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自動開收多折傘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698821閱讀:22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自動開收多折傘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日常使用的傘具,特別是涉及一種自動開收的多折傘。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有一種自動開收的多折傘,它通過在中棒內腔設置開傘彈簧提供伸展中棒的動力,在傘骨上設置拉簧等結構提供傘骨收折的動力,一個可被固定在傘頭內或被釋放的子彈頭以及兩端分別與該子彈頭和下巢連接的拉線可以拉動下巢上滑開傘或者釋放下巢收傘。如公告號為CN2827075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就公開了一種多折傘的自動開、收裝置,通過按壓傘頭上的按鈕就能實現開傘或收折傘骨的目的。但是現有的這種自動開收傘不僅結構復雜、成本高、組裝費工費時,而且收傘時只能是折疊傘骨,并不能折疊中棒,還需要使用者用力將中棒展開的各節管體壓縮到位才能完全收傘,使用起來不夠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組裝和使用方便且成本低的自動開收多折傘。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自動開收多折傘,包括安裝有收傘骨彈簧的傘骨總成、中棒、傘頭、上巢、滑動套接于所述中棒的下巢以及自動開收裝置;所述中棒包括從內至外依次滑動套接的一節內管、一節或一節以上中管和一節外管,所述傘頭固定在所述內管底部,所述上巢固定在所述外管頂部。所述自動開收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上巢或外管頂部的外管滑輪、分別設置在所述中管和內管頂部的中管滑輪和內管滑輪、第一拉繩、第二拉繩以及安裝在所述傘頭內用于卷繞或放松所述第二拉繩的控制裝置;相鄰套接在所述內管外的一節中管的內腔底部固設有一水平柱體。所述第一拉繩下端連接于所述中管或內管,其上端繞經所述外管滑輪后作用于所述下巢;所述第二拉繩一端連接于從內部起第三節管體的底部,另一端依次繞經從內部起第二節管體頂部的中管滑輪、中管底部的水平柱體和內管滑輪后連接所述控制裝置。所述中管頂部固設有中管頂塞,所述中管滑輪安裝在該中管頂塞處。相鄰套接在所述內管外的中管頂部的中管頂塞向下延伸有一根接近該中管底部的插桿,所述水平柱體固定于該插桿的底部,所述內管頂部設有可供該插桿穿過的通孔。所述內管頂部固設有一內管頂塞,所述內管滑輪安裝在該內管頂塞處。所述下巢上安裝有下巢滑輪,所述第一拉繩下端連接于所述內管頂塞處,其上端依次繞經所述外管滑輪和下巢滑輪后連接于所述上巢或外管頂部。或者,所述第一拉繩下端連接于從外部起第二節管體的中管頂塞處,其上端繞經所述外管滑輪后連結于所述下巢處。當應用于四折或以上的多折傘時,所述中管有兩節或以上,除最內層的中管外,其余中管內還安裝第三拉繩,該第三拉繩繞過該中管頂部的中管滑輪,其一端連接于該中管外鄰接的管體底部,另一端連接于該中管內鄰接的管體上。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自動開收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結構簡單,無需在中棒內設置開傘彈簧等復雜部件,容易組裝,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得以大大降低,不但可以實現自動開傘,還可以自動折疊傘面和中棒,因而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圖I為本實用新型自動開收多折傘實施例一在開傘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自動開收多折傘實施例一在收傘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自動開收多折傘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自動開收多折傘包括安裝有收傘骨彈簧11的傘骨總成I、中棒2、傘頭3、上巢51、滑動套接于所述中棒2的下巢52以及自動開收裝置。