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保護套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保護套結構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保護套結構,且特別涉及一種適于將電子裝置放置于其內的 保護套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為了防止可攜式電子裝置于使用過程中受外物碰撞而造成損傷,使用者習慣上會 將可攜式電子裝置容置于一保護套內,借助保護套來保護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外殼免于被刮 傷、碰撞等。[0003]然而,公知的保護套為固定式的狀態,使用者無法通過保護套來調整可攜式電子 裝置的高低位置,供用戶能調整電子產品至適當的觀視高度。[0004]于是,本發明人有感上述缺陷的可改善性,潛心研究并配合學理的運用,終于提出 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實用新型。實用新型內容[0005]本實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種保護套結構,其除了利于將電子裝置放置于其內外,亦 提供電子裝置擺放于其上而形成各式傾角。[000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保護套結構,用以供一電子裝置放置,該保護套結構 包括一套體,其內包圍界定出一容置空間,且該套體包含一定位部;以及一角度調整件, 其設置于該套體的外表面上且能相對于該套體于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間調整,而該角 度調整件包含有一固定部,其固定于該套體;一支撐部,其連動于該固定部,且該支撐部 與該固定部間界定有一第一折線,該支撐部能以該第一折線為軸線而相對于該固定部樞 轉;一抵靠部,其連動于該支撐部,且該抵靠部與該支撐部間界定有一平行于該第一折線的 第二折線,該抵靠部能以該第二折線為軸線而相對于該支撐部樞轉,且該抵靠部與該支撐 部的樞轉方向為相反的兩方向;及一調整部,其連動于該抵靠部,且該調整部通過與該定位 部的配合而能定位于該套體的外表面;其中,該角度調整件位于該第一位置時,適于使該電 子裝置放置在該套體的容置空間內,而通過該調整部與該定位部的配合而能使該角度調整 件維持在該第一位置,且該調整部與該第一折線間的距離定義為一第一距離;該角度調整 件位于該第二位置時,通過該調整部與該定位部的配合而能使該角度調整件維持在該第二 位置,且該調整部與該第一折線間的距離定義為一第二距離,該第二距離小于該第一距離, 且該抵靠部與該調整部夾有一鈍角,適于使該電子裝置放置在該抵靠部上且頂抵于該調整 部。[0007]優選地,該套體外表面定義有一垂直于該第一折線的移動方向,該角度調整件于 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間調整時,該調整部能沿該移動方向而定位于該套體的定位部。[0008]優選地,該定位部包含一沿該移動方向設置的長條狀磁吸件,且通過該調整部磁 吸于該長條狀磁吸件的不同區塊,而能使該角度調整件于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間隨停。[0009]優選地,該定位部包含數個沿該移動方向排列的磁吸件,且該調整部選擇性地磁吸于其中一磁吸件。[0010]優選地,該定位部位于該套體外緣并沿該移動方向設置,且該定位部與該調整部為彼此相互搭配的魔鬼沾構造。[0011]優選地,該角度調整件進一步包含有一擋止部,該擋止部連接于該調整部,適于使該電子裝置頂抵于該調整部時,該擋止部能與該支撐部夾持該電子裝置。[0012]優選地,該擋止部與該調整部間界定有一平行于該第一折線的第三折線,該擋止部能以該第三折線為軸線而相對于該調整部樞轉,以使該擋止部端緣與該支撐部間的距離能依該電子裝置的厚度而調整。[0013]優選地,該保護套結構進一步包含有一收納袋,該收納袋裝設于該套體并與該套體包圍出一收納空間,且該收納袋與該角度調整件分別位于該套體的相對兩側。[0014]優選地,該調整部遠離該套體的表面上,適于使該電子裝置頂抵于該調整部時,提供一抵抗該電子裝置滑動的摩擦力。[0015]優選地,該套體包含有相同的一第一片體與一第二片體,該第一片體與該第二片體的周緣相接合并留有一開口,且該容置空間經該開口而連通于外,用以使該電子裝置能經該開口而設置于該容置空間中,該固定部、該支撐部、該抵靠部及該調整部依序相連而形成一體的長條片狀構造。[0016]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保護套結構,其通過角度調整件的設置,使保護套結構除了將電子裝置在未使用時可收納于其內外,還能通過角度調整件的調整,而使設置于角度調整件上的電子裝置呈現不同的傾角,以利于使用者操作或觀賞。[0017]
