震片側面上的圓柱形凸起相配合的圓底槽。作為優選,,所述減震片具有當其插入所述凹槽后留在所述開口外的突出部分。作為優選,所述突出部分包括兩個突起,兩個所述突起形成一個“八”字形。作為優選,所述中底的凹槽的寬度要比所述減震片的相對應的位置處的寬度大作為優選,所述減震片的寬度為10-20mm,且寬度從鞋后跟處開始到鞋前掌處逐漸減小。作為優選,所述減震片的厚度為2_5mm,且從鞋后跟處開始到鞋前掌處逐漸減小。進一步的,所述減震片與所述大底相對的一側具有可表明其減震強度的標識,所述大底設有一個可看到插入的減震片的標識的挖空部。本發明的可置換減震片的鞋底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發明提供的可置換減震片的鞋底,在中底設有一與減震片相配合的凹槽,該凹槽用來容置減震片,對減震片有固定作用,而所述位于鞋后跟處的開口,是用來伸入,抽離減震片的,以實現減震片可換的效果。2減震片兩側面的圓柱形凸起和與之配合的中底側面上的圓底槽的搭配,可增強減震片在鞋底上的牢固性,使減震片不會隨鞋體的震動,扭曲而脫落。而所述的凸起為圓柱形是因為插入后的受力面積大,受力均勻,從而更加牢固。3所述減震片具有當其插入所述凹槽后留在所述開口外的突出部分,為減震片的柄,包括兩個突起,兩個突起形成一個“八”字形,該設計為從鞋底抽離及伸入減震片時更方便,快捷,而“八”字形的結構與人的手指相配合作用,作用面積大,施力方便,使用者能更好的將力作用于柄上。4所述的中底上的凹槽的寬度要大于減震片相對應處的寬度l_2mm,可使插入及抽取減震片時更順暢。5所述減震片的寬度為10-20mm,寬度由后至前逐漸遞減是為了使鞋子在減震的同時還具有更好的平衡性。6所述減震片的厚度為2_5mm,厚度由后至前逐漸減小是因為當人體在行走或運動時,腳后跟處的受力要大于前掌處,該設計可使鞋子的減震強弱更符合人體腳部的需求。7所述大底具有挖空部,通過大底的挖空部,使用者可看到插入的減震片表示減震等級的標志,該標志可用減震片與大底貼合的一面設置成不同顏色來表示,如紅色代表高減震強度,黃色代表中減震強度,綠色代表低減震強度,當使用者忘記插入的減震片為何等級時,可通過挖空部露出的減震片顏色來辨別,該方法方便,快捷且準確度高。
圖1為本發明的可置換減震片的鞋底的一實施例分解結構立體圖;圖2為本發明可置換減震片的鞋底的一實施例的中底的結構圖;圖3為本發明可置換減震片的鞋底的一實施例的大底的結構圖;圖4為本發明的可置換減震片的鞋底的一實施例中處于正在插入減震片的狀態下的立體圖;圖5為圖4中的可置換減震片的鞋底已經插入減震片的狀態下的立體圖;附圖標記列示如下1_大底,2-減震片,3-中底,4-凸起,5-凹槽,6-圓底槽,7-挖空部,8-柄。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為本發明的可置換減震片的鞋底的一實施例分解結構立體圖,圖2為本發明可置換減震片的鞋底的一實施例的中底的結構圖。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的可置換減震片的鞋底,包括穿著時與地面接觸的大底1,與大底I的遠離地面的一面結合且平行于大底I的中底3,及位于大底I和中底3之間的減震片2,減震片2與大底I和中底3平行。中底3設有一由鞋后跟開始向鞋尖方向延伸的用于容置所述減震片2的凹槽5,凹槽5在鞋后跟處敞開使得大底I和中底3貼合后在腳后跟處形成供減震片2插入和拉出的開口。所述開口的位置不會影響穿著及舒適度,且不易被磨損,造成形變而加大減震片2抽取的難度。減震片2的兩個側面設有凸起4,該凸起4為圓柱形,當然凸起4在其他實施例中還可以是錐形或者其他的形狀。凸起4在減震片2的兩個側面上沿軸向均勻排成一列,該列凸起4的半徑沿從鞋后跟至鞋尖方向逐漸減小。減震片2的寬度為10mm-20mm,此范圍為一優選范圍,該減震片2寬度也是沿從鞋后跟至鞋尖方向逐漸減小,即在鞋后跟處最寬,鞋前掌處最窄,減震片2的厚度為2mm-5mm,此范圍為一優選范圍,厚度同樣是沿從鞋后跟至鞋尖方向逐漸減小,即在鞋后跟處最厚,鞋前掌處最薄,這樣設計減震片的厚度及寬度不僅保證了鞋底的減震效果,同時也提高了平衡度,使穿著更舒適,平穩,對腳部也起到了更好的保護作用。減震片2的長度由鞋后跟處開始沿軸向延伸至鞋前掌處,這樣相對于減震片延長至鞋尖處的方案來說穩定性更佳。凹槽5的寬度要略大于和減震片2對應處的寬度。優選地,凹槽5的寬度比減震片2的相對應的位置處的寬度大lmm-2mm,使插入和抽取減震片2時更順暢,凹槽5的兩側壁上設置有與減震片2的圓柱形的凸起4位置、大小及數量均相配合的圓底槽6,圓底槽6的半徑同圓形柱的凸起4的半徑一樣,沿從鞋后跟至鞋尖方向逐漸減小。將減震片2伸入凹槽5中,減震片2的凸起4順勢插入到凹槽5側壁上的圓底槽6中,這對減震片2就起到了固定作用,使不會隨著鞋底的扭動而脫落。另外,在減震片2的位于鞋后跟處有一段超出鞋大底I的部分,呈“八”字形的兩個突起,為柄8,是將減震片2抽出和伸入鞋底內部時的作用點;當減震片2通過所述開口伸入鞋底內部后,柄8探出鞋體外。在本實施例中,大底I由天然橡膠制成,大底I與地面接觸側還設有花紋,可增加與地面的摩擦系數,起到防滑的作用。中底3由EVA(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材料制成,減震片2由TPU (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材質構成,三者均具有較高的彈性及柔韌性,且TPU材料還具有更好的耐磨性和可加工性,使制作工藝簡單。