其中,所述中棒2包括從內至外依次滑動套接的一節內管21、一節或一節以上中管22和一節外管23,所述傘頭3固定在所述內管21底部,所述上巢51固定在所述外管23頂部。本實用新型的特別之處在于所述自動開收裝置的改進,該自動開收裝置包括夕卜管滑輪61、中管滑輪62、內管滑輪63、第一拉繩71、第二拉繩72以及安裝在傘頭3內用于卷繞或放松所述第二拉繩72的控制裝置8。下面以兩個實施例來加以說明。實施例一、如圖I和圖2所示,為三折傘的結構,此時,所述中管22只有一節。所述上巢51或外管23頂部固設有一個滑輪座65,所述外管滑輪61安裝在該滑輪座65上。所述中管22頂部固定有一個中管頂塞221,該中管頂塞221上開有一豎向通孔,所述中管滑輪62安裝在該中管頂塞221處,此外,所述中管22還包括沿該中管頂塞221向下延伸的一根接近中管22底部的插桿222,該插桿222底部固定有一水平柱體223。所述內管21頂部固定有一個內管頂塞211,所述內管滑輪63安裝在該內管頂塞211處,內管頂塞211上設有可供所述插桿222穿過的豎向通孔。所述下巢52處安裝有一個下巢滑輪64。所述外管23底部外固定套接有一個外管套環231。所述第一拉繩71的一端連接內管頂塞211,另一端穿過中管頂塞221的豎向通孔進入外管23內腔并依次繞經所述外管滑輪61和下巢滑輪64后固定于所述上巢51或外管23頂部滑輪座65處,第一拉繩71通過下巢滑輪64作用于下巢52。所述第二拉繩72 —端連接于外管23底部的外管套環231處,另一端繞過中管22頂部的中管滑輪62后穿過中管22內腔并依次繞經所述水平柱體223和內管滑輪63后沿內管21內腔向下并連接所述控制裝置8。在圖2所示的完全收傘狀態下開傘時,控制裝置8將第二拉繩72卷繞起來,該第二拉繩72通過插桿222底部的水平柱體223拉動中管22向上升,同時通過拉動外管套環231將外管23向上拉升,在中管22和外管23上升的過程中,內管頂塞211與滑輪座65之間的距離逐漸拉長,第一拉繩71通過下巢滑輪64拉動下巢52向上滑動,傘骨總成I在下巢52向上的作用力下逐漸打開,直至如圖I所示的完全開傘狀態。傘在如圖I所示的完全開傘狀態下收傘時,控制裝置8放松第二拉繩72,此時收傘彈簧11的彈力得到釋放并推動下巢52向下滑動,傘骨總成I逐漸收攏,在此過程中,第一拉繩71通過外管滑輪61拉動外管23向下滑動,在外管23向下滑動的過程中,外管套環231向下拉動第二拉繩72并通過中管滑輪62對中管22產生向下的拉力,由此使得中管22向下滑動,直至如圖2所示的完全收傘狀態。實施例二、如圖3所示,為四折傘的結構,與實施例一不同之處在于所述中管22有兩節,從外至內分別為第一中管2201和第二中管2202 ;所述中管頂塞221包括分別固定于該第一中管2201和第二中管2202頂部的第一中管頂塞2211和第二中管頂塞2212 ;所述中管滑輪62包括分別安裝于該第一中管頂塞2211和第二中管頂塞2212處的第一中管滑輪621和第二中管滑輪622。所述插桿222固定于所述第二中管頂塞2212底部。所述第一拉繩71 一端連接第一中管頂塞2211,另一端繞過外管滑輪61后直接連結于下巢52。所述第二拉繩72安裝在第二中管2202和內管21內,其上端依次繞過內管滑輪63、水平柱體223和第二中管滑輪622后連接于第一中管2201底部外套接的中管套環224處。所述第一中管2201內還安裝有第三拉繩73,該第三拉繩73 —端連接于第二中管頂塞2212,另一端繞經第一中管滑輪621后連接于外管23底部外固定套接的外管套環231處。·[0025]開傘時,控制裝置8將第二拉繩72卷繞起來,該第二拉繩72通過插桿222底部的水平柱體223拉動第二中管2202向上升,同時通過拉動中管套環224將第一中管2201向上拉升,在此過程中,第一中管頂塞2211與滑輪座65之間的距離逐漸拉長,第一拉繩71通過下巢滑輪64拉動下巢52向上滑動,傘骨總成I在下巢52向上的作用力下逐漸打開,直至如圖3所示的完全開傘狀態。收傘時,控制裝置8放松第二拉繩72,此時收傘彈簧11的彈力得到釋放并推動下巢52向下滑動,傘骨總成I逐漸收攏,在此過程中,第一拉繩71通過外管滑輪61拉動外管23向下滑動,在外管23向下滑動的過程中,外管套環231向下拉動第三拉繩73并通過第一中管滑輪621拉動第一中管2201向下滑動,同時,第二拉繩72拉動第二中管2202向下滑動直至完全收傘狀態。