圖1為本實用新型保護套結構實施例一中,角度調整件位于第一位置且用以容置電子裝置于其內的立體示意圖;[0019]圖1A為本實用新型保護套結構為皮件時的立體示意圖;[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保護套結構的開口形成于長邊時的立體示意圖;[0021]圖3為本實用新型保護套結構實施例一中,角度調整件位于第一位置且用以容置卡片的立體示意圖;[0022]圖4為本實用新型保護套結構實施例一中,角度調整件位于第二位置時的立體示意圖;[0023]圖5為本實用新型保護套結構實施例一中,擋止部相對于調整部樞轉的立體示意圖;[0024]圖6為本實用新型保護套結構實施例一中,角度調整件位于第二位置,且電子裝置擺放于角度調整件上的立體示意圖;[0025]圖7為本實用新型保護套結構實施例一中,角度調整件位于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且電子裝置擺放于角度調整件上的立體示意圖;[0026]圖8為本實用新型保護套結構實施例二的立體示意圖;[0027]圖9為本實用新型保護套結構實施例三的立體示意圖。[0028]主要元件附圖標記說明[0029]100保護套結構[0030]I 套體[0031]11第一片體[0032]111、111’ 定位部[0033]1111長條狀磁吸件[0034]1112 磁吸件[0035]12第二片體[0036]13 開口[0037]14容置空間[0038]2收納袋[0039]21收納空間[0040]3角度調整件[0041]31固定部[0042]32支撐部[0043]33抵靠部[0044]34、34’ 調整部[0045]341磁吸件35擋止部[0047]200電子裝置[0048]300 卡片[0049]Cl第一折線[0050]C2第二折線[0051]C3第三折線[0052]S移動方向[0053]Θ 鈍角具體實施方式
[0054]為了能更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附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并非用來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作任何的限制。[0055]實施例一[0056]請參閱圖1和圖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保護套結構100,用以供一電子裝置200 放置。保護套結構100包括一套體1、一收納袋2及一角度調整件3,上述收納袋2與角度調整件3分別裝設于套體I相對的兩外表面上。[0057]其中,所述電子裝置200可以是移動電話、平板電腦、智能型手機、鍵盤、或其他手持式的電子裝置,在此不加以限制。[0058]所述套體I包含有大致相同的一矩形狀第一片體11及一矩形狀第二片體12,且上述第一片體11與第二片體12的周緣相接合(如縫合或一體延伸)并留有一開口 13,而所述周緣相接合的第一片體11與第二片體12內包圍界定出一經由開口 13而連通于外的容置空間14。[0059]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套體I可以是皮件(如圖1A所示)或塑料件等,也就 是說,套體I的材質可依設計者需求而加以變化,在此不加以限制。[0060]再者,所述第一片體11與第二片體12可在彼此相對的短邊上留有所述開口 13(如 圖1所示),或者,所述第一片體11與第二片體12亦可于彼此相對的長邊上留有所述開口 13 (如圖2所示)。[0061]另外,上述第一片體11設有一定位部111 (如圖4所示),而有關定位部111的具 體描述,將在后面說明。[0062]所述收納袋2大致呈片狀,且收納袋2裝設(如縫合或接合)于套體I的第二片 體12外表面上,并與套體I的第二片體12外表面包圍出一收納空間21。上述收納空間21 可放置一卡片300 (如信用卡或悠游卡)或一線材(如耳機線或電源線)。[0063]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收納袋2是與套體I外表面包圍出收納空間21為 例,但在實際應用時,不受限于此。舉例來說,所述收納袋也可裝設于套體內表面并與套體 內表面包圍出收納空間。[0064]所述角度調整件3設置(如縫合或接合)于套體I的第一片體11的外表面上且能 相對于套體I于一第一位置(如圖1所示位置)與一第二位置(如圖4所示位置)間調整。 以下先以角度調整件3位于第二位置時,介紹其構造。[0065]需先說明的是,角度調整件3的材質可如同套體I般為皮件(如圖1A所示)或塑料 件,但并不受限于此。舉例來說,角度調整件3也可為金屬件。[0066]如圖4所不,所述角度調整件3包含有一固定部31、一支撐部32、一抵靠部33、一 調整部34及一擋止部35。其中,上述固定部31、支撐部32、抵靠部33、調整部34及擋止部 35為具有特定硬度的構造,例如每一部件內各埋設有硬板。