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防滑鞋底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防滑鞋底結構本實用新型涉 及一種鞋底,具體的說是一種具有防滑結構的鞋底。在一些的特殊場合中,如食品、醫藥、化學、酒店、餐飲等行業,用于防止使用者穿鞋接觸諸如光滑的,沾有油水混合物的瓷磚、玻璃、人造地磚以及不銹鋼板地面上,對鞋子的鞋底部分要求有更高的防滑性能,現有的技術中一般采用鞋底的凸起配合花紋來實現這種防滑功能。市面上的防滑鞋底五花八門,其防滑性能也參差不齊。如國內申請CN102379484A公開了一種防滑鞋底,該防滑鞋底的底面上設有人字形的突起,這種花紋能夠使鞋子在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具有更好的適應性和屈伸性能,但是這種結構在平坦的表面上使用時,因為其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少,降低了摩擦力,無法很好得做到防滑。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的問題和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滑性能更優越、柔軟、富有彈性的防滑鞋底。為實現上述目的,設計一種防滑鞋底結構,包括鞋底面,所述的鞋底面上設有底紋,所述的底紋由設在鞋底面上的凸塊組成的若干防滑單元有序排列而成,所述的防滑單元為表面形狀為三角形的凸塊,所述的防滑單元上還設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將所述的三角形狀分割為兩個底角部分的小三角形狀和中間部分的菱形形狀,所述的防滑單元在鞋底面的橫向和縱向上對置并等間隔排列。對于防滑單元設計的深度、大小及其排列可以進行如下優化上述的防滑單元表面還可以設有止滑花紋。上述的防滑單元表面形狀優選為正三角形。上述的防滑單元之間的間隔優選為I. 3^2. 1mm。上述的防滑單元凸出鞋底面優選3. 5mm。上述的凹槽優選規格開口寬O. 6mm、深I. 4mm、底部寬O. 3mm、斷面為梯形。上述的防滑單元邊長優選為7. 5mm。本實用新型同現有技術相比,通過鞋底板凸起的防滑單元上三角形結構的多向性和對其有機的排列組合,使凹槽與地接觸的表面形成能夠自然形成排泄槽,既可通過凸起的三角形多向止滑,同時其防滑單元間的間隔又能迅速有效地排出鞋底和地面之間的積水或油水混合物,使鞋底和地面保持接觸,具有更優異止滑性能。同時也具有柔軟、富有彈性等特點,從而提高使用者的穿著舒適度。圖I為防滑鞋底的結構示意圖;[0015]圖2為防滑鞋底的A-A斷面示意圖;圖中I.防滑單元2.間隔3.凹槽4.小三角形5.菱形。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 白,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申請中的生產設備都是本領域的常用設備,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如附
圖1、2所示,包括鞋底面,所述的鞋底面上設有底紋,所述的底紋由設在鞋底面上的凸塊組成的若干防滑單元有序排列而成,防滑單元表面設有止滑花紋,所述的防滑單元為表面形狀為邊長7. 5mm的正三角形凸塊,凸出部分高出鞋底面3. 5mm,所述的防滑單元上還設有凹槽,凹槽開口寬O. 6mm、深I. 4mm、底部寬O. 3mm、斷面為梯形,所述的凹槽將所述的三角形狀分割為兩個底角部分的小三角形狀和中間部分的菱形形狀,所述的防滑單元在鞋底面的橫向和縱向上對置等間隔排列,間隔為I. 5mm。
權利要求1.一種防滑鞋底結構,包括鞋底面,所述的鞋底面上設有底紋,所述的底紋由設在鞋底面上的凸塊組成的若干防滑單元有序排列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滑單元為表面形狀為三角形的凸塊,所述的防滑單元上還設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將所述的三角形狀分割為兩個底角部分的小三角形狀和中間部分的菱形形狀,所述的防滑單元在鞋底面的橫向和縱向上對置并等間隔排列。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防滑鞋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滑單元表面設有止滑花紋。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防滑鞋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滑單元表面形狀為正三角形。
4.如權利要求Γ3任一所述的防滑鞋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滑單元之間的間隔為 I. 3 2. 1mm。
5.如權利要求Γ3任一所述的防滑鞋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滑單元凸出鞋底面3.5mmο
6.如權利要求Γ3任一所述的防滑鞋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開口寬O.6mm、深I.4mm、底部寬O. 3mm、斷面為梯形。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滑鞋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滑單元邊長為7.5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鞋底,具體的說是一種防滑鞋底結構,包括鞋底面,所述的鞋底面上設有底紋,所述的底紋由設在鞋底面上的凸塊組成的若干防滑單元有序排列而成,所述的防滑單元為表面形狀為三角形的凸塊,所述的防滑單元上還設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將所述的三角形狀分割為兩個底角部分的小三角形狀和中間部分的菱形形狀,所述的防滑單元在鞋底面的橫向和縱向上對置等間隔排列。本實用新型通過鞋底板凸起的防滑單元上三角形結構的多向性和對其有機的排列組合,使鞋底具有更優異止滑性能、同時具有柔軟、 富有彈性等特點,從而提高使用者的穿著舒適度。
文檔編號A43B13/22GK202697928SQ20122039381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9日
發明者崔雙雙 申請人:崔雙雙