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舒適鞋的鞋底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領域中的鞋子,具體涉及一種舒適鞋的鞋底結構。
背景技術:
現代社會,物質文明高速發展,人們對衣食住行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具體到人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鞋子來說,人們對其舒適度的要求不斷提高,尤其對于城市職業白領來說,穿著一雙不僅時尚美觀而且舒適的鞋子是其永恒的追求。然而,現有鞋子的鞋底結構都是一個整體,其厚度有限而且硬度較大,所以舒適度有待提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緩沖足部與地面沖擊并且非常舒適的鞋底結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舒適鞋的鞋底結構,包括鞋底本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鞋底本體上設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內設有與所述凹槽相配合的鞋墊。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一種舒適鞋的鞋底結構,所述鞋墊由一體成型的上層與下層組成,所述下層嵌合在所述凹槽中。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一種舒適鞋的鞋底結構,所述上層與所述鞋底本體的形狀和大小相適應。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所以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鞋底與地面沒有緩沖、舒適度不高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加工制作方便,可以廣泛地應用在各種鞋子上面。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舒適鞋鞋底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的說明,但不應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舒適鞋的鞋底包括鞋底本體1,該鞋底本體的形狀和大小與市面上的鞋子相類似。在鞋底本體I上設有凹槽2,凹槽2的形狀與人體腳部的形狀相近,該凹槽2的深度從前往后(即從腳趾部分到腳后跟部分)逐漸增加,在凹槽2內設有與凹槽2相配合的鞋墊3。鞋墊3由一體成型的上層31與下層32組成,使用時下層32嵌合在凹槽2中,下層32的形狀與大小恰好與凹槽2相適應,兩者嵌合好之后形成緊密連接的一體。同時,上層31與鞋底本體I的形狀和大小相適應,比鞋底本體I略小一點,當下層32嵌合在凹槽2中后,上層31恰好平坦地安裝在鞋底本體I上,看上去與平時的鞋子沒有上面兩樣。上層31的厚度基本是均勻的,該厚度的范圍在約3mm — 20mm之間,而下層32的厚度從前往后(即從腳趾部分到腳后跟部分)逐漸增大,以形成與人體腳部相適應的弧度。[0011]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而已,并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權利要求書所界定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舒適鞋的鞋底結構,包括鞋底本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鞋底本體上設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內設有與所述凹槽相配合的鞋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舒適鞋的鞋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墊由一體成型的上層與下層組成,所述下層嵌合在所述凹槽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舒適鞋的鞋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層與所述鞋底本體的形狀和大小相適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領域中的鞋子,具體涉及一種舒適鞋的鞋底結構,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緩沖足部與地面沖擊并且非常舒適的鞋底結構。本實用新型一種舒適鞋的鞋底結構包括鞋底本體,在鞋底本體上設有凹槽,在凹槽內設有與凹槽相配合的鞋墊。同時,鞋墊由一體成型的上層與下層組成,下層嵌合在凹槽中,上層與鞋底本體的形狀和大小相適應。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鞋底與地面沒有緩沖、舒適度不高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加工制作方便,可以廣泛地應用在各種鞋子上面。
文檔編號A43B13/14GK202750834SQ201220344028
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7日
發明者劉苑芳 申請人:上海苑菲芳貿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