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開收多折傘,包括安裝有收傘骨彈簧(11)的傘骨總成(I)、中棒(2)、傘頭(3)、上巢(51)、滑動套接于所述中棒(2)的下巢(52)以及自動開收裝置;所述中棒(2)包括從內至外依次滑動套接的一節內管(21)、一節或一節以上中管(22)和一節外管(23),所述傘頭(3)固定在所述內管(21)底部,所述上巢(51)固定在所述外管(23)頂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動開收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上巢(51)或外管(23)頂部的外管滑輪(61)、分別設置在所述中管(22)和內管(21)頂部的中管滑輪(62)和內管滑輪(63)、第一拉繩(71)、第二拉繩(72)以及安裝在所述傘頭(3)內用于卷繞或放松所述第二拉繩(72)的控制裝置(8);相鄰套接在所述內管(21)外的一節中管(22)的內腔底部固設有一水平柱體(223); 所述第一拉繩(71)下端連接于所述中管(22)或內管(21),其上端繞經所述外管滑輪(61)后作用于所述下巢(52);所述第二拉繩(72) —端連接于從內部起第三節管體的底部,另一端依次繞經從內部起第二節管體頂部的中管滑輪(62)、中管(22)底部的水平柱體(223 )和內管滑輪(63 )后連接所述控制裝置(8 )。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動開收多折傘,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22)頂部固設有中管頂塞(221),所述中管滑輪(62)安裝在該中管頂塞(221)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開收多折傘,其特征在于相鄰套接在所述內管(21)外的中管(22)頂部的中管頂塞(221)向下延伸有一根接近該中管(22)底部的插桿(222),所述水平柱體(223)固定于該插桿(222)的底部,所述內管(21)頂部設有可供該插桿(222)穿過的通孔。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自動開收多折傘,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管(21)頂部固設有一內管頂塞(211),所述內管滑輪(63)安裝在該內管頂塞(211)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動開收多折傘,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巢(52)上安裝有下巢滑輪(64),所述第一拉繩(71)下端連接于所述內管頂塞(211)處,其上端依次繞經所述外管滑輪(61)和下巢滑輪(64)后連接于所述上巢(51)或外管(23)頂部。
6.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動開收多折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繩(71)下端連接于從外部起第二節管體的中管頂塞(221)處,其上端繞經所述外管滑輪(61)后連結于所述下巢(52)處。
7.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自動開收多折傘,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22)有兩節或以上,除最內層的中管(22)外,其余中管(22)內還安裝第三拉繩(73),該第三拉繩(73)繞過該中管(22)頂部的中管滑輪(62),其一端連接于該中管(22)外鄰接的管體底部,另一端連接于該中管(22)內鄰接的管體上。
專利摘要一種自動開收多折傘,其自動開收裝置包括分別設置在外管(23)、中管(22)和內管(21)頂部的外管滑輪(61)、中管滑輪(62)和內管滑輪(63),第一拉繩(71)、第二拉繩(72)以及用于卷繞或放松內管拉繩(73)的控制裝置(8);第一拉繩(71)一端連接中管(22)或內管(21),另一端繞經外管滑輪(61)后作用于下巢(52);第二拉繩(72)一端連接于從內部第三節管體底部,另一端依次繞經中管滑輪(62)、中管(22)內腔底部固設的水平柱體(223)和內管滑輪(63)后連接控制裝置(8)。本實用新型的自動開收多折傘結構簡單,容易組裝,人工和材料成本大大降低。
文檔編號A45B25/14GK202698024SQ201220310050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9日
發明者黃祿財 申請人:美加美洋傘(惠州)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