優選地,減震片2可根據材質(TPU)使用量的多少將減震強度分為三個等級,即高,中,低三個程度,高減震強度的減震片使用TPU的量多,低減震強度的減震片則使用量小,為方便區分,將三個不同程度的減震片2朝向大底I的一面設置成不同顏色,本實施例中,高強度設為紅色,中強度設為黃色,低強度設為綠色。如圖3所示,大底I的中段設有一挖空部7,挖空部7的位置可根據減震片2的形狀而定,只要能通過挖空部7看到內部的減震片2即可。見圖4和圖5,在大底I的挖空部7處可露出部分插入的減震片2,穿著者可根據此挖空部露出的減震標識辨別出插入的減震片2的減震強度,以此根據需要方便快捷的更換減震片2,這里的減震標識可以為上述提及的減震片2朝向大底I的一面設置成不同顏色,或者僅在挖空部7對應的位置上設置不同的顏色。以上實施例僅為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不用于限制本發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由權利要求書限定。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本發明的實質和保護范圍內,對本發明做出各種修改或等同替換,這種修改或等同替換也應視為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可置換減震片的鞋底,包括大底、中底和位于所述大底和中底之間的減震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設有一由鞋后跟開始向鞋尖方向延伸的用于容置所述減震片的凹槽,所述凹槽在所述鞋后跟處敞開使得所述大底和中底貼合后在腳后跟處形成供所述減震片插入和拉出的開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置換減震片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震片的兩個側面上設有若干凸起。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置換減震片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為圓柱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置換減震片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的凹槽的槽壁上設有與所述減震片側面上的圓柱形突起相配合的圓底槽。
5.根據權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可置換減震片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震片具有當其插入所述凹槽后留在所述開口外的突出部分。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置換減震片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分包括兩個突起,兩個所述突起形成一個“八”字形。
7.根據權利要求1-4之一或者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置換減震片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的凹槽的寬度要比所述減震片的相對應的位置處的寬度大lmm-2mm。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可置換減震片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震片的寬度為10-20mm,且寬度從鞋后跟處開始到鞋前掌處逐漸減小。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可置換減震片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震片的厚度為2-5_,且從鞋后跟處開始到鞋前掌處逐漸減小。
10.根據權利要求1-4之一或者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置換減震片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震片與所述大底相對的一側具有可表明其減震強度的標識,所述大底設有一個可看到插入的減震片的標識的挖空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置換減震片的鞋底,包括大底、中底和位于所述大底和中底之間的減震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設有一由鞋后跟開始向鞋尖方向延伸的用于容置所述減震片的凹槽,所述凹槽在所述鞋后跟處敞開使得所述大底和中底貼合后在腳后跟處形成供所述減震片插入和拉出的開口。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減震功能的鞋底,特別為一種可置換減震片的鞋底,從而可調節減震強度。
文檔編號A43B13/42GK103005781SQ20121056003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0日
發明者丁思博, 丁思恩, 鄭榮大, 黃雪瓊, 鄭藝文, 余常彬, 黃明顯 申請人: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