[0067]再者,上述角度調整件3在本實施例中是以所述固定部31、支撐部32、抵靠部33、 調整部34及擋止部35依序相連而形成一體的長條片狀構造為例,但在實際應用時,不受限 于此。[0068]具體來說,上述固定部31固定(如縫合或接合)于套體I的第一片體11外表面 上。所述支撐部32連動于固定部31,且支撐部32與固定部31間界定有一第一折線Cl,支 撐部32能以第一折線Cl為軸線而相對于固定部31樞轉。[0069]再者,所述抵靠部33連動于支撐部32,且抵靠部33與支撐部32間界定有一平行 于第一折線Cl的第二折線C2,所述抵靠部33能以第二折線C2為軸線而相對于支撐部32 樞轉。[0070]其中,上述抵靠部33與支撐部32的樞轉方向為相反的兩方向,例如抵靠部33若 以順時針方向樞轉,則與此同時,支撐部32將以逆時針方向樞轉。[0071]所述調整部34連動于抵靠部33,且調整部34通過與定位部111的配合而能定位 于所述套體I的第一片體11外表面。[0072]更詳細地說,所述調整部34與定位部111可為彼此相互磁吸的構造。例如所述 調整部34內埋設有一磁吸件341 (如磁鐵或鐵片),而定位部111為一埋設于第一套體I 內的長條狀磁吸件1111 (如鐵片或磁鐵)。[0073]所述擋止部35連接于調整部34,且擋止部35大致位于調整部34的上方,也就是 說,擋止部35朝所述套體I正投影時,將經過調整部34。[0074]并且,如圖5所示,所述擋止部35與調整部34間界定有一平行于第一折線Cl的第三折線C3,擋止部35能以第三折線C3為軸線而相對于調整部34樞轉。[0075]上述已說明角度調整件3的構造,以下接著介紹角度調整件3于第一位置(如圖1 所示位置)與第二位置(如圖6所示位置)間的作動調整情形。[0076]首先,請參閱圖4,在套體I的第一片體11外表面定義有一垂直于第一折線Cl的移動方向,而上述移動方向S大致平行于長條狀磁吸件1111的長軸方向。借此,所述角度調整件3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間調整時,調整部34能沿移動方向S而使其磁吸件341以磁力吸附定位于定位部111的長條狀磁吸件1111。[0077]具體而言,如圖1所示,當角度調整件3位于第一位置時,角度調整件3的支撐部 32、抵靠部33及調整部34大致貼平地抵靠于套體I的第一片體11。并且調整部34與第一折線Cl間的距離定義為一第一距離,[0078]此時,通過所述調整部34與定位部111的配合,也就是說,調整部34的磁吸件341 以磁力吸附定位于定位部111的長條狀磁吸件1111,而能使角度調整件3維持在第一位置。[0079]而保護套結構100在角度調整件3處于第一位置時,適于應用在電子裝置200無需被使用的情形。也就是說,提供用戶將電子裝置200經所述開口 13而放置在套體I的容置空間14中,以達到保護電子裝置200的效果。[0080]若當電子裝置200需被使用時,使用者可調整所述角度調整件3,使其自第一位置朝第二位置作動(即圖1所示位置朝圖4所示位置作動)。也就是說,使支撐部32以第一折線Cl為軸線而樞轉,同時連動抵靠部33以第二折線C2為軸線而樞轉,并將所述調整部34 定位(如以磁力吸附)于定位部111上。[0081]如圖4和圖6所示,當角度調整件3被調整至第二位置時,所述角度調整件3將通過支撐部32支撐于固定部31以及調整部34定位于定位部111,使抵靠部33與調整部34 夾有一鈍角Θ。其中,所述鈍角Θ的角度在圖4中大致呈120度,但在實際應用時,鈍角Θ的大小可在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范圍內做調整,不受限于附圖中所呈現的角度。并且,調整部34與第一折線Cl間的距離定義為一第二距離,而第二距離小于第一距離。[0083]此時,通過所述調整部34與定位部111的配合,也就是說,調整部34的磁吸件341 以磁力吸附定位于定位部111的長條狀磁吸件1111,而能使角度調整件3維持在第二位置。[0084]而保護套結構100在角度調整件3處于第二位置時,適于應用在電子裝置200需被使用的情形。也就是說,提供用戶將電子裝置200放置在抵靠部33上且頂抵于調整部 34,以使電子裝置200呈一特定的傾角,便于用戶操作與觀賞電子裝置200。[0085]而當電子裝置200放置于角度調整件3之前,使用者能調整擋止部35,使其以第三折線C3為軸線而相對于調整部34樞轉。令擋止部35端緣與支撐部32間的距離可依電子裝置200的厚度而被調整,借以利于擋止部35與支撐部32夾持電子裝置200。[0086]再者,當電子裝置200頂抵于調整部34時,調整部34與電子裝置200相抵接的表面(也就是說,調整部34遠離套體I的表面上),調整部34能提供一摩擦力,用以抵抗電子裝置200沿移動方向S滑動。[0087]換個角度來說,當調整部34所提供的摩擦力足夠使電子裝置200不易移動時,所述保護套結構100亦可無須形成擋止部35。[0088]此外,如圖7所示,角度調整件3提供一種無段式的角度調整,也就是說,角度調整 件3可隨停于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換言之,通過調整部34的磁吸件341以磁力吸附 于長條狀磁吸件1111的不同區塊,而能使角度調整件3于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間隨停。[0089]借此,所述保護套結構100能依用戶的需求,而使置放于角度調整件3上的電子裝 置200呈現用戶所需求的傾角。[0090]此外,附帶說明一點,所述定位部111在本實施例中是以設于第一片體11為例,但 在實際應用時,定位部111亦可需求而設于第二片體12 (圖未示)。[0091]實施例二[0092]請參閱圖8,其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二,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類似,相同處不再 復述,而兩者不同之處主要在于套體I的定位部111。[0093]具體而言,本實施例的定位部111包含數個沿移動方向S排列的磁吸件1112,且調 整部34的磁吸件341選擇性地以磁力吸附于定位部111的其中一磁吸件1112。[0094]換言之,本實施例的角度調整件3提供一種多段式的角度調整,也就是說,角度調 整件3的調整部34可依使用者的需求,而以磁力吸附在定位部111的任一磁吸件1112。而 依據調整部34所吸附的定位部111的磁吸件1112位置,而能使置放于角度調整件3上的 電子裝置200呈現用戶所需求的傾角。[0095]實施例三[0096]請參閱圖9,其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三,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類似,相同處不再 復述,而兩者不同之處主要在于套體I的定位部111’。[0097]具體而言,本實施例的定位部111’與調整部34’為彼此相互貼附的構造。更詳細 地說,所述定位部111’呈長條狀且其位于所述套體I的第一片體11外緣并沿移動方向S 設置,且定位部111’與調整部34’為彼此相互搭配的魔鬼沾(VELCRO)構造。[0098]換言之,本實施例的角度調整件3提供一種無段式的角度調整,角度調整件3可 隨停于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換言之,通過調整部34’貼附于長條狀定位部111’的不 同區塊,而能使角度調整件3于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間隨停。[0099]借此,所述保護套結構100能依用戶的需求,而使置放于角度調整件3上的電子裝 置200呈現用戶所需求的傾角。[0100]綜合來說,本實用新型保護套結構,其通過角度調整件的設置,使保護套結構除了 將電子裝置于未使用時可收納于其內外,還能通過角度調整件的調整,而使設置于角度調 整件上的電子裝置呈現不同的傾角,以利于使用者操作或觀賞。[0101]再者,保護套結構的套體與角度調整件,通過各自的定位部與調整部的配合,而能 使角度調整件能相對于套體維持在一特定的位置(如第二位置)。[0102]另外,保護套結構通過定位部的設計,可使角度調整件提供一種無段式的角度調 整或是一種多段式的角度調整,借以符合不同使用者的需求。[0103]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其并非用以局限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保護套結構,其特征在于,用以供一電子裝置放置,該保護套結構包括 一套體,其內包圍界定出一容置空間,且該套體包含一定位部;以及 一角度調整件,其設置于該套體的外表面上且能相對于該套體于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間調整,而該角度調整件包含有 一固定部,其固定于該套體; 一支撐部,其連動于該固定部,且該支撐部與該固定部間界定有一第一折線,該支撐部能以該第一折線為軸線而相對于該固定部樞轉; 一抵靠部,其連動于該支撐部,且該抵靠部與該支撐部間界定有一平行于該第一折線的第二折線,該抵靠部能以該第二折線為軸線而相對于該支撐部樞轉,且該抵靠部與該支撐部的樞轉方向為相反的兩方向;及 一調整部,其連動于該抵靠部,且該調整部通過與該定位部的配合而能定位于該套體的外表面; 其中,該角度調整件位于該第一位置時,適于使該電子裝置放置在該套體的容置空間內,而通過該調整部與該定位部的配合而能使該角度調整件維持在該第一位置,且該調整部與該第一折線間的距離定義為一第一距離;該角度調整件位于該第二位置時,通過該調整部與該定位部的配合而能使該角度調整件維持在該第二位置,且該調整部與該第一折線間的距離定義為一第二距離,該第二距離小于該第一距離,且該抵靠部與該調整部夾有一鈍角,適于使該電子裝置放置在該抵靠部上且頂抵于該調整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護套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套體外表面定義有一垂直于該第一折線的移動方向,該角度調整件于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間調整時,該調整部能沿該移動方向而定位于該套體的定位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保護套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定位部包含一沿該移動方向設置的長條狀磁吸件,且通過該調整部磁吸于該長條狀磁吸件的不同區塊,而能使該角度調整件于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間隨停。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保護套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定位部包含數個沿該移動方向排列的磁吸件,且該調整部選擇性地磁吸于其中一磁吸件。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保護套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定位部位于該套體外緣并沿該移動方向設置,且該定位部與該調整部為彼此相互搭配的魔鬼沾構造。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保護套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定位部位于該套體外緣并沿該移動方向設置,且該定位部與該調整部為彼此相互搭配的魔鬼沾構造。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護套結構,其特征在于,該角度調整件進一步包含有一擋止部,該擋止部連接于該調整部,適于使該電子裝置頂抵于該調整部時,該擋止部能與該支撐部夾持該電子裝置。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保護套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擋止部與該調整部間界定有一平行于該第一折線的第三折線,該擋止部能以該第三折線為軸線而相對于該調整部樞轉,以使該擋止部端緣與該支撐部間的距離能依該電子裝置的厚度而調整。
9.如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保護套結構,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含有一收納袋,該收納袋裝設于該套體并與該套體包圍出一收納空間,且該收納袋與該角度調整件分別位于該套體的相對兩側。
10.如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保護套結構,其特征在于,該調整部遠離該套體的表面上,適于使該電子裝置頂抵于該調整部時,提供一抵抗該電子裝置滑動的摩擦力。
11.如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保護套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套體包含有相同的一第一片體與一第二片體,該第一片體與該第二片體的周緣相接合并留有一開口,且該容置空間經該開口而連通于外,用以使該電子裝置能經該開口而設置于該容置空間中,該固定部、該支撐部、該抵靠部及該調整部依序相連而形成一體的長條片狀構造。
專利摘要一種保護套結構,包括套體與角度調整件;角度調整件設置于套體外表面上且能于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間調整;而角度調整件包含有彼此連動的固定部、支撐部、抵靠部及調整部;固定部固定于套體;支撐部能相對于固定部樞轉;抵靠部能相對于支撐部樞轉,且抵靠部與支撐部的樞轉方向為相反的兩方向;調整部通過與套體的定位部配合而能定位于套體外表面。借此,角度調整件位于第一位置時,適于使電子裝置放置在套體內;角度調整件位于第二位置時,且抵靠部與調整部夾有鈍角,適于使電子裝置放置在抵靠部上且頂抵于調整部,以利于不同使用者操作或觀賞。
文檔編號A45C11/24GK202842652SQ20122038132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日
發明者許福義 申請人:許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